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7.第2837章

第2837章

“想伸手要錢,可以,但你們能不能有點新意?”

白克思耐着性子聽完有關陸六師武器裝備現狀的彙報之後,便毫不客氣地作出了評價:“歷年來國防部調撥了多少裝備給北方大區,我這裡可是有統計數據的!你們趁着上面來人巡視, 從庫房裡搬些老舊裝備出來展示,然後張嘴就是‘執委會打錢’,這戲也太老套了一點!”

在進入五零年代之前,北方大區是海漢治下爲數不多一直在執行各種作戰任務的海外行政區,而海漢軍的幾支精銳部隊也是集中部署在此,常年與清軍作戰。錢天敦麾下的特戰團, 王湯姆一手打造的海軍陸戰隊,都曾長期駐紮在遼東,這些一線作戰部隊的裝備水平必然不會差。

事實上很多新研發的武器裝備在正式列裝之前,也都是送到北方戰場上進行實戰檢驗。比如陸軍部隊目前列裝的地雷、手雷、野戰炮等武器裝備,最早便是在金州地峽與清軍的對戰之中投入使用,之後纔開始定型量產。

而北方大區的作戰部隊擁有實際作戰經驗,所以在這些武器裝備量產之後,他們往往也是優先列裝的對象。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客觀環境,整個北方大區駐軍部隊的裝備情況都不差。當初國防部整編部隊,北方大區駐軍拿到了陸五師、陸六師的番號,這可都是實打實的主力編制。後來錢天敦和王湯姆的部隊調離北方大區的時候,還留下了不少好東西在這邊。要論武器裝備的整體狀況,無論如何都輪不到北方大區哭窮。

被白克思當面揭穿,陳一鑫卻沒有顯露出什麼羞愧的神情,只是笑着應道:“老白,你聽我說,我們這邊之所以還保留有這麼多舊裝備,一是很多地方的民團武裝需要有武器裝備,二來也是爲了擴軍作準備。你也看到了,遼東現在的情況就是地廣人稀,陸六師這點人馬, 東撒一點西撒一點就沒了,兵力配置明顯不夠。我們爲國戍邊,執委會也應當體恤我們的需求和難處。”

陳一鑫三兩句話,便將話題從裝備更新迭代轉到了擴軍上,隻字不提剛纔軍官們借舊裝備哭窮之事。

當然他所說的也的確是客觀現實,以陸六師的兵力部署狀況,只能說尚可應付非戰時的治理需求。但如果與滿清爆發戰事,需要再度集結兵力,那麼必然會導致某些地方出現防禦空虛的狀況。這些地區要麼放棄守備,要麼只能交給民團武裝來負責,屆時軍火庫裡的那些舊式武器就會派上用場了。

不管是申請更多的軍費預算,更新武器裝備,還是擴大駐軍編制,本質上都是在向執委會尋求支持。而且陳一鑫的理由非常充分,遼東地區作爲帝國邊疆,軍備絕不能鬆懈,否則就是給對手留下了動手反擊的機會。

白克思不置可否地應道:“如果遼東局勢發生變化, 真的需要增加駐軍規模,那國防部也會作出相應的部署。”

陳一鑫道:“怎麼部署?難道把海軍陸戰隊和錢天敦的部隊再調回北方來?老白, 遼東這邊的情況和別處不一樣, 臨時從南方調來的部隊,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適應北方的環境,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真正有效的解決辦法,還是要從本地徵兵組建部隊。”

陳一鑫說罷,站起身來走到巨幅地圖前,指向遼東邊境:“你看,我們在遼東的領地,西邊在山海關與大明接壤,西北有漫長的邊境線與蒙古各個部族相鄰,東北方向與滿清控制的地區更是犬牙交錯。目前雖然沒有大的戰事爆發,但我可以很坦率地告訴你,在邊境地區,小規模的武裝衝突還是會時有發生。如果我們管控不力,無法對外部勢力形成有效威懾,那麼衝突升級也是遲早的事。”

