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4.第2584章

第2584章

白樂童認爲此次鄉試中存在的舞弊行爲,是揚州鹽商試圖收買鄉試辦官員,爲參加鄉試的鹽商子弟謀取方便。而鄉試辦官員也想趁此機會,照顧一下自己的後輩。各路牛鬼蛇神彙集一起,才弄出了當下的局面。而作爲本地的主管官員,不管之前是否知情,石迪文對此都難辭其咎。

但石迪文卻堅持認爲,制度的鬆緊尺度應該靈活掌握,特別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放寬尺度可能會爲海漢帶來比科舉考試本身更大的好處。

在白樂童看來,無論是鄉試辦官員們的關係戶,還是揚州鹽商的子弟,統統都算不上“有影響力的人物”,如果睜隻眼閉隻眼放這些人過關,那對海漢來說也是風險大於收益,一旦被曝光,不僅是科舉考試,甚至連官府的公信力也會遭遇危機。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兩人的辯論沒有分出高下,但旁邊的陶弘方卻已聽出了一些端倪,開口問道:“石伯父,聽你的意思,鄉試辦這個口子,其實並非爲了鹽商子弟而開,他們不過是適逢其會而已?”

白樂童看了陶弘方一眼,心道你倒是跟我想到了一起,接着這話頭也提問道:“石伯父,你一直力保鄉試辦的官員,也不同意讓我修改試題方案,應該也是因爲同樣的原因吧?”

石迪文笑道:“你們這口氣,可有點興師問罪的味道了!”

兩人連忙道聲不敢。哪怕他們今天就是揣着這主意來的,肯定也不能在口頭上承認,這可是對長輩的大不敬。更何況這事中間還有諸多隱情沒弄清,他們也不敢將這一切都歸罪於石迪文。

石迪文收起笑容,沉聲說道:“雖然我國已經取代了大明的地位,但大明統治江浙地區的時間長達兩百多年,對於這個地區的影響力,我們難以在短期內能夠消除。今年我們保留舊有的科舉制度,說得好聽是爲了穩定民心,選拔人才,但實際上也是一種無奈之下的妥協。”

“對於我國來說,如何證明我們纔是天命所歸的正統,讓天下民衆認可我們的權威,是當下非常緊要的一件任務。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得從方方面面去採取手段,其中當然也包括了科舉考試在內。”

“但只是保留前朝的科舉制度就夠了嗎?事情可沒那麼簡單,要讓民衆服從或許不難,但要贏得他們的信任,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了。我知道你們很關注鄉試的考題方案和鄉試辦的官員人選,但你們很可能沒有留意到今年報名參與鄉試的生員規模與往年相比有多大的差距。如果有誰知道,不妨說一說。”

陶弘方和寧子敬望向白樂童,白樂童臉上不禁顯露出羞愧的神情。正如石迪文所說,他竟然不清楚這方面的情況,因爲他的注意力並沒有放在這一塊上,但相關的信息本不應該被如此輕易地忽略。作爲被執委會派到杭州督考的官員,他在這方面的表現的確有些失職了。

石迪文將他們的反應看在眼裡,點點頭繼續說道:“那我就來說說官方統計到的數據。遠了不說,就說明崇禎帝登基後的二十多年,浙江一共舉辦了九次鄉試。在此期間大明一直在走下坡路,儘管浙江是富庶之地,文教事業還算髮達,但報考鄉試的生員也是一次比一次少。到我們接管浙江之前的最後一次鄉試,報考人數僅有三千人。”

“這個數字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少?但其實在全國範圍內,安徽、江西、江蘇、浙江這幾省其實已經是考生最多的地方了。而浙江每次鄉試能中舉的讀書人,也不過才百人左右。你們一直生活在三亞,應該都知道,我國需要大量有文化基礎的人員來充實官員隊伍,但僅僅只靠海南島的教育機構來培養人才,就遠遠跟不上發展所需。所以執委會非常重視科舉制度,希望能夠從原大明轄區內得到更多的人才。”

“但今年報考鄉試的生員數量,還是比我們的預計差了太多。小白,這個數字你總應該知道吧?”

