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9.第2469章

第2469章

爲了實現對朝鮮國自上而下的全面控制,海漢最近幾年也加快各種管控手段的實施速度,以確保這個藩屬國不會再有忤逆的舉動。

在文化教育方面,海漢要求朝鮮在國內全部停止使用和教學諺文,所有學堂要用海漢編撰的通識教材來進行幼童的基礎教育,官府公文和商業協議更是被要求必須使用漢字書寫內容。

當然以海漢的手腕,不會僅僅只盯着朝鮮國內的基礎教育不放,對於社會上層的滲透和改造也一直在推進之中。

早在兩年前,便由海漢文教部出面,在漢城附近的南山下修建了一處專門傳授海漢文化知識的高等學院。這間南山學院的招生對象並非尋常百姓子弟,昂貴的學費足以將絕大部分普通家庭出身的學子擋在外面,能報名入學者非富即貴,多少都有些背景,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某些王族後裔。

這些權貴子弟花費重金入讀南山書院的目的當然不只是爲了識讀漢字或者學習海漢官話那麼簡單,只要他們能在這個書院學成畢業,便有極大的機會得到海漢的支持,今後入仕則平步青雲,從軍則戰功不斷,經商則財源滾滾,前途可謂一片光明。

就算對這些都沒興趣,想安心治學當個學者,那也比別人更有機會成爲朝鮮大儒,在海漢的支持下,今後著書立說甚至開宗立派都不在話下。

簡而言之,南山書院存在的目的就是爲了持續培養立場親海漢的社會上層人物。以前這項工作是通過留學培訓來進行,不過因爲朝鮮半島與海南島之間的距離和交通條件所限,留學人員的規模和質量都遠遠達不到海漢的期望值,所以執委會才授意文教部,在朝鮮京城附近開設南山學院就近培養。

雖然南山學院的環境無法與海漢國內專門營造的留學環境相比,難以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海漢的繁榮富強,但好處在於能夠就近吸納培訓人員,並且可以根據朝鮮國內的局勢變化,對教學手段進行及時調整,這也是海漢國內那些接納留學人員的教學機構難以實現的條件。

雖然目前這個時期朝堂上的官員仍是以本土派爲主,留學歸來的官員大多是沒有太多話語權的武官,但海漢對留洋派官員的支持力度盡人皆知,只要是有留學經歷的官員幾乎都在歸國後得到了重用,因此很多權貴也樂於將自家子弟送入南山學院就讀,這樣至少能給後人保一個好前程。

與此同時,來自海漢的書籍也開始大量涌入朝鮮。這些以工業手段生產出來的印刷品在質量方面完爆同時代的雕版印刷書籍和手抄本,而且其生產成本較傳統模式也更低。

在海漢的有意操作之下,朝鮮各個大城內都開設了海漢經營的書店,然後以極低的價格將大量海漢印刷的書籍投放到市場。朝鮮本土的書坊印坊大多是小本經營,自然經受不起這樣的競爭力度,留給他們的就只有退出競爭這一條路。只用了短短一兩年時間,海漢便輕鬆拿下了這個領域。

與文化領域相比,海漢在金融貿易領域的進度還要更快一些。從海漢遠赴朝鮮開展跨國貿易和從事經營項目的商人不僅財力充足,而且大多背景深厚,要麼有大型財團在背後撐腰,要麼有一定的官方背景,甚至很多商人根本就是在替海漢高官打工辦事而已。

這些來自海漢的商業機構在航運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朝鮮本土商人想要經營跨國貿易,在運費成本方面就根本無法與之進行競爭,大多隻能經營國內的分銷部分,這就相當於進出口貿易的對外渠道都掌控在了海漢手中。

