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2.第2712章

第2712章

但大量日裔移民的涌入,必然會對本地常駐人口的組成結構產生影響,甚至會變成本地社會的不安定因素。而如何治理來自不同地區乃至不同國家的移民,這也是每一個海外殖民區當局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同時也是使團衆人所關心的目標。

天草四郎毫無隱瞞地向衆人說明了自己在這方面的經驗:“對於海外殖民地的管理,我國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有了比較成熟的制度。在佐世保地區,除了最基礎的戶籍、治安、就業這些手段之外,我們還着重於三個方面的工作——稅收、兵役、教育。”

“當年老夫還在錢大人手下當差的時候,便聽他老人家時常提及,納稅、參軍、教化,是管控外來人口的三大法寶。所謂不上稅不知彼此關係,不參軍不知彼此關聯,不教化不知彼此關愛,做到這三點,方可真正收攏人心,使其將自身視爲海漢子民中的一員。如今將這套理論用在佐世保地區的治理上,也是頗有成效,老夫仍會時常感念錢大人教誨有方。”

天草四郎口中的“錢大人”,當然便是他曾經的頂頭上司錢天敦了。錢天敦雖然多年來一直都是在帶兵打仗,並未真正坐鎮某地擔任地方大員,但他在爲海漢開疆拓土的過程中也着實經歷過許多海外殖民區初創時期的艱苦處境。

從南海到遼東,從安南到朝鮮,海漢在海南島之外開闢出來的實際控制區,大多都有錢天敦及其麾下部隊的參與。所以對於如何管理海外殖民區,快速讓歸化民融入海漢的社會體系,錢天敦作爲親歷者,的確也有很深刻的見解。他的眼光見識要遠遠高於普通官員,所總結出的經驗也足以讓後來者奉爲圭臬了。

而從中受益的遠不止天草四郎,陶弘方等人聽了這番表述之後,也同樣在心中細細琢磨其中的妙處。

稅收讓新移民明白自己在這裡受誰管轄,兵役讓移民清楚自己應該爲誰效忠,而教化則是爲了讓移民從文化層面接受自己的新國籍和新身份。而天草四郎自己就是日裔歸化民出身,他對於相關手段的有效性更是感同身受,這一點的確是漢人官員無法做到的。

就目前而言,佐世保殖民區的相關政策基本都是照搬國內標準執行,只不過在細節方面會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作出一些調整。

比如在佐世保入伍當兵的日裔歸化民,原則上都不會留在本地服役,而是會在完成新兵訓練之後,就外派至遼東、朝鮮等地完成兵役,以此來杜絕某些不安全的因素。

文教方面也有相關的措施,學校會特意增加與漢文化相關的課程,並選擇一些基礎較好的日裔學生渡海前往海漢本土深造。當然了,考慮到實際費用,能有這種待遇的學生往往都有一定的家世背景,甚至不乏有來自周邊地區的藩國貴族子弟。

朱子安也提出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天草將軍,那佐世保地區是以何種性質立足,是否已與日本國劃定了地界?”

天草四郎道:“我國從一開始就已明確告知日本幕府,將在佐世保地區駐紮一定規模的武裝部隊,以保護海漢在日本的利益以及在日海漢國民的安全。當然了,日本幕府肯定不會支持我們做這件事,但對此也沒什麼有效辦法。至於劃界這件事,日本人不想做,我們也不願做,所以直至今日,兩國也並未就此達成任何正式的協議。”

朱子安也算聰明,雖然天草四郎沒有說明原因,但他卻立刻便想通了其中道理。要是日本人主動提出商議劃界,那就等同於承認了海漢在佐世保地區建立軍事基地和殖民區的合法性,這對執政者的聲望肯定相當不利。而海漢不願劃界的原因就更簡單了,不劃界就等於沒有界線,沒有界線就意味着今後佐世保殖民區的範圍可以視情況繼續向外擴張,完全沒必要主動弄個框把自己框在裡邊。

關於劃界這事,一方爲了臉面不想提,另一方爲了今後發展不願提,雙方居然就此達成了古怪的默契,讓佐世保殖民區以這樣的方式維持存在,對朱子安而言,這的確算得上是聞所未聞的怪事。

石成武更爲關心的問題,則是與本地的軍事職能相關:“天草將軍,此次隨使團來到的佐世保的部隊,將有八百五十人部署到本地,以完成人員輪換,不知這邊是否已準備妥當?”

