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8.第2668章

第2668章

對於海漢啓用朱子安的真正目的,李凒有一些猜測,但一直沒有機會進行驗證。

隸屬於海漢官方的《半島時報》,景福宮一直都是最忠實的訂閱客戶之一。從創刊號開始,李凒便一期不落,將其作爲了解海漢政治動向的一個窗口。而近期時報上有關朱子安的系列報道,他當然也都全部仔細讀過。

李凒從一開始就不認爲朱子安的出現只是一個純屬巧合的小概率事件,就算大明已經嚴重失勢,但一位有可能受封爲下一任藩王的年輕人,怎麼會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千里迢迢跑到杭州去參加東海大區舉辦的鄉試。

這如果不是海漢精心策劃的行動,那便是此人冒名頂替德王府的朱子安在杭州招搖撞騙。

而時報之後的報道又稱此人居然在科舉中高中頭名,這就更讓李凒感到疑惑了。這人如果不是有過硬的真才實學,那便是海漢有意安排的黑幕了。

直到接下來的報道稱朱子安已被東海大區管委會破格錄用,任命他爲赴朝使團的一名隨行官員,李凒才意識到此事的背景可能並不簡單,海漢任用此人應該是另有深意。

但直到此時,李凒對於朱子安的身份仍然心存疑慮,不太能理解這大明藩王子弟怎麼會跟千里之外的東海大區扯上關係,而雙方又是如何達成了互信合作。後來直到使團抵達濟州島,確認了朱子安果然在其中,漢城這邊得到消息後才忙忙慌慌地安排人手在山東那邊想辦法驗證朱子安的身份。

朱子安隨使團到了漢城之後,李凒在景福宮接見使團的時候也見過他一面,但兩人之間並無直接交流,他也着實說不出什麼感受。不過這時李凒已經察覺到,海漢任用朱子安多少是有向朝鮮炫耀示威的目的——即便是大明皇室子弟,也只能乖乖爲海漢效力。

但也正因爲如此,李凒不想與朱子安發生過多交集。在他看來,海漢此舉是在考驗自己的立場是否穩固,過於關注朱子安,甚至給予其超規格的禮遇,都有可能會招致海漢的不滿。最穩妥的辦法還是保持距離,無視朱子安的特殊身份,根本不要向海漢提及有關他的任何事情,免得節外生枝。

不過李凒還是會擔心朝廷中有人生事,所以又特地叮囑樸弘業,讓他盯緊朱子安,特別要留意是否有朝廷官員前去拜訪他。

簡單交代完朱子安的事,李凒還得將手頭一些需要跟進的政務交接給樸弘業,因爲未來的幾天中,他將隨同海漢艦隊出發前往漢江口附近海域,觀摩兩國軍隊的聯合軍演。

對於李凒來說,這次聯合演習的意義可不僅僅只是提升本國精銳部隊的戰鬥力而已,他也要藉此機會向國民證明,自己纔是唯一得到海漢認可的朝鮮國統治者。

朝鮮如今的南北分治局面是海漢有意爲之,而李凒作爲統治者卻無力反抗這種安排,只能盡力去爭取海漢的信任和支持。

好在這些年成立的新軍大多都在李凒控制之下,暫時無需擔心北方的兄弟會在軍力方面勝過自己。

但與此同時也有一個不易解決的問題,那就是海漢在朝鮮的主要駐軍基地設在北邊的大同江畔,這就導致新軍的人員培訓也好,聯合演習也好,都不得不把人派到李淏的地盤上去,這讓李凒一直很不舒服。後來李凒乾脆就選擇捨近求遠,將軍官們送去舟山培訓進修,儘可能遠離李淏的地盤。

雖然這樣做會麻煩一點,但李凒不計成本也要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其中的困難倒也不難克服。而北邊的李淏對兄長這些手段自然也心知肚明,有北方大區在背後撐腰,地盤上又有大量工業單位,經濟和軍事都不用愁,便也開始潛心培植自己的勢力。

時間一長,便形成了如今南北兩個朝廷分別依靠北方大區和東海大區的局面。李凒自知不管是政治、經濟、軍事,都難以用尋常的手段打壓北邊的兄弟,所以最終還是得在海漢這裡下工夫拉攏關係。只要得到海漢執委會認可,那自己仍可穩穩當當地繼續做朝鮮國王,而北邊的李淏只能繼續當工具人罷了。

