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7.第3187章

第3187章

海漢歷1657年三月三十一日,杭州,城西涌金門。

涌金門始建於五代十國年間,因傳聞旁邊的西湖中曾涌現金牛而得名。

或許是因爲這個好彩頭,涌金門內彙集了杭州的諸多官署,如將軍署、都統署、織造局、府學、布政司、鹽運司等等,全都集中在這一塊城區。

不過海漢接管杭州之後,各個領域的管理權限都被收攏到管委會手中,這些官署大多也被賦予了新的職能。

布政司衙門成了杭州管委會的辦公地,原來的府學改名爲杭州第一中學,織造局掛上了軍情局的招牌,至於相鄰的將軍署和都統署,則被劃給了城防軍當作指揮部。

而揚州鹽商集體投靠海漢之後,這管理江浙鹽業的鹽運司自然也沒了用武之地,不過海漢倒是沒有把鹽運司衙門作爲他用,而是把這塊地方留給了大明,派駐杭州的外交機構便坐落於此。

鹽運司衙門緊鄰涌金門,進出城十分方便,距離目前正在西湖北側興建的海漢官署區,也僅僅只有三四里地而已。

大明雖然丟了杭州,但仍在杭州生活工作的明人卻不少,所以這處換了“大明使館”招牌的官署平時也很熱鬧,每日都要接待大量的訪客。

不過從昨天晚間開始,使館周圍的道路便被突然封鎖了,至少有一個連的海漢軍,在使館周圍的幾個路口設下了武裝關卡,禁止使館內的人員外出。

而使館負責人嶽仕宗在被海漢官方緊急召見之後,回到使館便緊閉大門,掛上了暫停開放的牌子。

到了今早,平時人來人往的使館門口已經是一片空曠,進出涌金門的民衆都主動繞着這地方走,唯恐被沾染了晦氣。

按照大明的外交傳統,像使館這種駐外機構,通常是由禮科和行人司負責。

小地方就由行人司派個八品的行人,級別稍高一點的,一般是由禮科的七品給事中擔任負責人。

不過杭州這地方顯然是個例外,因爲在這處使館擔任主官的嶽仕宗,可是正兒八經的禮部郎中,正五品的官員。

嶽仕宗能出任這個受到朝廷重視的職位,跟他的個人履歷有很大關係。

他本是浙江湖州府出身,崇禎十年的進士,在浙江當過知縣,後來上調至京城鴻臚寺,從寺丞、司丞、少卿這樣一步一步幹上來,然後調入禮部任職。

不管是對浙江風土人情的瞭解程度,還是外交部門的工作經驗,嶽仕宗的個人情況都與這個職位十分契合。

更重要的是,他的家族在海漢接管湖州府時主動變賣家產,舉族遷往了大明的統治區,這被朝廷視作了忠心的表現。

以他的身份出任使館主官肯定算是低位高配,不過也由此突顯出這個職位的重要性。如果能在任上幹出一點亮眼的成績,等回到京城之後,越級提拔禮部侍郎也不是不可能。

嶽仕宗上任之後,與海漢的外交關係還算處理得不錯,每年會跟東海大區執政官石迪文進行數次定期的正式會晤,兩國的關係也逐漸趨於緩和。

海漢遷都杭州對大明來說算是一個壞消息,但對嶽仕宗個人而言,卻不見得是壞事。

杭州使館過去只是大明派駐到海漢的諸多外交機構之一,與金州、登州、福州、廣州等地的使館並無太大差異,就算嶽仕宗是高配入職,但相比三亞使館還是要差了一個等級。

但遷都之後,杭州使館的重要性立刻就追上了三亞使館,而嶽仕宗的地位也會隨之水漲船高,成爲大明外交領域中的重要人物。

海漢要在杭州舉辦國慶三十週年慶典,並宣佈遷都的決定,這對大明來說着實算是一種屈辱,但對受邀參與觀禮的嶽仕宗而言,卻無疑是一個鞏固與海漢高層關係的契機。

嶽仕宗認爲,要是能跟海漢執委會的高官攀上交情,或許今後自己能獨攬大明對海漢的外交事務也說不定。

可計劃不如變化快,就在執委會抵達杭州當天,居然發生了針對執委會的行刺案。更要命的是,海漢官方通知嶽仕宗,行兇的刺客竟然是大明派來的廠衛成員。

這個消息對嶽仕宗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他實在想不明白,朝廷爲何要在局勢向好的時候,採用這種自毀長城的三流手段。

