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貨幣兌換

從一開始驚訝於海漢人的膽大妄爲,到後來慢慢了解情況,逐步習慣了海漢人對於勝利港地區的控制局面,李奈在這幾個月與海漢人的數次接觸中逐漸也接受了這個事實——在勝利港這地方,主事的並不是崖州官府,而是無所不能的海漢執委會。

雖然勝利港加上田獨也不過是一縣之地,但海漢執委會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卻遠遠不是普通的縣衙門能相提並論的,甚至就算是崖州這種州一級的衙門,李奈認爲放到海漢人面前也毫無亮點可言。不過對於這些第一次來到勝利港的客商來說,勝利港這種相對獨立的地位實在讓他們有些吃驚。

接下來任亮帶着他們去到的地方便是勝利港貨幣兌換中心,這裡也是目前商務區內唯一一棟已經完工並且投入到使用中的建築。這棟佔地約一畝的建築四壁都是由粗重的條石砌成,風格厚重樸實,外面看着灰撲撲的並不起眼,但這裡卻是港區最重要的地方之一,整個港區的現銀幾乎都存放在這棟建築物之中。

任亮將客商們帶到這裡之後,便由財政部的工作人員來接手,向客商們介紹勝利港所獨有的流通券金融體系。

目前穿越集團的財政部主要還是以基本的財會工作爲主體,但最近執委會把銀行體系的籌建工作也交給了財政部來全權負責,因此這個部門也由閒散打雜的衙門一下子就變成了香饃饃,甚至連駐崖辦那邊早就划進外務部門編制的邱元也打報告要求調回財務部,畢竟他穿越之前就是做出納工作的,正經八百的財務部門出身,銀行業務也接觸的比較多。不過就算是邱元身上能夠多一個財務部的身份,在財務部內部的競爭中也佔不到什麼便宜,因爲執委會已經基本敲定了銀行工作的領導人選。

這個人選是來自於施耐德的推薦,他作爲財務部的主管,在離開本地之前就向執委會推薦了幾個可用之人,負責在勝利港籌備未來的中央銀行。

蔡金梅就是施耐德所看中的人選之一,而且是由他親自邀來入夥參加了穿越。這個還不到三十歲的女子在穿越前是從業於某市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部,並且已經做到了副職主管,前途可謂一片光明,但她的主管上司因爲貪腐問題而被清查之後,牽連她也被當作了黨羽。雖然蔡金梅自己並沒有做什麼違法違紀的事情,但這股旋風還是把她刮離了光明大道,被調到一個偏遠區縣去擔任營業部主管。

施耐德與蔡金梅是在工作中結識,一來二去就交上了朋友。施耐德到廣州與陶東來等人第一次碰面之後,便得到了蔡金梅調職的消息,立刻便設法鼓動蔡金梅參與到穿越行動中來。而當時仕途遭受嚴重挫折,正處於心灰意冷狀態的蔡金梅也沒有想太多,便在施耐德的勸說之下辭了工作飛到了廣州。之後她便順理成章地進了財政部,並且被施耐德當作了可以重用的屬下。

施耐德之所以如此看重蔡金梅,倒不是與她有什麼男女私情,而是真看中了她的專業水平。蔡金梅在銀行工作了七八年,從櫃員一路做到信貸部副主管,其個人能力毋庸置疑,並且對於銀行系統的運作非常熟悉,正是施耐德籌劃的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顆重要棋子。有這麼一號人物在,穿越集團在建設金融體系的時候就可以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蔡金梅在大多數男人眼中恐怕都不算美女,一米七五的身高足以讓穿越集團中半數的男同胞感到自卑,但卻瘦得如同一根火柴,根本談不上什麼身體曲線或是美感。而且她還有一個很致命的毛病就是毒舌,跟她打過交道的人一多半都被她用言語羞辱過。蔡金梅在穿越集團內部論壇上所使用的id就是原名,也是人盡皆知的著名噴子之一,執委會這幫人大概除了袁老爺子輩分太高不好出惡口之外,其他的執委基本全都被她撰文噴過,包括她的伯樂施耐德在內也沒能逃過。

