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7.第3107章

星島的移民需求重要嗎?重要,也不重要。

對星島當地來說,僅靠人口的自然增長已經遠遠無法跟上發展的需求。僅此次通過軍事行動搶佔的幾處島嶼,除了派駐軍隊之外,還需往當地遷入一定規模的移民,方可實現對當地的開發。

而星島從國內引入的移民數量,一年也不過才幾百戶,甚至連填這幾處島嶼都遠遠不夠。

星島當局要實現快速擴張,引入足夠多的移民人口當然就成了極爲重要的保障。爲了維持穩定的統治,漢人所佔的比例也必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否則將很容易出現社會動盪。

但星島的這個需求,若放在整個海漢的大環境下來審視,可能就沒那麼重要了。

海漢每年通過各種方式從周邊各個國家招募數以萬計的移民,遷入到治下的各個大區。需要大量人口的不僅僅是星島一個地方,而是海漢治下的每一處地方。

星島在這個競爭局面中其實並無優勢可言,論地盤面積,人口基數,常年在各個大區中排名倒數;論經濟實力,星島相對單一的產業結構也很難與別的地區比拼;論影響力,因其遠離本土,而且不是漢人的傳統聚居區,國內對其關注度也一向不高。

綜合而論,大概也就比前不久才新成立的北美大區好一些。但北美大區已經不能以海漢邊疆而論,純粹就是一塊海外飛地,情況跟星島還是有些差別的。

如果在移民方面給予星島特殊照顧,安西看不到這樣做會有任何的好處,反而將由此生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至少在執委會明確國家的發展方向之前,暫時還沒有必要對星島表現得過於熱情。

於小寶道:“既然大人已經決定了作壁上觀,那我們就不用太在意星島的想法,靜待他們這次活動結束就行了。”

安西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啊!這個邵天虎雖然是個外行,但說不得會有人拿他做文章。”

於小寶訝然道:“但我剛纔與他交談,倒是沒覺得有什麼出衆之處,也就只是談吐比較沉穩而已。”

安西道:“他的能力未必有多強,但他所代表的利益方,可能就不僅僅只是星島了……這也是爲什麼我讓你這幾天要對星島留心一些,及時向我彙報情況。”

於小寶不太懂上司的意思,當即追問道:“大人,您的意思是,他背後還有別人支持?”

安西微微搖頭道:“人家支持的對象不是他,是星島,明白嗎?”

於小寶恍然道:“原來如此……只是不知星島是用了什麼條件來交換這樣的支持。”

安西笑道:“還能有什麼條件,無非是關於發展方向之爭。星島雖然影響力有限,但作爲海外大區之一,對國家重大決策也是有發言權的。關鍵時候,星島這一票或許也會非常重要。”

於小寶道:“但星島會站在哪一邊,這不是明牌一張嗎?如何還能作爲交換條件來使用?”

安西耐心解釋道:“正因爲星島態度明確,所以才能吸引到合作伙伴。這種合作也不一定是基於某種交換條件,可能只是利益一致而已。”

“星島這段時間先有戰場捷報,後有宣傳活動,剛好是勢頭正旺的時候,這位新上任的辦事處負責人又挺有幹勁,當然會有人願意在背後推他一把。”

涉及到海漢高層的權力之爭,這可不是於小寶的身份能討論的事了,他很知趣地默認了這個話題到此爲止,向安西告退。

不過安西卻沒準備把這事放到一邊,待於小寶走後,他便拿起桌上的電話,撥通了某個號碼,將邵天虎造訪移民司的經過告知了對方。

正如安西所說,像邵天虎這樣的小人物,當然不可能左右國內的政治局勢,頂多算是棋盤中的一顆棋子。

而這顆棋子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可能也沒有明確的認知,並不知道自己的言行舉止,正在受到一些大人物的關注。

