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態度轉化的根本原因

而沒等這兩人冷汗陰乾,王湯姆接下來所說的話更是讓他們心臟狂跳不已,暗呼僥倖。

王湯姆說道:“兩位大人既然已經坦誠相待,那我也說句實話好了。本來我們是想着兩位大人要是被這些壞人所迷惑,導致敵我不分,那到時候動起手來,我們大概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護衛兩位大人的安全,說不定會出一些大家都不願看到的意外。不過事後給朝廷的報告上,我們會如實寫上兩位大人是如何爲了保護儋州民衆安全,與海盜餘孽奮勇搏鬥而不幸犧牲的英雄事蹟,屆時朝廷應該也會給兩位大人追封一些賞賜的……”

危險!實在是太危險了!

▪tt kan ▪¢ ○

嚴明君心裡暗自感嘆,要不是今天李進堅持,自己恐怕真的就跟着黃子星一條道走到黑了,到時候事情失敗不說,大概自己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這海漢人不但安排好了捕殺刺客們的手段,甚至連自己與李進的死因都安排妥當了!黃子星一夥全部都將被打上海盜餘孽的銘牌,海漢人殺他們也是殺得理直氣壯,順便還能把自己與李進這兩個礙眼的絆腳石給合理地清除掉,讓大明朝廷無從追責,只能閉着眼睛認賬。

至於廣東官府接到訃告,再選派下一任的候補官員,大概又得拖上好幾個月的時間,而這已經足以讓海漢人在儋州進一步鞏固他們的統治基礎。即便海漢願意讓大明再次派出候補地方官,這些人到了儋州之後所能得到的待遇大概也只會比嚴明君和李進更差。

看着面前這些海漢人都是一臉輕鬆的模樣,嚴明君突然覺得他們或許根本就沒擔心過有人在儋州生事,反倒是在等待這麼一個機會,可以堂而皇之地對那些潛藏在民間的不安定因素作一次大清掃。他們早就知道了黃子星一夥的圖謀,卻一直按兵不動,就是在等着更多的人自己暴露出來。而自己與李進牽涉到這件事,對於海漢人來說根本就沒什麼顧忌,無非就只是動手的時候多收兩條命而已。

兩人面如死灰地聽完了王湯姆的情況介紹,心裡除了暗呼僥倖,已經沒有什麼不安分的想法了。如果有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嚴明君大概打死都不會接見那姓黃的黴星了。

張新接過話頭說道:“兩位大人深明大義,主動揭發這些不法之徒的行徑,事後給朝廷的奏報上,我們也會將此寫明。”

嚴明君心道你這程序不對啊,我儋州知州在這裡坐着,就算事後要給朝廷打報告那也是我來執筆,怎麼又成了你們負責了。但他心裡嘀咕,嘴上卻不敢直接問出來,只能連連點頭稱是。

張新接着說道:“那黃子星一直想要拖兩位大人下水,想必他也在通過某種渠道不斷向你們傳遞消息吧?”

嚴明君遲疑道:“這個……”

“嚴大人,你知道的事,我們都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我們也知道。所以你現在要對我們隱瞞情況,到最後其實是對你自己的安全不利。”林南見他面露猶豫之色,便開口“勸慰”了兩句。

半勸告半恐嚇的夾擊之下,沒遇過這種陣仗的嚴明君並沒有在海漢的誘供手段下堅持太久,終於還是將自己所知的情況吐了個乾淨。

林南和王湯姆分別對李進和嚴明君進行提問,旁邊李清揚和汪百鎖作謄抄記錄,期間還進行了交叉訊問。足足用了兩個小時,直到幾個人都認爲沒什麼遺漏了,這才讓人送嚴明君和李進回去。

“他們所交代的情況,基本跟我們調查所得吻合。”王湯姆揉着有些痠疼的脖子,對張新解說道:“目前黃子星主要是通過派人傳口信的方式與嚴明君保持聯絡,而傳口信的人都是僞裝成菜販進出州衙後院。雖然他們有一定的反偵察手段,不過這些情況也都在安全部的掌控之中。他們已經定下了動手的時間和手段,但並沒有告知嚴明君具體的安排,估計也是害怕提前走漏風聲。”

張新應道:“有你們在,我就放心了,這一百多斤可就交給你們了。”

“放心吧!到時候我會和你們待在一起。”王湯姆拍了拍插在大腿側面快拔套裡的手槍道:“我的mk23早就已經飢渴難耐了!”

