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4.第2754章

第2754章

嚴州府雖屬江浙地區,但距離海岸線卻有數百里之遙,轄區又是多山地形,既沒有享受到海運的便利,又缺乏成爲魚米之鄉所需的大片平原。所以一直以來,嚴州府不管是經濟水平還是人口規模,在浙江這十來個州府中都是處在倒數的位置,雖然大部分民衆能保溫飽,但比起其他州府就有明顯差距了。

知府張鶴在投效海漢之前,已經在嚴州府當了三年地方官,不過受客觀環境所限,並無什麼拿得出手的亮眼政績。正四品的知府在大明官僚體系中處於不上不下的位置,張鶴卻正是年富力強之時,自然不甘就此停住上進的腳步。

只是大明已經走了幾十年的下坡路,眼見政權已是搖搖欲墜,江浙地區普遍認爲日漸勢大的海漢必將取而代之,而張鶴也不打算吊死這這棵樹上,早就做好了改換門庭的打算。海漢宣佈從大明手中接管浙江各州府的第二天,他便託人給石迪文送去密信,表示願意率嚴州府文武官員及數萬百姓投效海漢。

張鶴的選擇無疑是相當明智的,當時浙江境內靠海的各個州府早與海漢談妥了合作條件,幾乎都是第一時間便宣佈效命海漢。而地處內陸的幾個州府與海漢的聯繫沒那麼緊密,反應不免要慢上一些,嚴州府在其中算是表現突出,也由此爲張鶴贏得了留任的機會。

而地處浙江西南的處州府曾試圖反抗,拒絕接受海漢的統治,東海大區便派了兩營部隊,從溫州沿永寧江一路突進至其治所麗水,只花了一日便攻克城池,將當地主事的文武官員,以及支持官府的鄉紳耆老,共計百餘人全部拿下,傳檄浙江全境各州府縣,讓尚在搖擺不定的地方官員們紛紛放棄了抵抗的念頭。

放棄抵抗乃至主動投效海漢的地方官員雖多,但也不是誰都能得到留任的機會。比如杭州城三司衙門裡的各位大人,雖然大部分都是主動歸降,但由於他們的職位太高,就算留用也難以安排他們繼續擔任實職,大多隻能在東海大區管委會下屬的機構中當個名譽顧問或是特聘理事。

特別是那些手掌兵權的武官們,不管是都指揮使還是各個地方的總兵、參將、千戶,統統只能交權卸任,不再擔任原職。

不過這些高官往往名下早就有了各種與海漢密切相關的產業,不再擔任實職並不妨礙他們繼續撈金。甚至有些人在交權的同時,其子弟親屬便已在海漢組織的新官府中任職了。

嚴州府這地方既沒有沒什麼特別的物產,也不是什麼交通要隘,張鶴根本不具備跟海漢討價還價的資本。他要想保住自己的權位,甚至是爭取今後的發展機會,那就只能拿出積極的態度去爭取海漢的信任。

很幸運的是,張鶴不但爭取到了繼續留任的機會,而且還迎來了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當東海大區管委會通知他,未來數年內將有若干工業項目落地嚴州府的時候,張鶴其實並不明白這意味着什麼。

不過張鶴腦瓜子還是靈活,找了關係打聽一番之後,才知道這所謂的工業項目已經是讓沿海的幾個州府搶破了頭,都想讓其在自己轄區落地。而由此所將產生的效益,甚至很難簡單用金錢來估量。

彼時海漢將遷都杭州的消息尚未傳出,但消息靈通的人已經通過種種跡象意識到浙江會成爲海漢的重點發展區域。而其中能夠分配到工業項目的這些地區,無疑將會是重中之重。

張鶴意識到這一點之後,自然是對此大爲上心,決意要傾注全府資源,全力支持工業項目的建設任務。

分配到嚴州府的工業項目幾乎都集中在建德縣,各個項目開工之時又正好恰逢入冬農閒時節,張鶴便發動各縣組織了數千民夫,投入到各個工地上。

而東海大區爲了快速推進工業項目的搬遷,也是投入了大量資源。開工以來,幾乎隔日便有各種物資從杭州運抵建德,就連此次白克思一行所乘的船上,也有新近從南方運來的一批勞動工具,鋤、鏟、斧、鋸、錘、鑿一應俱全,總數多達數千件。