在星島舉辦的抽獎活動進行第三輪之前,《海漢時報》頭版刊登了一篇評論文章,其題目爲《除了土地,星島還能爲我們帶來什麼》。

毫無疑問,這篇文章的討論對象當然就是近期在三亞舉辦的大型抽獎活動。

文章認爲,抽獎活動已經成功引發了民衆對星島發展狀況的關注,那麼有必要讓民衆瞭解,星島能爲國內提供什麼,又需要什麼樣的支持。

類似的文章,其實在此之前也有刊發,不過這篇文章所講述的內容更爲詳盡。從星島的建設史開始講起,列舉了當地經營狀況較好的各項產業,以及今後的發展前景。

文章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即星島所在的位置正好是連接東西方海上航道的地理要衝,註定其必須扮演海漢領土向西擴張的橋頭堡角色。而要做到這一點,星島就不得不放棄傳統產業的發展,將重心放在軍事建設上。

今後海漢在馬六甲以西所獲得的領地,爲了維持統治將會需要遷入大量的人口,但這些人遠遷海外的使命,不是去當地開墾農田或者開採礦山,而是以統治者的身份,去組織指揮當地土著完成這些建設項目。

是的沒錯,這篇文章十分大膽地將遷往星島的移民稱作“未來的殖民地統治者”,並且描述了相當美好的願景——在那些遙遠的新殖民地,每一位海漢人都有機會成爲農場、礦場、港口的經營者,或是威風八面的地方官員。

由於人力短缺,有大量官方職位正虛位以待。他們所能得到的,遠遠不只是通過抽獎活動從天而降的幾十畝土地,而是成爲人上人的捷徑,突破階級的機會。

文章甚至以新上任的星島駐三亞辦事處負責人邵天虎的經歷爲例,描述了一位舉家移民星島的普通家庭子弟,是怎樣在短短數年內成長爲文武雙全,能夠獨當一面的官員。

“去星島,無論是選擇哪條路,你都將得到比國內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第1353章 內部溝通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吃又拿第191章 關於駐廣辦的討論第九百六十四章 結案2396.第2396章2748.第2748章第2073章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第四百八十一章 婚姻大事第1122章 芝罘灣新貌2761.第2761章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第202章 產能與市場第1085章 收買拉攏第1876章 交易中心第六百八十四章 等待集結第2255章第八百六十七章 轉移焦點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第1109章 登遼海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軍隊的發展3368.第3368章第2264章3299.第3299章第九百七十五章 參觀鹽場四百一十四章 入職考評第1812章 碼頭攻防第1030章 希望油田(四)第五百八十章 行動日(三)第四百六十章 文化滲透2396.第2396章2711.第2711章第1168章 爲國聯姻第七百六十章 交易條件2561.第2561章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第1801章 難以逾越第1422章 大軍到來第33章 北美幫2745.第2745章第1235章 偵察敵情第2004章2548.第2548章第九百三十五章 形勢比人強第73章 辯論第四百四十八章 解決個人問題第2071章3358.第3358章第1777章 一代名將第1814章 各行其是第1118章 援助與條件第132章 保密制度第1814章 各行其是第四百四十二章 擴軍在即3071.第3071章第1801章 難以逾越第2346章3164.第3164章3260.第3260章2936.第2936章3007.第3007章第308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五百八十一章 餘波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機感2933.第2933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187章 複雜的籌備工作第3430章2930.第2930章3366.第3366章第1327章 不識時務2742.第2742章第1157章 實際的考慮第1371章 退讓第四百五十二章 超出預計的順利第五百零八章 高層會談第六百五十七章 弱肉強食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子黎大貴第1767章 朝鮮的處境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第2313章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無奈第1026章 先遣隊(七)3040.第3040章第1113章 救與不救第1633章 佔據主動第1072章 被人惦記第302章 新機構掛牌第五百六十一章 緩衝3370.第3370章第1649章 勸降第270章 北越軍的防禦手段第293章 貿易談判(二)2730.第2730章2448.第2448章第384章 海軍動手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第1870章 世子的使命2481.第2481章2556.第25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