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繼續南下

這張清單上並沒有多少稀罕或者特別貴重的物品,絕大多數還是普通的補給品,如食物、藥物、繩索、帆、備用船料以及其他出海可能用到的物品,要求的數量也不算太多。阮經貴認爲軍方開出的物資清單並不是真的打算在這裡補給多少東西,而是要藉着這次機會驗證一下峴港這地方的補給能力,看看有哪些物資可能會出現短缺狀況。

阮經貴的所料已經很接近事實,爲了預防途中補給不便的情況,這支船隊在從三亞出發的時候就已經帶足了較爲充足的補給,途中頂多再找地方補充食物和淡水就可以了。不過考慮到之後要調動安南民團軍南下,峴港這地方大概就是南下航程中最後的一個大型補給點了,對於這地方的補給能力,軍方勢必要先予以驗證才行。

當然了,在三亞準備這些物資,跟在峴港籌集這些物資的難度是完全不同的。特別是船用物資,三亞那邊可以提供原廠出品的各種零備件,而在峴港就得照着圖紙現做了,一件兩件還好,但還是有很多東西以本地的條件並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大量製作出來的。

而在準備物資之餘,阮經貴倒也沒有忘記昨天安全部給他單獨下達的命令,在本地徵集信得過又熟悉南海海況的水手船員,這件事如果不是熟悉本地民情的人根本無法完成。去年開發峴港之前,安南朝廷強行從附近徵發了三千人口,塞給海漢作爲戰爭報酬,這其中的確也有不少水手,不過去過南洋的卻並不算多。前年會安城破之後,大量的水手船員都逃離了這個地區,留下來繼續在附近生活的人並不多,只有十之二三的人曾經有過下南洋的經歷,而其中熟悉南洋海況的老海狗就更少了。

昨天阮經貴咬着牙說能找到幾十人,其實都有點誇大了,再加上安全部又要求信得過還能舉家搬遷,那就又將可選的範圍縮小了不少。阮經貴跑上跑下忙了一天,面見了不下百人,最終也就只確定了七名人選。

到12月18日船隊離港之前,各項物資籌備工作總算是在阮經貴的督促之下勉強完成了,但這合格的水手,卻只找來了十三人。不過王湯姆倒也沒有因此而斥責他,只是臨走時又交了一份新的補給清單給他,讓他在峴港用心籌備。待王湯姆等人登船之後,阮經貴才小心翼翼地打開這份清單看了一下內容,基本與他這兩天所準備的物資一致,只是數量明顯增加了許多。阮經貴不敢怠慢,趕緊捧着這份清單,去峴港各處的工坊農場催命去了。

船隊離開峴港之後,便沿着海岸線南下,花了三天時間走了大約300海里路程,抵達了此行的第二站金蘭灣。

金蘭灣位於中南半島東南部,港灣由衝空山和鳳凰山兩個半島合抱,形成了葫蘆形的內外兩個海灣,深入內陸達十幾公里。這裡正好位於從南洋北上前往遠東地區的重要航路上,在後世也是公認的中南半島戰略要地。

“閃電號”的甲板上,王湯姆正向這次行動的各部門代表介紹金蘭灣的情況:“……金蘭灣外港海灣灣口寬度約在4000米,水深在30米左右,內港海灣灣口寬度約1300米,平均水深都在10米以上。另外內港的港灣面積超過60平方公里,以我們現有的海軍艦隊規模,就算駐紮十支艦隊在這裡也不會覺得擁擠。”

王湯姆說得興起,擡手指向前方的海岸道:“當然了,這個海灣的面積很大,僅僅只是用來作爲軍事基地使用,也難免有些浪費。這裡港灣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來,一部分用作商港,而且內港的南部地區也有很好的開發條件,可以用來修建大型鹽場,充分開發的話,規模也不會比鶯歌海鹽場小多少了。”

金蘭灣的地理條件和位置雖然都非常優越,但當初南越******一直陷在爭江橫山一線的戰爭泥潭當中,沒有足夠的能力對這地方進行充分的開發,僅有的一點水師都全部填到了北邊,根本無暇顧及到南邊的這處海灣。直到安南內戰結束之後,安南朝廷應海漢執委會的要求,將金蘭灣的使用權交到了海漢手上,這裡才正式開始了大規模的開發建設。

不過由於前一年海漢的工程營建人員幾乎都集中到了昌化石碌的軌道交通工程上,導致安南南方四個港口的開發進程停滯不前,金蘭灣這裡的開發也一直是拖到了“燎原計劃”開始實施之前,才勉強啓動了基建工程。

