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0.第2570章

第2570章

相較於還在嘗試效仿的本地同行,瓊聯發早已有了比較成熟的運行模式,背後又有海漢官方資本的支持,陶弘方認爲短期內不太可能在民間自行出現實力相當的競爭對手,不過李發卻認爲他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李發道:“小陶,你以爲同行想效仿我們只是最近纔有苗頭的事情嗎?其實別人早就在做相關的準備了,經商比不得海南島上那些工廠,有很多秘而不傳的技術,這行當可沒什麼秘密。很多擺在明面上的東西,比如我們名下的商行是怎麼做買賣,內行人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弄懂七七八八,再派人進來學個三五年,哪還有什麼弄不明白的。”

陶弘方道:“您的意思是,有同行派人到瓊聯發偷師?”

李發笑道:“這可不是什麼稀罕事,而且也沒辦法完全杜絕。我們要在某地開店經商,所需的人手總不可能全部從海南島調過來,終究得從本地招人。這招來的人,也不可能個個都去審查身份背景。人家在瓊聯發乾個幾年,把該學的都學會了,自然可以辭了差事另起爐竈。”

陶弘方道:“經營模式可以偷師,但我國的商業機構還有一項他們效仿不了的優勢,那就是產品貨源。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拿不到第一手的貨源,只能成爲區域分銷商,這一點就註定他們沒法跟瓊聯發平起平坐進行競爭了。”

李發微微搖頭道:“銷售我國的工業品的確會有豐厚的收益,但也並不是所有大商家都要以此作爲主要經營項目。在我們來這裡之前,人家還不是一樣日進斗金,活得好好的?反倒是很多商家掌握的購銷渠道,纔是我們需要借用的資源。比如揚州鹽商所掌握的鹽業市場資源,並不是我們推出低價食鹽就能輕鬆取而代之,我們要將海漢鹽銷往內陸地區,也得藉助他們手裡的渠道。還有很多原材料的採購,由於產地原因,我們也很難直接操作,只能依靠中間商來完成。”

“經營的優勢並不是單方面的,所謂的競爭也不僅僅是體現在經營模式上,我國的商業制度是很先進,但也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取代現有的商業體系,不管是競爭還是合作,在未來的一段時期,舊有的商業模式都會與我國的商業機構並存,你們明白了嗎?”

陶弘方和寧子敬連連點頭應下,感謝李發的指點。對於他們這種常年待在三亞的穿二代來說,的確少有機會接觸到外面的世界,對陌生地區的商業狀況的認識,更多隻是停留在書面資料的水平,嚴重缺乏實際經驗。而李發給予他們的指點,正好能夠彌補他們在認知方面的缺陷。

他們這樣的年輕官員認爲既然海漢的商業模式有比較明顯的競爭優勢,那就應該利用優勢,全面取代舊式的商業模式,但這種片面而激進的想法顯然很難在原大明統治區內推廣實施。不管是石迪文,還是萬巖、李發這些人,顯然都選擇了更爲穩妥的處理方式,即先合作,再逐步尋求改變,嘗試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帶動這些地區的商業發展。

目前來看,這種做法應該已經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畢竟照李發所說,不僅是有人偷師,而且已有商家開始效仿海漢商業機構的經營模式了。

李發接着說道:“老夫這次去揚州,與當地的富商作了多次商談,收穫也是不小。再拿鹽商爲例,他們手上有充裕的資金,有各種人脈和渠道,也有攀附新東家的心思,所以很希望能夠利用改朝換代的契機,爲自己的家族撈取更多的好處……不止是多賺錢而已,他們還希望能夠得到更多表現的機會。”

寧子敬立刻就聯想到了前幾天哈建義曾提過的那些事情,開口問道:“那他們是不滿足只做商人這個行當,還打算要走仕途了?”

李發微微點頭道:“據我觀察,他們是有這樣的想法,有人在朝中做官,纔好爲他們保駕護航嘛!”

陶弘方道:“我們這次到杭州之後,聽說軍中倒是有不少來自揚州鹽商家族的子弟,說不定這些人日後真能在軍中擔任要職。但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我等見識淺薄,卻有些看不明白。”

李發道:“其實不止是軍中,這些大家族前些年就送了不少子弟以各種名義到三亞留學。不管這些人在三亞學的什麼專業,只要他們能夠通過結業考試,就有很大的機會能在官府裡謀個職位。”

李發所說的這種情況的確是客觀存在的。海漢的官僚體系一直有極大的需求缺口,但出於安全和效率方面的考慮,一般還是會傾向於任命自家培訓出來的人才。只要能在海漢唸完中學,就有很大機會進入官府當差,而這些人員的出身背景,往往都只是次要的考慮因素。

而對於家底豐厚的大家族來說,當他們意識到這樣一條“捷徑”之後,自然便會想方設法地往三亞塞人。至於這期間所需的費用,對他們來說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更何況這相較於傳統的入仕方式,不管難度還是費用都要低得多。唯一比較有風險的不確定因素,就是當時海漢尚未奪取天下,他們這種兩頭下注的行爲,未必能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

當然了,如今海漢上位,取代了大明的統治,那麼這些提前部署的措施很可能就會給這些家族帶來難以預計的好處。而且海漢對基層文官的需求要遠遠大於武官,這些人員只要進入到海漢的官僚體系當中,他們可能會受到的限制將會比武官要小得多,發展前景比進入軍中任職更好。

這倒是立刻引起了陶弘方的警惕,他向李發追問道:“伯父所說的這種情況,是否已經持續多年?”

李發點點頭道:“以老夫所瞭解到的情況,至少在十年之前,揚州鹽商就已經在這方面佈局了。”

(本章完)

第四百九十五章 工程衆多第2209章2640.第2640章第1262章 看家護院第九百八十九章 軍屬小學3047.第3047章第2174章第1048章 行動方案第1665章 攻打馬尼拉(十五)第2278章2814.第2814章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第177章 李奈的投資建議第2266章第180章 地第1945章2854.第2854章2623.第2623章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第1830章 迎頭痛擊第1902章 超乎想象第九百一十六章 合作的內幕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週年慶第17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032章 希望油田(六)第1280章 鶯歌海縣第2013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壞打算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手(四)第2134章第2156章第1762章 武力展示(四)第1417章 新殖民地2619.第2619章第2047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計劃通2992.第2992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指揮官人選2904.第2904章3055.第3055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力艦下水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奈的套路2525.第2525章第1052 角色扮演2831.第2831章2798.第2798章2427.第2427章第1992章第2115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第161章 喪心病狂的軍火推銷第1517章 戰場局勢第1609章 初來乍到3300.第3300章第1080章 進展順利2743.第2743章3303.第3303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說服王尊德第2352章3144.第3144章第259章 北越軍情報告第九百一十三章 絆腳石2954.第2954章第九百八十九章 軍屬小學3206.第3206章第119章 海外考察(六)第1854章 支持對象第四百二十一章 誰當家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2327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港建設第359章 房產開發2515.第2515章第21章 碰頭會(一)第1401章 病毒危機第1941章2968.第2968章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無奈第四百三十二章 無法無天3245.第3245章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336章 王湯姆的真實目的第1268章 入籍手續第七百六十三章 壓力山大第六百八十一章 解圍第六百五十章 差距2998.第2998章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第1433章 地雷的威力2711.第2711章第1971章第1920章第1002章 開國慶典(二)第1235章 偵察敵情2844.第2844章第2020章2429.第2429章2762.第27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