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錦衣衛行事

南鎮撫司佈置在城內的暗哨向李清揚等人介紹了海漢人的大致狀況,這兩年海漢人在廣州的生意越做越大,情報機關要收集到相關的一些信息也並非難事。這海漢人的生意規模做得大也就罷了,畢竟江浙一地各路富商權貴多如狗,會做生意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當李清揚聽聞海漢所組的民團竟然戰力比官軍還強,並且裝備了威力驚人的槍炮,頓時就收起了來時的輕視之心。

李清揚見過官軍火器營的操演,深知這火銃火炮的厲害之處,要說這鳥不拉屎的崖州民間竟然藏着一支比官軍更能打的私人武裝,他當然是對此說法持懷疑態度。然而去年海漢民團在廣東的兩次大行動早就已經廣爲人知,一次在李家莊打敗圍攻當地的數路流寇,並且陣斃廖大鼻等數名官府通緝的流寇頭目及屬下超過千人,戰後還受到了兩廣總督王尊德的嘉獎,這肯定是做不了假的。

另一次行動則是年底在珠江口與劉香海盜團伙在海上進行了大戰,這場海戰中也有一些大明海商有幸在萬山港親眼目睹了交戰過程,據說海漢人的戰船以壓倒性的優勢打敗了劉香船隊,僅沉沒於萬山港內的海盜船就達兩位數之多。而此戰之後一貫囂張的劉香海盜團伙全面撤離廣東海域,將珠江口讓了出來,似乎也成了這種說法的有力證據。大明雖然在珠江口的新安縣也有水師營寨,但對劉香團伙的存在一直都是視作不見——或者說得直接點就是不願主動招惹這個麻煩,畢竟這夥海盜的武裝實力相比水師也並沒有差得太多了。這兩相比較之下,似乎也不難得出海漢人的水面部隊也比大明水師更強的結論。

而駐紮在新安縣的大明水師也很理智地在戰後保持了剋制,並沒有對自己轄區內出現的另一支水上武裝採取敵對行動。海漢人這邊倒也知情識趣,打完海盜之後也沒有試圖擴大地盤,仍然是守着自家的萬山港,於是兩邊也就默契地保持着相安無事。

在李清揚看來,廣東水師的這種做法並不稱職,大明海疆之內,豈能容下另一支武裝力量的存在?至於爲何之前放任了劉香海盜團伙的存在,李清揚認爲這是能力問題,而並非態度問題。那些海盜在海上神出鬼沒,居無定所,逮不着也算正常,這海漢人的武裝就在珠江口外的小島上駐着,水師卻還是不聞不問,這不是失職是什麼?

李清揚可不相信什麼海漢武力勝過大明這種謬論,想那海漢人不過寄居於崖州一隅,而崖州那地方一向是流放犯人之地,屬於真正的窮山惡水,加之當地地廣人稀,這幫海漢人又能折騰出多大的陣仗?在他看來,最大的可能是海漢人用錢財收買了某些玩忽職守的軍方人員,讓他們對萬山港的存在睜隻眼閉隻眼。畢竟海漢人善於做生意,想必些許錢財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而邊軍在近年的腐化狀況,作爲錦衣衛的李清揚也是略知一二的,如果其中出現了跟海漢人同流合污之徒,他並不會感到奇怪。

事實上南鎮撫司會對崖州的海漢人起意,也是因爲最近這一年多時間,來自瓊州的報告中對海漢人的描述少得不正常,駐崖州總旗甚至在報告中聲稱這幫人不過是“爲數三五百人,以捕魚農耕爲生”,然而南京市面上去年就已經出現了爲數不少的海漢商品,難道那幾十上百兩銀子一面的鏡子、各種晶瑩剔透的玻璃器,能是一羣漁民造出來的?

錦衣衛畢竟是這個時代遠東首屈一指的情報機關,真要安心查一些事情,僅僅靠着一些欺瞞的手段是混不過去的。很快南鎮撫司就得知海漢人不但在兩廣地區將玻璃器生意做得極大,而且已經涵蓋了日用品、私鹽、運輸等多個方面,甚至還具備一定規模的火器製造能力,向兩廣地區的地方私人武裝出售了不少的制式火銃,其性能據說已經不亞於大明官軍火器營所配備的武器。

私造火器,這在大明是絕對禁止的行爲,於是南鎮撫司要查辦海漢的理由便又多了一條。但考慮到廣東方面的錦衣衛分支機構可能已經有一部分人員被海漢收買,南鎮撫司就決定繞開兩廣的錦衣衛機構,直接派人入瓊打探第一手的消息。而且派出的人員不宜過多,大規模的人員調動容易走漏風聲,這點道理,南鎮撫司主事的官員還是很清楚的。不過他們沒有料到的是陰差陽錯治下,南鎮撫司打算查辦海漢的事情還是被有心人獲知,並且以不菲的價格賣給了海漢駐廣辦,於是李清揚等人還沒到廣州就已經被他們所要調查的對象列爲了目標。

