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1.第3201章

第3201章

對於有幸觀看了這場閱兵式的數萬本地民衆而言,這大概是他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海漢的軍事實力。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海漢軍就只是簡單等同於駐紮在杭州城外的陸七師二團,最多再加上舟山的東海艦隊。很少有人認真去思考,海漢控制的疆域究竟有多大,要有怎樣規模的軍隊才能實現這樣的擴張。

偶爾從東海時報上讀到的外地戰報,大多數人也是將信將疑。畢竟大明面對國內外戰爭時表現得何等狼狽,民衆都看在眼中,自然不會輕易相信海漢有能力同時在那麼多地方開戰。

就算海漢軍真有那麼能打,那官府還不得把各種名義的軍餉徵到飛起?

但今天這些登場亮相的部隊,讓民衆真正意識到,原來海漢除了吞併原屬於大明的疆域之外,在海外也擁有着面積龐大的領土,並且地盤仍在不斷擴大。

這種超越前朝的成就,幾乎全是依靠三十年來無數次的武力征伐達成。在此同時,民衆的負擔也並未因爲這些戰爭而加重多少。

至少沒有像大明那樣,三天兩頭以戰爭名義增加稅賦,搞得很多地方民不聊生,反而由此生出了更多的內亂。

由此可見,海漢不但是軍事實力超越了大明,承載戰爭的綜合國力更是已經遠在大明之上。

身爲這樣一個強大帝國的一員,親眼目睹帝國的無敵軍隊,大概都會情不自禁地爲自己所處的陣營而感到驕傲。

不過同在現場觀看了閱兵全程的外國使節,對此的感受就是如人飲水,甘苦自知了。

現場表現得最爲開心的便是來自朝鮮的幾位使節,他們的興奮程度,甚至會讓人誤以爲廣場上行進的隊伍不是海漢軍,而是朝鮮國的部隊。

當然他們表現出這樣的情緒也是有情可原,畢竟朝鮮在歷史上一直都是扮演着弱小的角色,在任何一個時代都面臨着被強鄰滅國的風險。

而如今好不容易抱上了海漢大腿,新的宗主國爲朝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只要宗主國越是強大,朝鮮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在這個件事情上,南北兩個朝廷的想法罕見地取得了一致。

而安南和葡萄牙這樣的盟國,使節的表現就要稍稍安定一些。他們的軍隊在過去三十年間,有過多次跟海漢軍並肩作戰的經驗,對海漢的軍事實力和海外發展狀況都已經十分了解,自然不會感到特別驚訝。

相較之下,朝鮮的軍隊雖然也在抗擊滿清時跟海漢合作過,但實力有限,主要只是充當戰時後勤,真正在一線協同作戰的時候其實不多。

而且海漢在南海方向的戰事,朝鮮因爲受航海能力所限,往往也沒法派出大量軍隊參戰,只能是以軍事觀察員的身份派出少量軍官參與其中,態度大於實際意義。

安南和葡萄牙在南海地區能向海漢提供的助力要比朝鮮大得多,不但能派出武裝艦隊參與海漢主導的作戰行動,而且還還能提供港口和物資補給,甚至是與海漢一同制定行動計劃,地位要比朝鮮這種只能聽命行事的協從軍高多了。

此時一些熟悉海漢軍售制度的使節已經在開始盤算,是不是等閱兵式結束後,就去找海漢高官打聽一下,看今天展示的這些裝備當中有哪些是可以馬上購買的。

在過去三十年間,每次海漢舉行大規模的閱兵之後,都必然會跟隨着一波軍售活動。一些平時不易買到的軍事裝備,往往也會在這個時候放開限制供應給買家。

像安南、馬打藍這種不差錢的老買家,已經開始在悄悄列出有購買意向的裝備了。

很多武器裝備海漢不賣則已,但如果開賣,他們就一定要爭取成爲第一批的買家。

像日本、荷蘭的使節,此時的感受就比較複雜了。他們的國家都在海漢手上吃過虧,也知道軍事實力不如海漢,但眼見差距越來越大,心裡那股酸味也是難以抑制。

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通過購買海漢的武器裝備來壯大自身實力,只是海漢多年來對他們的軍售一直有着比別國更多的限制措施,很多東西只能看着別人買,自己卻摸不着,這也是令他們感到很不爽的一點。

