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4.第3294章

王承恩此次秘密南下與海漢和談,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儘可能保住京城。

別的地方丟了也就罷了,但京城可是大明皇權的象徵,京城不失,皇權不倒。如果讓海漢軍攻破京城,那將是對大明最爲沉重的一擊。

此時拱衛京城的明軍能不能守得住,王承恩其實內心並不看好,而且大明內部持這種觀點的也遠不止他一人。

要是皇上真對他們有信心,那又何必派自己南下走這一趟?

真正的問題,是京城能不能堅持到自己跟海漢執委會達成停戰協議那個時候。

一旦海漢軍開始攻城,大明對京城的掌控權恐怕就要進入倒計時了。

如果連京城都丟了,那停不停戰,對大明來說也沒有太大意義了。

而且看對方這架勢,的確是對這場磨嘴皮子的較量沒什麼耐心了,自己要是堅持不鬆口,恐怕對面立刻就會起身走人。

至於下一次會面……很可能就不會再有下次了。

陶東來短短几句話,頓時便讓王承恩心中方寸大亂。

“陶大人,只要貴國不攻打京城,一切都好說!”

情急之下,王承恩也只能做出讓步了。雖然明知海漢接下來要提出的條件會非常苛刻,但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就這麼等着海漢軍打進城去。

陶東來道:“王大人的意思是,接受我們的投降建議了?”

王承恩很是艱難地點了點頭,聲音也十分苦澀:“只要能保住京城,咱家願意勸說朝廷,儘快向貴國投降。”

施耐德嘲諷道:“其實貴國也不是第一次投降了,這種事習慣了就好。”

大明在三年前就因爲戰敗,向海漢投降過一次。上一次的交手,明軍在戰場上幾乎沒什麼還手之力,明廷自知不敵,甚至沒等海漢軍打到京城,就主動議和投降了。

臥薪嚐膽三年,吸取了經驗教訓的明軍,再次交手的表現明顯要強於上次,但即便如此仍然還是抵擋不住海漢軍的攻勢。

明廷一度認爲,利用這三年時間重新整備的明軍,就算暫時無法戰勝海漢,至少也能打過有來有回。但從寄予厚望到無比失望,期間不過短短數月,如今困守京城,已經退無可退,局面反倒是比上次更爲危急了。

對自命爲天國上朝的大明來說,戰敗投降絕對算是奇恥大辱,更何況還是敗給同一個對手兩次。但面對施耐德的貼臉嘲諷,王承恩也只能忍氣吞聲,不敢還嘴。

王承恩現在真正在意的是,如何能趕在海漢軍攻城之前及時停戰,至少要讓崇禎帝及時知道這邊談判的進展,纔有可能與京城外的海漢軍協商投降的具體事宜。

當然他有所不知的是,在此之前陳一鑫已經送了勸降書進京,而且言辭頗爲激進,並沒有給崇禎帝留下臺階。這投降的事宜,恐怕要比他所料想的更爲麻煩。

而當下還有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王承恩雖然是代表了大明在這裡談判,但談出來的結果要執行,就還是得通知京城。 如果等他自行返京通知崇禎,那搞不好人還在半路,京城便已經丟了。

所以他向執委會三人提出,立即向京城附近的海漢軍發出停戰命令,以免局面失控。畢竟海漢有千里傳訊之術,傳送消息肯定要比大明這邊快得多。

“那王大人要怎麼通知京城那邊?”施耐德問道。

王承恩老老實實地應道:“咱家稍後會修書一封,由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不過如今應天府也在打仗,估計要在路上兜一個大圈子了。”

施耐德道:“你的信要避開戰區送到長江北岸,那就只能向西穿過徽州、池州,再渡江進入安慶府,路上至少要多耗三五天,而且河北境內也在打仗,到時候還得再繞路。我看不如你把信交給我們,從海上送去北方,我們有快船,三天就能到天津,應該比陸路要快得多。”

“這……不太合適吧?施大人的好意,咱家心領了。”

