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0.第3310章

大明在南京的失利已成定局,除非天降奇蹟,明軍能給海漢軍造成足以改變戰局走向的重大損失,否則南京城的失陷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靠南京城剩下的幾萬守軍能翻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對大明來說,如果南京必定會丟,那麼以南京的歸屬換取北京的安全,那這筆生意倒也不是不能做。

最重要的是,拖得越久,南京的價值就會越低。如果海漢軍失去耐心中止停戰,直接起兵攻破南京,那麼明廷手裡的牌就又會少一張了。

趕在海漢還未攻下南京之前,以此爲交換條件,似乎已經是明廷在當前局勢下所能作出的最好選擇了。

而對於秦簡這樣的機靈人來說,看到太監到了這裡,還在海漢軍的特許之下進了南京城,其實就不難想象接下來會發生的狀況了。

待這一行人離開之後,秦簡才喜滋滋走到楊進身邊打探消息:“這位進了城宣完聖旨,那城裡的人應該就要開城投降了吧?”

楊進搖搖頭道:“那可不好說。萬一城裡的人不接旨,想要死拼到底怎麼辦?”

秦簡笑道:“楊大人,你是從外地來的,不瞭解南京的情況,城裡那些大官要是有這種風骨,早就該上一線督戰了。你們打下了這麼多城池,可曾抓到過應天府派出去督戰的大官?”

“這……好像還真沒有啊!”楊進尋思了片刻,也覺得這秦簡所說有些道理。

明軍在江淮地區的抵抗力度說不上有多強,這或許的確也跟督戰官員的級別有一定的關係。應天府的高官都不到一線督戰,幫助前線部隊協調各種資源,就靠着各州府縣各自爲戰,這能打得過海漢軍才見鬼了。

而這些高官沒有出現在一線的原因,除了貪生怕死之外,似乎也找不到其他更合理的解釋了。

或許這些人在南京城裡等待的,並不是海漢軍攻城之日的大決戰,而是一道能讓他們從這種困境中解脫出去的聖旨。

楊進叮囑了秦簡兩句,讓他不要將這些猜測隨意傳播出去,以免動搖軍心。畢竟海漢軍目前還是在按照攻城決戰的方案做準備,如果南京守軍準備投降的消息傳出去,難免會讓一些人有所鬆懈。

秦簡連連應下,心裡卻知自己的猜測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

但也不是人人都像秦簡一樣能管得住嘴,僅僅過了一天,碼頭上便已經有人在嘀咕南京城即將投降的消息。

甚至就連那些被分配到碼頭上充當力工的明軍俘虜,也在幹活間歇三五成羣地議論此事。

對戰俘們來說,戰爭結束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意味着他們對海漢的威脅減小,說不定能得到就此釋放的機會。就算暫時不放人,被流放到海外當苦役的可能性也會降低很多。

而這些人所不知的是,在他們議論戰局的時候,雙方實際上已經各自派出代表,在城外某地進行了接觸。而商議的內容,正是從北京傳來的聖旨。北京那邊已經談妥了一項協議,南京守軍將開城投降,向海漢軍移交控制權,以及城內的各種官方資產,而海漢則放棄對順天府及北京城的索求。

作爲投降的另一項交換條件,海漢會留出三天時間,供城中人員安全離開。包括城內守軍也是一樣,只要解除武裝之後,都可以自行離城。

也就是說,想走的人都可以利用這三天時間撤離南京。但爲了保證交接過程中不會發生哄搶劫掠,軍隊譁變之類的混亂,海漢軍屆時會進駐城內維持秩序。

大明一方預計會有超過十萬人撤離南京,這麼多人不管是走水路還是陸路,都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羣體,也需妥善安排撤離計劃才能不出亂子。

而海漢軍答應向其提供包括燕子磯碼頭在內的數個渡江地點,由海漢組織船隻,把想撤去江北的人員運送過去。

至於在之前戰鬥中的被俘人員,雙方只約定了按人數交換戰俘。

相比明軍的損失,海漢軍被俘人員還不到三位數,多是前出偵察或執行任務期間落單被擒。這就意味着僅僅只有極少數明軍戰俘能夠通過交換獲釋,明軍自然是要儘量換回自己陣營的高級武官。