鑑於這樣的狀況,蔡金梅雖然單身,但在男多女少的穿越集團內部依然無人問津。不過施耐德和其他執委都認爲正因爲如此,社會關係極其簡單的蔡金梅才更適合來管錢袋子——跟誰都有仇纔不會輕易拉幫結派,沒有家庭也能大大減小以權謀私的可能性。

“各位老闆,這是我們主管財務的蔡金梅女士,有關本地貨幣兌換的詳細規則,蔡金梅女士會爲大家進行講解。”任亮簡單地介紹完之後,便立刻腳底抹油溜得遠遠的。他出任港區管委會主任之後沒少跟財政部打交道,當初因爲貨幣兌換中心的修建速度緩慢,被蔡金梅追着噴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深知這女人招惹不得。

蔡金梅簡明扼要地說明了本地的貨幣兌換規則和兌換方式,並且重申了在勝利港使用流通券作爲唯一貨幣的規定。說完之後蔡金梅倨傲地環視衆人道:“如果有問題現在可以問我。”

有人開口道:“要是不肯用銀子換你們的什麼券,又會如何?”

蔡金梅瞥了這人一眼,冷聲應道:“不想換就別換,沒人強迫你換!”

那人也沒想到蔡金梅態度如此強硬,愕然道:“那在下便不換了!”

“把這家商號記下來,不收他們的銀子!”蔡金梅的脾氣更大:“勝利港這地方,銀子連根毛都買不到,我看你怎麼做買賣!”

那人聽到這話,纔想起李奈先前似乎也說過,這地方只能使用流通券,銀子在這裡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看到一個穿着海漢短衣的中年男子帶着幾個人進來了:“小蔡,對待新客人,態度不要這麼僵硬嘛!”

任亮很適時地出現在旁邊:“給各位介紹一下,這是我們海漢執委會的陶東來先生。”

“久仰久仰!”“早聞陶先生大名……”“在下對陶老闆仰慕已久……”

在座的一幫客商紛紛起身見禮,他們來勝利港之前也花了不少精力從各種渠道蒐集海漢的信息,而陶東來在外界的傳言中,已經隱隱成了海漢第一人的形象。

陶東來與衆人見禮之後,便接着剛纔的話題道:“我們之所以要在勝利港設立這個貨幣兌換制度,並不是貪圖各位的錢財,純粹是爲了方便大家在這裡進行交易。各位可以試想一下,每家帶來的銀子、銅錢,成色都各有不同,結算的時候相當麻煩,而我們爲大家兌換成統一的貨幣,既方便攜帶,又便於點算,更沒有折色的問題存在。各位離開勝利港的時候,可以把手裡持有的流通券兌換成現銀,而且我們拿出來的銀子成色統一,絕對不會低於官銀標準。”

陶東來朝蔡金梅使個眼色,後者便讓人拿出了已經準備好的銀錠樣品。這些銀錠都是由穿越集團自行鑄造,標準的雙翅銀錠造型,上面鑄有海漢文字標識,重量分爲一兩、五兩、十兩、五十兩和一百兩五種規格,以便於點算。當下還準備了銀秤,讓衆人現場稱重。在看過了樣品之後,就連剛纔那位質疑兌換必要性的客商也爽快承認海漢銀錠的質量的確沒有任何問題。

陶東來接着說道:“各位,我們與外界的銀錢來往數目很大,每個月都是以十萬兩計,但從沒出現過任何的問題。各位儘管放心,銀子放在這裡,我們還會派專人代爲看管,一文都少不了!”

任亮幫腔道:“各位老闆,要換銀子的就抓緊時間了,吃過午飯之後,我會帶各位去參觀本地出產的各種商品,到時候沒有流通券的人,可就沒辦法下訂單哦!”

任亮一點到這個正題,客商們就再也沉不住氣了。

“換換換!先換兩千兩!”“張三,快回船上去把銀箱擡來!”“陶先生,敢問金元寶又該如何兌換?”

