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日島之戰(三)

在戰場上只要生出了“逃跑”這個心思,勇氣立刻就會煙消雲散,此刻的十八芝船隊便是如此。在其中幾艘船開始調轉方向作出逃跑姿態之後,原本還想繼續再戰下去的船見勢不妙,自然也不會再犟着脖子繼續拼命。不過這逃命也是要看運氣看技巧的,想從海漢的炮口下跑掉也絕非易事。

在通過兩輪炮擊試出了對手的份量之後,石迪文發現海漢在船隻和火力上的優勢太大,大到已經不需要在追殺過程中再使用什麼複雜的戰術了。對於這種憑着一股血勇往上衝,受到打擊後撤得衝鋒更快的對手,只需要擼起袖子開幹就行。

就如同狼羣趕殺羊羣一樣,兇狠的獵食者並不會再咬死一隻獵物之後就立刻停下來進餐,而是扔下奄奄一息的獵物,繼續追殺下一個目標。三艘海漢戰船也是採取了這樣的戰術,抵近十八芝的船之後只管衝着吃水線部位一陣猛轟,將船身打出一排窟窿之後就揚長而去。而海盜船上的水手們就算能在此之後奮力堵住窟窿,基本上這船也已經灌了半肚子海水,想要快速脫離戰場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而這個時候在外圍觀戰的明軍水師就起到了打掃戰場的作用,他們的航速很難追上那些已經開始逃跑的海盜船,但要圍攻遭受炮擊之後受損嚴重,甚至已經開始下沉的海盜船,那還是能夠輕鬆勝任。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有海盜打算負隅頑抗,那明軍水師倒也不吝嗇將船上的炮彈多送幾顆給這些作死的頑固分子。

許心素在“威信號”的甲板上全程觀看了這場一邊倒的殺戮,到了這個時候他才真正明白,爲何石迪文在提出攻打南日島的時候會是那樣的輕鬆自信。雙方的實力差距至少是好幾個級數,海漢海軍僅僅出動了三艘戰船,就勢不可擋地碾壓了十八芝佈置在南日島的數十艘船,這讓許心素心中也忍不住泛起又妒又怕的情緒。

要說戰鬥力,其實如今的大明水師也不算太差,只是戰船數量稍少了一些,要護衛福建漫長的海岸線還顯得力不從心,因此只能捨棄一部分地方,重點護衛幾個大港口。如果跟十八芝真刀真槍在海上幹,兵力相仿的情況下,許心素還是有必勝的信心。不過今天看到海漢海軍的作戰方式之後,許心素對於自己麾下部隊的那點信心也被磨掉了不少——就算把福建水師跟十八芝打包捆在一起,估計也幹不過這強到變態的海漢海軍。

按照石迪文所宣稱的海軍編制,海漢一支艦隊的戰鬥船隻由一艘“威嚴級”旗艦,三至四艘“探險級”戰船和四至六艘“探索級”戰船組成,大約是在八到十一艘戰船的規模。然而僅僅只出動了三艘戰船,就已經打得駐守南日島的十八芝船隊抱頭鼠竄,如果是一支滿編的艦隊出動作戰,許心素很難想像出需要多少船才能擋得住這些煞星。

雖然打得順風順水,但石迪文倒也沒有太戀戰,在抄到十八芝船隊屁股後面又擊傷三四艘帆船之後,他便下令停止蒸汽動力系統的運轉——使團船隊所攜帶的鍋爐專用精煤數量有限,需要留到更有必要的時候使用纔好,武力炫耀得差不多就夠了,繼續用來剿殺這些烏合之衆實在有點浪費資源。

雖然海漢戰艦火力強大,航速又快,但要想以三艘船全殲八倍於己並且四散逃跑的對手,那還是不太可能。不過在用時一個半小時的這場海戰中,海漢一方依然是打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績——十二比零。

十八芝出動的二十五艘船裡被留下了近一半,其中有七艘都因爲船身破損嚴重而失去了行動能力,最先遭受炮火打擊的那艘船已經在這場戰鬥結束時沉入了海面之下。在茫茫大海上無處可逃的海盜們除了投降之外,也別無他路可選了。

明軍這邊在開戰前就已經得到了海漢的授意,並不會對選擇投降的俘虜大肆殺戮——海漢人已經表了態,抓到的十八芝俘虜活口要統統運走。

對海漢來說,十八芝手下這些人可是難得有機會大批招募到的水手,只要剔除掉其中一些天生品性不好,窮兇極惡的歹徒,將剩下的人先送到海外去勞動改造一段時間,然後打散分配到各個地方去,應當還是能派上一些作用的。

而福建明軍對此也沒什麼異議,雖說這些人頭意味着大量的賞金和軍功,但許心素帶的這些人也都很清楚海漢的份量,這個面子不給還不行。而且許心素也在出發前表示了這場戰鬥不以人頭論賞,當時軍官們還不太理解這個意思,等到仗打完才醒悟過來,這場仗都是海漢人打的主力,論功行賞也很難論到自己這邊。至於說搶功什麼的——誰敢從這幫海漢人手裡搶功?

