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驅趕地主

寧崎的講解雖然儘可能地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但這些歸化民學員們大多出自貧苦農家,文化基礎普遍較差,要指望他們完全領會精神大概是不可能的,十句話裡能理解四五句就謝天謝地了。當然他也並不奢望自己的一兩次授課就能把這些人心中對土地根深蒂固的觀念給糾正過來,即便是到了幾百年之後革命者辦農運講習所,仍然也是經歷了不少的波折才能逐步將土改政策推行開,想要從根本上改變民衆對土地所有制的認知,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要讓這些學員們明白爲什麼土地私有制會限制生產力的發展,恐怕寧崎就算說幹嘴也難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但想要讓他們意識到今後即便不依附土地,自己也能夠很好地生活下去,這倒是並不困難。

這些人大多都是來自三亞之外的地區,在這裡一點點親眼見證了海漢執委會是如何將一片不毛之地變成了繁榮商港,並且自身也是這個社會體系的受益者,一直接受着無所不在的海漢意識灌輸,他們的心中本來就對執委會的無所不能堅信不疑,即便不能完全理解寧崎所說的那些理論,但至少也明白執委會所治理的這片地區,並非靠着種地走到今天這一步。如今三亞地區的居民已經有好幾萬人,但專門從事農業耕種的人口,才堪堪一半而已,而且農業人口的比例還有繼續下降的趨勢。

這樣的比例在大明境內其他地方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現有的生產力註定了需要高比例的農業人口來承託社會所需的食物消耗,如果寧崎在其他地方宣傳這套鼓勵民衆脫離土地的理論,恐怕會直接被人當作神經病。也只有三亞這樣做出了成績,可以用實例示人的地方,才能達到一定的宣傳效果。這套說辭對頑固的地主鄉紳或許不能起到作用,但作爲對內宣傳洗腦的一種論點,卻肯定會有極佳的影響力。

學員們未必理解土地從私有制轉變成公有制將對社會體系造成的巨大變革,也不見得完全放得下有朝一日自行購置土地的慾望,但出於對執委會近乎完全的信任,他們還是會選擇貫徹執行執委會下達的命令。在他們看來不管推行這個政策的前景如何,既然是執委會的決定,那就必須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這也是作爲一個合格海漢歸化民必須要遵守的基本法則之一。

儘管執委會試圖以非暴力的方式來驅逐和兼併轄區內一些思想較爲頑固的地主鄉紳,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矛盾和衝突的出現仍然難以避免。

九月十日,農業部派往鳳凰鎮丈量土地的兩名歸化民員工被當地的地主黃元才帶人抓住打了一頓。十二日,一名歸化民農技員在指導民工挖建水渠時被當地民衆驅趕,因爲這些人認爲水渠會引走水源,從而影響到他們的田地灌溉,結果在接觸當中發生了衝突,雙方各有數人受傷,好在沒鬧出人命。十三日,鳳凰鎮十三家地主聯合起來封鎖了經過該鎮周邊的大路,禁止從三亞方向過來的歸化民通行。

這些作死的行爲都被一一上報到了農業部,主管集體農場項目的高歡得到消息之後,很快將公文上報到執委會。然後執委會只花了一個多小時,便拍板通過了應對方案。

由農業部、民政部、軍委、司法部,以及大明崖城官府,組成聯合執法組對鳳凰鎮地區進行清查,這次行動的主要對象是近期的幾起惡意傷人案,以及偷漏田畝登記和逃脫賦稅的案件。

如今執委會想從崖城官府那邊拿到蓋有知州大印的公文簡直不能更方便,一個電報打到駐崖辦,張廣就會謄寫好公文的內容,甚至都不需他親自出門,讓海氏兄弟送去州衙,頂多半個時辰就能辦好手續蓋好印章送出來。執委會處理這種事的思路也算是簡單粗暴,既然敬酒不吃吃罰酒,又不尊重海漢的規矩,那麼以大明官方的名義來處理,這些鬧事者如果膽敢反抗,那就是作亂犯上了。