由於這裡的工程纔剛剛開始動土不久,民團在這裡並沒有駐紮成建制的船隊,更談不上什麼防衛港口的海上武裝力量,因此偵察船隊駛入金蘭灣的時候,除了引起海面上漁船的小小恐慌之外,並沒有激起太大波瀾。

船隊駛入內灣之後,纔有當地的港務人員駕着小漁船出來導航,將船隊引到了港灣西岸的一處臨時碼頭停靠。由於這裡的條件十分有限,暫時並沒有分配穿越者到這邊來主持工作,之前是由阮經貴在這裡代管,阮經貴回峴港之後,這裡的最高權力機構就是港區臨時管委會,由一名民團連長負責。

這個名叫阮富的連長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安南人,不過現在準確的說法是安南裔歸化民,在黑土港草創時期就加入了由錢天敦親自帶兵的黑土港特戰連,在安南民團軍中也算得上是元老級的任務了。阮富參加了安南民團軍幾乎所有的戰役,甚至也包括十月在海南島北部發起的“燎原行動”在內。在從海南島撤回來之後,他才被安南軍區調派到了南方的金蘭灣,負責維護本地治安,並協助阮經貴實施金蘭灣的港口工程項目。

阮富雖然姓氏和阮經貴一樣,不過兩人卻是半點瓜葛都沒有。阮經貴是出身名門望族,在順化戰役時期才改換門庭當了帶路黨,而阮富卻只是當初黑土港先遣隊從安南內戰交戰區海岸帶走的衆多戰爭難民中的一員,平民出身。不過機緣巧合之下,這兩個姓阮的纔在金蘭灣這地方湊到了一起成爲同事搭檔。

阮富雖然對三亞大本營來的這些高官不太熟悉,但同來的穆夏柏可算是他的頂頭上司了,而且這支船隊中有一半的船都是民團海軍的戰船,一眼可知其份量不輕。待王湯姆等人下到岸上,阮富便立刻上前立正敬了一個軍禮:“安南特戰團一營二連連長阮富向首長報到!”

王湯姆也延續了之前的做法,讓阮富對本地的情況進行說明。關於金蘭灣的狀況,王湯姆等在峴港就已經找阮經貴做過了解,而現在也就是進行一次對照,驗證一下阮經貴所說有沒有不詳不實之處。

根據阮富的介紹,金蘭灣目前的人口僅有一千餘人,其中已經辦理歸化入籍的人員差不多佔了一半。而目前港口的工程也只是剛剛動土,還處於在平整地基的階段,即便是一期工程大概都得等到四五個月之後纔能有完成的可能,至於整個港區分爲七個階段的建設規劃,起碼得需要四五年時間的連續施工才行。

目前這個地方所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口太少,而且周邊地區也並沒有大型的城市或者人口聚居地,因此未來勞動力的來源恐怕也只能依賴於外界有針對性的輸送。對此不管是軍方還是民政部門,暫時都拿不出更有效的解決辦法。而這裡所能向船隊,或者是後續的軍隊提供的補給品,主要也就只有海產品、木材、淡水等等有限的幾樣東西。

“現在這地方就只能作爲避風港來使用。”王湯姆在瞭解完本地的情況之後就對這裡的功用定下了性質:“如果是從北方調集民團軍南下,這裡估計連停船都麻煩。短期內還沒辦法把這裡當作真正的軍事基地來使用。”

“但這裡很可能就是我們離開中南半島之前的最後一站了。”穆夏柏提醒道:“再往南走,就已經進入占城國的領地了,我們雖然跟他們有一些貿易來往和軍事合作,但從來沒有讓戰船進入過他們的港口。”

“戰船不能停靠占城國的港口。”林南搖搖頭插嘴道:“根據我們掌握的信息,占城的主要港口有荷蘭人建立的商棧,我們的戰船很容易就會暴露身份,這對於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會很不利。”

“就只能一路往南了。”王湯姆的手指在海圖上移動着:“從這裡出發到納土納島,航程大約在500多海里,以我們這支船隊的航速,大概需要五到七天才能抵達那個地方。”

偵察船隊裡雖然有幾艘快船,但爲了掩人耳目,也特地帶了三艘傳統的中式帆船,而整個船隊就大致以這三艘船大約在四五節的航速爲基準了。

當然了,以兩艘雙體帆船的航速而言,這麼慢慢折騰實在是很要命,所以王湯姆打算兵分兩路,由兩艘航速較快的雙體帆船以正常航速南下,作爲先頭部隊前往納土納羣島海域進行考察,而後續的船隊大概會滯後兩天左右抵達該海域,屆時再會合進行下一步行動。