而對此會感到如坐鍼氈的人,大概就只有大明使節嶽仕宗了。

嶽仕宗不是武官,但也能從今天的閱兵過程中很直觀地感受到兩國軍力的差距。

別的不說,單是要將這些軍隊從五湖四海集結到杭州,這過程中所需調整的佈防、動用的運力、消耗的軍費,現在的大明恐怕都難以完成。

而那些來自海外戰場的戰俘,更是讓嶽仕宗意識到了一個可怕的事實:海漢跟大明停戰這幾年,可不是大明所認爲的打不動了,一旦海漢軍在海外的戰事告一段落,很可能就會騰出手來再把大明收拾一頓。

他想起這兩天海漢有意在將竺仲雲一案的影響擴大化,更是感到不寒而慄。

假如海漢將這些海外精兵調回國內,開始專心對付大明,那大明又該如何應對?

嶽仕宗憂心忡忡時,廣場上架設的大喇叭已經開始宣佈後續的安排了。

正如很多外國使節所預料的那樣,在今天的閱兵式結束之後,海漢還將擇日在杭州附近安排一次非公開的軍事演習,主要內容便是展示各種武器裝備的作戰能力。

閱兵之後的軍演,這也算是海漢的傳統項目之一了。

這項特殊活動將會劃定臨時管控區,禁止非軍事人員入內,民衆是不可能再像今天這樣圍觀了。

不過這項活動並不是爲了軍演而軍演,真正的目的其實是爲了推銷武器裝備。這就意味着各國的外交使節和武官,大概都會如過去一樣受到邀請,去看看他們感興趣的裝備在戰場上的實際表現。

除此之外,官方也爲不能觀看這場軍演的普通民衆準備了另一項活動。

接下來的幾天,在京杭運河河口附近的港區,軍方將會開放幾艘大型戰艦供民衆登船參觀。

這個消息一宣佈,現場的圍觀民衆又是再一次響起了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本章完)

2477.第2477章第1563章 外交辭令3250.第3250章第七百二十章 南海異變2845.第2845章第2362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商定細節第2305章3253.第3253章第72章 重訪故地3295.第3295章2731.第2731章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週年慶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3159.第3159章第1006章 開國慶典(六)第1095章 勞動力缺口3409.第3409章2514.第2514章3128.第3128章3302.第3302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昌化的對黎政策第194章 兩個人的籌備組第七百四十三章 移民交接第1352章 不識時務第1785章 聯合行動第1218章 章運的傑作第1218章 章運的傑作2856.第2856章第49章 海漢第46章 達成合作3127.第3127章第1章 那一扇上天打開的門第一千章 接待工作第2056章第1544章 無力抵抗3228.第3228章3117.第3117章第16章 土著眼中的外來戶第2276章3218.第3218章第1982章2545.第2545章第1162章 無影無蹤3344.第3344章2399.第2399章第2110章第七百五十章 前進的方向第九百八十一章 社會變革2694.第2694章第3430章第250章 南海的新目標第1627章 自1627年以來第2296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參觀三亞港第四百五十五章 考察香港島第1577章 勢在必得3072.第3072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弱肉強食2848.第2848章3019.第3019章第398章 善後事宜3394.第3394章第2007章第1963章第1608章 大明使臣第3433章3305.第3305章3064.第3064章3160.第3160章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第1854章 支持對象3410.第3410章第1741章 性能升級2895.第2895章第1744章 武器與戰術3413.第3413章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第1156章 艦隊南歸2464.第2464章第1150章 各行其是第2242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門檻2416.第2416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由擴軍所引出的問題第2127章第129章 民族政策第1462章 競爭關係第1222章 星島現狀第六百五十章 差距第七百八十一章第1963章第1133章 追剿餘孽第1093章 艱難的選擇3182.第3182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喜發佈第2267章3154.第3154章3168.第316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