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5.第2875章

第2875章

坐落於大遼河西岸的牛家莊是目前正在進行鑽探勘測的區域之一,據陳一鑫介紹,這個村莊大約有兩百來戶人家。莊外的大片田地多是稻田,在臨河平原上遠遠延伸開去,阡陌縱橫十分壯觀。

但這裡最引人注目的卻不是村莊外的田野中矗立的幾座高大井架, 而是那些見着被大隊人馬拱衛的陳一鑫一行便立刻下跪行禮的民衆。

無論男女老幼,見到這隊荷槍實彈的海漢軍旅到來,全都跪伏於路邊,絲毫不敢作聲,可見本地百姓對官府是極其敬畏。

“這裡的百姓,應該都是從外邊遷來的吧?”白克思見狀便對陳一鑫問道。

陳一鑫點點頭道:“七成是我們佔領這裡之後從大明遷來的。剩下三成,是早年間被清軍從華北地區擄來的,只要願意留在這裡定居, 就可以分到田產, 入籍海漢。不過這裡納入治下的時間還不長,他們還保留着滿清統治時期的習慣,等多過幾年慢慢就會好了。”

陳平遼在旁邊補充道:“這地方雖然叫牛家莊,但其實早就沒有姓牛的人家了,滿清當年佔領這裡的時候,就已經把原本的居民全部掠去別的地方了。”

類似牛家莊這樣的地方在遼東並不罕見,滿清統治時期爲了便於管理,很多地方的漢人百姓都被整村整莊地強行遷走,打散之後再重新分配定居點。不過這倒是給接手的海漢省去了一些麻煩,在對新移民分配田產的時候,大部分時候就不用再考慮這些田產原本的歸屬問題了。

駐紮在此的勘探隊伍隸屬於工業部礦業司礦產勘探局,雖然是工業部的下屬,但通常這些野外作業人員幾乎沒有機會面見白克思這樣的大官,能在工地上得到接見,更是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各位如今吃的苦,受的累, 都是在爲國建功!國家的強盛,有賴於各位的辛勤付出!日後遼河油田投產之日, 便是各位立功受獎之時!白某在此謹代表執委會,向奮戰在勘探一線的各位道一聲辛苦!”

白克思溫言勉勵幾句,又問了一下勘探隊的負責人,才知這位隊長也是田葉友的親傳弟子之一,近些年一直都在山東、遼東這邊從事野外勘探工作,也是頗爲辛苦。直到年初勘探隊遷來牛家莊旁邊,獲得補給更爲便利,生活條件才稍好了一些。

這支勘探隊實際上也只有二十多號人,絕大部分都是技術人員。不過目前在工地上工作的人員卻有近百號人,這編制之外多出來的人手,便是就近從牛家莊僱傭的勞工。這對本地民衆來說,就相當於是在農閒時節多打一份工了。

雖說這些農民完全不懂勘探技術,但這工地上全是鐵疙瘩,需要搬來搬去的力氣活着實不少,比如那數百斤一根的鋼鐵鑽桿拆卸搬運,就得好幾個人協同才能完成。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僱工是負責工地上的後勤事務,如洗衣做飯之類。

有了僱工幫忙之後,勘探隊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技術人員也得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勘探工作而非體力勞動上。

目前勘探隊已經在牛家莊附近打了十多處鑽井, 雖然暫時還沒有找到地下油田,但從鑽探取得的岩心和泥土樣本來分析,距離目標應該已經不遠了。

白樂童好奇地問道:“如果這地下真有油田,那爲何還要在附近打這麼多口井?只要有一處打通油田不就行了嗎?”

這可能是在場很多人心裡的疑問,白克思便親自解釋了這個問題:“鑽井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爲了不同的階段,不同任務的需要,鑽井的性質也是有差別的。簡單來說,可以分作基準井、剖面井、參數井、構造井、探井、資料井、生產井、注水井、檢查井、觀察井、調整井等等。勘探隊在一個地方一待就是一年半載,打上幾十上百口井都是常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數據,積累經驗,才能找到深埋在地下的油田。”

白樂童愕然道:“如此說來,那距離正式開採可還差得老遠了!”

