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5.第3175章

第3175章

杭州城外的官道上,紅藍雙色旌旗迎風招展,在大約五百名騎兵組成衛隊護送下,執委會的車隊正緩緩向杭州城行進。

隨着與杭州城距離越來越近,官道兩邊的圍觀民衆數量也是越來越多,逐漸開始變得擁擠。

對於杭州這個地方,陶東來等人算是既熟悉又陌生。他們當中除了喬志亞和施耐德之外,都曾在穿越之前到過杭州,寧崎和袁秋業甚至還在這裡生活過一段時間。

不過眼前的這座城市,城外肉眼可見的範圍內仍有大部分區域是農田,這顯然與他們印象中的杭州城有着明顯的差異。

寧崎望着車窗外的景象,突然說道:“我記得京杭運河河口旁邊,好像有過江隧道!”

袁秋業一聽便知他所說的並不是眼前這個杭州,而是另一個時空的杭州,當即笑着應道:“老寧,你記性倒是不錯!河口南邊就是慶春隧道,對岸就是蕭山的世紀公園,周圍那一片全都是高樓大廈!真就是滄海桑田,變化巨大啊!”

寧崎讚道:“這麼說來你記性可比我好多了,幾十年沒來這邊,還能記得這麼清楚!”

袁秋業解釋道:“當年我父親在蕭山負責一個水稻育種基地,經常帶着我去田間,來回都是走慶春隧道,估計得有上百次了。”

寧崎見他說及此事神色黯然,應該是想起了已經過世的父親袁若修,當即便轉移話題道:“也不知道我們這一代人,還有沒有機會看到跨江道路建成的那一天!”

袁秋業道:“交通部規劃的杭寧鐵路,不是就有一座錢塘江大橋嗎?”

寧崎擺擺手道:“鐵路是已經開工在建了,但過江大橋嘛,以我們目前所能實施的工程技術,還不太容易實現,暫時只能是遠期規劃。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還需要很多時間。”

袁秋業恍然點了點頭,像這種似乎掌握了技術但又無法付諸實施的項目,其實還有非常多,歸根結底,根源都是在工業上。

跨江大橋這樣的工程,需要龐大的鋼材、水泥產能,以及大量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才,這些條件都需要時間來慢慢積累。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無疑,海漢定都杭州之後,這裡必然會成爲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東亞大陸上最爲繁華的城市。無論過江大橋還是高樓大廈,杭州將會是這些工程奇蹟未來在這個時空中最早問世的地方。

不過普通民衆可不會去想這麼遙遠且超出他們認知的事情,眼下這場熱鬧可比什麼跨江大橋實際多了。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很多人一生中所能見到的級別最高的官員,可能也就是個知縣,再高一級的知府,都未必有機會能見着面,別說更上邊的大人物了。

而今天能在自己家門口見到海漢帝國的統治者們集體亮相,這樣的機會,一輩子也未必能遇到幾次,自然要格外珍惜。

“到了到了,快快快,鑼鼓都趕緊敲打起來!”

車隊離城門還有三裡多地,城門下負責指揮迎接活動的官吏便急不可待地下達了命令,讓鼓樂手立刻開始動起來。

幾十面鑼鼓一起擂響,如此之大的動靜,即便是在幾裡外的馬車上也能聽得一清二楚。

陶東來笑道:“聽這響動不小,看來還整得挺熱鬧!”

石迪文道:“你們難得有機會來一次杭州,那歡迎儀式當然得辦隆重一點纔像樣。不過我只下了命令,具體怎麼操辦,都是交給下面的人在弄,我也沒時間多過問,”

負責籌劃組織入城儀式的是杭州易主之後的臨時市長楊運,他上任的時間其實也沒太久,去年白克思來東海大區視察之後,他才調任到現在的職位。而這次迎接執委會的活動安排,便是他正式履職後的頭幾件重要任務之一。

