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4.第2684章

第2684章

執委會給予使團的指示非常明確,要求使團充分利用釜山當下的局勢,推進實施海漢人在當地的自治。

換句話說,釜山雖然並非海漢殖民地,而且考慮到兩國關係,海漢也不便採取強硬手段將該地區據爲己有,但既然如今海漢在當地有大量需要保護的實際利益,那就應該酌情考慮使用一些特殊方法,進一步鞏固海漢在釜山的特權。

對於具體該怎麼去實現這樣的目的,執委會並沒有作出更細節的遙控指揮,只是提醒使團既要注重成效,也要考慮到兩國的關係,在外交層面上掌握好尺度。

但要做好這件事,僅僅只靠海漢使團發力還不夠,必須得朝鮮官方予以配合才行。所以在跟地方官府會談之前,使團特地先將隨行的安道石請了過來,先與他進行溝通。

“安將軍,釜山官府近幾天採取的行動,相信你也有所耳聞。我們很樂於見到地方官府能對我們的要求作出迅速反應,但這些行動的實際成效如何,我們認爲仍有待觀察。而且我們擔心目前的處理方式僅僅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或許使團一走,釜山這邊就又將會恢復到以前的狀況。”

石成武開門見山地表明瞭態度,那就是對本地官府的處理方式缺乏足夠的信任。不過安道石常年跟海漢人打交道,聞絃歌而知意,立刻就意識到石成武的意圖恐怕不是口頭抱怨這麼簡單。

安道石氣定神閒地應道:“石大人有什麼想法,不妨直說。若是在安某能力範圍之內,定當予以配合。”

石成武微微點頭道:“這幾天我們也瞭解了一下地方官府的實際困難,分配到治安管理工作上的經費和人員都比較緊張,要求他們做到滴水不漏,那也着實是在爲難他們。所以我們認爲,應該有更妥善的辦法來解決這種矛盾,比如說由我國的商會出資成立一支安保隊伍,專門負責海漢人員和資產的保護工作。這樣既可爲地方官府分憂,又能震懾宵小,減少治安事件的發生,豈不是兩全其美?”

安道石的表情沒什麼變化,但語氣卻變得更爲低沉:“石大人的意思是,要在釜山組建一支聽命於貴國的獨立武裝組織?這恐怕不太合適吧?按照當年簽署的兩國友好通商協議,貴國不應在釜山港長期部署和駐紮成建制武裝人員,這一條可是貴國執委會簽字認可的約定。”

海漢和朝鮮早在十幾年前便籤署了通商協議,其中特別註明了海漢在釜山、蔚山、浦項、木浦、麗水等南部地區港口不得駐紮軍隊,以此來限制海漢在朝鮮的駐軍規模,保證李氏王室對朝鮮國的統治穩固。

而海漢其實也並不打算要長期在朝鮮維持大量駐軍,畢竟中原大陸纔是海漢的真正目標,有限的兵力要優先投放到地域廣袤的大陸上,才能保證順利接替大明的統治。

所以這十幾年來,海漢在朝鮮的駐軍規模非但沒有增多,反而是在逐年減少。如今僅有北部的大同江基地還駐紮有作戰部隊,維持着一定的駐軍規模,同時擔任着海漢軍駐朝部隊司令部的職能。

其他諸如漢城、濟州島這樣的地方,雖然名義上還有駐軍,但要嘛只是象徵性地保留了駐軍機構以便兩國軍方溝通信息,要嘛就是爲了維持港口的補給職能駐紮了少量後勤部隊,都已沒有成建制的作戰部隊了。

安道石作爲朝鮮將領,對此自然比較敏感。雖然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可以算是海漢在朝駐軍後最早的受益者之一,但他的想法與國王李凒一致,並不樂於見到海漢通過駐軍這種方式來影響朝鮮內政,所以對此的態度也很是牴觸。

石成武微笑道:“安將軍誤會了,我的意思並不是要在釜山駐軍,這支安保隊伍的編制也不是隸屬於海漢軍,不會違反我們兩國間的協議。”

旁邊的王安國順勢接過話頭道:“安將軍,這支安保隊伍將由海漢商會出資組建,只對商會成員負責。你可以將其理解爲一支民團,但我們也會對編制規模、武裝級別、行動權限加以限制,保證這支安保隊伍不會干擾到釜山港的正常運作。”

“民團?”安道石仔細品味了一下這個詞。據他所知,海漢民團其實就是預備軍,接受正規的軍事訓練,平時維持地方治安,戰時也會徵募作爲後勤輜重部隊。但即便是將這玩意兒的指揮權交到海漢商會手上,只要軍方一句話,不也還是隨時都能收回手裡去?

