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小動作

由於福建路途遙遠,一旦出事大本營這邊根本就束手無策,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海漢一直沒有在當地派駐穿越者。而當地的情報也只是由歸化籍人員收集彙總之後,定期傳回這邊。目前這種比較落後的情報傳遞手段很難達到安全部想要的效果,所以在萬山港、鎮南港等地,向那些往來於福廣之間的商人打聽福建方面的消息也就成了另外一種簡便易行的情報收集手段。而且這個事不一定非得安全部的人來做,像遊益漢就時常會在跟商人們的閒聊中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許心素憑着傲人的戰績一路升官成了福建總兵,而鄭芝龍仍然只是個大海盜頭子,事情的發展方向跟歷史軌跡已經完全不一樣,所以海漢這邊也無法再根據原本的歷史來對尚未發生的事情作出推斷,要進行決策就必須更加依賴情報信息的收集。

福建方向的情報收集重點是什麼?當然就是十八芝與明軍之間曠日持久的對抗了。出於對十八芝的警惕,海漢在穿越之初自身實力還不夠強大的時候就開始主動對福建方面提供軍事扶持,爲的便是讓其能在與十八芝的武力對抗中不會落敗。而這種軍事援助在過去的幾年中的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許心素並未像原本歷史中那樣落敗之後被鄭芝龍誅殺,而鄭芝龍也沒能擊敗許心素然後接受招安變成福建一霸。

但海漢扶持許心素的目的並不是單純地助他在福建坐大,而是希望在福建沿海維持兩家抗衡的局面。換句話說,海漢並不希望這兩家之間的戰鬥終止,不管是從政治角度還是從軍售利益的角度,這兩家繼續鬥下去,對於海漢都是有益無害的。

但這兩家若是停下來不打了,那就要引起海漢方面的重視了。福建方面每年都要從海漢手中購買大量軍火,並且掏錢由海漢爲其培訓軍官和技術兵種,現在甚至連戰船也已經有條件地向福建方面開放了購買權。但如果不打仗了,那麼停戰的效果很快就會反饋到軍售訂單上,從而影響到海漢在軍火貿易中的收益。

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一切照舊,許心素繼續掏錢買買買,但這同樣也會讓海漢心生憂慮——許心素的實力如果壯大到一定程度,那有可能會對海漢在未來要實施的大陸攻略造成阻礙。

與海漢軍援安南的狀況有所不同,在福建沿海地區並沒有海漢民團的駐軍,而海漢海軍甚至迄今都還沒有涉足過福建水域,在當地談不上影響力。除了提供軍事援助之外,海漢對福建方面並沒有更好的控制手段,這可以是說是海漢對福建局勢放不下心的根本原因之一。

安南要是出了事,海漢民團在當地的駐軍就能在短時間內封鎖安南的海岸線,並且有能力作出進一步的反應。但福建那邊要是出了什麼狀況,海漢就真的只能幹看着,很難在短時間內採取有效的行動。而福建交戰雙方停戰議和的這個消息,海漢方面在此之前並沒有收到風聲。

遊益漢臉色起了變化,就是因爲注意到了這個細節,當下便追問道:“陳老闆,議和是怎麼回事?哪裡來的消息,能不能給我說說?”

陳林見遊益漢問得慎重,連忙應道:“說起來小人也是在無意之中得知的消息……”

陳林前些日子到了漳州,去市舶司辦理貨物入港手續的時候聽旁人閒談中說起,十八芝已經派了使者到漳州外海的嘉禾嶼中左所城,準備跟許心素進行停戰談判。這個消息的真實性雖然是有待考證,但陳林從當地得知,十八芝的確已經有近兩個月時間沒有對福建沿海發動襲擾戰了。

“原因呢?是因爲十八芝已經打不下去了嗎?”遊益漢當然不會滿足於這麼淺薄的描述,他必須得試試看是否能挖到深層次的原因。

“原因……小人實在不知。”陳林連忙告罪道:“小人也只是從旁道聽途說了幾句,消息也未必靠得住,遊主任莫怪!”