對於這種混亂的局面,蔡金梅倒是早有準備,立刻讓工作人員把這些客商分別引導到幾個櫃檯辦理兌換手續。雖然中間也因爲銀子的折色問題起了一些小小的爭執,但總的來說整個兌換過程還是井然有序地進行了下去。每個客商都或多或少地兌換了一些流通券,雖然看着一箱箱現金轉眼變成一疊花花綠綠的小紙片讓人有些心疼,但想到隨後的採買必須要用到這些小紙片才能進行,客商們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僅僅一個小時的時間,兌換中心便收進了三萬多兩銀子,七百多兩黃金,並向客商們發放了相應數目的流通券。按照目前的兌換價,海漢流通券和白銀之間仍然是一比一的匯率,即一海漢元兌一兩白銀。不過因爲客商們帶來的銀子成色參差不齊,這種兌換還會視實際狀況進行折色處理。

雖然看起來兌換中心這種措施似乎是沒什麼直觀的好處,收取成色不一的銀子之後還得自行提煉重新鑄成高純度銀錠返還給需要提取現銀的客商,但執委會卻很清楚這並不是毫無意義的無用功。

首先這種措施可以爲銀行體系逐步建立起信用,爲日後的金融體系輸出做準備,並且建立起以貴金屬作爲本位的貨幣體系;其次,將貴金屬全部集中到執委會手中,而使用更加可控的流通券作爲本地的貨幣,這樣執委會就能有效地掌控住本地的經濟命脈,對目前公有制環境下的物價控制有着非常直觀的作用;第三,這也是爲了讓外來客商們形成本地以海漢爲主的概念,逐步樹立起海漢執委會的對外權威。最後,鑄有海漢標識的銀錠流通到大明社會之後,也可以有效地增大海漢在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影響力。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對此提出過質疑,因爲這種重鑄的過程很容易會引起格雷欣效應,即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大量成色好、規格統一的海漢銀錠進入到大明客商的腰包之後,很可能就會從市場流通中退出,成爲收藏的財富,而與穿越集團交易的客商則會一直使用成色不一的劣質銀錠,這樣的局面長期持續下去,會對海漢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不過很快財政部在執委會召開的公開辯論會上便作出瞭解釋,根據現代經濟的知識,格雷欣法則實際上是專屬於硬幣流通時期的一種貨幣現象,而目前的勝利港地區已經開始用可兌換紙幣逐步取代貴金屬貨幣,這其實就是穿越集團金融部門所發行的一種債務憑證,目前正處於信用建立階段,仍需與貴金屬掛鉤。而等到穿越集團的經濟總量達到一定規模,銀行信用得到社會認可之後,便可以開始發行真正的信用貨幣,脫離貴金屬的本位,獨立地發揮貨幣的職能,也就是後世所通用的各國貨幣。

而當可兌換紙幣與貴金屬硬幣同時存在的時期,格雷欣法則所起的作用往往會失效,再加上勝利港所採用的半強制式兌換措施的保障,以及目前穿越集團外貿中的極大順差,可以說在貴金屬貨幣成色問題上能夠給穿越集團造成的損失極其有限,相比現行貨幣政策在未來所能帶來的巨大收益,這點損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說到底,這還是實際購買力的問題,只要在穿越集團控制地盤內一直保持單一的貨幣體系,那麼貴金屬貨幣的實際購買力就會一直趨近於零,流通券纔是真正意義上的“良幣”。而隨着穿越集團的地盤和影響力不斷擴大,流通券或者說紙質貨幣的信用就會越來越穩固,而這對於穿越集團的前期發展來說就足夠了。

在貨幣兌換結束之後,作爲本地的傳統之一,第一次來到勝利港的客商都得到了接風宴的款待。當然在席間陶東來也沒有忘了適時地向客商們推銷本地的各種香料、水果、農作物和海產品。

相比已經屢創佳績的出口工業品,農業的發展步伐算是比較緩慢的。大量的經濟類作物都必須要等待一到兩年,長的甚至要四五年之後才能開始取得收益,因此能夠出售的品種並不算多。本地唯一大量存儲的農產品大概就是稻米了,除了農業部開發的數百畝稻田已經收穫了兩季之外,從北越返回的貨船也會多多少少地運回一些稻米,作爲大本營的戰略儲備。特別是北越移民計劃開始之後,因爲即將會迎來人口高速增長期,執委會也是特地調整了運力,加大對北越稻米的輸入量。不過稻米這東西向大陸出口的意義不大,價格比私鹽低了十多倍,有這運力還不如多運點鹽過去。