楊運從二十多年前調到舟山負責商務工作開始,便一直在石迪文手下工作,一向以辦事穩妥著稱,也由此深得石迪文的信任。

後來石迪文乾脆把楊運從商務部要了過來,然後讓他負責舟山羣島的政務。楊運在此之後的晉升就是穩紮穩打,從舟山到寧波,再到杭州,一步步成爲了東海大區官場上的重要人物。

楊運爲官多年,可謂深諳做官之道,在官場上最重要的不是立功,而是四平八穩,不出任何差錯。

楊運對這個任務還算比較上心,甚至還專門派人去三亞取經,瞭解過去三亞舉辦各種慶典活動的情況。

什麼鑼鼓喧天、彩旗招展、舞龍舞獅……凡是過去的慶典上採用過的內容,統統都照搬過來。雖然這樣做會顯得沒什麼新意,但勝在穩妥,絕對不會出現差錯。

他的方案雖然不見得能討到執委會高官的歡心,但肯定也不會讓大人物們心生不滿。總之平平安安把這差事應付過去,就是最好的結果。 шшш_Tтkд n_℃O

雖然隔着一道厚實的城牆,但城外的喧鬧聲還是通過慶春門傳入了城內。

在閣樓上閉目養神的竺仲雲猛然睜眼,沉聲說道:“來了!”

他所指揮這一隊也是四人編制,加上他自己一共五人,比其他幾支小隊多出一人。所以王元按地址送來這裡的那個木箱裡也是五支步槍,以此來達成火力全開的效果。

至於先前部署在此扮演戶主的手下,今早就已出城,先行去到錢塘江邊準備船隻,等着接應城內同伴動手之後撤離杭州。

竺仲雲並不清楚自己手下的另外幾支小隊此時是否正常運轉,但他的安排本就是親自帶隊的這支隊伍擔任行動主力,而另外幾支小隊則是作爲候補,萬一自己這個位置失手,再由他們伺機行動。

當然了,竺仲雲明白自己這邊若是失手,那很可能就會打草驚蛇,讓海漢人有了防備,可能會改變行進路線,另外幾支小隊或許連動手的機會都沒有了。

所以對竺仲雲來說,自己這個位置不動則已,一旦出手就必須一擊致命。

至於退路,其實他也自知逃脫的希望並不大。若是行動失敗,就算逃出去了又有什麼意義。若是真的僥倖成功了,能攪得海漢亂上數年,甚至是就此衰落,那就算一死又有何憾?

(本章完)

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艦的威懾力3171.第3171章第四百四十二章 擴軍在即3038.第3038章第145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五十八章 帶路黨vs帶路黨vs帶路黨第2207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幕後真相第五百六十八章 幕後3396.第3396章2614.第2614章第2149章2960.第2960章第1832章 進退維谷2829.第2829章第1402章 反覆試探2489.第2489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順利登陸第1124章 成本與收益3024.第3024章第1210章 出發南行第2086章第八百零九章 改換門庭第八百三十二章 謹慎的許心素2677.第2677章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第七百零一章 無心應戰3210.第3210章第1728章 國際影響力3191.第3191章第1763章 武力展示(五)3202.第3202章2956.第2956章3038.第3038章3034.第3034章第1365章 騎兵交鋒第2123章第103章 計劃提前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1860章 殺雞儆猴第1046章 人心向背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3114.第3114章第1715章 掩護身份第1490章 步騎結合3090.第3090章第1601章 陰魂不散2468.第2468章第2150章2992.第2992章第251章 新船下水第1893章 現實問題第394章 受降第四百一十九章 與黎人的談判第196章 廣州城2588.第2588章3024.第3024章第1604章 接盤條件第1299章 鐵甲怪船2673.第2673章2607.第2607章第九百六十一章 追查3140.第3140章2625.第2625章3336.第3336章3407.第3407章第2084章第九百六十九章 貿易洽談第2037章2713.第2713章第八百九十五章 釣魚執法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手(五)第2122章第八百零七章 耐心的獵人第2009章第1875章 先進技術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手(六)第七百六十三章 壓力山大第1449章 戰報與國際關係2742.第2742章3412.第3412章第15章 伙食問題2383.第2383章第1895章 實力說話2966.第2966章第六百七十五章 陷入僵局第294章 客串神棍2403.第2403章第2040章2816.第2816章第1733章 站隊第1917章 利益使然3168.第3168章第1438章 實力差距2450.第2450章第1520章 三國聯盟第八百二十章 形勢所迫第七百二十一章 馬打藍國第五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213章 說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