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1.第3041章

第3041章

海漢法令規定,每年的國慶日,全國都會放假一天。官方和民間也都在這天舉辦各式各樣的慶典活動,紀念海漢國的誕生。

而逢五小慶,逢十大慶,這也是穿越衆在決定建國時就提前定下的規矩。在這種五年、十年一次的時候,在三亞舉行盛大的國慶遊行和閱兵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今年時逢穿越行動三十週年,又正是處於國力最爲強盛的時期,按道理自然是要大大地慶祝一番。

1637年十週年慶典時,正值海漢對外軍事行動最爲密集的時期,但當時仍在三亞舉行了以閱兵式爲主的慶祝活動。

年初海漢發動徵西行動,調集了全國精銳部隊,兵發呂宋,一舉攻下了西班牙人控制的馬尼拉灣,是爲當年的國慶獻禮。

戰後返回三亞的一部分參戰部隊,便以凱旋之師的身份參加了國慶閱兵活動。閱兵結束之後,受閱部隊隨即便出兵北上,遠赴朝鮮半島,協助朝鮮抵抗滿清入侵。

這兩場大仗都是在海外進行,海漢精銳盡出,投入十分巨大。在1637那一年當中,海漢有近半的時間是處於戰爭狀態,全國上下也都是在圍繞着戰事運轉,所有的生產活動都將戰備物資作爲了優先選項。

到1647年二十週年慶典時,國際局勢便輕鬆多了。海漢已經控制住了周邊熱點地區,無需再通過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這一年在三亞舉行的慶祝儀式也更爲從容,不用再像十年前那樣倉促,讓部隊參加完閱兵式就立刻啓程遠征。

又是十年過去,海漢今時今日的局面,與十年前,二十年前,又有了明顯的差別。

最爲顯著的一點,便是隨着國土疆域的不斷增大,爲了穩固統治,海漢的行政中心也到了需要北遷的時候。

當然了,海漢並不會效仿明朝,遷都到環境不佳、資源稀缺的北京,而是選定了華東地區距離海岸線非常近的杭州。

關於遷都一事,執委會是早就已經達成了共識,倒也不存在什麼爭議。不過遷都行動的進程十分複雜,仍有許多具體的問題需要慢慢解決。

比如這三十週年慶典一事,寧崎所提出的舉辦地點問題,就必須得早些決定下來,各方面纔能有足夠的時間組織籌備工作。

顏楚傑率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勝利港、勝利大道、勝利廣場,基本上每一次大型慶典活動都是在三亞本地舉辦,杭州那邊新城區還沒建成,哪有這麼大的地方辦活動……我看今年還是照以往的規矩來,等三十五週年的慶典活動,再在杭州舉辦不遲。”

顧凱也附和道:“三亞的活動場地、方案都是現成的,還有大量有經驗豐富的組織人員,真要去杭州辦,很多事情都得重起爐竈才行。我贊成老顏的意見,還是在本地辦。”

寧崎解釋道:“在本地辦當然是有很多優勢,不過石迪文前些天提了個方案,把三十週年的慶典活動放到杭州,邀請我們到那邊觀禮,由東海大區承擔相關的活動經費,你們覺得如何。”

“承擔經費?那倒是可以考慮考慮啊!”顏楚傑很現實地立刻變了腔調:“慶典活動的花銷可不是小數目,財政上能省一點也是好事。你說對吧,老陶?”

陶東來卻沒有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將話頭拋給了主管財政的施耐德:“老施怎麼看?”