白克思點頭道:“那是當然,中間還需要完成錄井、測井、固井、完井、射孔等一大串施工程序,纔會到採油的環節。”

白樂童雖然聽不懂這一連串的專業術語,但也能想到其中的複雜程度非同一般,必須要有經過專門培訓的專業操作人員,才能完成這些繁瑣的生產工序。而這還僅僅只是正式開採前的準備工作而已,要開採一處油田的前期投入之大,所需時間之長,也由此可見一斑。

海漢目前主要產油地僅有兩處,一是臺灣苗栗的出磺坑油田,另一處則是遠在馬六甲蘇門答臘島的杜邁油田。

出磺坑油田儲量和產能都比較有限,海漢更多是將當地作爲石化工業的技術驗證地和人員培訓基地來使用,並不指望當地能爲海漢長期提供充足的原油。

而杜邁的油田雖然儲量豐富,且具備了長期開採的條件,但由於其位置太過遙遠,運輸回國的成本極高,所以儘管已經投產了五六年,但至今也未正式進入大規模開採的階段。或許要等到石化工業升級到下一個階段,有能力在當地完成煉油之外的更多加工工序,提升產出的價值,纔會逐步擴大開採規模。

與之前開發的兩處油田相比,遼河油田的優勢之一,便是今後在附近地區會有大型工業中心,會逐步具備生產各種工業設備的能力,屆時可以就近發展石化工業,石油製品不用再千里迢迢地送到南方,在遼東本地便能作爲工業原料加以利用。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遼河油田無論是在勘探階段,還是未來開採生產,成本和運作效率都將大大優於另外兩處油田。而這裡得到開發之後,也將爲未來的遼東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級能源和化工原料,會大大促進這一地區的工業化進程。所以儘管投入巨大,建設週期長,執委會還是義無反顧地將這裡作爲了未來一段時期的重點工業項目。

(本章完)

第2137章第1379章 安全部介入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自安全部的報告2631.第2631章3381.第3381章第1141章 勘探銅礦第50章 考察(一)2985.第2985章3112.第3112章第1028章 希望油田(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攻守轉換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四百二十二章 循序漸進3334.第3334章第八百一十六章 下一個目標第1426章 一觸即發2547.第2547章第1208章 入籍手續第九百九十一章 整體差距第1778章 指揮權第3420章2698.第2698章第167章 魏平的小算盤第2006章第1476章 東江移民區3201.第3201章第147章 黑土港的發展前景第1707章 重生機會2911.第2911章2766.第2766章3276.第3276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初戰告捷3307.第3307章第1483章 競爭關係第270章 北越軍的防禦手段3019.第3019章第1345章 脅迫第1991章第八百三十七章 誘惑第2098章2772.第2772章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心所向2487.第2487章2633.第2633章第2070章第325章 開發大萬山島第3453章第2146章2423.第2423章第169章 沆瀣一氣第255章 進口礦產第1461章 承運商的小算盤第八百七十九章 舟山招商會(四)第311章 合股造船第1843章 新崗位第2192章2837.第2837章2651.第2651章3202.第3202章第45章 談條件(二)第九百二十二章 安不納島第1852章 強國之路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第八百五十八章 帶路黨vs帶路黨vs帶路黨2993.第2993章第七百二十八章 艱苦的作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煩事第104章 中西對比第1786章 惹不起第2156章2582.第2582章3044.第3044章第1983章第2356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另一種方案第八百九十六章 甕中捉鱉2646.第2646章第1430章 難啃的骨頭2789.第2789章第1849章 合作的阻力第八百七十九章 舟山招商會(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緩衝第1984章第1865章 合適人選第112章 彈藥儲備2676.第2676章第162章 二道販子第2086章2585.第2585章2980.第2980章2445.第2445章第1063章 各懷心思第2278章3376.第3376章第2192章第200章 駐廣辦成立3333.第3333章第1392章 劉尚的選擇第1889章 長遠規劃第四百六十九章 脣槍舌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