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4.第3354章

話說回來,陳一鑫有底氣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轄區出現的問題,是因爲他的資歷和影響力都擺在檯面上,執委會即便知道這其中有些私心貓膩,也不會去爲難他。

但要是南京那幾個年輕人敢像陳一鑫這麼幹,只怕立刻就會被通知回杭州述職——好的不學你學老油條是吧。

當然了,其他級別更低的地方執政官別說效仿陳一鑫了,就算是想要效仿南京這幾位也是行不通的,因爲根本就無法從上級獲得同等級別的支持力度。

陶東來把場面話說得再怎麼冠冕堂皇,但在場的人心裡都很清楚,歸根結底還是因爲這些年輕人的出身不凡,安排他們執政南京本就是爲了政績和履歷,執委會自然會給予他們全力的支持。

但在這些年輕人做出成績之前,陶東來並不希望執委會過多關注他們的動靜,所以才主動將話題引開。

既然大夥兒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北方大區這邊,相關的議題也就趁勢拿出來討論一番了。

事實上北方大區目前所面臨的困難遠不只是戰後的俘虜處置措施,南京地區出現的治安維持、難民安置、官員空缺等等問題,在北方大區也同樣存在,甚至比南方的新佔領區更爲嚴重。

在今年對大明發動的戰事中,北方大區所遭遇的抵抗要遠比南方戰場強硬得多,圍繞山海關、滄州等地的幾場戰事,更是近年來海漢軍與明軍交手時少有的硬仗。

北方艦隊、陸五師、陸六師,在持續近三個月的戰鬥中都有不小的消耗,以至於到了戰爭後期,陳一鑫手中可用兵力不足,不得不從後方大舉調動民兵武裝,前往新佔領區擔任治安軍。

戰爭結束後,也僅有大約三分之一的部隊返回原駐地休整,剩下的部隊繼續就地駐紮,職能轉換成治安軍,以防大明發動反撲。

這樣一來,陳一鑫麾下部隊的疲態可想而知,加上爲了維持新佔領區的太平所投入的海量物資,北方大區所揹負的壓力的確相當大,陳一鑫希望執委會在物資供應方面給予北方大區特殊照顧,也就說得通了。

雖說陳一鑫用來應付執委會的套路不是特別厚道,但爲大局着想,還是要爲北方大區籌集所急需的各項物資。

糧食對海漢來說,應該是當下最容易籌集和運輸的物資了。

江南的魚米之鄉基本已被海漢盡收囊中,在經過了數年的品種繁育和農技推廣後,如今每年的稻米產量已經遠遠超過了福廣兩地加上海南島的綜合。

要從官方糧庫中抽調北方大區所需的糧食數量,其實也就只需執委會的一紙調令即可。

而考慮到北方大區由此增加的土地面積,即便明年無法通過當地的賦稅收回這些賑濟糧,今後遲早也還是會把這個大坑填上。

有意無意間,衆人似乎都忽略了北方大區打算把大量戰俘運往海外進行安置這件事。

對海漢而言,這樣的處理方式可謂是既方便又安全,即便出什麼事也不會影響到本土,而且有駐軍在,萬一有情況發生也便於及時出兵鎮壓。但如果讓朝日兩國得知,海漢竟然要將成千上萬的明軍戰俘送到自家的地盤上,恐怕是不太容易接受這樣的安排。

而陶東來卻從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安排中,察覺到了一些特殊的動向。直到散會之後,陶東來叫住了石迪文,讓他到自己的辦公室小坐片刻,才當面向他問及了此事。

佐世保基地目前仍是由東海大區作戰司令部代管,而北方大區要將戰俘送往佐世保基地,顯然陳一鑫已經在私下和石迪文溝通過此事。

石迪文坦然承認了陶東來的猜測:“陳一鑫在開戰前就跟我通過氣了,我個人也很贊同用這種方式來處理明軍戰俘,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戰俘羣體的潛在風險。”

陶東來道:“但我總覺得你們操作這事,不會只是爲安全考慮這麼簡單吧?”

