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6.第2656章

第2656章

理解了海漢是如何控制朝鮮,朱子安也就能夠想象出海漢以前是如何通過非軍事手段,逐步蠶食了大明南方沿海地區。

當然了,大明的國力遠非朝鮮可比,對民間的影響力更是根深蒂固。海漢花了近三十年時間,也僅僅只是掌控了沿海地區而已,在內陸地區的影響力還遠遠沒達到朝鮮這麼服服帖帖的程度。

但眼下的所見所聞,也還是會讓朱子安心裡生出一些酸意,想當初朝鮮奉大明爲主的時候,雖然態度足夠謙卑,但也絕不會將這些維繫國家命脈的產業雙手奉上,全部交給大明來經營。

可海漢在朝鮮得到的待遇就全然不同了,不但完全掌控了這些產業,而且連產能分配和產品去向也得由他們做主。比如大同江流域產出的鋼鐵,居然主要流向了海漢,朝鮮國甚至需要通過談判,才能爭取到產能提升,以此來獲得更多留在國內使用的配額。

朱子安不禁深思,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是我國掌握的先進生產技術。”

會議結束之後,石成武迴應了朱子安提出的疑問:“朝鮮人之所以願意服從我們的安排,是因爲我們在這裡建設的產業遠遠超過了他們原有的水平。就算他們只能得到其中的一部分,但由此所獲得好處也比以前更多了。”

石成武接着便以鋼鐵冶煉爲例,給朱子安作了簡單的說明。由海漢在大同江流域主導建設的鋼鐵廠,雖然只有三成產能用於供應朝鮮國內所需,但這三成產能就已經遠遠超出朝鮮過去全國的鋼鐵產能了,而且還有逐年遞增的趨勢。

“朝鮮國擁有鋼鐵廠一半的產權,每年穩定的鋼鐵供應量,上萬名掌握了基礎冶煉技術的產業工人,大量廉價的鐵製日用品和鋼鐵製成的武器裝備,你還會認爲他們選擇跟我們合作是吃了大虧嗎?”

石成武笑道:“朝鮮國王在登基之前就去我國考察過相關的產業,他很清楚和我國合作能得到什麼樣的好處,也知道這些好處只有我國才能提供給他的國家。所有朝鮮與我國合作的產業,其實都是類似的情況,我們提供了足夠大的好處來換取他們的合作,這就是你想知道的原因。”

朱子安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迴應纔是。

如果按照石成武的說法,同爲朝鮮的宗主國,海漢的確做得比大明好多了。

海漢不但在國家安全方面向朝鮮提供了有力的軍事庇護,而且還幫助朝鮮升級了諸多關鍵產業,這些都是大明無法做到的事。在外界看來朝鮮或許是受海漢壓榨的可憐形象,但實際上這個國家也從合作中受益良多,至少比奉大明爲主的時期要好多了。

石成武接着說道:“朝鮮與我國合作這二十年間,得到的遠比付出的多,國力也已遠勝過去二百年。我們爲朝鮮培訓了許多能幹的官員,組建並訓練了新式軍隊,如果此時再有滿清發動戰事,相信朝鮮已經可以從容應對了。既然服從我們能有這麼多的好處,那你說朝鮮人會怎麼選?”

朱子安道:“石大人一番話,在下真如醍醐灌頂,受教了!”

石成武道:“口說無憑,眼見爲實。我剛纔說的這些是否屬實,接下來這些天你可以自行觀察驗證。我國與朝鮮間的談判,實質上還是利益分配問題,只要照顧到了各方的利益,事情就簡單了。”

翌日,海漢使團與朝鮮官員便在景福宮中開始進行會談。會談內容以海漢一方提出的議題爲主,基本都是與兩國合作項目相關。

正如石成武所說的那樣,雙方討論的焦點主要還是在於利益分配的方式和比例。海漢需要朝鮮提供的各種原材料、廉價勞動力和不設限制的市場,在合作過程中向朝鮮輸入海漢的金融、貿易等制度標準。而朝鮮則需要海漢在產業經營、生產技術、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幫助,並且要從部分合作項目中爭取更多的產能用於國內需求。

