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1.第2541章

第2541章

哈建義這次遠赴杭州雖然是臨時接到的任務,但出發前還是得到了一些相關的資料,在途中也反反覆覆看了很多遍,頭腦中已經對江浙地區的駐軍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按照海漢目前的臨時行政規劃,江蘇、浙江以及安徽大部分地區,都是被劃入到東海大區的管轄範圍內。但實際上東海大區所擁有的兵力尚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接管面積這麼廣闊的地區,所以目前也只有杭州等少數大城駐紮有成建制的海漢軍。大部分地方仍是由原大明衛所武裝維持着地方防務,並由海漢軍逐步對其進行改制整編,整個交接的過程甚至可能會長達數年。

由於石迪文已經將東海大區的治所遷到杭州,並且這裡還將會在未來成爲海漢國的新國都,所以目前駐紮在杭州的部隊便是東海大區的精銳,石迪文一手帶出來的嫡系部隊陸軍第七師。

負責杭州城及周邊地區防務的是陸軍第七師下屬的兩個團,還有駐紮在城內,專司石迪文安保事務的警衛營。

此外東海艦隊下屬海軍陸戰隊也有一個營的人馬駐紮在杭州城東邊的京杭運河附近,負責保護本地的航運安全。

目前海漢在整個杭州地區的駐軍兵力大約維持在四千人上下,如有需要還可從寧波方向快速獲得增援,舟山基地的駐軍乘船趕到杭州也只需一天多時間。

而哈建義和王安國今天造訪的這處位於杭州城南的基地,便是其中負責杭州城防這兩個步兵團在杭州的主要駐地。帶領他們進入基地的少尉軍官在去往指揮部的途中,向他們簡單介紹了這處基地的狀況。

這個基地在海漢接手之前曾是駐杭明軍的大營,海漢軍進駐杭州之後,本地明軍已經有一部分人被遣散回家,剩下被挑選出來的人員則是打散編制,接受海漢軍的整編改造。

“正在受訓的那些人,就是以前明軍的士兵。”路過訓練場的時候,少尉順帶指了一下那邊正在訓練中的部隊。

哈建義和王安國聞言轉頭望去,看到那些受訓人員正在接受最基礎的隊列訓練,隨着哨聲指示不斷地變換動作,間或還有教官責罵的聲音傳來。

從降兵中挑選出資質條件好的人員進行整編訓練,效果無疑會比招募新兵要好一些,這也是海漢軍在過去得到的成功經驗。由於在短期內接收了前明大片領地,海漢目前的兵力規模還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缺口,集中改造前明的部隊大概就是見效最快的法子了。

但大明時期的軍隊存在太多問題,兵員素質也是參差不齊,很多地方都有以老弱殘兵充數的狀況。以海漢軍對兵員的要求,肯定不可能全盤接收。能夠留下來接受整編訓練的人員,大概也只有原本明軍編制中五分之一左右。雖說這些人的軍事素質和可靠度還遠遠達不到海漢軍的要求,但至少身體條件方面還算湊合,能夠經受得起一定強度的軍事訓練。

少尉將他們二人帶到了基地指揮部,引見給了今日當值的指揮官,陸軍第七師第二團團長戴成榮。

哈建義在赴杭州途中所看到的相關資料中,便有這位戴團長的介紹,知道這位戴團長的經歷也頗爲傳奇了。

戴成榮的出身並不在傳統的海漢統治區內,而是來自揚州的鹽商家族,其父親戴英達便是揚州徽籍鹽商的代表人物。當年海漢與揚州鹽商爲了爭奪鹽業市場發生過激烈的衝突,最後與徽籍鹽商達成合作協議,戴英達便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而戴成榮在那時候雖然還十分年輕,但已被家族委以重任,由其擔任戴家莊火槍隊的指揮。後來揚州局勢穩定之後,戴成榮到舟山接受正規的軍事訓練。這一去不要緊,戴成榮在舟山見識了海漢軍的真正實力之後,便果斷決定要參軍入伍,成爲海漢軍的一員。