“沒事,知道多少說多少就行了。你稍坐一下,我這就幫你把情況說明寫了,你拿去找商務部補辦登記手續吧。”遊益漢雖然有一點點的失望,但並沒有因此怪罪陳林的意思,畢竟對方又不是海漢的情報人員,也沒有義務爲海漢蒐集這些消息。

陳林倒是有些過意不去,趁着遊益漢提筆寫作的時候又使勁回想了一下當日所聞,這一想還真被他想起一點東西:“遊主任,小人想起當時還聽到一句話,但時隔多日有點印象模糊,不敢確定有沒有聽錯,不知當說不當說。”

遊益漢停下筆擡頭道:“你說。”

陳林應道:“小人當日還聽談論此事那人說,十八芝之所以要議和,背後是有紅毛人的意思,這福建打了好幾年,搞得紅毛人無法從福建購買貨物,有些惱了。”

“原來如此。”遊益漢點了點,這下事情就說得通了。

荷蘭人之所以一定要在臺灣海峽附近建立一個殖民據點,一方面是爲了維持與日本之間的貿易航線,另一方面就是爲了能夠與大明進行貿易,從福建收購生絲、茶葉、瓷器等特產,運回歐洲牟取利益。而十八芝與福建明軍的連年交戰,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荷蘭人在當地的貿易,進而影響到其收益。

在原本的歷史上,許心素和鄭芝龍都當過荷蘭人的供貨商,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福建的生絲出口貿易都是被許心素所把持,而鄭芝龍一心想要幹掉許心素的原因,也有想要取代他位置的目的在內。鄭許二人爲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而開戰,而荷蘭人從中無法獲取任何的好處,反而是要承擔因爲戰爭帶來的經濟損失,自然就會成爲天然的主和派了。

如果說十八芝是帶着荷蘭人的委託向許心素議和,那麼這個事還真有達成的可能,畢竟對於許心素而言,能夠恢復跟荷蘭人的貿易也就意味着每年至少數十萬兩銀子的貿易量,再加上停戰所節約下來的軍費,一年的收益還是相當可觀的。許心素是個商人,對於他來說可以用銀子計算的利益,遠比政治態度之類的東西有份量,難保他不會作出揹着海漢跟鄭芝龍議和停戰的事情。

當然遊益漢也不敢就此下定論,畢竟這還只是陳林道聽途說而來的消息,沒有任何的真憑實據。而且駐漳州的海漢機構也沒有發回相關的消息,暫時無法證實陳林所說消息的真僞。

打發走陳林之後,遊益漢便立刻起身出了辦公室,到了第三進院子的機要室裡,打開電臺,將自己剛纔所獲知的消息向廣州和大本營分別發了一封電報。這件事並不是遊益漢職權範圍的工作,接下來該怎麼處理,他也無權直接插手,還是交給專門負責此事的安全部去處理比較穩妥。

“安全部還沒我靠得住!”遊益漢發完電報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很是爲自己的細心感到驕傲,同時也很鄙視安全部的工作效率。如此重要的消息,要不是有陳林這個木材商人誤打誤撞地報了信,那得等到何時才能收到風聲?

事實上安全部也並不是遊益漢想的這麼沒用,在他發完這封電報之後僅僅兩個小時,隸屬於安全部的渠道也送回了福建方面的情報,而內容與陳林所說基本可以互相印證,即十八芝在荷蘭人的要求之下,主動派人造訪漳州中左所城,並準備就停火協議與許心素展開談判。

安全部在福建得到這個消息的時間其實跟陳林相差無幾,甚至還比陳林早了一天時間送出消息,只不過陳林爲了香港島徵地的事情,從福建回來就直奔鎮南港,而安全部的信使卻是要多跑一截水路,將消息直接送回廣州交到何夕手裡。這一來一去,何夕得到消息的時間反倒是比遊益漢遲了一些。

“真是不讓人省心啊!”何夕拿着今天一前一後送到的兩份關於福建局勢的消息,不由得發出了感嘆:“福建要是暫時停戰,那三亞的兵工廠就要部分停工啊!”

“這個消息大本營已經知道了吧?想必工業口的人這時候正在會上慷慨陳詞,要給許心素緊一緊脖子上的狗鏈了。”旁邊的馬力科不無諷刺地接道。

“勝利港造船廠前兩個月纔跟許心素簽了四艘探索級戰船的合同,海漢兵工也剛剛纔解除了24磅陸軍炮的外銷禁令,福建要是停戰了,這些武器的銷售就會受影響啊!”何夕對此也看得很明白:“我要是工業口的人,我也要鬧一鬧,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確是要管一管了。”

“我要是許心素,就繼續買武器,反正多屯一點總是沒錯的,誰知道哪天就又會開始打呢?”馬力科應道。

何夕點頭道:“這纔是最讓人放不下心的事情,他們保持戰鬥狀態,我們至少知道賣出去的彈藥在不斷消耗,但如果不打仗福建方面卻又一直在購入軍火,那我們就必須得擔心這些東西的去向和用途了。”

馬力科道:“不過現在除了軍事上的合作,我們好像也沒有其他的辦法能夠拿捏許心素了吧?”

