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9.第2439章

第2439章

儘管福山縣目前的局勢比較緊張,物資供應也很是吃緊,但這倒不會影響到穿越者們享有的各種特殊待遇。陳一鑫仍是爲陶東來設下了豐盛的接風宴,很難想像數裡外便有好幾萬缺衣少食的難民。

“最近進入登州的難民太多,野外能吃下肚的活物基本上都被吃完了,所以也弄不到什麼野味了。好在島上還有一個專供駐軍部隊的飼養場,家禽家畜和各種蔬果都不少,勉強還能把這段時間對付過去。”陳一鑫一邊給陶東來斟酒,一邊說明這桌上食材的由來。

陶東來問道:“本地的糧食儲備還充足吧?”

陳一鑫點點頭道:“儲備倒是夠,這段時間從南方運來的糧食應該有四五十萬斤了,短期內肯定不會餓死人。而且現在天氣轉暖,漁船出海也方便了,海產品也能作爲補充。”

福山縣目前雖然面臨着難民安置帶來的巨大壓力,但問題主要是在於難民營這類機構的規模仍不夠大,難以把所有涌入福山縣的難民納入管控,以至於讓縣內存在着較大的治安隱患。至於糧食儲備方面的情況倒是還好,雖說不太可能讓難民人人吃飽,但這幾個月一直都維持着食物供應沒有鬧糧荒,讓難民們得以熬過了這個寒冷的冬季。

目前本地所消耗的糧食有一大半都是依賴海外輸送,所以海漢提供給難民的食物基本上也就只是按照最低的生存標準,這樣才能保證現有的糧食儲備能在外界輸送斷絕的情況下也可維持至少二十天以上。

陶東來道:“我聽說也有不少富商權貴跑到這邊來避難,這些人目前是怎麼安排的?”

郝萬清接過話頭道:“說到這個,還真得說一句這山東有錢人也真不少。第一批來福山縣的這些人,一到這邊就掏銀子買房購地,一副要紮根下來的樣子。結果很快就把本地的物價給炒起來了,到二月底的時候,縣內的房價就已經漲了足足十倍有餘。所有的客棧、商棧、民房,凡是能租到買到的房子,基本上在三月初就告罄了。你可以問問陳一鑫,他老丈人就是福山縣第一大地主,趁着這一波可是賺了個盆滿鉢滿!”

陳一鑫笑道:“又拿我開玩笑!老丈人賺的銀子又不會進我的口袋,我可沒什麼好高興的。”

郝萬清說馬東強是福山縣第一大地主,這倒不是信口開河。馬家本就是福山縣數得上號的大戶人家,擁有千畝良田,而傍上海漢之後財產更是迅速將經營內容從農業擴展到了商貿、運輸、服務等行業。可以說只要踏入福山縣境內,就必然要跟馬家的產業打交道,外來的富商權貴想在這邊找地方暫住,自然也繞不過去。

陶東來調侃道:“你老丈人在本地這麼多產業,只怕也會惹人眼紅吧?”

陳一鑫輕描淡寫地應道:“的確也有不長眼的,不過我出手處理了幾個狂徒之後,就沒人再敢壞規矩了。”

馬家在本地的擁有如此之多的產業,當然難免會招惹麻煩,有人自認身份遠遠高出馬東強這鄉下土財主,便要求他奉上房舍供自己使用,或是打算用極低的價錢強買強賣。不過這種人往往並不清楚馬東強的背景,不知道他背後還有海漢撐腰,這類無禮要求自然不可能實現。最初有那麼幾起試圖威脅馬東強就範的事件,陳一鑫聽說後便派人去將鬧事者舉家上下全部逐出了福山縣,並且撂下狠話——福山縣是在海漢管轄之下,不管在大明是什麼身份,到了這裡都得遵守海漢的規矩。

有陳一鑫這個女婿保駕護航,馬東強自然也就少了許多顧忌。如今在本地租地方暫住的這些有錢人,至少有一半住的都是馬家名下的產業。從佔地數畝生活設施齊全的豪華大宅,到僅有一張牀的客棧小單間,各種檔次的房子都有,但價格相較平日當然是極貴,絕大多數普通人根本負擔不起。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這裡的服務優勢也很明顯,那就是千金難買的安全環境了。這福山縣別說是清軍,就連明軍在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下也同樣進不來,亂世之中,很難再找到其他比這裡更安全的地方了。

而且只要出得起價錢,在這裡也能買到包括食物在內的各種商品,甚至連肉食、酒水和新鮮蔬果都有,有錢人依然可以繼續享受人上人的生活。

不過能夠住得起這些地方的人也不多,從二月到現在,來福山縣避難的數萬人當中,也僅有不到千人是住在難民營之外的私人居所,這其中的大多數人還只是侍奉主人的隨從人員,真正的金主不過百十來人而已。

