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7.第2847章

第2847章

以這個時代的戰爭烈度而論,攻打蓋州衛城的過程中付出幾百人的傷亡,其實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表現。畢竟蓋州之戰雙方投入戰場的總兵力過萬,而海漢軍給對手造成的傷亡是自身戰損十倍以上,這樣的比例也基本符合雙方的軍事實力差距。

這還好在當時海漢軍的將領們大膽採取了蛙跳攻勢, 繞過滿清在南邊控制的大片地區,直接攻打蓋州這處陸上交通要隘,否則要從金州一路慢慢硬推過來,攻克沿途所有的敵軍據點,海漢軍的傷亡數目恐怕就得翻上若干倍了。

蓋州衛城並不熱鬧,甚至可以說有些偏於蕭條。在這裡沒有繁華的商業街,城內僅有一些經營日用雜品的商鋪,連像樣的飯館都沒幾家,可見本地民衆的消費能力很是一般。

不過或許是因爲本地民衆都是戰後從外地遷入的緣故,從入籍安置開始就是一直接受海漢官府的安排,管理起來倒是比較順暢,本地的治安狀況也是極好。官方甚至只是象徵性地在這裡駐紮了一個步兵連作爲守衛力量,平時也極少有民間糾紛,本地衙門一年下來都審不了幾起官司。

入駐蓋州當晚,陳一鑫向白克思等人就接下來的行程安排徵詢意見。

“當下有兩條路線可選,一是走水路,沿遼河直接前往瀋陽。二是走陸路,經海州、遼陽前往瀋陽。走水路會快一些,但途中就沒什麼考察地點了。走陸路會途經遼東的幾處主要礦業所在地,可以順便看一看本地的礦業發展狀況,但路上所需的時間就會多一些了。”

陳一鑫就着地圖,向白克思等人說明了這兩條行進路線的不同之處。

白克思顯然早就拿定了主意,不假思索道:“這個好辦,我們接下來走陸路去瀋陽,順道考察沿途的礦業項目。等返程時再走水路,到時候從瀋陽順流而下,行程也會更快一些。”

白克思頓了頓, 又補充道:“到時候返程也順便去看看遼河下游的情況,那邊的油井,應該也快要投產了吧!”

白克思此行的重點便是考察遼東地區的工業項目發展狀況,至於商業、外交、軍事等內容,對他而言倒是次要任務。所以沿途這些礦業所在地,他肯定都是要親自走上一遭的。

遼東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發展工業所需的煤鐵,蘊藏量都十分巨大,完全具備了建設煤鐵複合產業中心的條件,這也是白克思來遼東要重點考察的項目之一。而遼河下游地區的石油資源,更是執委會早就盯上的寶貝,如果能夠順利開採,那麼遼東今後大概率還會建設一個石化產業基地。

不管是煤鐵複合還是石化基地,對於遼東地區的長遠發展來說,都有着極其重大的意義。而執委會也需要藉助白克思的考察結論,來決定是否向遼東投放工業資源,讓這裡變成帝國的新興工業中心。

於是白克思一行只在蓋州衛城待了一天, 隔日便換乘馬車繼續北上。

從蓋州往東北方向行進百里, 便到了海州衛的治所所在地海城。海州衛是在明洪武年間設立,下轄五個千戶所,隸屬於遼東都司,距離都司衙門所在地遼陽城還有大約一百二十里。

明朝年間,朝鮮使臣走陸路前往北京覲見,這海城便是必經的一站,而且還形成了一個特別的習俗——歷代朝鮮使臣途經海州的時候,大多會在此以海州爲題作詩一首。

洪武年間,朝鮮使臣李檣詩云:渤海遺風盡縹緲,孤城跋馬看斜陽。

建文年間,李詹詩中寫道:高麗亭館今何在,依舊沙頭夕照明。

萬曆年間,黃世祐途經此地時作詩曰:西北天涯遼野盡,東南山入海州無。

海城的建築規模要比蓋州衛城更大一些,城牆土坯包磚,周長六裡有餘,高三丈四尺,東南西北分別築有鎮武、廣威、臨清、來遠四道城門。

城南有寬近百丈的海城河,城北則是一座被稱爲玉皇山的山丘。還隔着老遠距離,便能看到廣威門上的城樓了。

海城河上目前正在興建一座石橋,不過此時尚未完工,一行人也只能通過渡船抵達北岸。雖然頗爲不便,但衆人一路行來,看到這樣一座大城,也不免頗爲興奮,想要快些進城一探究竟。