王承恩聽到這個建議也是嚇了一跳,他給皇帝寫的奏摺,那就是絕密文件,怎能交給對手傳送,連忙謝絕了施耐德的“好意”。

施耐德知道他在忌憚什麼,搖搖頭道:“等你那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說不定要半個月以後了,我們的部隊可沒那麼好的耐心。”

寧崎也勸道:“在北方指揮作戰的是陳一鑫,他什麼行事風格,相信你多少也知道一些。要他停戰半個月等你們做出決定,那他肯定會認爲這是緩兵之計,多半不管不顧先把京城打下來再說了。”

陶東來道:“我看這樣吧,王大人留在杭州協商後續事宜,派個可靠的人送信,我們安排船,走海路連人帶信一起護送進京。”

眼見王承恩還有猶豫之意,陶東來便又加碼道:“王大人如果覺得信不過我們的安排,那也沒有必要繼續談下去了,不然京城那邊投降之後,如何能確信我們不會加害城裡的皇親國戚?”

王承恩嘆口氣,看樣子如果不答應這個安排,對方隨時都可以中斷談判。在這種不對等的談判環境下,他知道自己完全沒有跟海漢討價還價的資格。

接下來雙方商議的就是一些操作細節問題了,重點就是如何在投降後保障京城不亂,不然打開城門讓海漢軍衝進去一通燒殺搶掠,那就得不償失了。

王承恩從勝利宮出來的時候有些失魂落魄,他感覺自己跟海漢人談了很久,但又好像很快就結束了。

接下來他要做的事,就是趕緊回去寫一封密奏送回京城。

不料王承恩的馬車剛離開勝利廣場,便被堵在了路上,車伕去打聽了一通,回來說是官兵在前邊封路了。

“這好端端的,怎麼封路了?”王承恩着急要回去寫東西,忍不住出聲抱怨。

車伕應道:“聽說是從南京那邊押送回來的戰俘要從這邊進城遊街示衆,所以暫時管制入城的道路,不準車馬通行……這景象可是難得一見,大爺你不下車來看看嗎?”

王承恩聽得心裡一激靈:“什麼?海漢軍打下南京了?”

第1557章 野心勃勃2495.第2495章第1273章 意外收穫第2221章第1857章 利益集團第1699章 事後餘波2439.第2439章第八百一十五章 受降第1638章 苦命的偵察船2983.第2983章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第四百一十五章 測試內容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切爲了慶典第27章 黎人(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相似第1266章 半推半就第1355章 騎兵營的作用第1498章 難辦的差事3374.第3374章2840.第2840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緩衝2659.第2659章第58章 考察彙報2497.第2497章第1151章 重返長山羣島2890.第2890章第23章 勞改營(一)第2116章第1036章 遭遇戰第319章 教育說明會第1726章 熱鬧的三亞第127章 擴招之爭第255章 進口礦產第1204章 實習期第七百三十三章 反轉的局勢第九百二十四章 歸屬感第2078章第八百一十八章 交火第1585章 僥倖脫身第1713章 特權機構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第309章 機構和人事調整第1988章2773.第2773章3229.第3229章第1828章 戰局逆轉第2179章第1805章 海軍基地第八百零四章 圍困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1108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百二十四章 加大移民規模的方法第3439章2401.第2401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交手(七)第1246章 甕中捉鱉第1188章 知情人第1400章 審訊結果第1230章 捉襟見肘第1125章 跨陣營合作第1631章 兵分三路3182.第3182章第八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2149章第38章 快速反應第四百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1424章 獅子搏兔第七百五十七章 部落土著第1268章 入籍手續3031.第3031章第1181章 親自出面第1609章 初來乍到3404.第3404章第33章 北美幫2698.第2698章第390章 交戰3279.第3279章2964.第2964章2420.第2420章3350.第3350章第1143章 進退兩難第49章 海漢2431.第2431章3045.第3045章第1731章 商業契機第四百四十章 進城抓捕3059.第3059章第1845章 各方利益第1398章 清理2561.第2561章第1377章 大麻煩第1576章 破釜沉舟第2274章第1355章 騎兵營的作用第1127章 互不相讓3390.第3390章第1010章 開國慶典(十)3078.第3078章第276章 偵察行動第1091章 踢到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