而燕子磯碼頭的戰俘,絕大部分人甚至都不是屬於一線部隊,更沒有什麼有名有姓的武官,這種好事多半是輪不到他們頭上。

時間又過了幾天,就在秦簡琢磨雙方是不是又要開打的時候,終於有了新的消息,南京守軍已經確定開城投降,海漢軍即日便要進城接管防務了。

而燕子磯碼頭當然也不會置身事外,大批解除武裝的明軍在海漢軍的押送之下抵達這裡,登船去往江對岸。

至於城中的達官貴人,倒是不用走這麼遠的路來燕子磯,跟當兵的擠在一起渡江。海漢軍解除江面封鎖後,從上游的秦淮河口乘船橫渡長江,那可要比燕子磯方便多了。

但水上運力終究有限,只能優先運送大明官方指定的特殊羣體,想要離開南京的普通平民就沒法享受到這樣的待遇了。

他們唯一的逃難路線,就是沿江向上遊走,穿過太平府和池州府,直至進入江西九江府境內,纔算是回到大明的統治區。而這條路線,足足有七八百里之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這樣的決心,捨棄一切去往數百里外的陌生地域。

進城的海漢軍在第一時間接管了城防和城中各處官署、倉庫、兵營之後,便開始在城內張貼安民告示,宣傳海漢對南京的接管措施。

海漢軍的安民宣傳,再加上逃難的不易,的確是勸退了很多本打算要離開南京的民衆。

畢竟他們所擔心的是海漢軍入城後會燒殺搶掠,將城中民衆當作罪民處置,但這樣的情況並未發生。而且海漢軍既然放走了所有的官員和守軍,沒有爲難官方人員,顯然也沒必要再對平民施加迫害了。

第1184章 利益取捨第2284章第1842章 繼任者第四百六十三章 債券2771.第2771章2749.第2749章第1844章 工作交接第1836章 截殺清軍第1049章 跨部門合作2663.第2663章3059.第3059章第八百三十二章 謹慎的許心素第229章 崖州局勢變化第1121章 老熟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第2318章2690.第2690章第1865章 合適人選第1757章 依法處置第1152章 北方商業航線第73章 辯論第2130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第1870章 前進方向第九百二十六章 科學考察第1119章 眼見爲實2453.第2453章2425.第2425章第2057章第1899章 軍官學員2577.第2577章2541.第2541章第八百一十二章 說客3234.第3234章3089.第3089章第1739章 海外招商第七百九十七章 秘密偵查2844.第2844章第2242章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八百章 刷功勳第1783章 爲國爲民第1093章 艱難的選擇2558.第2558章第四百零三章 碼頭見聞第1151章 重返長山羣島第1471章 北方航線(四)2627.第2627章第八百零二章 攻打淡水第2211章第1579章 使館第1968章第1573章 大買賣第2182章3175.第3175章第1532章 偷雞不成2424.第2424章第七百四十六章 招收新兵2925.第2925章2892.第2892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瞌睡遇枕頭第1349章 逼入絕境第2000章3029.第3029章第1010章 開國慶典(十)第七百八十八章 年終總結第七百七十四章 媒體的作用第2216章2429.第2429章3335.第3335章2757.第2757章2476.第2476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第六百九十章 談判關鍵點2781.第2781章第七百七十三章 學習方法3205.第3205章第六百九十二章 秋交會成果第五百七十六章 保命要緊第1303章 頂替編制3282.第3282章第133章 水電站竣工第六百六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1150章 各行其是第五百五十二章 軟釘子2404.第2404章第2114章3216.第3216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龔十七的難處第四百八十八章 實際困難第2030章第1831章 血肉磨盤第2011章第2255章第2079章2500.第2500章3213.第3213章3063.第3063章第285章 驅趕第1906章 結業考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