不過城內倒是沒有他們預期的熱鬧場景,城池雖然不小,但本地人口似乎與蓋州衛城也差不了多少。城中街道有不少商鋪,但大多關門閉戶並未營業,顯然本地的商業也不算太發達。

劉尚向衆人說明了各種原因,海城在大明統治時期還是相當繁華的一處所在,但滿清佔領此地後,將大部分漢人作爲奴隸遷走,大大影響了本地的民生。後來海漢軍一路北進,奪取此地的時候,清軍也是先行將本地人口遷離,試圖以此消除海漢軍在這裡獲取補給的可能。所以海漢軍拿下這裡的時候,到手的也幾乎只是一座空城。

戰後雖然向此地遷入了一些移民,但繁榮程度卻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是以變成了衆人現在所見的模樣,而這也是遼東地區的常態。

“遼東開發需要引入大量的人口,現階段的勞動力缺口預計在十五到二十萬人左右,我現在最頭疼的就是從哪裡去找這麼多的移民。”陳一鑫毫不掩飾地說出了自己的難處。

北方大區要開發遼東最緊缺的並非資金,而是勞動力。類似礦場或者工廠之類的工業生產設施,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才能開工,但目前海漢在遼東的統治區總人口也纔不到十過萬人,海城這樣的城市不免就顯得空蕩蕩的了。

遼東以北、以西的滿人、蒙古人都並非移民首選,陳一鑫當然還是更希望能夠從南方,或者是大明方向引入漢人移民。但這事做起來卻並非易事,南方要比遼東更爲宜居,而且太平得多,即便北方大區慷慨地以田產作爲落戶福利,能引來的移民規模仍然遠遠達不到期望值。

(本章完)

2537.第2537章第1399章 利益決定立場2433.第2433章第277章 抓俘第四百零五章 新生活(一)第1911章 目標方向第1377章 大麻煩第3444章第1098章 迎頭痛擊第2008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弱肉強食2731.第2731章第2224章第2138章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第2201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正式入役第1734章 態度轉變第42章 圍捕第1754章 爲難之處2920.第2920章第2206章第2082章3192.第3192章第1772章 有利可圖2572.第2572章第2122章第149章 一盆冷水第1157章 實際的考慮3319.第3319章第2279章第1058章 另闢蹊徑3383.第3383章第1115章 巡航遼東第159章 參觀軍訓3382.第3382章第337章 最後一擊第1540章 形勢比人強第1435章 龜縮不出2817.第2817章2879.第2879章2881.第2881章第348章 兵發南越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3125.第3125章第1899章 軍官學員第366章 軍售只是開始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第315章 軍演展示第360章 房地產的經濟賬3004.第3004章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班牙人的算計2869.第286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峴港狀況第1209章 基層官員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日島之戰(五)第308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2342章第1606章 隱藏信息第四百二十二章 循序漸進第七百四十一章 交接完畢第四百六十二章 官方套路第2264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2893.第2893章第33章 北美幫第八百六十一章 佔領六橫島第五百九十六章 漳州城第1156章 艦隊南歸第2131章3331.第3331章第3440章2884.第2884章第1667章 攻打馬尼拉(十七)第2319章第2236章第2242章第1767章 朝鮮的處境第273章 行動開始第1638章 苦命的偵察船第八百三十章 隱晦的條件第七百八十九章 一唱一和2908.第2908章2497.第2497章第180章 地3302.第3302章第2256章第2048章3052.第3052章第1172章 事件發酵第103章 計劃提前第1505章 強者風範2518.第2518章第28章 黎人(三)第2220章3228.第3228章第260章 介入還是不介入2752.第2752章3309.第3309章第1778章 指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