張新點點頭道:“不過要說起來,這兩個大明官員還真算是僥倖,要不是李進轉變了態度,這嚴明君大概是真要一條道走到黑了。經過了這件事,他們大概也再也生不出跟我們作對的念頭了。”

王湯姆一指旁邊一直站着的於鐵柱道:“這功勞記在於中尉頭上好了,這些日子他可是沒少在李進那裡下工夫。”

李進初到儋州的時候便在白馬井碼頭和儋州軍營接連碰了釘子,僅有的幾個手下還被打得受傷不輕,要說他心頭沒有怨氣那肯定是騙人的。不過李進也是一個比較純粹的軍人,雖然心頭不爽,但他並不會看不起海漢民團的實力,特別是在乘船來儋州的途中看過民團的海上戰力展示之後,他對於海漢民團的興趣就更大了。

駐紮在儋州城的民團雖然駐地在城內,但因爲面積太小,民團的訓練一向都是安排在城外進行。並且爲了起到震懾宵小的作用,民團的訓練一直是公開進行的,允許本地民衆在附近有序圍觀。李進上任之後閒着無事,自然也就跑去看看熱鬧——當然主要目的還是想進一步打探海漢民團的真正實力。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李進自己也是帶兵的將領,一看就立刻能看出海漢民團與大明軍隊之間的異同了。海漢民團的基本操練內容就是隊列行進,這套玩意兒對於李進來說並不陌生,因爲大明軍隊不但也要練這些東西,而且所操練的隊列演變要遠比海漢民團的方塊陣更爲複雜。

但李進只觀看了半天的訓練,就基本確定海漢民團的這套隊列行進戰法要勝過大明軍隊,原因非常簡單,海漢民團裝備火銃的比例要遠遠高於大明軍隊,而且由於他們的火銃更爲先進,裝填發射速度遠遠快於大明軍隊,因此同樣的火槍兵人數,海漢民團所能發揮出的戰鬥力幾乎可以達到大明軍隊的三倍到四倍。

而根據海漢民團實彈操練的結果來看,其配備的火銃射程也要比大明軍隊的武器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在這麼巨大的優勢之下,海漢民團的確不需要再演練複雜的隊列變化,只要保持好基本的陣形,不停地朝着敵人的方向發射子彈就夠了。而在這種密集的火力打擊之下,李進認爲大概至少得投入十倍的兵力,而且死戰不退,纔有希望硬頂着鉛彈衝過海漢火銃的有效射程——這當然只是海漢民團不使用炮火的前提下所得的結論,在李進看過民團用裝填散彈的火炮對三十丈外的標靶進行轟擊的驚人效果之後,他認爲即便有十倍的兵力,大概也很難跨越這段地獄般的射程。

然而在看過海漢民團的刺刀搏殺訓練之後,李進對於近戰也同樣感到了絕望。海漢民團可以在近戰時用極短的時間把火槍兵全部武裝成矛兵,五尺多的槍身加上兩尺長的鋒利刺刀,足以在近戰時發揮出極大的殺傷力。而且訓練有素的海漢民團兵會迅速地以三人爲小組對目標進行搏殺,李進看了一陣就知道這些士兵的搏殺動作全都是經過了高手指點,每一下都是指向要害,三人的配合也十分有序,即便是他自己面對這樣的三支鐵槍,也很難招架得住對手連環不斷的戳殺動作。

如果海漢民團僅僅只有一幫子火槍兵,那李進倒也不是特別害怕,畢竟槍不夠還可以炮來湊,大明軍隊的炮也是不少的。但海漢民團火炮數量顯然更多,儋州這麼一個小地方,居然還配備了十二門野戰火炮,雖然都是小口徑炮,但其在操演中射擊標靶的精準度讓李進看得暗自咋舌不已。除此之外,海漢人竟然已經有了小規模的騎兵,儘管駐紮在儋州的所謂騎兵就那麼二十來匹馬,但這種高級兵種的出現也足以讓李進心驚肉跳了,更何況這些騎兵的武器除了騎槍馬刀之外,竟然還有一種可發射散彈的短粗火銃,足以讓他們在近距離的交鋒中取得優勢。

李進看了三天操演之後所得的結論,大明軍隊要想在正面戰場上戰勝海漢民團,大概只能用配備了大量騎兵,並且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的大部隊圍住對手,一直耗到對方彈盡糧絕爲止。這種理論上的取勝辦法,李進自己也知道不太可能實現,特別是在海漢人已經取得明顯優勢的瓊州島上,大明已經無力再調集起超過千人的武裝部隊,估計連儋州這點民團兵都對付不了。

而在瓊州島的南部,據說那裡已經徹底變成了海漢人的樂土,海漢民團的兵力也遠比北部更強,甚至在隔海相望的安南,還常年駐紮着規模過千的海漢民團,足見其兵力的充裕程度。李進在來儋州之前也曾設想過大明是否能用軍事手段收復瓊州島,但在看過海漢民團的實力之後,他不得不承認自己之前的想法太過簡單了,要打敗這幫海漢人,大明所需付出的代價估計也不會比北方戰場上輕鬆多少。