白樂童應道:“截止目前,本次鄉試共報名一千四百餘人……”

石迪文點點頭道:“你們都聽到了,這個數字還不到崇禎年間的一半,而且這次鄉試的報名範圍可不止浙江一省之地,而是整個東海大區!報名區域變大了,但報名人數去下降了,你們都說一說,這問題是出在哪裡?”

東海大區的轄區範圍遠不止浙江一地,江蘇、安徽也都有部分地區被划進了東海大區治下,幾乎是原大明統治區內最爲富庶的一塊區域,地域面積和人口數量都是十分可觀。

寧子敬率先應道:“想必宣傳工作還有不到位的地方,民衆對於此次鄉試的時間地點不夠了解,沒來得及提前準備。”

陶弘方道:“或許一部分讀書人對我國舉辦的鄉試還心存疑慮,不清楚我國的人才選拔標準,不敢輕易嘗試。”

“小白呢,你有什麼看法?”石迪文聽完他們的意見,轉頭又問到白樂童這邊。

白樂童聽了石迪文剛纔所描述的情況,其實心裡也有數了,以目前的報名狀況,就算不管最終能從中選拔多少合格人才,這次鄉試的影響力都遠遠達不到執委會的期望。至於原因,白樂童大致也能想到一些。

“晚輩以爲,主要還是因爲本地文人對我國仍然缺乏足夠的信任,所以導致了很多人對我國主辦的鄉試持觀望態度,沒有積極參與的意願。”白樂童此時情緒也冷靜下來,據實回答了石迪文的提問。

石迪文點點頭道:“你們剛纔所說都有道理,問題就擺在這裡,那你們可有解決之道?”

白樂童遲疑道:“鄉試在即,就算當下拿出辦法,也來不及實施了吧?”

石迪文道:“來不來得及,都不妨礙我們討論解決辦法。就算這次來不及實施,大可用在下次。”

(本章完)

3110.第3110章3148.第3148章第1756章 應急措施第2132章第1028章 希望油田(二)第1023章 先遣隊(四)第1463章 信息的價值第四百七十五章 水師衙門第1371章 退讓第四百二十七張 港區設防第1603章 商業談判第1603章 商業談判2714.第2714章第2105章第1920章第2157章第2186章第172章 離岸價與到岸價第1782章 藉機發財第19章 失敗的伏擊3045.第3045章2915.第2915章3356.第3356章第262章 商量條件2951.第2951章第1947章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第2121章3411.第3411章第1264章 參考資料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第31章 水電站開工第2041章第1222章 星島現狀第八百五十七章 當面過招第1635章 征途漫漫第300章 瓊州聯合開發集團公司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第五百八十四章 南下作戰第27章 黎人(二)第1806章 據江而守第246章 金融體系的推廣第2238章第1606章 隱藏信息第1559章 排查線索3231.第3231章第2257章3132.第3132章第八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1188章 知情人2767.第2767章第1550章 糧食行業2554.第2554章第1661章 攻打馬尼拉(十一)2941.第2941章第2247章第1522章 有賺有虧第八百零五章 實力差距2539.第2539章第2303章第1773章 靈活應對第1647章 胡安的決定第1053章 老闆駕到第1306章 海口新貌第1870章 世子的使命3125.第3125章2817.第2817章第1745章 區別對待第2133章2979.第2979章2712.第2712章第1365章 騎兵交鋒第1616章 修建使館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2705.第2705章2383.第2383章2499.第2499章第1797章 進入敵佔區2907.第2907章第七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反擊第1634章 徵西行動第2146章2410.第2410章2649.第2649章第2311章第1874章 眼光受限第四百三十六章 抓捕3132.第3132章第1668章 攻打馬尼拉(十八)2800.第2800章第2186章第九百八十二章 教育措施2981.第2981章第1103章 收拾殘局2644.第2644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抓捕第八百六十三章 追剿殘匪2792.第2792章第1583章 佔據主動第1040章 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