從地圖上的標註來看,海漢在遼東的邊境線是由一系列相間幾十裡的屯堡莊寨所構成。而海漢軍的大型駐軍點則是部署在邊境線後方幾十裡的位置,以便於戰時的出兵調動。這套邊防體系其實基本沿用了大明時期的衛所部署方案,只是海漢軍的作戰能力更強,所以同等規模的駐軍控制的邊境範圍也更大一些。

而遼東地區所面對的周邊勢力當中,也僅有鴨綠江對岸的朝鮮國比較安全,其他幾方無不對海漢虎視眈眈。只不過因爲武力值不如海漢,不敢輕易動手而已。

但正如陳一鑫所說,以陸六師現有的兵力規模,要在面積如此之大的地區佈防,必然會有些捉襟見肘。升級邊軍武備,擴大邊軍編制,纔是陳一鑫主張的邊境安全解決方案。

這樣的狀況,白克思其實心裡很清楚,他也知道僅靠陸六師很難滿足整個遼東的防禦需求。而本地的民團武裝,恐怕也早就超過了先前軍官們所介紹的規模,只要執委會和國防部鬆口,北方大區立刻再在遼東拉出一個師的編制也毫不奇怪。

白克思道:“這麼看來,你對遼東駐軍的擴編備戰早有規劃,那就說說看吧!”

陳一鑫見白克思的態度有所鬆動,當下便讓陳平遼出來說明擴編方案。如此重要的事務,他當然要安排兒子出來露個臉展示一下專業能力。

陳平遼也知事關重大,當即快步上前,沉聲介紹道:“我們根據遼東地區的實際狀況,制定了徵兵擴編的計劃,大致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北方大區將在遼東廣泛招募兵源,包括且不限於海漢治下的各個族羣,預計招收五到六千人。

第二個階段,將這些人員編入地方民團進行訓練,再結合地方民團的現有人員,從中篩選出一部分表現優異者加入海漢軍。

第三個階段,根據實際增加的兵員規模,組建新的部隊編制。

在實施了這三個階段的工作之後,預計遼東駐軍將得到兩到三千人的補充,大約是一個團的編制。而地方民團也會藉此機會擴大規模,增加三到四千名民兵成員。

(本章完)

第26章 黎人(一)2547.第2547章第94章 人口輸入3410.第3410章第六百四十四章 接管防務2664.第2664章第1383章 馬家莊移民營第五百零三章 王湯姆的憂慮3031.第3031章第255章 進口礦產2615.第2615章3207.第3207章第339章 率先動手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手(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2859.第2859章第2119章3296.第3296章第1442章 險情2602.第2602章3102.第3102章3070.第3070章3131.第3131章第2336章第1666章 攻打馬尼拉(十六)第2272章第1453章 寶貴的人口第九百八十三章 隨機抽查第1814章 各行其是第1293章 由海轉陸第九百一十六章 合作的內幕第1139章 滲透與控制3222.第3222章2998.第2998章2432.第2432章第八百零五章 實力差距第48章 人選第1614章 經濟動力3206.第3206章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第1542章 財主們的小算盤第1230章 捉襟見肘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日島之戰(三)第七百四十九章 新兵訓練3313.第3313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吃又拿第四百三十九章 昌化城外第1478章 前線第1652章 攻打馬尼拉(二)2736.第2736章第2329章第164章 大地主第1701章 疫情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爪哇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第五百零三章 王湯姆的憂慮第2236章2547.第2547章2850.第2850章第2202章2828.第2828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年終總結2866.第2866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用人選擇第1576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探濁水溪第1894章 學習方向第2210章第八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戰第76章 貨比貨第237章 勝利港造船廠(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福建攻略第1679章 打探消息2685.第2685章第1290章 新戰術體系第108章 開發新產品第1875章 先進技術第九百四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2178章第2347章第1396章 清掃2854.第2854章第1519章 利益當先第1465章 招商會第1015章 開國慶典(十五)第1944章3093.第3093章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第1891章 貿易港2536.第2536章第九百零八章 攻打宮古島2865.第2865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2437.第2437章第1894章 學習方向第七百二十一章 馬打藍國第1962章第347章 恩裡克的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