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0.第2610章

第2610章

在京畿地區從事不動產開發能有多大的收益,身在商界的陶弘方和寧子敬自然能接觸到不少相關信息,對此倒是略有所知。

二十多年前穿越衆在榆林灣登陸時,當地還只是一處人煙稀少的海灣而已,到處都是大片的無主荒地。但隨着海漢國的建立和對外擴張,大量人口和財富涌入三亞,讓這裡迅速成爲了南海地區最爲繁榮的貿易中心。而三亞地區的不動產價值也是年年攀升,甚至比杭州這種傳統的富庶地區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穿越衆登陸榆林灣到十七世紀五十年代的二十多年中,三亞地區的不動產價格已經提升了上百倍。勝利港景觀大道旁的商業區,現在早已成了有市無價的稀缺資源。而距離三亞城區百里之遙的陵水、崖城等地區也因爲被劃入了京畿地區的行列,享受到了雞犬升天的待遇。

整個三亞地區的人口,在此期間也從寥寥數千人,提升到了現今近二十萬常駐人口的規模。由此所產生的用地需求,成爲了促進不動產開發的巨大推力。

在這個大開發的過程中,既有官方組織建設的城區,也有私人投資開發的商業不動產,但無論是哪一種性質,可以說在此期間都是賺了個盆滿鉢滿。如今海漢國排得上號的大商家,也無一例外都曾參與過三亞地區的不動產開發。

而海漢的遷都計劃乃是百年大計,建設規模將會比三亞更大,新京畿地區的開發必然會帶動新一輪的不動產升值。也許東海大區的民間資本還未必能真切地意識到這個即將到來的商業機會,但曾經在海南島嚐到過甜頭的人,肯定會聞風而動,不會輕易錯過這一門利潤豐厚的生意。

當然了,會瞅着機會一頭扎進來的肯定不止民間資本,如今隊伍越發壯大的穿二代,以及各種外戚組成的羣體,也同樣不會放過這個撈金的大好機會。

而王安國等人組建的商行不但背景夠硬,而且本就有地利優勢,要操作這類業務當然不在話下。

白樂童道:“就算他們想做這方面的買賣,只要像弘方之前調查的火車站土地交易一樣,手續齊備,流程正常,那其實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陶弘方輕輕搖頭道:“我倒也不是一定要挑出毛病,抓到他們的把柄,那對我而言並無好處。我只是想確認自己對事情真相的判斷沒有出錯,順便了解一下他們究竟是怎麼操作這些事情。”

“但我看王安國這意思,多少還是對你有些提防。”寧子敬笑道:“還專門給你解釋火車站的事,看來是真的很不想招惹你這個麻煩!”

陶弘方自我解嘲道:“這其實也正常,畢竟跟我們不是同一個圈子,互相瞭解得不夠多。他們大概也會擔心和我發生利益衝突,從而影響到他們的計劃。”

寧子敬點點頭道:“是啊,如果你的推測沒錯,這麼大的買賣,又有誰能絲毫不動心呢?”

陶弘方道:“買賣還是其次,說不定他們是在擔心執委會關注到這些事情……”

“弘方,慎言!”白樂童出聲打斷了陶弘方這個有些危險的猜測。

陶弘方回過神來,點點頭道:“這只是我的個人想法,並無根據,還是不說了。”

陶弘方所想到的狀況,已經涉及到了海漢權力上層的政鬥,哪怕在場這些人個個都是高官子弟,從生下來就開始享受各種特權,但這樣的話題對他們來說也仍是禁忌。一旦隔牆有耳被有心人聽到,就有可能會惹出大麻煩。

陶弘方認爲執委會在遷都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應該會採取一些有力的監管措施,就如同他們幾個被派來杭州的目的一樣。但截止目前,他在杭州還沒有發現有這樣的安排。除了他們這幾個年輕人之外,似乎也沒遇到過其他在執行類似任務的官員。

