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4.第2674章

第2674章

相較常年往返對馬海峽的朝日兩國商人,海漢商業機構所具備的優勢可太多了。不僅擁有雄厚的資本和過硬的背景,而且在跨國運力調配,開闢貨運航線,收集商品信息等方面,都有着同行難以企及的運作水平。

依靠着這些優勢,海漢商業機構可以在壓低運行成本的同時提高運轉效率,即便是後來者,也很快就能憑藉這些優勢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加之商業機構手裡還掌握着很多價廉物美的海漢工業品專營權,要在釜山港打開局面並非難事。

現實情況也正是如此,寧子敬不無炫耀地向朱子安介紹,如今釜山港貿易量最大的十家商行中,排行前七的商行全是海漢背景,剩下的三家也都是與海漢有密切合作的商家。

換句話說,如今釜山港的繁榮局面,很大程度上是有賴於海漢商業機構的參與。而海漢這些資本所擁有的影響力,已經遠不止是外國商業機構那麼簡單了。

“在釜山港除了朝日兩國的貨幣之外,絕大部分商家都會使用我國發行的紙幣,很多時候外國商人甚至更樂於使用我國的紙幣……你可知這是爲何?”

聽到寧子敬的提問,朱子安陷入了思考。他所掌握的經濟知識不算太多,不過在杭州和舟山逗留期間,倒也多少接觸到了一些使用海漢紙幣的場景,對於這種獨特的貨幣還算稍有了解。但要用來回答寧子敬的提問,這點知識量多少還是顯得有點單薄。

朱子安試探着應道:“大概還是因爲攜帶和結算都比較方便的緣故吧?”

在朱子安看來,紙幣毫無疑問要比金屬貨幣更加便於攜帶,而且面值就印製在貨幣上,不需要考慮其成色折損。在杭州、舟山這些繁榮地區有很多海漢銀行的分支機構,可以方便地實現儲存、兌換等需求,對於要四處奔走做生意的商人們來說,的確是絕佳的貨幣形式。

寧子敬笑道:“你說得也對,但絕對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要讓其成爲多國間流通的貨幣,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同各國間有廣泛的貿易、金融聯繫。同時要有牢固的穩定性,保證這些紙幣能隨時兌換成等值的貴金屬貨幣。還要跟各國簽署協議,在獲得官方認可之後,它的幣值纔會得到民間的承認。”

寧子敬說的每個字,朱子安基本上都能聽懂,但連到一起就有些迷糊了。不過他也不想被寧子敬瞧不起,加之當下的場合不宜細談,也就沒有繼續追問求解。

事實上寧子敬說的這些都是海漢紙幣成爲國際流通貨幣所需的條件,遠比朱子安想到的理由高出了好幾個層級,其中牽涉到的國際政治和經濟學方面的理論,都是朱子安聞所未聞的東西,自然很難立刻理解。

但這種狀況對海漢有多大的好處,朱子安卻能想到一些。別的不說,光是海漢紙幣這流通性所帶來的購買力,就足以讓人震撼了。

朱子安不知道什麼叫做鑄幣稅,但他知道海漢只需開動造紙廠和印刷機,就可以用極低的成本源源不斷地產出紙幣,再使用這些紙幣去購買別國商品,輕輕鬆鬆就能收割財富。

就成本而言,這可要比鑄造銅幣,煉製銀錠金元寶什麼的低多了,印上一百元的紙幣,就價值紋銀百兩,但其成本大概連百兩紋銀的百分之一都不到,這其中的暴利,大概天下也沒有其他生意能與之相提並論了。

朱子安細細琢磨這其中的文章,也沒什麼心思繼續享用晚宴了,只是在想等有機會要再向寧子敬請教這方面的學問,弄明白海漢究竟是如何利用貨幣來打通貿易關節,收割別國的財富。