雖然這場海戰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但事後打掃這片戰場的工作卻是一直持續到天色漸暗。這主要是因爲這個戰場實在太開闊,要將十幾條船上的上百名俘虜收攏到一起,還真是一件費時費力的活兒。當然了,累也是累明軍,海漢海軍可不會連這種髒活累活也一起包下來,早就已經撤下了第一線,美其名曰負責外圍戒備。

不過這種戒備似乎沒起到太大的實際作用,駐守在南日島上的海盜們並沒有任何反撲的跡象,只是在很遠的海面上還留着幾艘輕巧的小船,應該也只是爲了警惕這些不速之客再次發動攻擊。

石迪文可沒打算跟十八芝打夜仗,這即便是對於訓練水平較高的海漢海軍來說也是難度極大的任務,既然能夠穩穩地吃下對手,就沒有必要急功冒進去趕這點時間。萬一要是出了什麼紕漏,好不容弄點軍功一個不小心反而會弄得功不抵過。

己方的三艘參戰艦船收攏之後,石迪文便開始統計各船的戰績和戰損情況。命中目標最多的自然是火炮數量第一的“威信號”,在一個半小時的戰鬥中共計命中敵船超過50發,這個數字雖然對超過300發的總量來說有點偏低,但考慮到這是海戰而非陸戰,而且是“威信號”的第一次實戰,能打出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不錯。加上另外兩艘戰船的戰績,在這次作戰期間三艘船總共命中目標近八十發,這數字算是中規中矩,比起平時的訓練水平倒也相差不大。

而整個作戰過程中僅有三名水手受傷,其中兩人是在近距離轟擊敵船的時候被對方拋射出來的箭矢和碎石所傷,另有一人則是因爲海上風浪顛簸不小心從舷梯滑下船艙摔傷,倒是跟這場戰鬥沒有直接的關係。這三人傷勢都沒有什麼大礙,摩根在親自查看之後確定他們只需要上藥包紮,休整數日就能養好。至於戰船就更不用說了,也就只有極少數拋射到甲板上的石塊箭矢而已,這樣的攻勢可沒法給海漢戰船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傷。

許心素一直都在“威信號”上旁聽了整個統計過程,對於這樣的戰損比,他除了“服”字之外似乎也沒有別的什麼好說了。

福建明軍跟十八芝已經交戰數年,這樣投入幾十條船的海戰也打了已經不下十次,不管輸贏,可沒有哪次能把自己戰損控制在這麼低,低到了幾近於無的程度。就算是能贏下來,哪次不是要損失幾條船和至少兩位數的人手?

許心素由此也更深刻地意識到,像大明水師和十八芝的這種武裝水平,要是跟齊裝滿員的海漢海軍過招,恐怕連給對方造成實質性損傷的機會都微乎其微。也難怪這次海漢使團抵達福建之後就各種誇下海口,不但要剿滅福建的痼疾十八芝,而且還聲稱要連臺灣島上的紅毛人也一併拿下。如果說當時許心素聽到這些話的直觀印象是對方在誇海口,那麼在親眼目睹了這場短暫的海戰之後,許心素已經改變了原本的看法——海漢人不是在誇海口,而是很認真地在敘述一件他們認爲理所當然的事情。

草草打掃完戰場之後,明軍這邊也並沒有再試圖拖走那些被炮彈打得滿目瘡痍的海盜船,與海漢戰船一起駛向福建海岸。今天艦隊不會再駛回泉州港停靠,而是就近駛向離此不遠的東嶠灣。海漢民團需要一夜的時間好好進行整備,因爲明天還有一場難度更大的兩棲作戰在等待這些戰士。

但明軍水師就沒那麼好命了,即便這趟軍演是跟着海漢過來打醬油,那也得認真打完才行。他們被分配到的任務是在海灣入口處徹夜輪換值守,以防十八芝趁着晚上發動偷襲。在岸邊將俘虜們卸到岸上之後,水師的船便又陸續回到海上,爲在此休整的海漢海軍提供警戒服務。

石迪文和摩根也沒閒下來,他們要對明天發動的奪島作戰再次進行審覈,看看原來制定的計劃中還有什麼遺漏的地方。雖然勝利的結果毋庸置疑,但他們還是希望能儘量將戰鬥的損耗和人員損失降到最低。