李進在操練場外混在民衆中連着看了幾天,早就被軍方的人注意到了。於鐵柱請示過上級之後,乾脆就很大方地邀請李進入場觀看。李進雖然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待遇有些詫異,但爲了能夠更好地掌握海漢民團的情況,他還是選擇了接受。而其後的這些天裡,只要海漢民團出操訓練,李進都必然到場觀看,於鐵柱也會不厭其煩地給他解釋種種疑問之處。

於鐵柱並不擔心海漢民團的長處會被李進偷師,現在所能看到的只不過是訓練成果,而隱藏在其之後的配套措施,例如武器設計生產、訓練計劃制定、後勤供應保障、指揮作戰體系等等,並不是看上幾眼就能學走的東西。以大明的實力,即便知道做法,也很難一模一樣地把海漢民團這套東西複製過去。

反倒是李進了解到的東西越多,對於雙方軍隊在實力上的差距就認識得越清楚,而初來儋州時那股子不服輸的勁也就越來越淡化了。當然在此期間於鐵柱向他灌輸的意識可不僅僅只限於軍事方面,海漢方面勸降收服的大明公務員當中,從軍者佔了大多數,自然於鐵柱也不會放過給李進洗腦的機會。

嚴明君在府中構想儋州回來大明治下之後光景的時候,李進卻在海漢民團的操場上接受於鐵柱的洗腦,這一來二去之下,雙方的想法自然也就起了不同的變化。嚴明君認爲黃子星一夥的刺殺行動可以拯救儋州,但李進卻一眼就看出這事絕無成功的可能,即便能夠殺死一兩個海漢頭目,這事所將帶來的惡果也會遠超出嚴明君的預計,至於收復儋州乃至瓊州島這個目標,李進認爲嚴明君純粹是想多了。

好在嚴明君最後還是聽從了李進的規勸選擇自保,否則等到東窗事發,李進或許還有希望保住性命,但嚴明君必然會因爲奮勇殺賊而不幸“犧牲”。而這兩人的告密也並不是全無價值,至少黃子星向嚴明君所通報的準備進展,就是安全部所無法打聽到的消息。而得到這些有用的信息之後,安全部和軍方針對叛亂分子所作出的部署,也就可以具有更強的針對性了。

接下來的幾天中,看似風平浪靜的儋州卻是暗流涌動,一批一批的人懷着不同的目的,裝扮成不同的身份,潛入到儋州城中。嚴明君知道近期儋州會有一場血雨腥風,索性連門也不出了。倒是李進依然我行我素,不時去海漢民團那邊,與於鐵柱等人探討軍事。

第42章 圍捕第20章 審訊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2702.第2702章3296.第3296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測試內容2719.第2719章第3420章第七百一十一章 澎湖的未來第1828章 戰局逆轉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第1826章 進退兩難第1429章 正面交鋒第1910章 並不簡單第2009章2687.第2687章2388.第2388章第286章 截擊第2200章第2159章第1764章 武力展示(六)第1418章 利益分配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煩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禁閉第1116章 鎮江堡第1362章 最後一搏第175章 經濟與文化2748.第2748章2442.第2442章第1591章 文教產業3401.第3401章3229.第3229章第1209章 基層官員3246.第3246章第1365章 騎兵交鋒第九百九十八章 準備工作2602.第2602章第2002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測試內容2696.第2696章第1476章 東江移民區第四百八十三章 實力懸殊3134.第3134章2438.第2438章3200.第3200章2599.第2599章第六百三十二章 交手(一)2467.第2467章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第1936章第2293章第1064章 請君入甕2734.第2734章第1587章 社會關係第48章 人選第202章 產能與市場2716.第2716章第385章 可疑對象第八百零二章 攻打淡水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第2183章第1413章 歸途第六百五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四百三十三章 當面試探第1356章 洗劫馬場第1434章 全面壓制3205.第3205章第1539章 一唱一和第1985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相似第七百三十七章 造化弄人第2330章第1048章 行動方案第1853章 長遠眼光第四百二十八章 嚴查第1387章 若想人不知2995.第2995章第1157章 實際的考慮第1714章 見習期第四百零二章 新移民第1771章 各有打算2575.第2575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佈網第1660章 攻打馬尼拉(十)第四百八十章 新港開發第332章 肥肉與陷阱3124.第3124章第1446章 關鍵人物3017.第3017章2838.第2838章第1032章 希望油田(六)3118.第3118章第317章 瓊聯發掛牌第1929章2522.第2522章3416.第3416章第1514章 互相試探第1871章 見世面第1337章 前程不定2656.第26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