天草四郎點點頭道:“換防人員的名單已經列好,其中有個別崗位需要五到七天的時間完成交接工作,在你們回程之前應該就能辦妥。”

駐紮在此地的部隊都是從國內調派而來,所以採用了輪換制,每支部署到這裡的部隊會駐訓兩年左右,然後便會調回國內,由另一支部隊頂替。這也是海漢駐外部隊的常態,此次隨使團出行的艦隊中,便有一部分人馬是被分別派駐到濟州島、漢城、佐世保等地。而完成駐訓任務的部隊,稍後將搭乘船隻返回舟山定海港。

接下來陶弘方詢問了有關本地財政的問題:“天草將軍,本地的財政收支是否達到平衡?或許已經有了盈餘?”

天草四郎笑着搖頭道:“哪有那麼容易,當初修建這處基地耗資百萬,駐軍之後的日常軍費消耗也絕非小數目,僅靠本地幾千人口的產出,根本就不夠填窟窿的。不瞞各位,如今佐世保基地運轉所需的資金,仍得依靠東海大區劃撥,而且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都不會有太大變化。”

陶弘方道:“既然海上商路已通,或許可考慮在本地發展一些特色產業?”

天草四郎道:“其實老夫也琢磨過,但實施起來有很多實際的困難。首先本地的人口實在太少,沒有人口就沒有勞動力,沒有勞動力就很難有足夠的產出,也吸引不了商家進駐。其次本地也沒有什麼特產,除了以基地爲中心的各種服務業,就只有屯田、捕魚、造船了。”

(本章完)

第1935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謀論第2152章2940.第2940章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第1883章 漳州見聞2616.第2616章第1169章 各有打算2807.第2807章2887.第2887章第1785章 聯合行動第2299章第1699章 事後餘波第1800章 逼你出招第1156章 艦隊南歸第1328章 戰後清點第1407章 旅順堡的冬天第1792章 去朝鮮第1721章 糧食新政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第七百四十六章 招收新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重返南日島2649.第2649章第2077章3275.第3275章第397章 內外有別第1664章 攻打馬尼拉(十四)第1749章 皆爲利來2429.第2429章2685.第2685章第192章 駐廣辦的領導班子第1913章 出發之前第2157章第一千章 接待工作第1587章 社會關係第1566章 各憑本事第七百六十章 交易條件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返三亞港2886.第2886章第1146章 林間追殺第1875章 先進技術第1046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日島之戰(三)第2034章第1764章 武力展示(六)第1028章 希望油田(二)第1440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昌化的建設進度3336.第3336章3009.第3009章第六百零五章 事發之後第1721章 糧食新政第1063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五十一章 初戰告捷2801.第2801章3268.第3268章2897.第2897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實力說話第1696章 一查到底第1361章 兵臨城下3021.第3021章2914.第2914章第1515章 共同利益第2207章3277.第3277章第287章 凱旋第303章 商家座談第385章 可疑對象第1555章 硬撐到底第1336章 身份地位第2132章第151章 移民安置第四百七十九章 港島開發第174章 銷售模式第八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1426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九十七章 來年形勢第1159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三十九章 局勢未定第60章 鹽場公社2524.第2524章第1420章 談判砝碼第31章 水電站開工第2233章3139.第3139章3297.第3297章第2251章第162章 二道販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3009.第3009章第1204章 實習期第五百九十一章 解決方案第1445章 全力一擊第四百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1800章 逼你出招第25章 勞改營(三)2963.第2963章第2213章第1515章 共同利益第八百零八章 林中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