聯合軍演的第三天清晨,重新整備的艦隊從東嶠灣出發,駛向二十海里外的南日島。這也是此次聯合軍演的最後一個環節,拿下南日島之後,這次的軍演纔算是告一段落。

當然了,到這個時候大概也沒人再把這次出海當作是普通的演習,就算是沒有在一線作戰的明軍水師,也明白這次海漢人可是動真格的打仗,而並不只是他們先前所宣稱的實彈演習。在近距離觀摩了昨天的戰鬥之後,不少明軍將士都感到很慶幸,一是因爲能跟海漢這麼強大的盟友身處同一陣營,不必在戰場上爲敵,二是海漢人願意主動出手,替福建明軍掃除十八芝這個大麻煩。要是靠明軍自己去清剿南日島上的海盜,還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成功。

南日島唯一的港口是位於島的西北端,這裡有一處面積約有一平方公里的天然海灣,四百料的海船至少能容得下一兩百艘停靠。不過明軍在以前撤離這裡的時候,毀去了修建的大部分港口設施,以防止其被海盜所利用。十八芝在佔領南日島之後,也並沒有足夠的工程力量將島上的港口設施恢復到明軍駐紮時期的水平,因此根據明軍所提供的線報,這個小港灣現在所能直接停靠的海船數量並不多——昨天那一波衝鋒,至少就已經出動了當地駐紮船隻的七成以上。

島上的營寨距離港口大概有三裡多地,倚着一處坡地而建。這個營寨全部用磐石砌成,當初明軍撤退的時候都嫌毀去這地方太費工夫,結果沒想到後來還是被十八芝這夥海盜給佔下來當賊窩了。十八芝在拿下南日島之後,爲了固守這個戰略要地,又對營寨進行了曠日持久的加固工程,也正是因爲如此,島上有限的人手就根本沒辦法同時實施港口建設工程,所以才造成十八芝空有上千海船,卻只能在南日島駐紮幾十艘船的窘況。

當然相較於福建明軍水師而言,十八芝駐守在島上的人馬倒也並不算弱,因此雖然船上,但也足以防禦福建水師的進攻,就算正面扛不過,他們還可退到稍遠一些的海上,等水師上陸攻打到島上營寨的時候,他們再從海上發動襲擾戰。而這樣的作戰方法在過去也多次奏效,福建水師攻打南日島幾乎都是打到半截就因爲難以兼顧進攻和防禦而無法繼續下去,自行選擇了退兵。

不過十八芝大概也沒想過有朝一日會在南日島海域碰上海漢海軍這樣的對手,簡直強得離譜,幾個回合下來,南日島能出海作戰的帆船就少了差不多一半。而剩下一半處境也很尷尬,是守還是逃呢?

3037.第3037章2612.第2612章第127章 擴招之爭第1868章 留學安排第23章 勞改營(一)第207章 沿途考察2413.第2413章第1138章 收穫不小第2268章2371.第2371章第六百九十章 談判關鍵點第2029章2461.第2461章第266章 軍援條件第1659章 攻打馬尼拉(九)第2330章第1937章2957.第2957章3233.第3233章第1387章 若想人不知第五百九十章 小動作第203章 安西教練的野望第八百五十章 六橫島第2200章3106.第3106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第1784章 絆腳石3176.第3176章第2012章第196章 廣州城2443.第2443章第1053章 老闆駕到3399.第3399章第1418章 利益分配2823.第2823章第185章 生產與銷售的合作2624.第2624章第1878章 利益輸送第35章 鹽田(二)第2165章第196章 廣州城第389章 一擊即潰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穫第1150章 各行其是第六百六十三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2893.第2893章第八百四十四章 許心素的決心第1981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1778章 指揮權第2104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升職之路第1027章 希望油田(一)2417.第2417章第1903章 三亞港見聞第87章 何夕的本領(二)第85章 換裝第337章 最後一擊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1069章 北上準備第43章 不安分第2140章第1781章 再出發第1376章 工作交接第2309章3175.第3175章3255.第3255章2891.第2891章第六百零七章 被選中的人3103.第3103章2454.第2454章3059.第3059章3274.第3274章第1366章 入冬之前第九百四十三章 貿易聯盟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比落差第1902章 超乎想象第1701章 疫情3319.第3319章第1118章 援助與條件第284章 各有招數2547.第2547章第1453章 寶貴的人口第1837章 拖延時間第1201章 入職培訓第1198章 南下之旅(一)第1713章 特權機構第四百四十章 進城抓捕3147.第3147章3217.第3217章第1482章 利益至上第128章 華夷之辨第54章 崖州城(一)第1133章 追剿餘孽第四百零三章 碼頭見聞第八百六十二章 如何處置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港述職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第1582章 行騙題材第1124章 成本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