儘管金蘭灣這地方沒有什麼補給可以提供,船隊還是在王湯姆的命令下在這裡休息了兩天時間,然後再次出發。

12月24日,船隊離開金蘭灣繼續南下。“閃電號”和“快速號”在離開金蘭灣僅僅幾個小時之後,就逐步脫離了大隊的視野,一馬當先殺向南方了。

待在這兩艘帆船上的人員基本都隸屬於軍方和安全部,一路乘風破浪,僅僅72小時之後,兩艘帆船就已經抵達了納土納羣島海域。而此時後面的大部隊纔剛剛完成了一半多一點的航程。

12月28日清晨,負責瞭望的水手發現了西南方向約十海里處海面出現了島嶼。在經過了海圖比對之後,王湯姆確定這就是納土納羣島最靠北的一個小島,而這個島距離納土納大島的航程就只剩下大約30海里了。在確定了附近海面上沒有其他船隻蹤跡之後,兩艘帆船駛向了這處小島,並在小島西岸的沙灘下錨停船。

根據出發前從大數據庫所下載的衛星資料圖來看,這個小島是一個南北走向的楔形狹長島嶼,南北長約12公里,東西寬約2到5公里不等。島上林木繁茂,先遣隊在登島時沒有發現人類活動的痕跡,看樣子這裡應該只是一處無人島。

考慮到後續的行動,王湯姆下令在這裡暫時駐紮,並在島上建立一處前進營地。爲了掩人耳目,白天也取消了生火做飯,以免被過往附近海面的船隻看到了煙霧,直到入夜之後纔在岸上挖坑埋竈煮了一頓熱食來吃,還得小心翼翼地用帳篷布將朝外的幾方遮擋起來,以免火光在夜色中被發現。值得慶幸的是,先遣隊在這個小島上找到了一處淡水水源,雖然出水量不大,但水質尚可,只需簡單地進行澄清之後就可以煮沸飲用了,而這對於後續會抵達這個海域進行作戰的大部隊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29日天亮之前,“閃電號”便出海南下,駛往納土納島。這個島的海岸線上並沒有適合修建大型港口的天然港灣,根據安全部所提供的信息,納土納島上最大的一處碼頭,是位於島東岸中部地區,那裡也僅僅只是一處向內凹進海灣而已,甚至連躲避風浪的條件都不具備。而荷蘭人接手這個島嶼之後似乎也無意投入太多精力經營這個地方,其駐島武裝主要就集中於島東岸的這個小港口。

第170章 參觀鹽場第2302章第1812章 碼頭攻防第1971章第2101章2601.第2601章第1467章 利益交換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無奈第130章 錢天敦第365章 參觀陳列室第2361章第75章 參觀訓練營2812.第2812章2733.第2733章第1111章 兩棲作戰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第1681章 各取所需第九百七十章 苛刻的交換條件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2466.第2466章3141.第3141章3236.第3236章2812.第2812章第1939章第1726章 熱鬧的三亞第五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第2334章第2018章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第78章 崖州工作組(二)3159.第3159章第1169章 各有打算第1392章 劉尚的選擇第四百四十八章 解決個人問題第2138章2639.第2639章第263章 價格補貼第2278章第1113章 救與不救3140.第3140章第2116章第1516章 戰局變化第152章 內河航運系統第332章 肥肉與陷阱第七百零五章 十八芝的逃亡計劃第四百二十章 勘探完成第2142章2456.第2456章2536.第2536章2450.第2450章第五百零七章 特戰營的備戰狀況第1868章 留學安排第2037章2384.第2384章第四百四十章 進城抓捕第1582章 行騙題材第九百三十四章 權衡利弊3373.第3373章第七百六十五章 打狗港第1271章 前路不明第八百零一章 陷入困境2403.第2403章3020.第3020章第2167章3016.第3016章第1622章 備戰第1432章 易地再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一桶金第205章 父子對話2439.第2439章第2331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3367.第3367章第七百零八章 阻擊失敗2378.第2378章3189.第3189章第1031章 希望油田(五)第1835章 難以脫身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船與戰略第九百三十四章 權衡利弊第1913章 出發之前第1747章 利潤豐厚第2028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第1345章 脅迫第1128章 兩種態度3289.第3289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利益之爭2890.第2890章第395章 兵臨內城第1781章 再出發第1404章 去遼東第2030章第1271章 前路不明第1172章 事件發酵2619.第2619章第2116章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3385.第338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