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9.第3279章

滄州守軍在這幾天的戰鬥中一直處於被動,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兵力不足。沈志祥手底下這幾支臨時拼湊起來的雜牌部隊,可戰之兵不過千人出頭,裝備和作戰能力都遠不如正規軍,就算他們再怎麼捨生忘死,要應對十幾倍的明軍也依然十分吃力。

如果不是有城防工事作爲屏障,沈志祥這點人馬多半是連第一天都撐不過去。

還好馬浩率領援軍及時趕到滄州,暫時緩解了危機。但明軍尚未撤離,滄州也還遠遠沒有真正回到安全狀態。

馬浩提出了一個問題:“沈大人,我軍此次行動的主要目標既然是順天府,物資和人員的補給也可通過天津輸送到前線,滄州這地方看起來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大帥爲何一定要佔領此地?”

沈志祥在此之前雖然很長時間沒帶兵打仗了,不過他好歹也是一直在北方大區司令部裡當參謀,能接觸到的信息層級要比馬浩高得多,對於馬浩這個問題倒是有所瞭解。

沈志祥道:“答案其實就在城西。”

馬浩道:“你是說京杭運河?”

沈志祥點點頭道:“京杭運河連同南北,是大明統治區非常重要的內陸航運通道。目前長江以南的航段,基本上都已被我國控制得七七八八了,相較之下北方的進度就要慢多了。”

“拿下滄州,就相當於是掐住了順天府的脖子。海運河運都被我們拿下,今後大明想從南方把物資運進京,就只能走陸運咯!”

馬浩笑着應道:“那大明首先得能保住京城不失才行。大帥這次把能打的部隊都調上前線了,我看大明的皇帝老兒很難過得了這關了!”

沈志祥微微搖頭道:“事情未必會朝你想的那個方向發展。我國打贏這一戰當然沒有懸念,但要不要拿下京城,我覺得還有變數。”

馬浩道:“你是說打得差不多了還是會停下來談判?既然我軍實力佔優,又何必再給大明留下苟延殘喘的機會,一波平推了,換作執委會來坐天下不好嗎?”

沈志祥笑道:“一波平推,談何容易!你看我們才佔了多少地方,兵力調動就已經捉襟見肘了,攻下一座城就得駐軍若干,你覺得我們的兵力夠拿下多少城池?”

馬浩道:“只要佔下地方,我們就有了更多的人口,到時候招兵買馬也快得很。訓練新軍,兩三個月足矣,這些部隊只需維持地方治安,不用到前線打仗,按照民團的標準成軍即可。”

兩人毫不懷疑此戰終將獲得勝利,但對於這一戰將止於何處,卻有着不同的看法。

這正好也是海漢內部對目前形勢的兩種主要觀點,是一下吞掉大明,還是一口一口慢慢咬着吃,意見雙方都有無數的論據,但也都難以說服對方。

年初時在報紙上爭論得沸沸揚揚的內外發展方向,海漢的武裝力量是該先征服海外還是先吞併大明,如今看來,應該是後者暫時處於上風。

當然了,執委會早就說過,海漢的最終目標就是成爲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所以取代大明應該只是時間問題,路線之爭還不至於造成內部的意見分裂。

翌日,沈志祥和馬浩都早早到了陣前,指揮部下備戰。 但明軍卻沒有像前三天一樣早早發起攻勢,其營中也沒見有什麼動靜。沈志祥懷疑明軍是連夜撤走後留了一個空營,便派出數名騎兵前去偵察。

但當偵騎靠近明軍軍營時,裡邊卻有冷箭射出,顯然是對此有所提防。偵騎確認軍營尚有明軍駐守,也沒在那邊多耽擱,立刻就回來報告了情況。

“或許他們是打累了,也需要休整一兩天。”馬浩猜測道。

沈志祥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們打了三天,最終功虧一簣,士氣肯定會大受影響。就是不知道他們是在等援兵,還在等北邊的消息。”

馬浩應道:“這個時候順天府正打得熱鬧,恐怕不會有援兵來滄州了,除非能像我們這樣,在很短時間內就發動民團出征。”

