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0.第3290章

此刻的京城,一片兵荒馬亂。

城裡的人想往外逃,城外的人想進城躲避,但京城在上月開戰不久後就已經戒嚴,除了官府和軍隊的人員,普通人根本無法在這個時候進出城。

很少有人能預想到,僅僅時隔三年,海漢便再次發動了對大明的戰爭。而且這次攻打大明的出兵規模,似乎還要勝過了前一次。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海漢大軍就已推進至京城外,看樣子正在爲下一步的攻城作戰做準備。

至於明軍是否能夠守住京城,擊退海漢的攻勢,普遍的看法都不太樂觀。

這一是因爲已經有了前車之鑑,三年前正是因爲在戰場上打不過海漢,大明才屈辱地選擇了投降停戰。兩軍之間的實力差距,大明也很難在這麼短短几年裡就迎頭趕上。

二來近期送進京城的傷兵一天比一天多,城內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醫館藥鋪,如今都躺滿了傷兵,僅有的幾家棺材鋪更是早就已經斷了貨。

而市面上的糧食和其他生活物資的價格,已經較戰前翻了好幾倍,這無論如何都不像是打勝仗的樣子。

不過官府公佈的戰報倒是秉承了一直以來報喜不報憂的傳統,三天兩頭便有信使騎着快馬進城,招搖過市宣稱“前線大捷”。

昨日陣斬近千,今日斃敵數百,聽着似乎每天都在打勝仗,可戰報能騙人,戰線卻不會騙人。

海漢軍上個月還在天津海岸,戰報裡天天被明軍揍,按理說早就應該被擊潰了,但這個月卻已經一路推到了京城外。只要不是傻子,自然能想到戰報弄虛作假的成分太多,而前線戰況如何,那也不問可知了。

朝廷卻三天兩頭下旨,表彰在戰場上立功的明軍將領,似乎形勢佔優的一方並非海漢,而是捷報頻傳卻一路退防至京城的大明。

處於這樣的信息環境下,誰還敢相信京城牢不可破的說法?

但凡是有點門路的人,都在想方設法混出京城,試圖避開這場戰亂。

當然也有很多人根本就走不了,其中也包括朝堂上的大人物們,他們知道自己若是帶頭撤離京城,那必定會導致軍心渙散,極有可能會出現全線潰敗的局面。

只是他們心中堅守京城的信念,也正在隨着戰局的推進,慢慢地變得不那麼堅定。

崇禎很無力地放下手上的奏摺,幾乎每天都是類似的內容,先是大勝捷報,然後便是要錢、要糧、要補充兵員。

崇禎並不傻,他當然知道這些奏摺上的東西沒幾句可信,恐怕也只有索要錢糧那部分內容是真的。但揭穿戰報真相,對於眼下的局勢也起不到什麼幫助。

需要藉助勝利戰報留存希望的不只是普通民衆,京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員,甚至包括崇禎自己,也都需要有一些東西來維持信心。

如果將真實的戰況公佈出去,京城必定大亂,那並不是崇禎樂於見到的景象。

幾位內閣大臣仍在爭執不休,這讓崇禎越發覺得頭疼。他想讓這些人停下來,但又指望着能從這樣的爭執中拼湊出一個可行的應對方案,解決當下的燃眉之急。

目前朝堂上的意見主要分爲兩派,一派是建議儘快與城外的海漢軍議和停戰,避免京城遭受戰火。議和派認爲,既然三年前能與海漢議和,那麼現在也同樣可以嘗試,大不了就是停戰條件苛刻一些,但只要能保住國祚,暫時虛與委蛇也可以接受。

另一派則是認爲不應就此投降,但也不用死守京城,把精銳部隊全部耗在這裡,應以保存實力爲先,給未來東山再起作準備。

朝廷可以往西撤離,先退到保定府觀望形勢,如海漢軍繼續追擊就撤到真定府,實在不行就一路撤去山西太原府。

撤離派的根據是海漢軍兵力有限,且極度依賴後勤補給,深入內陸作戰會大大增加其後勤負擔,而大明目前爲數不多的優勢之一便是領土的縱深,可以主動脫離戰鬥來避免無謂的損耗。