嚴格來講,馬家的行爲多少也算是在發國難財了,不過與此同時,安置普通難民的組織工作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由馬家在負責,成千上萬的難民也因此得到了生存的機會。

陶東來沒有細問馬家是如何從避難的富人們手中賺錢,在他看來這種行爲其實再正常不過,如果沒有足夠的油水,又如何能驅使馬東強這樣的地方豪強參與到安置難民的行動中來。他所在意的,其實是另一件事。

“我聽說你在這邊拉着避難的這些富商搞了一個商會組織?”陶東來問道。

陳一鑫點點頭道:“的確有這事。我弄了個山海會,只要加入,在本地的所有費用都能打對摺,所以這些人入會還挺積極的,目前已經收了幾十個會員了。”

通過牽頭搞商會組織來拓展貿易渠道已經是海漢的傳統操作手段,在南方沿海地區已經屢試不爽。陳一鑫雖然早有這樣的打算,不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時機,因爲山東的環境不比南方,海漢的控制區僅限於福山縣一地,要跟各個州府的富商權貴會面並不容易,而這次卻是陰差陽錯,有許多值得接觸的人物爲了躲避戰亂自行跑到福山縣來了,這樣的天賜良機,陳一鑫自是不會錯過。

這些人在此之前未必跟海漢有生意上的往來,所以陳一鑫也放棄了用貿易優惠措施來吸引他們,而是給出了更實際的條件。而實際操作的效果也相當不錯,這些人聽說能享受所有費用減半,而海漢人的要求僅僅只是加入商會成爲海漢的貿易伙伴,那又何樂而不爲呢?

只是他們有所不知,海漢的商會沒什麼加入門檻,只需籤兩份文書便算是入了會,但今後想要再退出就不太可能了。只要他們在意經濟利益,海漢有的是辦法拉他們下水,就如同現在拉他們入會一樣簡單。

陶東來點點頭道:“好事情,如果操作得當,兩三年之後,這裡也未嘗不是下一個舟山。”

陳一鑫道:“陶總,你可別給我戴高帽子,福山縣這地方怎麼樣,我自己還是很清楚的,肯定沒法跟舟山的條件相提並論。而且我這裡嚴重缺乏專業人員,很多事情都是湊合着在做,你看什麼時候能給我再多派些懂貿易會經營的人才過來。”

“好說,等我回三亞了,就讓施耐德給你挑幾個好用的人送過來。”陶東來走到哪裡都不免會被追着索求各種資源,他應付這種情況已經駕輕就熟,兩句話便將這事推到了施耐德頭上。

吃過飯之後稍事休息片刻,陶東來便提出想去看一看本地的難民營,順便也去馬家莊拜會一下陳一鑫的家人。而郝萬清還有其他公務在身,便先行告辭離開了。

“陶總,你的行程不是要保密嗎?這樣在本地公開露面沒問題嗎?”陳一鑫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向陶東來再次進行確認。

陶東來擺擺手道:“這裡沒什麼人認識我,我們去看難民營也不用通報身份,你只要讓你家人保密就行了。”

既然陶東來表明了態度,陳一鑫自是不會反對,當即便讓秘書曾曉文去安排馬車和護衛人員,然後親自陪同陶東來前往馬家莊。

距離馬家莊還有好幾裡地的時候,陶東來便已經在馬車上看到了路邊成片的難民營。這些營區的建築要嘛是海漢提供的軍用帳篷,要嘛是結構簡單的地窩棚,外圍再用木柵欄或者鐵絲網一圈,只留一處出入口,便是一處營地了。

不過目前福山縣境內有好幾十處這樣的小型難民營,陶東來也沒那麼好的精神一個一個地挨個全部看過去,只需看一兩個有代表性的地方就行了。

“陳一鑫,你找個新近修好的難民營,我們去看看。”陶東來早已做好打算,當即便給陳一鑫下達了指令。

不一會陳一鑫便命車伕將馬車停在路邊,然後與陶東來一起下了車,步行前往鄰近的一個難民營。

“這個營地是昨天才建好的,上午完工中午開始安排難民入住,昨天就已經住滿了。”陳一鑫一邊帶路一邊向陶東來說明這個難民營的情況:“建設方案是按五百人的標準,但實際入住的人數肯定比這個數字要高出不少。”