施耐德慢騰騰地說道:“按照之前做的預算方案,三亞的慶典活動大概需要投入兩百萬上下的經費,有一部分前期工作已經在進行中了。”

“要換地方辦的話,估計中間會損失一成左右的前期費用。另外慶典活動所需的物資和人員要從三亞送往杭州,也會導致預算增加。”

“杭州那邊要替國庫省錢當然是好事,但我必須提醒各位,杭州那邊跟遷都計劃相關的大型基建工程,所需的經費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海漢銀行的貸款。”

“石迪文承諾的慶典經費是怎麼來的,我不清楚,別這邊省下來的錢,又都從那邊流出去了。”

施耐德的意思,衆人都聽明白了。他是擔心施耐德用本屬於國庫的資金來辦慶典活動,那就相當於是花國家的錢,成就他個人的榮譽了。看似三亞這邊省下了一大筆活動經費,但實際上這筆錢只是換了個地方花出去而已。

寧崎應道:“按照石迪文的說法,相關的活動資金會通過民間主動捐贈的方式來募集。而且他制定的預算,比我們原本定的數字要高出五成,應該可以完全覆蓋老施所說的前期損失和額外增加部分。”

施耐德笑笑道:“石迪文能耐挺大啊!那我沒什麼要說的了,預算充足,活動規模也能辦得更大一些。”

什麼是所謂的“民間主動捐贈”,在場的這些高官們其實都不陌生。

那些依託海漢提供的商業資源而發達的富商們,一向都很熱衷於結交海漢高層人物。如果花些錢就能打通其中關節,讓他們有機會與執委會的高官們面對面接觸,那肯定會有大把的人願意掏錢換取這種難得的機會。

浙商、徽商,以及鼎鼎大名的揚州鹽商,顯然都屬於這樣的羣體。外人看他們可能像是冤大頭,但只有他們自己明白,得到高層人脈將會給他們帶去的各種好處。

只要能把人脈關係打通,他們在此過程中花出去的錢,日後也會在別的地方通過其他形式撈回來。

還有另一個會向海漢主動示好的有錢人羣體,那便是大明的達官顯貴了。

像山東德王府那樣,選擇與海漢合作的大明上層人物,近些年已經越來越多。

天下大勢已經逐漸分明,身居高位者更要提前爲今後的出路打算。就算眼下還不宜明着投靠海漢,但先設法與海漢高層建立私人關係,日後朝代更替,這可能就會成爲自己的救命稻草。

捐錢,無疑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示好方式。而兩個多月後的海漢國慶慶典活動,正好便是一個絕佳的時機。

(本章完)

2591.第2591章2728.第2728章2835.第2835章第183章 防災減災第1653章 攻打馬尼拉(三)第2237章2420.第2420章2519.第2519章第1957章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七百九十九章 喜憂參半第四百三十三章 當面試探2501.第2501章第1852章 強國之路第380章 戰敗替罪羊2740.第2740章第1352章 不識時務2838.第2838章第69章 徵兵3198.第3198章3047.第3047章第1482章 利益至上第47章 勞工等級制第四百八十四章 苛刻的條件第1775章 曲線救國第1438章 實力差距第2362章第五百九十章 小動作第2306章2635.第2635章3250.第3250章第2346章第73章 辯論第389章 一擊即潰2898.第2898章3061.第3061章第265章 羣體效應第五百二十七章 學員兵第六百一十二章 性能與戰術2894.第2894章第1805章 海軍基地第1775章 曲線救國第1420章 談判砝碼2429.第2429章第八百六十二章 如何處置第1261章 潛伏的套路第2056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防務交接第七百九十八章 聖多明哥城第128章 華夷之辨2820.第2820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難得的機會2600.第2600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千智第八百九十六章 甕中捉鱉3224.第3224章3170.第3170章第162章 二道販子2487.第2487章第1284章 參觀石碌鐵礦第九百三十一章 利益至上2513.第2513章第2017章第2247章第2300章2855.第2855章第1902章 超乎想象2947.第2947章2435.第2435章第152章 內河航運系統3190.第3190章2443.第2443章第37章 緊急情況第1412章 深入敵佔區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自安全部的報告2939.第2939章2450.第2450章第1394章 小小浪花2941.第2941章2946.第2946章2691.第2691章第1462章 競爭關係第1895章 實力說話2584.第2584章2943.第2943章第八百七十章 抱團取暖第1062章 順水推舟3083.第3083章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第九百四十一章 星島第195章 初上廣州3128.第3128章第229章 崖州局勢變化第1564章 馬打藍人的考量第1492章 差異巨大第六百九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第六百四十八章 島上夜襲2470.第2470章第350章 洗劫會安第21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