軍方在前一階段的徵地過程當中也曾配合過行動,現在萬山港的軍事主管陳一鑫就是那時候因爲表現優異才冒頭的。對於這種低烈度的軍事任務,軍方也算是駕輕就熟了,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軍方從勝利港這邊調集了兩個步兵連,又從目前駐守在崖城的民團中調了一個連,最後還從正在受訓的新兵營當中挑了一個連的編制作爲後備隊配合行動,共派出了近五百人的武裝部隊,可謂聲勢浩大。

搞這麼大的陣勢當然不是因爲鳳凰鎮當地的地主武裝有多厲害,一多半的原因還是藉着軍事行動來震懾宵小,打消一些人的僥倖心理。

九月十五日,聯合執法組分別從勝利港和崖城出發,乘船向位於三亞新城西北方約十五里的鳳凰鎮進發。雖然口頭上說是聯合執法,但打主力的肯定還是海漢民團,農業部和民政部都只象徵性地派出了代表圍觀,而崖城官府方面則更加省事,直接便委任了常駐在勝利港的魏平擔任官方代表——因爲執委會這邊催得急,船運又太慢,這個委任的命令甚至都是由駐崖辦用電臺傳回大本營的。

執委會爲了這次並不嚴重的事件出動了一個營的兵力,雖說不用打仗,但也需要有一個鎮得住場面的高級軍官出面。正好王湯姆這段時間在帶着海軍熟悉新下水的兩艘戰船,於是順理成章地接了行動部隊的來回運輸任務,並且擔任此次行動的戰地指揮官。

船隊在鳳凰鎮附近的海岸與崖城過來的部隊進行了會合,然後朝着內陸進發。鳳凰鎮距離海邊並不太遠,僅僅也就兩三裡地而已,行軍不多時便已到了。鳳凰鎮的佔地面積不大,而且多數居民都已經在近兩三個月裡遷離了此地,因此鎮上也就稀稀拉拉十幾戶人家,基本都是不肯出讓土地搬離此地的釘子戶。不過與前次在兩河流域清理的那些貧困釘子戶有所不同,鳳凰鎮這邊的釘子戶家境要好一些,名下幾乎都有數十畝到數百畝不等的土地,而且會爲了抵抗海漢的土地政策而結成同盟。

既然已經動了刀兵,王湯姆可就不會再有什麼先禮後兵的打算了,一到了地頭上便命令四個連分頭行動,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圍住了鳳凰鎮,卡斷了進出的道路。凡是從鎮裡出來的人,都一律先扣下再說。

這麼大的陣仗,自然也引起了鎮上居民的注意,眼看着荷槍實彈的海漢民兵開始在鎮外的大路上架拒馬、拉鐵網,鎮上的民衆頓時亂作了一團。這些人原以爲聯合起來可以給海漢人制造一點不大不小的麻煩,讓他們放棄兼併土地的打算,但沒想到對方居然如此暴脾氣,根本不給老少爺們繼續鬧事的機會,直接就派出軍隊來清剿了。

海漢民團有多能打?他們就算沒親眼見過也已經聽得多了。如今崖城市面上賣的安南精煤,安南稻米,還有三亞那漫山遍野的的安南苦役,據說都是海漢民團在安南國搶回來的。地主老財們就算有好鬥之心,也沒有足夠的能力與武裝到牙齒的海漢民團打對臺。

爲了這次行動能夠兵不血刃地完成武裝示威,王湯姆還特地向執委會申請把勝利港的高音喇叭帶了一個過來。部隊在鎮外設置好關卡之後,便有人將翻身上樹,將喇叭架到了樹杈高處。

王湯姆拿起麥克風,開始勸降:“鎮上的人聽着,鎮上的人聽着,這裡是崖城官府與海漢執委會組成的聯合執法組,你們現在已經被包圍了!所有人放下武器,立刻投降!如有反抗舉動,一律視作叛亂處置!我們只抓犯法首惡,協從者只要沒有大的惡行,一律既往不咎!現在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自行出鎮投降,半個時辰之後還留在鎮子裡的人,一律視作流寇亂黨處理!”