李清揚等人到了廣州之外,也是嚴格按照事前的計劃,並沒有冒然與廣州的錦衣衛衙門取得聯繫,在城外潛伏了一日之後,才進城去了南鎮撫司的直屬據點。只是他們根本沒想到對手早就提前猜到了這一着,在那酒肆周圍已經佈下了監視圈。以有心算無心,李清揚等人就算再怎麼謹慎小心,也很難逃過海漢這邊的算計了。

李清揚在酒肆中得到了本地負責人的行動指點,他們要掩飾行跡去往瓊州島海漢人所控制的三亞地區,無非就只有三種辦法,一是裝作前去貿易的海商,自行駕船前往;二是扮作投奔海漢的移民,由海漢人組織乘船去該地;三則是加入船行,以普通的船員水手身份前往該地。

第一種方法風險最低,但難度也是最大,他們不但要自行購船購貨,準備交易所需的錢財,還得僱傭一批熟悉珠江口至三亞航道的水手才行。這麼一通折騰下來,就算再怎麼順利也得十天半個月的工夫,而李清揚所得到的行動時限並沒有寬裕到可以讓他們在廣州慢慢做完這些準備工作的程度。而且做這些事牽涉到的方方面面關係太多,相應的暴露身份的可能性也會大增,李清揚可不想還沒離開廣州就已經被人給發現,於是他率先就否定了這個辦法。

而第二種方式無疑最爲簡單易行,直接去投靠海漢人設在廣州城內外的移民招攬點就行,像他們這樣的青壯,毫無疑問會成爲海漢人樂於招攬的對象。但問題是海漢人會對招攬的移民進行嚴格的身體檢查,隨身的行李也不例外,而他們幾人身上帶着銀兩、金葉子、身份腰牌、傷藥、特製武器等等,這些東西並不是窮困潦倒的移民身上該有的,隨便被搜到其中一樣都會暴露身份,於是這條路大概也同樣行不通了。

最後剩下的就只有去當水手船員,由於廣州與三亞之間的商貿活動日益頻繁,常年都會有商會、船行等機構在珠江碼頭附近招攬船員,有很多前往三亞的機會。好在李清揚等人都是長於江淮一帶,水性倒是沒問題,就算不會駕船也好歹有兩把力氣,在船上當個雜工船員也能勝任,而且這個身份在潛入三亞完成調查之後,也能以最合理的方式離開當地,避免引起海漢人的懷疑。於是打探完幾條進入三亞的途徑之後,李清揚果斷選擇了最後這條。

隨後李清揚等人在廣州城也見識到了本地負責人所說的海漢招工點,招攬力度之大簡直出乎了他們的預料——當然他們所見到的狀況也的確是臨時手段,平時並沒有這麼大張旗鼓的在街頭擺攤設點招攬移民。

李清揚等人還分頭去了幾個不同的攤位打探移民相關信息,與本地負責人所提供的狀況進行比對,果然基本都屬實,不過如此的招攬規模,也讓李清揚斷定崖州錦衣衛的報告中肯定參雜了太多的水分——照自己所見的狀況,海漢人每月在廣東招攬的移民只怕就已經不止千人,又何止是報告中所說的三五百人規模。而每月都要從大陸地區招攬如此之多的人口前往三亞從事他們所說的墾荒勞作,李清揚並不是太相信。他很懷疑這些所謂的海漢人其實就是人販,招攬的移民會被當成豬仔販賣到馬尼拉、巴達維亞、滿剌加等西洋番人所控制的地區當奴工,這種情況在過去並不罕見。

在基本“確認”了海漢人的又一樁劣跡之後,李清揚還是決定去應聘船員,於是他們五人在廣州城南的珠江碼頭很順利地找到了所希望的工作。其中一家是船行,專門從事廣州與三亞之間的貨運業務,每月初一十五各有一支船隊從廣州發往三亞,恰巧隔天便是四月十五,加入之後馬上就能走,於是其中三人便以應聘水手的名義加入了這家船行。

而李清揚和另一名同伴爲了穩妥起見,則是去投了另一家商行。這家商行招攬的是常駐三亞的貿易人員,從店小二、庫管、雜工,到帳房、管事,以及某種叫做“商務代表”的不明職位,待遇高低各有不同。但哪怕是最底層的雜工,每年的餉銀也竟然達到了三十兩之多,而且還包吃住,大大超過了李清揚所知的本地用工待遇。至於最高級的“商務代表”,僅基本餉銀就高達每年八百兩,再加上各種名目繁多的補助、獎金、提成、績效收入等等,輕鬆就能突破千兩,而且上不封頂。