大明當然也有民團這類的地方武裝,但大多隻是發放了武器的平民而已,跟海漢民團這種具備一定戰鬥力的準軍事組織不可同日而語,更別說長途跋涉出征異地了。

何況此時海漢軍主力已經打進順天府,距離京城越來越近,如此危急關頭,明廷自保都成問題,恐怕已經顧不上滄州一地的得失了。

就算明軍能從海漢手中奪回滄州,也無法解決順天府的危機。如無意外,滄州城外的明軍應該也會很快就接到來自北方的調令,讓其趕緊赴京勤王。

不過他們還是不敢大意,馬浩將帶來的十餘門火炮全都部署在了一線,並且在陣地外圍設置了縱深有七八丈的鐵網緩衝區,以防明軍用騎兵衝陣。

而沈志祥則是讓手下還能作戰的人員都帶着武器上了城頭,又在城牆上部署了大量連夜製作的長槍拒馬。

這些長槍都是從城中武器庫中查獲的明軍武器,本來對海漢軍來說是沒什麼用處,不過昨天戰鬥結束後,沈志祥忽然想起此事,便讓人去將庫中的長槍短矛全都取了出來。

這些拒馬緊貼城牆外側放置,槍頭挑出城牆之外,就像是給城牆加了一道尖刺屋檐,可有效防止昨天那樣在城下把梯子一架,就直接攀上城頭的情況出現。

不過這些部署好像是暫時派不上用場了,眼巴巴地從早上等到午間,明軍大營依然沒有動靜。

這時候從北邊來了電報,是向滄州守軍通報目前的戰況。陳一鑫所率的海漢軍已經攻破了固安、東安、武清一線,距離京城僅百里左右。

但離京城越近,遭遇的抵抗力度就越大。明廷大概是將山陝地區的部隊都調了過來,目前集結當地的明軍已有數萬之多。

而北線的陸六師雖然已經攻破山海關,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目前仍在永平府境內與明軍纏鬥,估計還得一兩天才能推進到順天府。

第2344章第八百一十五章 受降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第198章 私鹽變官鹽第1498章 難辦的差事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九百六十二章 兇案背後第1458章 大遷徙第215章 交換情報第1164章 啼笑皆非3258.第3258章第2082章第1898章 隆重迎接第1758章 國慶活動第353章 大萬山島的變化第1787章 下狠手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2744.第2744章第2053章2525.第2525章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方態度3179.第3179章第206章 第二梯隊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張旗鼓3259.第3259章第2366章第1465章 招商會第36章 菜鳥第1175章 兵臨城下第1935章2612.第2612章2749.第2749章3048.第3048章3059.第3059章第259章 北越軍情報告2443.第2443章第1898章 隆重迎接第1947章2631.第2631章第2147章第1912章 行程安排第2113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自安全部的報告第1468章 北方航線(一)第2135章第1023章 先遣隊(四)3160.第3160章第1586章 昌化鉅變第四百二十九章 龔十七的難處第1425章 大戰將至2442.第2442章第1324章 在劫難逃第1205章 巡警隊2747.第2747章2448.第2448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學員兵第303章 商家座談第86章 何夕的本領(一)3289.第3289章第1622章 備戰3156.第3156章2383.第2383章第3458章3320.第3320章第207章 沿途考察2441.第2441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98章 蒸汽機2407.第2407章第1671章 權錢交易2984.第2984章第212章 駐廣辦的改造工程第1171章 古怪的火災第1885章 海上貿易第1029章 希望油田(三)第2069章2968.第2968章2873.第2873章第五百零一章 亮明態度第1024章 先遣隊(五)第2181章第1937章2669.第2669章第1481章 戰爭機器2470.第2470章2980.第2980章2738.第2738章第1783章 爲國爲民2637.第2637章第131章 中尉與下士第2014章第八百九十五章 釣魚執法3078.第3078章第1526章 背景深厚第1809章 人口輸送第四百八十四章 苛刻的條件第四百零五章 新生活(一)2504.第2504章第118章 海外考察(五)2842.第28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