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7.第2957章

第2957章

金蘭港西南六百里外,是海漢治下的另一處港口頭頓港。在早年間的安南內戰結束後,這個地方便作爲海漢助戰的條件之一,被安南劃歸給了海漢。

雖然兩國名義上將此地的性質設定爲租界,但海漢可以無限續租,實質上也就是把頭頓港納入了海漢自家版圖。

受到環境所限,這裡的港口規模遠遠比不了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的金蘭港,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頭頓港卻成爲了中南半島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頭頓港正好位於安南與占城兩國的交界處,附近便是中南半島南端人口最密集的西貢地區。位於同奈河東岸的頭頓港屬於安南的地盤,而同奈河西岸則是屬於受海漢扶持的占城國。

占城國幾百年前也算是中南半島的大國之一,安南現有領土的一半,都曾是占城國土。但如今兩國實力相差懸殊,占城的地盤一再縮水,如果不是海漢撐腰,恐怕早就被相鄰的安南和柬埔寨給瓜分了。

占城國唯一拿得出手的物產,便是水稻。占城境內正好是湄公河水系多條河流的入海口,湄公河三角洲的肥沃土壤爲這裡提供了絕佳的水稻種植環境,加之海漢提供的晚稻種植技術,讓這裡可以一年兩季收穫稻米。僅憑這一項產業,就可確保占城百姓的溫飽了。

但占城全境都是沿海沖積平原地形,海岸線全是灘塗,根本沒有一處像樣的海運港口,所產的大量稻米要集中起來出售至海外,就只能通過臨近的頭頓港來實現。

由於占城與安南長期處於交戰狀態,這樣的貿易渠道在海漢控制頭頓港之前,當然很難流暢運作。不過如今頭頓港已經變成了國際貿易港,占城的稻米進入頭頓港也不會再有任何阻礙了。

進入十月後,占城各地種植的晚稻也陸續進入了收獲期。今年雨水陽光都十分充沛,又沒有蟲害或颱風作祟,可以說是難得的好年景,種植稻米的農戶普遍都獲得了豐收。

但豐收帶給農戶們的,卻未必是他們所期望的結果。

占城朝廷已經宣佈,爲了國家安全考慮,將要擴大占城水陸兩軍的規模,並且在邊境線上修築多個大型堡壘,以抵禦柬埔寨、安南兩國的軍事壓力。

不管是擴軍還是修築防線,都是相當燒錢的項目,而占城的主要財政收入來自農業,於是今年向農戶徵收的稅賦較往年幾乎翻了一番。顯然朝廷也意識到了今年的糧食豐收是難得的加稅機會,要趁此機會從民間刮一大筆油水。

然而禍不單行的是,由於糧食大豐收,市面上供大於求,在占城各地收購糧食的糧商也趁機大舉壓低了收購價,價格比往年幾乎低了近一半。

這一漲一落,種糧農戶們的收入非但沒有因爲豐收而增加,算下來反而要比往年更低了。

有些見過世面的人,便不打算用這種傳統方式出售糧食了,他們知道頭頓港有海漢的大糧商,那裡的收購價要較本地糧商的出價高出一大截。

於是大量農戶爲了增加收入,決定不將自家稻米賣給上門收購的糧商,而是自行裝船運去幾百裡外的頭頓港。反正本地糧商收購之後也是運去頭頓港,這中間的差價與其送給糧商,倒不如自己來賺。

當然了,這趟跨國賣糧的行程對絕大多數農戶來說都並非易事,會種地的也不見得能駕船,會駕船也不見得能出海找到頭頓港的位置,否則往年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把糧食賣給本地糧商了。

於是很多村子自行組織了運糧船隊,由駕船經驗豐富的人擔任頭領。有些村子缺乏這樣的人,甚至不得不花錢僱傭去過頭頓港的船老大來帶隊。

十月下旬,大大小小的運糧船隊開始順着湄公河、同奈河、汛苦河、古氈河等河流順流而下,將大量糧食運往頭頓港。湄公河三角洲附近的海面上,隨處可見成羣結隊的小船,就連漁船也全都臨時充當起了運糧船,場面煞是壯觀。