崇禎越聽越覺得心裡發涼,這兩派爭來爭去,卻無一人提及在京城與海漢決戰的可能性。

看來朝堂上下,都不看好這場戰爭的前景。但兩個月前同一批人討論刺殺執委會的可行性時,他們卻認爲即便事敗,也不會影響到京城的安全。

想起刺殺行動,崇禎不免有些懊悔,當初就是鬼迷心竅聽信了這幫人的勸說,認爲一旦刺殺成功,就可大大削弱海漢的實力,爲大明爭取到反撲的機會。

但哪知人算不如天算,這事反倒成了海漢開戰的理由,將大明拖入了當前的危機之中。

假如當時沒有聽信讒言,實施那不靠譜的刺殺計劃,或許此時京城還仍是一片祥和景象。

但世上沒有後悔藥吃,事已至此,也只能想辦法彌補先前犯下的過錯。

當然崇禎也知道,如果在京城與海漢軍展開決戰,那很可能會被一戰滅國,後果十分嚴重且難以挽回。內閣大臣們爭論中的兩種意見,他更傾向於前者。

秘密派王承恩去杭州找海漢執委會談判,崇禎擔心此舉會遭到激烈反對,所以並未將此事告知內閣。

當然根本原因,其實是他已經信不過內閣這些人了。

但王承恩一去就如泥牛入海,毫無聲息地消失了,也不知道他是否已經在跟海漢執委會展開談判。

從城外海漢軍的反應來看,顯然王承恩還並未完成使命,依然看不到停戰的希望。

正聽得頭暈腦脹之時,有太監來報,城外海漢軍着人送了一封信過來,指明要求送進宮內讓崇禎親閱。

崇禎料定這信多半是勸降書,打開一看,果不其然,內容便是規勸崇禎儘快開城投降,不要再作無謂的抵抗。爲表誠意,崇禎必須親自出城請降。

崇禎看完內容怒極反笑,讓在場衆大臣傳閱這封勸降書。

衆人看完之後都是大呼不可,他們可以接受投降這種解決方案,但要讓崇禎親自出城請降,這實則是在故意羞辱大明瞭。

第165章 隔空算計3103.第3103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第六百零七章 被選中的人第55章 崖州城(二)第2125章第1083章 初來乍到第1131章 舉報者2777.第2777章第325章 開發大萬山島第1054章 試千戶大人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1510章 威逼利誘第六百四十六章 備戰第1704章 棱堡工地2721.第2721章第1388章 秘書第七百二十八章 艱苦的作戰第1523章 地下世界第60章 鹽場公社第1889章 長遠規劃第242章 駐廣辦的促銷手段第2280章3010.第3010章2385.第2385章第2299章2579.第2579章第1330章 權限之爭第八百三十二章 謹慎的許心素2514.第2514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第1789章 大軍過境第261章 採取軍事手段的可行性3192.第3192章第282章 花式吊打第1933章2577.第2577章2492.第2492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正式入役第1656章 攻打馬尼拉(六)第1794章 難以滿意3175.第3175章第1362章 最後一搏第2106章第1578章 有得有失第七百一十七章 代訓代練第1817章 無解難題第2120章第2146章第1868章 留學安排3146.第3146章第1817章 無解難題3054.第3054章第1881章 告別舟山第五百三十五章 變相封鎖第2034章第八百九十九章 北上考察(一)第1111章 兩棲作戰第九百七十三章 崖城外的種植園第四百一十七章 探訪昌化第1919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門檻第五百三十七章 照葫蘆畫瓢第2207章第1750章 民間傳聞第七百五十七章 部落土著2803.第2803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脅迫第229章 崖州局勢變化第1061章 計劃變更第77章 崖州工作組(一)第九百零二章 北上考察(四)第1230章 捉襟見肘2944.第2944章第1820章 拖延作戰第1623章 堂堂正正第1343章 地理知識第五百三十八章 安南軍團的反應第1884章 中左所城軍演第1961章第178章 生理需求3037.第3037章2575.第2575章第1415章 戰果2956.第2956章第七百九十七章 秘密偵查第1119章 眼見爲實第六百九十四章 特殊的訪客2797.第2797章第1624章 工業的力量2823.第2823章3034.第3034章3161.第3161章第362章 驅趕地主第五百九十四章 中左所城第四百五十章 虞堯的理由2583.第2583章第1771章 各有打算3085.第3085章第285章 驅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