說到興奮處,張鶴不無驕傲地說道:“雖各項工程尚在施工初期,但本地已有多項產業受益於這些工程,如今甚至不乏有民衆從相鄰的衢州府、徽州府趕來本地,加入建設隊伍。嚴州府當下的繁榮景象,真是下官就職以來首次見到,這全都是得益於執委會各位大人策劃有度,指揮有方啊!”

猛增的運輸需求讓嚴州至杭州的水上運力陷入供不應求的狀態,本地許多原本在千島湖和新安江打漁爲生的漁民,看到跑航運有利可圖,也都紛紛轉行幹起了水手。甚至有一些比較大的漁船索性改裝成貨船,也開始跑起了航運生意。

而多處工地的開工,讓本地的竹編生意也瞬間火了起來,這些工地所需的大量竹筐竹簍遠遠超過了本地的傳統產能,光是新安江水電站一處工程,目前就已訂購了竹筐竹簍各五千個,而且後續肯定還會追加。很多從事竹編的農戶如今已是全家老小齊上陣,開足馬力給工地供貨。

而從這些工程中賺到錢的民衆,也迅速帶動了嚴州的消費市場。建德縣境內的飯館、客棧,基本上每天都是人滿爲患,各種生活物資和食品的需求量都是打破了嚴州府有史以來的紀錄。毫不誇張地說,市面上幾乎所有的行業,都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從這些工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處。

以基建工程帶動地方經濟的做法,海漢早就在南方屢試不爽,並且積累了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而嚴州府目前所反映上來的情況,也證明這一套做法在浙江依然很管用。普通民衆並沒有那麼在乎是誰在治理這個國家,他們更在意自己的實際生活水平,如果海漢能向他們提供更好的選擇,那也就沒必要再對前朝戀戀不忘了。

(本章完)

第1819章 戰局吃緊第1530章 利益之爭3014.第3014章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五百五十二章 軟釘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關於香港島的爭論2932.第2932章第2295章2507.第2507章第1745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四十六章 當面提問2851.第2851章2732.第2732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誰當家2527.第2527章第1945章第七百六十九章 溝通與合作第131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2046章第269章 攻防大戰3409.第3409章第1510章 威逼利誘第188章 少壯不努力第37章 緊急情況第1519章 利益當先3232.第3232章第九百四十九章 建國籌備3005.第3005章第1069章 北上準備第1161章 主持正義第1813章 雙管齊下2938.第2938章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2386.第2386章第六百七十七章 參觀昌化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2763.第2763章第六百八十二章 內外勾結第2179章第1199章 南下之旅(二)2630.第2630章2552.第2552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明2416.第2416章第251章 新船下水2744.第2744章第173章 推銷技巧第1814章 各行其是第1237章 萬事俱備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第2160章3123.第3123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難得的機會2681.第2681章第1702章 星島新貌第1640章 迅雷之勢第2057章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3059.第3059章第八百三十二章 謹慎的許心素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第五百六十九章 特派專員第324章 進修生的軍訓安排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港述職第1398章 清理第四百八十八章 實際困難第七百一十八章 門檻第329章 決定出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婚姻大事第八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戰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3185.第3185章第306章 換屆選舉第2314章第3437章第184章 參觀工業區3123.第3123章第2331章第八百八十六章 北方移民第四百七十五章 水師衙門2384.第2384章3331.第3331章第六百九十二章 秋交會成果第八百零九章 改換門庭第183章 防災減災第2262章第1140章 長遠打算3049.第3049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海上實力差距第七百八十二章 技術迭代2442.第2442章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2611.第2611章第33章 北美幫2893.第2893章3069.第3069章2692.第2692章第1617章 收集情報第2008章第1129章 古現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