被國王李凒派來督陣的世子李栢很少直接參與討論,這或許是因爲他對相關產業的瞭解有限,所以提前就得到了國王的告誡,表現得十分謹言慎行。而主持會談的領議政樸弘業則成爲了會場上的焦點,每個議題幾乎都是由他來進行把關。

雙方的會談是基於合作,所以也不會出現什麼劍拔弩張的緊張場面。不過海漢使團這邊幾乎都是年輕官員爲主,其中大部分人也是首次從事這樣的外交談判,不免會表現得有些生硬。

好在還有符力這個老江湖在場,會適時引導氣氛,輕車熟路地把談判的節奏把控在己方手中。

當天的會談主要是以雙方交換意見爲主,並沒有立刻達成實質性的協議,只有幾個項目的合作意向基本達成了一致。不過談判雙方都沒有抱着速戰速決的打算,所以對於談判進程也不會有什麼不滿。

朱子安當然也是首次參與這樣的外交活動,在昨晚與石成武談話之後,他也將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審視談判雙方的關係上。

正如石成武所說,雙方安排這次會談的本質還是討論利益分配,而且都很直白地表明瞭各自的利益訴求,與其說是外交談判,倒更像是生意人之間的討價還價。

讓朱子安稍感意外的是,海漢一方並沒有利用自己宗主國的身份去壓制對方接受自己的條件,至少在口頭上沒有這樣的表示。而朝鮮人的態度雖然表現得很謙卑,但在談判桌上也並未退縮,依然還是堅持自己的訴求。他原本以爲談判過程會以一邊倒的局勢很快結束,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談判間歇的時候,朱子安向石成武提及自己的觀感,並對朝鮮人表現出來的這種堅持表示不解。因爲在他看來,朝鮮最終還是會服從海漢的安排,這樣的堅持徒勞無功。

石成武笑道:“如果讓步太快,就沒法爭取到利益了。他們必須要表現出堅持,纔能有所收穫。不管是爲國家,還是爲他們自己,都是如此。”

(本章完)

第237章 勝利港造船廠(二)第306章 換屆選舉第3447章第1558章 競爭關係第2271章第348章 兵發南越3111.第3111章第370章 開闢新鹽場2877.第2877章第2352章2644.第2644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摩演習第1642章 佔領甲米地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子黎大貴第1846章 交換條件2925.第2925章第2255章第10章 穿越之前的最後準備第3437章第2140章2495.第2495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八百九十八章 考察任務第七百七十章 發展與變化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第168章 海漢人的民政管理第五百五十六章 打擊不斷3332.第3332章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1998章第1202章 南方以南第1335章 心思難定3121.第3121章2954.第2954章第1346章 通行令2901.第2901章第1238章 破釜沉舟第206章 第二梯隊2812.第2812章2470.第2470章第九百零六章 撈一筆第390章 交戰第1659章 攻打馬尼拉(九)第六百九十九章 戰前佈局第七百六十九章 溝通與合作第1687章 合則兩利2492.第2492章第1810章 力有不逮2436.第2436章第1275章 險些露底2454.第2454章第1147章 午夜偷襲第1570章 指點迷津第1432章 易地再戰3209.第3209章第2050章第1013章 開國慶典(十三)第七百四十章 情報傳遞2547.第2547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獲釋第1311章 軍營演出第1815張 誰更快第七百六十三章 壓力山大3268.第3268章第2093章2692.第2692章第2335章第九百八十九章 軍屬小學第297章 巡視廣州第1309章 自嘆不如2584.第2584章3376.第3376章第1532章 偷雞不成第2269章2750.第2750章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1008章 開國慶典(八)3203.第3203章第281章 打頭陣第1475章 夜談第九百二十五章 南下婆羅洲3097.第3097章第1211章 中南半島2592.第2592章2386.第2386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第四百二十七張 港區設防第1383章 馬家莊移民營第2366章第九百七十六章 前往昌化港第347章 恩裡克的見聞第2105章第八百一十五章 受降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亞新貌3038.第3038章2995.第2995章第2193章3387.第3387章3170.第3170章第189章 黑土港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