如果缺乏足夠周全的監管措施,那必然會在方方面面出現各種漏洞,而來到杭州之後的經歷見聞,似乎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陶弘方在火車站工程中查到地皮認購事件算是其中之一,還有白樂童在鄉試辦發現的舞弊問題,哈建義發現本地駐軍大量留用前明軍中的鹽商子弟,這些事情如果深究下去,那都有可供調查的空間。

但這些事情全部都跟東海大區的本地官府有關,如果要調查真相,勢必會與本地官府產生矛盾。石迪文已經明確向他們表示過態度,一切都要以大局爲重,如果執意調查,那不免會落個“不識大體不顧大局”的名頭。

像石迪文這樣執掌軍政大權多年的地方大員,在本地的影響力甚至比執委會還大,陶弘方等人如要與其對着幹,所將面臨的困難必然將是前所未有。而且他們在本地能調動的資源少之又少,就算有調查方向也很難付諸實施。

站在陶弘方的位置上,他很難去公正地評價東海大區這些做法的對錯得失,畢竟他們都只是不明真相的外來客,也不瞭解本地官府判斷利弊的真正標準。

而不久的未來,石迪文便會進入執委會的陣容,成爲掌握治國大權的大人物之一。屆時京城遷來杭州,或許執委會中的其他人就能察覺到東海大區所存在的弊端,並對其進行糾正。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東海大區的行事標準會變成了執委會執政策略的一部分,到時候錯的就不是石迪文,而是像陶弘方這樣不知顧全大局的人物。

不過眼下陶弘方倒不用擔心這些,他知道只要自己別在東海大區幹出太出格的事,不要影響到父輩們的交情和利益,那也沒有人會主動來找他的麻煩。他從中能起到的作用,在這個大時代的背景下其實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力。

哪些人能將杭州最有價值的地皮收入囊中,科舉考試會不會錄取前朝的皇親國戚,揚州鹽商的影響力是否滲透到了海漢軍中,這些事情在遷都計劃面前都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本章完)

第145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三十九章 峴港狀況第八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1733章 站隊2911.第2911章第八百九十一章 陽奉陰違3256.第3256章第1777章 一代名將2492.第2492章第1006章 開國慶典(六)3408.第3408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第1519章 利益當先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2870.第2870章2934.第2934章第2265章第2082章第1030章 希望油田(四)第1507章 梅侍郎的小算盤第345章 抵達會安第1920章第2115章第2190章2568.第2568章2774.第2774章第六百九十九章 戰前佈局第2044章第1730章 外交手腕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第四百五十五章 考察香港島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船與戰略第2056章第1485章 海漢模式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力艦下水3297.第3297章2627.第2627章第1361章 兵臨城下2445.第2445章第338章 大萬山島的不速之客第九百四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3427章第七百九十章 軍隊使命3316.第3316章2390.第2390章3316.第3316章第1131章 舉報者第1278章 甘蔗產業第1427章 春季攻勢第2209章第1077章 芝罘灣第五百九十六章 漳州城第2194章第1039章 全身而退2468.第2468章第七百九十章 軍隊使命第八百零七章 耐心的獵人第390章 交戰3206.第3206章3414.第3414章第1213章 向南再向南第1105章 麻痹上級3338.第3338章第2310章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3229.第3229章第1404章 去遼東第七百九十七章 秘密偵查3152.第3152章2624.第2624章第1275章 險些露底2921.第2921章第1705章 意見分歧第1664章 攻打馬尼拉(十四)第1257章 解決方案第293章 貿易談判(二)2601.第2601章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2919.第2919章第1404章 去遼東第八百零四章 圍困第五百七十七章 態度轉化的根本原因2538.第2538章第1196章 重獲自由的機會2771.第2771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可與不可3375.第3375章2657.第2657章3123.第3123章3407.第3407章第364章 花式促銷2709.第2709章第2112章3117.第3117章第2153章第九百六十三章 告破第1458章 大遷徙2438.第2438章第1279章 天下第一第1771章 各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