幾分鐘之後,開始陸續有一些民衆走出了鎮子,向守在外圍的民兵投降。他們雖然有勇氣抵抗海漢人派出來的普通辦事人員,但要跟這荷槍實彈的軍隊對抗,只要腦子沒燒壞都不會發這個傻。到了半個時辰之後,民兵們兵分四路進入鳳凰鎮,發現鎮上果然已經空無一人,統統都選擇了投降。

“都是貪生怕死之輩!”王湯姆看着正在被民兵們挨個檢查的俘虜們,很是不屑地吐槽道。

前些日子歸化民辦事人員在這邊遭受攻擊的時候,這鎮上的人可是放了話出來,只要海漢的人來到這邊就來一次打一次,不過現在看起來,也毫無例外都是一羣慫貨而已。在此過程中沒有能發生點什麼,讓王湯姆覺得有些索然無味。

根據事前所掌握的情況,這些民衆當中凡是參與了之前衝突的人,統統都會被押解去崖城接受知州大人的審判。按照雙方的約定,這些刁民會被以各種罪名判處重罰——所謂重罰,也就是重到足以讓他們破產的懲罰。這些人要嘛賣地繳納罰金,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要嘛就被抓進崖城大牢,然後被轉去三亞做苦役。至於說極少數沒有在這場劫難中被清算到的幸運兒,恐怕也很難再有足夠的勇氣守着自己的土地繼續在鳳凰鎮待下去,現在賣掉土地離開這裡,總好過像其他人那樣到最後一無所得還落個罪名。

至於說這些被強行驅趕的人會不會對海漢心生恨意,甚至從此走上與海漢徹底對立的道路,執委會倒是絲毫都不擔心。穿越集團要向外擴張,就必然會有一大批人的利益受到損害,成爲海漢制度的反對者,但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會扶持出相當數量的既得利益者,他們將會拼盡全力來維護這個新的社會制度。

如今崖州治下區域幾乎盡數都被海漢所控制,想要跟海漢對着幹的人基本不太可能在瓊州島南部成事,要挑動北邊瓊州府城的官員來找麻煩也並不容易,因爲在海漢之外還罩着崖州官府這層殼,而且現在整個瓊州島都知道崖城官府在海漢人的支持下變得有錢有勢,整體實力甚至已經超過了瓊州府城,誰也不願輕易得罪崖城。

至於鬧到大陸,那就更加不可能成事了,海漢現在可是兩廣總督大人點名表揚過的義商,組織民團平定流寇,賑濟省內各地災民,還疏導破產民衆到海外屯田墾殖,一樁樁說出來都是能夠上奏章的義舉。當然最重要的是,海漢向官府捐獻的各種名目的財物,也遠遠超過了一般的商人。僅王尊德上任之後的第一個月,駐崖辦就以賑災扶貧、修橋鋪路、慰問駐軍等等名義,向總督府捐獻了七筆共計萬兩出頭的銀子,手筆不可謂不大。

駐廣辦在廣州一代將海漢的名聲營造得極好,幾乎是不間斷地在進行各種形式的公關活動,社會上的風評也以正面居多。如果有一幫瓊州島上的破產地主去廣州鬧事,聲稱海漢人爲害鄉里之類的,非但得不到同情,多半還會被套個造謠生事,誣衊良善的罪名。

只要海漢執委會不亮出旗號建立政權,大明官方就很難找到向海漢動手的理由——難道說海漢人生意做得太大,上繳的賦稅太多?至少在現在的兩廣總督眼中看來,這些漢人後裔可要比旅居在濠鏡澳的葡萄牙人會處事多了。

說到葡萄牙人,在經過了數日的反覆討論之後,澳門理事會終於派出使者,前往萬山港通知當地的駐軍,他們已經同意了由海漢出資在澳門僱傭軍事教官的要求。當然出於公平交易的考慮,理事會也要求海漢一方能夠向葡萄牙商船開放三亞地區的港口。

這個消息傳到大本營的時候,從澳門二次趕赴勝利港的特使恩裡克也纔到港沒兩天。澳門理事會的這個決議無疑是大大降低了雙方商談深度合作的難度,執委會很痛快地同意了允許葡萄牙商船自十月開始進出三亞新港,並且可以在當地建立長期商站、庫房,自由地與到港的各路商人進行貿易。

這個決定對於剛剛失去了會安的葡萄牙人來說,簡直就是塞翁失馬一樣,而且三亞新港的各種條件都要明顯優於會安港,就算是恩裡克這樣去過世界各國港口的老海狗也很難挑出毛病。當然最重要的是,海漢人治下的港口施行了十分優惠的自由港製度,沒有關稅的壓力,各種原本在大陸才能採買的貨物,其實在三亞就能買到,一部分貨物因爲產地和關稅的原因,甚至比葡萄牙人在廣州的採買價格更爲便宜。