戴成榮自知出身特殊,不易得到海漢的信任,所以入伍之後也是格外賣力,無論訓練還是執行作戰任務,都是衝在前頭,一來二去,也就慢慢靠着累積軍功和資歷獲得了提升。

後來在海漢與滿清的作戰過程中,戴成榮也被調去遼東參加輪戰,並且屢立戰功,回到浙江後還獲得了到三亞的軍事學院深造的機會。從三亞受訓回來,便被石迪文提拔爲了團長,麾下有三個營共計一千六百多人。這要放在大明統治時期,差不多相當於一個衛指揮使的級別了。

海漢軍中出身大明的人着實不少,甚至有不少高級軍官都是來自大明的歸化民,但像戴成榮這種出身豪商家庭,卻在海漢軍中混出名堂的富家子弟,那就不太多見了。

哈建義當初看過戴成榮的履歷後,也是因此而對其留有比較深刻的印象。但今日一見,發現對方卻不似他想象中那種殺伐果斷的粗莽漢子,身形長相更像是一名文職軍官。

這戴成榮處事頗爲謹慎,聽下屬稟明哈建義和王安國的身份來意之後,還是仔細檢查了他們的介紹信和軍官證件,這才請他們落座,讓勤務兵奉上熱茶。

戴成榮不太清楚哈建義的背景,不過王安國的身份他倒是很清楚。當年王湯姆指揮的先遣艦隊就是在舟山進行籌備,所以艦隊指揮部也設在定海港,戴成榮雖然不認識王安國,但也知道他就是海軍司令王湯姆的公子,自然不敢怠慢。

而哈建義的身份是國防部的高級參謀,是三亞派到杭州巡視軍務的“欽差”,戴成榮看他如此年輕,又是與王安國結伴而來,想來身份也不會簡單。他以前去過三亞,知道那地方遍地都是皇親國戚,說不得這年輕人就有自己得罪不起的背景,還是得小心應對才行。所以雖然兩名年輕軍官的軍銜比戴成榮低了足足三級,戴成榮卻絲毫沒有擺出上級的架子,耐心與兩人攀談起來。

(本章完)

第1520章 三國聯盟第1265章 貴客到第1240章 正面交鋒第1332章 令人絕望第2248章2824.第2824章3197.第3197章第2031章第1522章 有賺有虧2963.第2963章第1378章 取其輕第122章 海外考察(九)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喜發佈第2186章3265.第3265章2487.第2487章3355.第3355章第1539章 一唱一和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第162章 二道販子第1943章第2082章第2322章3285.第3285章第2171章第1642章 佔領甲米地第1144章 寸步不讓2535.第2535章2990.第2990章第1608章 大明使臣第69章 徵兵第1524章 提前踩盤2535.第2535章2939.第2939章第1541章 產業升級2537.第2537章第六百零五章 事發之後第2055章2384.第2384章第225章 越南之行(八)2841.第2841章第1826章 進退兩難第1882章 地方割據2376.第2376章第363章 偷聽3128.第3128章3276.第3276章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3211.第3211章2580.第2580章第1283章 昌石鐵路2504.第2504章第1798章 壓迫式偵察第2076章第212章 駐廣辦的改造工程第五百零三章 王湯姆的憂慮2836.第2836章第1067章 束手就擒第1731章 商業契機第1449章 戰報與國際關係第四百四十二章 擴軍在即第1529章 真假錦衣衛第九百六十章 尋跡第2035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石碌投產第1254章 搞平衡2466.第2466章2556.第2556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緩衝2661.第2661章第1023章 先遣隊(四)第168章 海漢人的民政管理第313章 頂替第1860章 殺雞儆猴第1600章 好事多磨3294.第3294章3154.第3154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圍第247章 貨幣兌換第1087章 宣傳手段第八百八十九章 官方反應第1095章 勞動力缺口第60章 鹽場公社第2134章2839.第2839章第273章 行動開始第九百九十一章 整體差距第七百八十八章 年終總結第七百八十一章第1286章 昌化工業區3196.第3196章2384.第2384章第1653章 攻打馬尼拉(三)第395章 兵臨內城3169.第3169章第六百九十三章 鎮南港的調整2761.第2761章第1181章 親自出面第六百九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第1692章 盤根問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