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5.第2905章

第2905章

施耐德感受到衆人的目光轉移到自己身上,便接過話頭道:“錢天敦是跟我談過發行戰爭債券的事,但我要求他得先爭取到執委會對行動計劃的認可,再來確認債券的發行方案。”

陶東來深知施耐德的行事風格,笑着問道:“這麼說來,你應該是已經考慮過了這種做法了?”

施耐德道:“如果由海漢銀行來主導債券發行,那大概還需要一到兩個月的準備時間,期間會制定銷售方案,提前進行預熱宣傳,印刷債券實物,運送至各個大區的銀行發行點。從流程上來說,這跟我們過去發行國債和鐵路建設債券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寧崎道:“但國債和鐵路建設債券的投資對象都有穩定的收益,發行後的兌付不會有太大風險。我們在南海雖然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相關行動要取得收益,恐怕不是短時間內能實現的吧?”

施耐德應道:“我們對此已經做過評估,如果單純以經濟收益作爲衡量標準,那大概要在行動完成三到五年之後,收益纔會慢慢顯現出來,但要收回全部投入,週期可能會長達十年以上。”

寧崎繼續問道:“聽你這麼說,那這個債券的收益率肯定高不了,這還能籌到足夠的資金嗎?”

施耐德道:“你是擔心這樣的收益率缺乏吸引力吧?其實只要我們想做,有很多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換個名義發行債券,避開戰爭這個會讓民衆比較敏感的題材。對那些願意大量認購的大買家提供特別的優待,可以讓他們在新殖民區獲得某些官方職位。”

“當然我們也可以直接向購買者承諾高收益率,然後用後發行的債券來填前面挖的坑,直到這些債券的投資對象開始盈利爲止,錢天敦就是這樣打算的。但這樣做會有一定的金融風險,我個人並不建議採用這個方案。”

顧凱皺眉道:“對大買家提供官方職位,這樣做會不會太露骨了一些?”

施耐德攤手道:“我只是提供方案,具體怎麼做,當然還是要看大家討論的結果。不過我認爲這樣做也沒什麼不妥,不然那些距離本土幾千裡的地方讓誰去?你們會讓自己的子女跑到那些窮鄉僻壤落腳,去當新殖民區的開拓者嗎?”

施耐德這話說得很不客氣,但也的確是當下的實情。海漢的治理方式對官府職能有着細緻的劃分,需要有大規模的官僚隊伍來實現。但條件好的人當然是扎堆往繁榮的大城市跑,而那些遠離海漢本土的南海港口,不過只是二代子弟們鍍金刷履歷的中轉站而已,往往待個幾年之後還是會調回本土任職。

真正自願申請去開發建設海外新殖民區的官員,數量上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而其中的二代子弟更是少之又少。

如果不通過一些特殊渠道招募人員,導致當地出現大量職位空缺,那今後這些新開闢的海外殖民區又將會重蹈海漢早期的覆轍,全是由軍方實施統治,軍政一把抓所導致的地方割據現象只會越來越多。

而施耐德所提及的這種做法,其實早就已經在施行之中了。在臺灣、星島、馬尼拉等地的開發過程中,那些在當地投入鉅額資金的商家,除了獲得經營條件方面的優惠之外,往往也伴隨有與之相關的人事任用。

購買債券與直接投資雖然有所差別,但就人事任用這個交換條件而言,性質上其實是一樣的。

往好聽的講,這叫資源交換,往難聽的講,其實也等同於花錢買官。但這並非單方面的謀利,官方需要利用這些人背後的利益集團來帶動某些地區的開發建設,而這些利益集團也希望能通過經濟手段,讓自己人得到官方編制,進而增加自身的影響力,雙方在這個過程中各取所需罷了。

在場這些高官對此當然不可能一無所知,事實上他們各自羽翼之下也都有受其庇護的利益集團,出現了合適的機會,當然也會設法照顧自己人。顧凱問出這個問題,與其說是讓施耐德釋疑,倒不如說是把這問題擺到檯面上,讓衆人都默認這種做法的合理性。

施耐德這老狐狸當然也早就想到其中關鍵之處,正好與之配合,同時提醒在場衆人,吃相不要太難看,適當留出一些好處給下面辦事的人——要是都把自家子弟派過去將好處佔盡,那誰還樂意出錢出力去操辦這些事情。

對海漢來說,錢天敦提出的計劃就是一桌尚未開始上菜的宴席,而希望在此之前就商量好分配方式的,除了南海那些軍頭之外,當然還有高高在上的執委會。

也只有等這些真正掌握國家大權的人動了筷子之後,纔會輪到負責動手那些人上桌夾菜。

至於出資購買債券的那些民間資本,大抵是沒資格上桌的。他們頂多就是在桌邊接一些殘羹冷炙,甚至可能只是在爭取下一次宴席舉辦時可以有站到桌邊的機會。

至於是不是能夠從這種渠道籌集到足夠的軍費,執委會其實並不擔心。海漢官方組織民間資本在海外投資,一向都有着不錯的收益回報。只要有新的投資目標,已經嚐到甜頭的那些人一定會踊躍跟進。

而且相關行動的軍費也不完全是由國家財政承擔,參與行動的南海各方作爲直接受益者,都會自籌一部分資金。而南海的環境也決定了當地很難爆發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戰爭,頂多也就是一些局部地區的武裝衝突,對於軍費的消耗應該還在可控的程度。

“我看這個籌款方案是可行的,老施這段時間就多受點累,把發行債券這事情操辦起來。各位覺得如何?”陶東來很適時地以徵詢意見的方式中斷了這個話題。

再深談下去,必定涉及到利益交換的某些細節。在場的都是有身份的高官,那些事情就不必擺到檯面上來說了。

(本章完)

第210章 貿易進展第3449章第1206章 運作機制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貿易協定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第2119章第81章 未來形勢第360章 房地產的經濟賬3050.第3050章3086.第3086章2379.第2379章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1652章 攻打馬尼拉(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巴達維亞城第1255章 眼見爲實第2363章第2065章第3章 分工合作2683.第2683章第1169章 各有打算第2302章3383.第3383章第2034章2428.第2428章第1575章 針鋒相對第95章 貨幣(一)2816.第2816章第399章 勝利凱旋2468.第2468章2769.第2769章第228章 越南之行(十一)2702.第2702章第2109章第1544章 無力抵抗第2191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脅迫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第2232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實際困難第1877章 國家實力第1237章 萬事俱備3280.第3280章第七百五十一章 野外軍訓第2328章2449.第2449章3181.第3181章3283.第3283章第366章 軍售只是開始2916.第2916章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日島之戰(五)第1956章第九百八十四章 待價而沽第六百三十三章 交手(二)第235章 附加條件第362章 驅趕地主2627.第2627章第1040章 脫險2550.第2550章2930.第2930章第182章 突如其來2584.第2584章2788.第2788章第1286章 昌化工業區第1332章 令人絕望第四百七十一章 獲釋第五百四十七章 候補官員第51章 考察(二)第92章 移民第1164章 啼笑皆非3363.第3363章3350.第3350章2837.第2837章第1157章 實際的考慮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2241章2952.第2952章3400.第3400章第1072章 被人惦記第1394章 小小浪花第73章 辯論第七百四十五章 移民政策第1328章 戰後清點第1081章 脫身洗白第1758章 國慶活動第310章 海漢軍工的新起點第1957章2735.第2735章第164章 大地主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第131章 中尉與下士第2252章第1425章 大戰將至2669.第2669章2915.第2915章第1420章 談判砝碼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第197章 李大掌櫃3338.第3338章第1425章 大戰將至3144.第314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