頭頓港的三號碼頭上,立着一塊足足有兩丈高的大招牌,這麼大的招牌上卻只有一個異常醒目的大字——米。

來過頭頓港的人大多知道,這三號碼頭其實是私人產業。當初海漢開發頭頓港的時候,大商戶福瑞豐投了十萬兩銀子參與港口修建工程,這三號碼頭便是官方給福瑞豐的回報。

如此之大的手筆,福瑞豐當然不僅僅是爲了在這遠離海漢本土的地方建個碼頭而已。在頭頓港投入使用的二十多年中,福瑞豐也逐漸加大了在這裡的經營規模,大量大明和海漢所產的商品經由此地輸入占城和西貢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本地人都是將福瑞豐的名字與海漢貨聯繫在一起。

當然除了賣貨之外,福瑞豐也會適當收購一些本地土特產販運回國。雖然跨國販賣這些農產品的商業利潤有限,但這也是福瑞豐在本地維持影響力的措施之一,就算不賺錢,也還是會長期運行下去。

占城稻米並非福瑞豐感興趣的農產品,因爲本地稻米最主要的優勢便是價格低廉,這樣才能出口到包括海漢在內的國家。但價格低廉意味着利潤也低,運一船稻米的利潤當然遠遠不及別的商品,福瑞豐往往也只是將運米的任務安排給返空的貨船,以此來降低運輸成本。

不過今年的情況有些特殊,福瑞豐的賈掌櫃在前不久接到了來自上層的指令,要他在頭頓港收購五十萬斤大米,而且對時限和品質都有一定的要求,因爲這批大米的用途將會是充作軍糧。

賈掌櫃其實不是很理解,爲什麼要由福瑞豐出面去收購這麼多的軍糧。要知道往年收購軍糧的差事,一向都是由軍方的後勤部門負責,福瑞豐頂多幫忙打個下手,爲軍隊提供臨時海上運力。

但這個指令是自來李奈,福瑞豐在整個南海地區的生意都由他掌控,賈掌櫃就算不理解,也只能立刻着手去完成這項任務。

他命人在碼頭上豎起巨大的廣告招牌,這樣不管是本地米商還是來頭頓港糶米的農戶,都能在進港的第一時間注意到三號碼頭的動靜。

(本章完)

第九百六十二章 兇案背後第1854章 支持對象第四百零五章 新生活(一)第2093章3277.第3277章2570.第2570章2634.第2634章第1729章 外交晚宴2789.第2789章第1628章 蒸汽機的秘密第1084章 互相試探第1375章 抵達山東第1085章 收買拉攏第1026章 先遣隊(七)第1738章 國際地位3287.第3287章2442.第2442章第1566章 各憑本事3196.第3196章3293.第3293章3109.第3109章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第1963章第195章 初上廣州3409.第3409章第92章 移民第1638章 苦命的偵察船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穫2520.第2520章第2099章第1786章 惹不起第2088章第132章 保密制度第3421章第1295章 步槍演示第1867章 項目拖延第341章 試射新槍第1610章 外交難題第2176章第1384章 移民營裡的門道第九百五十四章 信使第2312章第七百六十二章 示威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1119章 眼見爲實第1864章 差距所在第2358章2505.第2505章2876.第2876章第193章 駐崖辦的不和諧因素第288章 慶功總結3416.第3416章第328章 廣州民亂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九百七十六章 前往昌化港第1650章 教會的寶藏2585.第2585章第1651章 攻打馬尼拉(一)第九百五十三章 互相算計2442.第2442章2868.第2868章第2193章第266章 軍援條件第1093章 艱難的選擇第1201章 入職培訓3270.第3270章帝六百一十一章 黑科技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第2331章第82章 生活問題第1709章 戴罪立功3195.第3195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昌化的建設進度第1383章 馬家莊移民營第八百三十七章 誘惑2797.第2797章3267.第3267章2967.第2967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港建設第2165章第1589章 行行都不易第1255章 眼見爲實第262章 商量條件3104.第3104章第2061章3017.第3017章第九百三十八章 經營之道2990.第2990章第八百章 刷功勳第2188章第2270章第1491章 應對乏術第八百九十七章 下一個目標3184.第3184章2983.第2983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2443.第2443章第八百二十七章 眼光向北2708.第2708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打開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