當然有得必有失,葡萄牙人選擇了接受海漢人開出的優惠條件,那就等同於放棄了他們在南越的利益。在得到執委會保證南越境內所有葡萄牙人生命財產安全將會得到合理照顧的承諾之後,恩裡克讓自己的僕人搭乘大明海商南下的船隻,去南越給當地的葡萄牙組織送去信息——葡萄牙放棄繼續支持南越政權,轉而保持中立態度,停止一切形式的軍事援助,只與南越朝廷維持最基本的貿易狀態。

而在南越問題上,執委會也酌情給了好面子的葡萄牙人一個臺階下:北越統一安南之後,海漢在順化府以南地區所取得的商業港口,必須給予葡萄牙商人及船隻進駐的權力。

恩裡克認爲這個協議可以讓葡萄牙在未來挽回會安城毀滅所遭受的損失,但他並不知道執委會在這個協議中也埋下了地雷。在目前對於中南半島東岸地區的規劃當中,執委會只規劃了兩處大型商港,即峴港和歸仁,而在這兩處港口的更南邊,軍方卻是早早就把金蘭港列入了軍事擴張的計劃當中。按照這個協定,作爲軍事用途的金蘭港在未來是不會允許葡萄牙人介入的,而金蘭所在的位置更加靠南,可以輕易地截斷葡萄牙商船來往滿剌加與中南半島商港之間的航路。換句話說,將來只要執委會想掐葡萄牙的脖子,那基本上是隨時都可以辦到。

對於海漢執委會的這種隱藏起來的惡意,恩裡克根本無從料想,他雖然也去過中南半島東岸的各處港口,但根本無法想象海漢會將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設置爲未來的海上軍事基地。這當然也是跟恩裡克與海漢人的接觸時間太晚有關,如果他能早個一年左右與海漢人建立關係,那就會意識到這幫人在開荒方面的天賦簡直無與倫比,包括葡萄牙在內的歐洲老牌殖民國家,其殖民手段和眼光在海漢人面前都還顯得太稚嫩了一些。

第六百二十三章 錢天敦的彙報2606.第2606章第九百七十八章 石碌礦場2546.第2546章第七百六十三章 壓力山大2586.第2586章第1366章 入冬之前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3355.第3355章第1516章 戰局變化第1210章 出發南行3288.第3288章第六百八十章 中伏第1778章 指揮權3090.第3090章2761.第2761章第1564章 馬打藍人的考量第五百八十四章 南下作戰第1344章 利益衝突第1913章 出發之前3049.第3049章第2291章2952.第2952章第1889章 長遠規劃第1421章 使命2450.第2450章第207章 沿途考察第八百一十六章 下一個目標3354.第3354章第2245章第九百三十一章 利益至上第2354章2707.第2707章第2091章第2210章第八百一十章 內部擊破第2019章2520.第2520章2456.第2456章2493.第2493章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2695.第2695章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2522.第2522章第43章 不安分第七百四十六章 招收新兵2792.第2792章第2090章第1404章 去遼東第七百二十七章 圍城戰第134章 新任巡檢(一)第22章 碰頭會(二)第2340章2490.第2490章第1390章 難以掩蓋第1465章 招商會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第347章 恩裡克的見聞第1610章 外交難題2871.第2871章第八百六十一章 佔領六橫島3357.第3357章第六百六十五章 敵意第2100章第2147章2957.第2957章第1808章 廣鹿島難民營3206.第3206章第1970章2479.第2479章2713.第2713章第1800章 逼你出招3021.第3021章第3448章第1713章 特權機構第1083章 初來乍到第386章 整裝待發3076.第3076章第1971章第2208章第329章 決定出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壓力山大第1291章 軍演第二天第1015章 開國慶典(十五)2605.第2605章3185.第3185章2747.第2747章2759.第2759章第274章 再遇冤家第269章 攻防大戰2478.第2478章第31章 水電站開工第2320章第1218章 章運的傑作第2324章2456.第2456章第2044章2545.第2545章2413.第2413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吸納移民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