所以嶽仕宗一開始並不接受海漢方面的說法,認爲此事可能另有蹊蹺,至少刺客的身份還有待覈實。

但海漢方面隨後所作出的反應,顯然並不認同他的辯解。

武裝封鎖使館,並且禁止使館人員外出,這毫無疑問是充滿敵意的做法。而嶽仕宗也終於意識到,海漢對待此事的態度可不是鬧着玩的,一旦事態失控,此事可能會升級到更嚴重的衝突。

他昨晚回到使館之後,便立刻召集幕僚開會商議對策。但這個會議一直開到早上,也沒有多少實質性的進展。

“海漢的說法,是對我大明的嚴重誣衊!無論如何,我們不能讓對方坐實這樣的論調!”

這是會議期間爲數不多確定下來的基調,嶽仕宗深知一旦坐實大明官方在事件中的責任,那佔了理的海漢人可絕對不會輕易了結此事。

但如今海漢封鎖使館,這個動作明顯是有讓事態繼續發酵的意圖,對嶽仕宗來說絕非好消息。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利用自己的外交官身份,請求與執委會高官會面,當面對這起案件的偵辦和審理提出申訴。

但當他看到上午送來的剛發行的東海時報,頓時如遭雷擊——頭版上顯眼的新聞標題,竟是《快訊:意圖行刺我國政要的大明歹徒已全部落網》

嶽仕宗知道東海時報在發行日的一兩天之前,就會先確定各個版面的內容,才能付諸排版印刷。但昨天發生的刺殺案,今天居然就見報了,這可不像是報社慣常的做法,明顯是臨時調整了原來的內容,連夜將刺殺案的報道加了上去。

這到底是報社做事的效率高,還是有人授意爲之,嶽仕宗多少也能猜到幾分。

刺殺案的審理尚未結束,而這樣的標題,顯然是要將罪名先栽到大明頭上。一旦民衆接受了這樣的觀點,形成了一邊倒的輿論,嶽仕宗再想要替大明洗白,可就十分困難了。

(本章完)

第2150章3019.第3019章第2174章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返三亞港2748.第2748章2744.第2744章第七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選擇第201章 吃緊的產能第1196章 重獲自由的機會第2150章3207.第3207章2375.第2375章第1528章 小伎倆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比落差第1558章 競爭關係第1887章 高雄見聞2614.第2614章第2190章第2181章2737.第2737章2622.第2622章2784.第2784章第5章 籌備進行時(一)第七百七十章 發展與變化第42章 圍捕第五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371章 南越的悲劇3080.第3080章2952.第2952章第2081章第2105章第74章 收買第五百七十六章 保命要緊2925.第2925章第四百零九章 入職經歷3058.第3058章第1799章 九連城第1803章 交換條件第六百四十六章 備戰第338章 大萬山島的不速之客第六百九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3047.第3047章第282章 花式吊打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第1871章 見世面2991.第2991章2878.第2878章第1409章 以戰代練第1475章 夜談3188.第3188章第七百三十四章 艱苦的攻守戰3353.第3353章3258.第3258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輕重緩急3022.第3022章第101章 基層組織2421.第2421章第七百零九章 攻佔澎湖第1987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回到安南2599.第2599章第1896章 經營之道第1545章 象山鹽場第2304章第2034章第1137章 塵埃落定3268.第3268章第1161章 主持正義第1267章 缺乏信任第1731章 商業契機3361.第3361章第七百七十七章 優勢巨大3411.第3411章2472.第2472章2894.第2894章3164.第3164章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第1606章 隱藏信息第1431章 改變歷史3192.第3192章第243章 紡織產業規劃第1750章 民間傳聞2605.第2605章3172.第3172章第1946章第17章 小漁村第1408章 苦寒之地第3440章2864.第2864章第1490章 步騎結合第1865章 合適人選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2920.第2920章第1580章 久等的機會第1984章3266.第3266章2582.第2582章第3442章第九百六十九章 貿易洽談第1488章 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