安道石對此心存疑慮,但也不能說得太直白得罪海漢軍方,只好另找理由:“若是民團在本地採取武力行動,說不定會觸犯我國律法,屆時地方官府反而不好處理。”

王安國立刻應道:“安將軍所擔心的事情,我們也已經想到了。所以爲了避免這種狀況出現,我們建議在釜山劃定一片地區,由海漢民團在該區域內負責所有治安事務。在此區域內發生的治安事件便由商會自行處置,無需地方官府插手,這樣雙方都能少些麻煩。”

安道石越聽越覺得味道不對,如果按照對方的說法,那這劃出的區域豈不是就成了海漢的專屬地盤,形同租界了。

安道石早年在三亞留學受訓期間,也曾聽說過有關租界的一些傳聞。比如海漢在安南所開發的黑土港,便是早年間向安南朝廷以租借的形勢拿下土地,然後進行開發。雖然名義上當地仍屬安南國領土,但海漢在該地區擁有行政自治權和治外法權,安南國不能隨便插手當地事務,所以海漢纔是該地區實際的統治者。

當然了,協議上雖然寫的是租借交易,但那也僅僅只是爲對安南國內輿論有所交代的說法,實際上是以海漢提供給安南的軍事援助作爲抵押,並沒有真正向安南交付土地租金。而且只要海漢願意,這租借交易便可無限續約,當地雖是租界之名,但實際上就是變相割讓給海漢了。

(本章完)

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第34章 鹽田(一)3293.第3293章3046.第3046章第七百八十六章 官商一體第1612章 奔赴三亞第六百二十八章 荷蘭人的計劃3361.第3361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工程衆多第124章 人道主義救援第1864章 差距所在第189章 黑土港的好消息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第七百四十三章 移民交接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港述職第1209章 基層官員3406.第3406章第1046章 人心向背2812.第2812章3147.第3147章2967.第2967章第1931章2591.第2591章3237.第3237章2751.第2751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第1396章 清掃第1646章 戰術的選擇2663.第2663章2730.第2730章第1458章 大遷徙第1514章 互相試探3035.第3035章2675.第2675章第2312章第2139章2594.第2594章第1597章 爲難之處第八百二十九章 石迪文訪舊2458.第2458章第2127章第1157章 實際的考慮第四百五十三章 關於香港島的爭論第1738章 國際地位3381.第3381章3060.第3060章第四百五十章 虞堯的理由第229章 崖州局勢變化第1512章 炫耀武力3409.第3409章第2098章3037.第3037章第1235章 偵察敵情第355章 攻打爭江2503.第2503章2846.第2846章第1495章 朝鮮使者第2296章第2008章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機感第371章 南越的悲劇第1883章 漳州見聞第2098章第1145章 進退維谷第1789章 大軍過境2508.第2508章第1640章 迅雷之勢第六百三十一章 淡美蘭羣島第2287章第329章 決定出兵第1115章 巡航遼東第1446章 關鍵人物第1468章 北方航線(一)第1110章 旅順口2382.第2382章3020.第3020章第1435章 龜縮不出3133.第3133章2520.第2520章第1197章 屈服2684.第2684章第九百章 北上考察(二)第1206章 運作機制2911.第2911章2857.第2857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國際形勢第69章 徵兵3028.第3028章第1221章 抵達星島3406.第3406章3120.第3120章2501.第2501章第1661章 攻打馬尼拉(十一)2621.第2621章第2357章第2150章2898.第2898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合情理的手段2789.第278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