而根據兩國合作協議中的規定,雙方互免所有貿易關稅,由於朝鮮商品進出口的過程其實都是由海漢商業機構完成,這種優惠措施就給海漢工業品的涌入創造了絕佳的貿易環境。

而隨之所帶來的後果,便是朝鮮國內的手工業遭受猛烈衝擊,類似紡織、冶煉等行業,都跟印刷書籍的書坊一樣,很快就被來自海漢的廉價工業品擠壓得無法經營了。

這也正是海漢執委會對朝鮮國的控制手段之一,掐斷這個國家發展手工業的苗頭,使其長期保持在單純的農業社會狀態下,作爲一個純粹的資源供給地存在,這樣海漢就可以通過工業品對農產品之間的剪刀差,來輕鬆實現對朝鮮的財富收割。只要朝鮮的社會形態和生產力水平不出現大的變化,那麼這種收割方式就可以長期持續下去,甚至持續到幾百年後也不是問題。

當然了,爲了保證朝鮮的穩定,海漢也會向聽從指揮的這部分社會上層人士提供足夠的好處,讓他們能夠從這種剪刀差貿易中獲得收益,並且保證他們在朝鮮的社會地位能夠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培養買辦階級這種手段,執委會在穿越初期就已經在大明和安南使用過了,對此早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在朝鮮取得的成果也相差無幾。只要能壟斷一種或數種商品的進出口渠道,就足以讓某個權貴家族賺個盆滿鉢滿,而試圖反抗海漢這種商業模式的人,則會被視爲破壞階級利益的異類,很難在朝堂上長期立足。

衆怒難犯,就連李氏王族也無法免俗,國王李凒只能對海漢的商業手段裝聾作啞,他也知道如果自己想要干涉進出口貿易,那就會牽動到太多人的利益,甚至會因此而影響到自己的王位。

就算朝堂上還是有不少官員堅定地支持他,但一想到在遙遠的海漢國還有一位隨時都能替代自己統治朝鮮的兄弟,李凒就打消了所有不安分的念頭。但其實李凒也知道,隨着時間的流逝,朝堂上下依附海漢的官員只會越來越多,今後自己的話語權也會越來越弱,直到慢慢變成了昌德宮裡的一具傀儡。

(本章完)

2502.第2502章第72章 重訪故地第2124章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一樣的儋州2401.第2401章第五百零六章 動手的理由3311.第3311章2683.第2683章第七百二十七章 圍城戰第1261章 潛伏的套路2587.第2587章第2249章第1505章 強者風範3287.第3287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門檻第1110章 旅順口3180.第3180章2863.第2863章第243章 紡織產業規劃第2129章第1835章 難以脫身第四百五十三章 關於香港島的爭論2646.第2646章第1747章 利潤豐厚第316章 授獎儀式第1276章 公務出行第1574章 有錢任性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戰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3348.第3348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南日島之戰(六)2605.第2605章第2227章3252.第3252章第327章 開發與拆遷(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統一瓊州島第395章 兵臨內城第1568章 挽回影響第五百零一章 亮明態度第四百四十六章 當面提問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船與戰略2783.第2783章3155.第3155章2368.第2368章第2087章第398章 善後事宜2949.第2949章第119章 海外考察(六)第七百一十三章 南海新移民第九百三十七章 衝動消費3381.第3381章2612.第2612章第81章 未來形勢第1498章 難辦的差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另一種方案第1793章 落腳之處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第四百三十章 張網2560.第2560章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第1160章 保護傘第2194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3011.第3011章3141.第3141章3210.第3210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第九百二十五章 南下婆羅洲第1993章第2334章第四百四十二章 擴軍在即第2232章2793.第2793章第六百九十九章 戰前佈局3189.第3189章2383.第2383章第242章 駐廣辦的促銷手段2796.第2796章2382.第2382章3267.第3267章2613.第2613章第1551章 長遠眼光第八百八十九章 官方反應2800.第2800章第1384章 移民營裡的門道第七百三十二章 攻城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打狗港第2239章第105章 買買買第1129章 古現鎮第284章 各有招數第2122章第1678章 特權機關第四百五十五章 考察香港島第1954章第1930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難得的機會3326.第3326章3355.第3355章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