那位招工的師爺聽說李清揚會識字算帳,長相也算是端正,眉宇間透着精幹之氣,便有意讓他應聘這高級職位,還舉出事例來勸說他:“我們商行的李掌櫃,早幾年的時候只是在崖城分號裡任職,一年下來也不過能做成四五千兩的買賣。自打這海漢人來了之後,崖州的買賣就變得興旺起來,李掌櫃的收入跟着水漲船高,現在一個月的買賣比過去一年還多,據說去年總櫃大老闆發給他的紅包就有兩千兩,還在當地買了海漢人建的宅子,打算明年退休就在三亞定居了。老兄你要是去了,幹上一兩年,只怕將來成就還會在李掌櫃之上。”

李清揚雖然是有任務在身,但聽了這番宣傳之後也不禁有一點怦然心動。他們幹錦衣衛的待遇收入遠勝普通的公門人員,但每年的收入也只能以百兩計,千兩這種水平起碼也是千戶以上的官員才能享受。如果要橫向比較的話,李清揚的職位也就跟提升參將之前的羅升東一樣,正六品武官,基本的待遇也類似,當然實際收入是沒法相提並論,畢竟羅升東的副業的確太容易賺錢,一個月的收益大概就當李清揚幹上一年了。

李清揚也算是心志比較堅定的人,只是微微動心之後,便迅速收回了胡思亂想。身爲朝廷命官,當以皇恩爲重,怎可因金銀財帛之物而忘記自己所擔負的使命?等日後查實罪名,收了這海漢人的產業,屆時自己升官發財,自然也少不了應得的一份好處。

爲了不過多的引人注目,李清揚只報了個帳房職位,讓同伴報了個庫管。負責招工的師爺雖然覺得有點可惜,但還是依樣照辦替他們寫好了聘書。兩人簽字畫押之後,師爺叮囑道:“你們二人今日先在附近尋個地方住下,明日一早,便來此處報到。商行的船明天便出發去三亞,錯過這班船就得等上十多天,切記切記!”

李清揚一想這倒是方便了,另外三人也是明天出發,大家分搭不同的船隻前往三亞,潛入當地之後也可以互相有所照應。當下便與同伴在城外找了一處旅店住下,入夜之後又悄悄聯繫了另外三人,約定了抵達目的地之後聯繫方式。

第二天錦衣衛五人所搭乘的兩艘船相隔半個時辰,從珠江碼頭出發南下。李清揚搭乘的這艘船因爲裝貨的緣故,稍稍晚了一些,不過他倒是不急於這一時半會,正好可以在船上觀察一下廣東商家販往三亞的究竟是些什麼樣的貨物。

3205.第3205章第1303章 頂替編制第五百零三章 王湯姆的憂慮3262.第3262章第1314章 勝利堡內第1403章 臨時調令第1895章 實力說話第2149章第五百零二章 儋州調查第1722章 新舊後臺第1578章 有得有失第1445章 全力一擊第1073章 打探口風第1611章 參觀軍營第79章 崖州工作組(三)第八百七十九章 舟山招商會(四)2942.第2942章第1272章 無法成事第1432章 易地再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錢天敦的彙報2883.第2883章3367.第3367章第1589章 行行都不易2772.第2772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摩演習第2290章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一桶金第1466章 大買賣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2471.第2471章2807.第2807章第六百二十章 南日島之戰(七)2396.第2396章3088.第3088章2770.第2770章第2086章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2600.第2600章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探濁水溪第1749章 皆爲利來2972.第2972章第八百三十七章 誘惑第1262章 看家護院2677.第2677章第六百一十章 聯合軍演第九百六十三章 告破3122.第3122章3210.第3210章2572.第2572章3184.第3184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南日島之戰(六)第四百五十章 虞堯的理由第1425章 大戰將至3000.第3000章2791.第2791章第九百五十章 形勢變化第1397章 攻入馬宅第1580章 久等的機會第九百零九章 順利推進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2513.第2513章第3425章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第179章 公心與私心2649.第2649章第1339章 意想不到2992.第2992章第2358章第1163章 三日之約2729.第2729章3295.第3295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脅迫第九百四十三章 貿易聯盟第1022章 先遣隊(三)第1837章 拖延時間2391.第2391章第1676章 秩序恢復3019.第3019章2412.第2412章第2290章2857.第2857章第2285章第1438章 實力差距2395.第2395章第1139章 滲透與控制2783.第2783章第2229章3075.第3075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奴隸販子第1358章 再戰旅順口第2024章2423.第2423章第204章 於大山的私心第1286章 昌化工業區第1567章 受到牽連第2194章第1786章 惹不起第82章 生活問題2591.第259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