酒足飯飽之後,各家客商才紛紛呈上了貨單,說明自家所帶來的貨物種類和數量。這些貨物基本上都是按照駐廣辦的要求置辦的,大多數穿越集團所需的各種原材料和生活物資,因此在收購的意向上並不存在什麼問題,只是少量商品在價格上存在一定的爭議,但一般也不至於影響到最後的成交結果——畢竟這麼遠都運過來了,難不成爲了一點點的差價談不攏再拉回廣州去?誰都不會發這種傻,何況海漢人給出的報價也並非沒有賺頭,往往在爭議幾句之後還是達成了交易。

接下來便是客商們期盼多日的重頭戲了,他們千里迢迢從廣州來到這個偏遠港口,可不僅僅是爲了賣掉那些貨物而已,販運海漢商品所能帶來的收益將遠大於此。“福瑞豐”這幾個月就靠這個在廣州賺得盆滿鉢滿,大家早就看得眼紅了,如今終於等到這機會輪到自己頭上了。

由於這次來勝利港的商家較多,因此商務部門也不打算採取一對一的貿易談判模式了。事實上在提前接到了駐廣辦的電報通知之後,相關部門便制定了一系列全新的銷售策略來應對這次的外地客商集體到訪。

這次的產品發售活動被安排在一號基地內的會議室,所有客商在安排的座位上都發現了一個紙牌,上面寫着甲乙丙丁等天干,每家都拿一個。

任亮解釋道:“因爲這次來勝利港照顧生意的老闆太多,而我們準備的貨物數量又比較有限,爲了公平起見,這次我們將採取公開競價的方式來進行發售。”

任亮這話一出口,客商們都發出了一陣低低的議論聲。拍賣這種模式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陌生,他們並非是對海漢人採用這種模式來發售貨物表示不滿,因爲海漢商品的緊俏已經是盡人皆知的事情,海漢人這麼做也無可厚非,畢竟誰都想把自己的東西價錢賣得高一點。有人便後悔自己不應該等到船隊一起從廣州出發,要是當初從駐廣辦那裡得到消息之後立刻南下,此時只怕已經滿載而歸了。

第2050章2640.第2640章第1200章 南下之旅(三)2733.第2733章第九百六十五章 籌備工作第1965章第1612章 奔赴三亞2373.第2373章2493.第2493章第1555章 硬撐到底3019.第3019章第1374章 北上幹部第273章 行動開始第2047章2642.第2642章第八百二十章 形勢所迫第374章 反射弧略長3019.第3019章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口交易第2283章第2245章第309章 機構和人事調整第1535章 寧波商界第2230章第1039章 全身而退2500.第2500章2967.第2967章2745.第2745章第1273章 意外收穫第215章 交換情報2382.第2382章2392.第2392章第389章 一擊即潰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3331.第3331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3181.第3181章第21章 碰頭會(一)第八百零五章 實力差距第1439章 疲於奔命3108.第3108章3296.第3296章2459.第2459章第140章 抵達清化第1099章 圍剿萬家軍第七百三十四章 艱苦的攻守戰第1542章 財主們的小算盤2828.第2828章第1644章 應對手段第1022章 先遣隊(三)第1519章 利益當先第2014章第309章 機構和人事調整第1187章 市場狀況第1216章 南海銷金窟第1452章 後勤安排第278章 選定登陸點3140.第3140章2489.第2489章第2048章第1980章第168章 海漢人的民政管理2511.第2511章第九百八十三章 隨機抽查第174章 銷售模式第1071章 不同兵種第1407章 旅順堡的冬天第2073章第五百零八章 高層會談第1656章 攻打馬尼拉(六)3198.第3198章第1341章 立場搖擺第1243章 沒那麼簡單第六百章 調兵遣將第3421章第五百九十章 小動作第九百三十五章 形勢比人強第1076章 膠州灣2798.第2798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情報蒐集第2352章3091.第3091章第1279章 天下第一第1695章 互查底細第八百七十六章 舟山招商會(一)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3281.第3281章第357章 三亞港的新客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考察香港島第1544章 無力抵抗第1219章 野外遊樂第1445章 全力一擊第2015章2450.第2450章2759.第2759章2936.第2936章第1750章 民間傳聞第163章 推銷大成功第1821章 厲兵秣馬第1911章 目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