翌日,李凒啓程返回漢城,而安道石則留在江華島,準備與海漢艦隊共同完成下一段行程。

石成武等人也是早早起牀,特地趕到碼頭送別李凒,順便迎接押運物資剛剛趕來江華島的符力。

儘管艦隊在不久之後就會去到釜山港,可以在當地繼續進行補給,但符力還是特地組織了一批物資送到江華島,供他們在途中使用。

“吃的用的都有,回頭你們看清單就知道了。另外還有幾箱貨是送去王大人那邊的,是我個人的一點心意,安國你記得收好。”符力從下屬手裡接過清單,塞到王安國手上。

王安國連忙謝過符力。當年符力到人生地不熟的漢城任職,也多蒙王湯姆的照顧才能順利待下來,因此兩人的私人關係算是相當不錯。如今王湯姆遠在北美,難有碰面的機會,符力也是特地準備了一些禮物,讓王安國順路帶過去。

符力又道:“原本我是給國王建議,讓他跟你們一同去釜山港視察,看來他最終還是不放心啊!”

石成武不解道:“國王是覺得跟我們同行外出不安全?”

符力搖搖頭道:“那倒不是,否則他怎麼會乘你們的船來看軍演?他擔心的是自己長時間不在漢城,家裡邊會出事。”

石成武恍然道:“原來如此。難怪這演習剛結束,我們都還沒說要走,他就急匆匆要回漢城了。”

李凒所擔心的當然是自己的王位安全,他如果要去釜山視察,那來回起碼大半個月,要離開漢城這麼長的時間,他會嚴重缺乏安全感。

事實上自從海漢讓李淏到北方去分治北方三道之後,李凒便極少會主動離開漢城了。有鑑於朝鮮國獨特的“傳統”,李凒認爲自己若是長期不在漢城坐鎮,那就會給野心家留下操作空間。

即便像這次爲了參觀軍演而不得不離開漢城幾天,他也是提前就做足準備,讓樸弘業暫時代爲處理朝政。軍演一完,辦完慶功宴,李凒就急急忙忙地又趕回漢城去了。

當國王當到這種份上,也不免有些悲哀。不過這卻是海漢樂於見到的景象,因爲這樣一來,就更便於掌控李凒的行動了。

(本章完)

第五百一十三章 行動開始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3115.第3115章第1389章 大局2763.第2763章第1735章 微妙處境3246.第3246章第六百零四章 刺殺第1393章 要挾第五百三十八章 安南軍團的反應第1345章 脅迫第1273章 意外收穫第1996章第六百九十七章 來年形勢2872.第2872章第1631章 兵分三路第2221章3319.第3319章3067.第3067章第148章 配套產業2574.第2574章第1527章 惹不起的對頭第1765章 不服不行第173章 推銷技巧第283章 破襲戰2917.第2917章2925.第2925章第六百三十二章 交手(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解決個人問題第六百零四章 刺殺第2317章第1150章 各行其是第五百六十九章 特派專員第1598章 李奈的決斷3185.第3185章第1708章 並不簡單第七百六十八章 眼光獨到第1205章 巡警隊第六百四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2628.第2628章第1449章 戰報與國際關係第2282章2626.第2626章2678.第2678章第1466章 大買賣3184.第3184章第1092章 職業軍隊的威力2648.第2648章2457.第2457章第2073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工程衆多2865.第2865章2976.第2976章第八百九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181章 一語滅國第1926章第四百一十章 軍火貿易動向2853.第2853章2446.第2446章2884.第2884章第八百五十一章 武裝走私商2627.第2627章第1125章 跨陣營合作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第1458章 大遷徙2368.第2368章第235章 附加條件第1818章 構築基地2411.第2411章第149章 一盆冷水第332章 肥肉與陷阱第246章 金融體系的推廣第1082章 懷疑對象第1506章 合作與結盟2592.第2592章第1965章第215章 交換情報2804.第2804章第34章 鹽田(一)2507.第2507章3368.第3368章第八百一十八章 交火第1117章 內憂外困第1880章 各取所需第2200章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第七百五十三章 開荒屯墾2683.第2683章第1673章 戰後評功3024.第3024章2781.第2781章第3433章3097.第3097章第九百一十九章 下一步第1877章 國家實力第277章 抓俘第42章 圍捕第四百一十三章 態度鬆動第233章 拓殖鐵爐港第198章 私鹽變官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