石迪文道:“老陶,你既然問到了,我也不瞞你。陳一鑫想在朝鮮搞什麼我不清楚,但我的確希望能通過佐世保基地,讓RB國內的局勢動一動。”

陶東來眉頭一挑道:“哦?你這個動是怎麼個動法?”

石迪文道:“這些明軍戰俘雖然是我們的手下敗將,但如果跟RB國內的武裝部隊相比,那實力還是要強出一籌的。我打算以這些戰俘爲班底,組建一支非官方的武裝部隊。”

陶東來沉吟道:“如果是用來幹髒活,也要不了這麼多人吧?”

石迪文輕笑一聲道:“我打算讓他們以傭兵的名義,掛靠到RB西南各藩名下。這樣那些藩國就有足夠的實力,去跟德川幕府掰一掰手腕了。”

RB西南九州地區的諸藩一向與德川幕府不合,只是礙於實力,沒法與統治大半個RB的德川幕府正面抗衡。但自從海漢在九州西側的佐世保灣建立軍事基地並永久駐軍之後,一些藩國和地方大名便逐漸與海漢走近,試圖藉助海漢來擴充自身實力。

如掌管對馬藩的宗家,掌管薩摩藩的島津家,都是早就表明態度跟海漢合作的地方勢力。

而海漢也樂於讓RB維持一種內部分裂的狀態,讓其將精力和資源在內鬥中消耗掉,以免這個島國集中力量對外擴張,成爲自己的競爭對手。

所以這些年海漢一邊在扶持九州地區的地方勢力,一邊也與德川幕府保持着正常的外交和貿易往來。

特別是軍售領域,海漢一直保持着端水狀態,讓地方武裝與德川幕府之間維持微妙的平衡。

雖然德川幕府對海漢扶持地方勢力的小動作心知肚明,但同樣也是受實力所限,有再多不滿也頂多只能停留在口頭抗議的水平。要是爲此與海漢翻臉,那就等於把海漢推向了對立面,那並不是德川幕府樂於見到的局面。

而如今在結束了與大明的戰爭之後,石迪文終於騰出手來,準備要推動RB的國內局勢進入到下一個階段了。

3285.第3285章第1368章 廢棄漁村2746.第2746章第1777章 一代名將第2300章第1164章 啼笑皆非第七百二十七章 圍城戰2995.第2995章第2230章第八百四十七章 弱勢一方第3426章第2168章第1556章 建交之後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機感第1614章 經濟動力第1672章 無路可逃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第2002章2846.第2846章第1460章 諸多難處第1782章 藉機發財2457.第2457章2779.第2779章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五百八十四章 南下作戰第1010章 開國慶典(十)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2177章2648.第2648章第379章 攻守之間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壞打算第1700章 流放五千裡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第八百七十二章 白刃戰第1550章 糧食行業2683.第2683章第205章 父子對話第八百四十八章 開門投降2931.第2931章第1596章 真正意圖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比落差2867.第2867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千智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相似2568.第2568章2960.第2960章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1813章 雙管齊下第2158章2917.第2917章第1269章 宣傳系統第四百三十一章 錦衣衛行事第315章 軍演展示2872.第2872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攻城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吃又拿第四百二十一章 誰當家2621.第2621章第六百六十八章 戰爭利弊第1465章 招商會第1906章 結業考覈第2292章3170.第3170章2870.第2870章3089.第3089章2512.第2512章2739.第2739章第1060章 真正的目的2744.第2744章3223.第3223章第1600章 好事多磨2836.第2836章2465.第2465章第1098章 迎頭痛擊第1876章 交易中心2675.第2675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1448章 伏擊第七百八十六章 官商一體第3430章2631.第2631章第1399章 利益決定立場2998.第2998章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第七百六十一章 利益之爭第四百四十四章 主動催促第2318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新兵訓練第四百八十五章 賑災第2066章2835.第2835章第1169章 各有打算3407.第3407章第九百三十五章 形勢比人強第1368章 廢棄漁村第1490章 步騎結合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壞打算第四百四十八章 解決個人問題2596.第259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