海漢使團來訪加上聯合軍演,這對李凒來說就是一次難得的表現機會。他決定親自出席現場觀摩軍演,也是要藉此引起國民對此次海漢訪朝活動的重視,從而宣示自己的正統地位。

而海漢對此次訪朝活動的高調安排也與李凒的想法不謀而合,不管是圍繞大宗商品展開的新一輪貿易談判,使團中大明皇室子弟的八卦,還是近日舉辦的艦隊開放參觀活動,無一不是引發了民衆的高度關注。雖然這些關注度暫時還只限於京畿附近,但他確信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迅速擴散到全國範圍。

而聯合軍演,便是此次海漢使團訪朝的最後一個熱點了。相較於此舉對兩國軍事合作的意義,李凒其實更爲看重其政治價值和宣傳效應。

畢竟此時朝鮮最大的威脅已經不是來自外部的軍事壓力,而是王權的穩固和國內政局的穩定。他也相當期待通過此次軍演,能從海漢這邊獲取到更爲明確的支持,這可能要比參演部隊的軍力提升更具價值。

李凒離開漢城期間,樸弘業作爲首輔大臣,便要暫時擔起處理朝廷政務的職責。李凒花了足足兩個時辰的時間,纔將所有事情交代完畢。

待樸弘業領命離開,已經到了後半夜時分。雖然開了一晚的會,李凒卻是睡意全無,再次拿起了最新出版的一期半島時報,瀏覽上面關於兩國將合作在朝鮮北部地區開採兩處銅鐵礦的消息。

由海漢主導的探礦工作在去年取得了巨大進展,分別位於咸鏡北道惠山郡的銅礦和茂山郡的鐵礦。據稱這兩處礦藏不但礦石品位高,而且儲量極大,就算百十來年也開採不完。但讓李凒不太舒服的是這兩處礦藏都位於李淏的轄區內,而且地處內陸山區,開發的難度可比大同江流域的礦藏大多了。

(本章完)

2378.第2378章2693.第2693章第1723章 利益最大化2674.第2674章第1417章 新殖民地第1235章 偵察敵情第358章 工程中的消耗品3088.第3088章第243章 紡織產業規劃第1619章 先兆線索第1340章 如釋重負2811.第2811章第1228章 幕後黑手第2334章第2169章第1530章 利益之爭第194章 兩個人的籌備組第1382章 新任務2433.第2433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水師衙門2959.第2959章2462.第2462章第七百五十三章 開荒屯墾3231.第3231章第1644章 應對手段第1478章 前線第1223章 實際困難第286章 截擊2958.第2958章3031.第3031章第八百七十二章 白刃戰第1411章 雪原遊弋3162.第3162章第1579章 使館第1656章 攻打馬尼拉(六)第1119章 眼見爲實第2186章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3307.第3307章第七百一十六章 治安部隊2631.第2631章第1264章 參考資料2777.第2777章第八百八十一章 舟山招商會(六)第2004章第1191章 真相重要嗎第八百七十九章 舟山招商會(四)第六百四十三章 利益之爭第2068章第1086章 外勤隊3083.第3083章2410.第2410章2600.第2600章第六百零九章 刺殺案的影響2909.第2909章第1186章 杭城見聞第1573章 大買賣2641.第2641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詹貴買船2805.第2805章第286章 截擊第1873章 實話實說3108.第3108章第2223章第316章 授獎儀式3246.第3246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請君幫忙第1070章 騎兵的短板第七百四十七章 入伍審查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次談判第277章 抓俘2909.第2909章第1486章 各憑本事2657.第2657章第309章 機構和人事調整2758.第2758章3274.第3274章第209章 關於軍工的若干討論第1438章 實力差距3043.第3043章第1200章 南下之旅(三)第1153章 再訪遼東第2262章2472.第2472章2654.第2654章第1413章 歸途2729.第2729章第1186章 杭城見聞2637.第2637章第187章 複雜的籌備工作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殖民港第七百九十六章 移民與建設3037.第3037章第1100章 各取所需第1396章 清掃第2282章第1371章 退讓第六百九十一章 談判結果第八百八十一章 舟山招商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