何夕應道:“執委會大概也不會立刻採取激進的動作,多半還是會先警告許心素,如果行不通才會考慮別的辦法。中斷軍援,那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我們而言並不划算。”

馬力科接道:“你說的沒錯,但執委會肯定也不可能坐視他們雙方議和。”

“問題倒不在於他要跟十八芝議和,爲了利益考慮,這也無可厚非。”何夕說到這裡,話鋒一轉道:“但他錯就錯在沒有及時跟我們通氣,徵求我們的意見。當然了,有可能他本來也就沒打算要讓我們知道這件事。”

在雙方以前所議定的合作協議中,對重大舉措的互相通報也是協議內容之一,然而現在看來福建方面似乎並沒有試圖向海漢通報十八芝派了使者前來議和的消息。如果只是不經意的失誤還好說,但如果是許心素有意這麼安排,那問題的嚴重程度就不一樣了。

щшш ☢ttκā n ☢Сo 馬力科應道:“瞞着我們也就罷了,這保密工作還做得這麼差,連一個木材商人都知道了,許心素難道還指望能瞞過我們的耳目?”

“許心素左右不過是一個商人,當軍頭當政客,多少還是有點爲難他了。”何夕說道:“我們的軍援他想要,荷蘭人的銀子他也想賺,兩頭的好處都想佔到。只可惜這世上沒那麼多的好事,他想跟臺灣島上的荷蘭人做生意,但我們想的是今後怎麼把那幫荷蘭人逐出臺灣島,如果不想辦法幫他扳正方向,那今後就可能會變成我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了!”

“說到底這絆腳石還是荷蘭人。”馬力科補充道:“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他們都恰好扮演了絆腳石的角色。就算我們暫時不想動他們,他們也還是在搞小動作刷存在感。”

海漢海軍在一個月之前秘密南下攻佔安不納羣島的消息,駐廣辦這邊也早就已經知曉了。穿越者們都很清楚海漢跟荷蘭在南亞地區遲早會因爲爭奪海上咽喉要道而發生武裝衝突,而北邊的情況也差不多,福建與臺灣之間這個要害航道,海漢也是勢在必得。不管是落腳澎湖的十八芝還是在臺南地區建立殖民據點的荷蘭人,統統都是未來的清除對象。

當然了,不管是巴達維亞還是臺灣,現在的海漢海軍還暫時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攻佔當地,因此也一直都沒有主動招惹荷蘭人。而荷蘭人應該也從側面瞭解到瓊州島上這羣人的實力不弱,也沒有采取過什麼有敵意的舉動。不過這次荷蘭人想讓十八芝與福建官府議和,卻是已經無意中觸動到了海漢的利益。

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第1562章 軍購競爭第2089章2780.第2780章2608.第2608章第1013章 開國慶典(十三)第3431章2855.第2855章第1182章 停戰協議2740.第2740章3128.第3128章2686.第2686章2721.第2721章第1506章 合作與結盟2916.第2916章2738.第2738章第1658章 攻打馬尼拉(八)2421.第2421章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3343.第3343章第1558章 競爭關係2371.第2371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第36章 菜鳥第1125章 跨陣營合作第1636章 勞軍情報3360.第3360章第1531章 幕後主使第1228章 幕後黑手第61章 大步前進第1068章 後續影響2670.第2670章第325章 開發大萬山島第1526章 背景深厚第五百三十九章 峴港狀況第2219章第1187章 市場狀況第2351章2924.第2924章第七百五十一章 野外軍訓3151.第3151章3106.第3106章第七百一十三章 南海新移民第2318章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第1513章 三方會談第1465章 招商會第2285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走訪民情第1720章 通過考驗第2131章第314章 觀禮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2415.第2415章第1542章 財主們的小算盤3048.第3048章第332章 肥肉與陷阱第八百零七章 耐心的獵人3006.第3006章第1979章第1018章 苗栗2418.第2418章第六百零六章 事後追查2703.第2703章第142章 轉運策略3018.第3018章第93章 殺雞儆猴3321.第3321章第2064章2539.第2539章第1473章 北方航線(六)2547.第2547章第1517章 戰場局勢3092.第3092章第九百五十三章 互相算計第345章 抵達會安2735.第2735章第1706章 絕處逢生3130.第3130章第1638章 苦命的偵察船2741.第2741章2889.第2889章第20章 審訊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2838.第2838章第1115章 巡航遼東第175章 經濟與文化第149章 一盆冷水第1388章 秘書2886.第2886章第155章 修炮臺的海商第2060章第280章 構建陣地第1609章 初來乍到第2149章2375.第2375章2539.第2539章第七百零七章 澎湖開戰第六百零六章 事後追查2925.第29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