這個營地的外圍甚至連木柵欄都沒有,就全靠木樁間拴上鐵絲網作爲障礙,營地內的情況在外面就能一覽無餘。營地內幾乎全是簡陋的窩棚房,僅有兩頂大的行軍帳篷,據陳一鑫解釋,這兩頂帳篷是專門用來安置老弱婦孺的。

進入營地後,可以發現這些地窩棚雖然極爲簡陋,但佈局還算整齊,而且大小基本一致,看得出施工還是比較有條理。而且住處周圍都挖了排水溝,一般的降雨應該還不至於讓難民們的住處變成澤國。

這種地下挖個淺坑上面搭個房頂的簡易建築,修建起來其實很快,工具和勞動力充足的情況下,四到六人只用大半天時間就能搭建出同等人數所需的住所。事實上這處新建成的難民營所有的建築,基本上都是由前期被收容的難民搭建完成。而新近被收入這處難民營的人員,他們也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接下來便同樣得投身到勞動當中,參與修建下一處難民營。

參與勞動當然不會有什麼經濟報酬,但可以獲得更多的食物。普通難民每天只能得到一頓食物,而參與勞動則可獲得兩頓份量更足的食物,所以絕大多數具備勞動能力的難民都會選擇接受官方的安排,以保證自己有更多的食物攝入。

當然了,住在如此簡陋的建築中,頂多也就是免受寒風侵襲而已,但也絕對說不上舒適。一間地窩棚原本設計是住四到六人,但由於目前的難民數量已經超出安置能力,所以都是安排八個人住進去,擠得滿滿當當。

而之所以將每個難民營的規模限制在數百人,也是因爲海漢官方的人手有限,沒有辦法管理大型的難民營,而幾百人的小營地即便出現問題,官方也可以很快加以處理。特別是在此之前已經抓到過準備混入福山縣的奸細,陳一鑫也不敢大意,對各處難民營的治安狀況都盯得很緊,在難民營中鬧事的人員,不問情由對錯,一律發配到福山銅礦去做苦役。

“我們現在有好幾萬的免費勞動力,但沒法充分利用。我們沒有那麼多的人手來保障施工過程的安全,所以只能挑選那些身體條件較好,而且聽從指揮的人出來勞動。每天實際出工的人,可能連難民人數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所以截止目前,我們修建難民營的速度也還是趕不上難民增加的速度。”

說到難民營的問題,陳一鑫也有些無奈。絕大多數難民尚未經過系統化的管教,海漢可不敢給全員都安排上需要外出的勞動任務,否則一旦有人從中作亂,這成千上萬拿着勞動工具的難民可不是那麼容易控制得住。所以福山縣如今空有幾萬免費勞動力,但因爲有太多顧忌,實際利用效率卻是低得可憐。

(本章完)

2840.第2840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情報蒐集第2080章2690.第2690章第1510章 威逼利誘2664.第2664章2763.第2763章第2301章第1138章 收穫不小第1418章 利益分配第七百二十五章 難得的機會2552.第2552章第323章 軍官進修班第1193章 婚嫁之事第八百七十二章 白刃戰3023.第3023章第1486章 各憑本事第七百三十四章 艱苦的攻守戰第1984章第99章 內亂第1456章 東江鎮的利益3004.第3004章3074.第3074章第2169章第1716章 培訓期第288章 慶功總結第1502章 逆流而上第1700章 流放五千裡2516.第2516章第八百八十五章 山中追剿第2324章2723.第2723章第2192章3039.第3039章2529.第2529章3297.第3297章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第七百零五章 十八芝的逃亡計劃第九百九十六章 心機第2151章2581.第2581章2829.第2829章3389.第3389章3167.第3167章第1686章 傀儡機構2698.第2698章第1615章 奢望第1557章 野心勃勃3007.第3007章第1889章 長遠規劃第2305章第140章 抵達清化第2110章2814.第2814章3277.第3277章3301.第3301章第305章 在商言商第1242章 這是村莊還是堡壘第1387章 若想人不知第3444章3324.第3324章第398章 善後事宜3325.第3325章第234章 來自大陸的新動向第2292章第1898章 隆重迎接第1671章 權錢交易第1895章 實力說話第2191章第1846章 交換條件第1749章 皆爲利來第1087章 宣傳手段第1047章 特別行動第1521章 利益交換2537.第2537章2436.第2436章第1527章 惹不起的對頭第1258章 市場競爭第八百一十七章 動機2618.第2618章2579.第2579章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第1409章 以戰代練第九百五十五章 接頭3300.第3300章2671.第2671章第2141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巴達維亞城3142.第3142章3369.第3369章第1465章 招商會第45章 談條件(二)2467.第2467章第1372章 回撤3416.第3416章第1921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初戰告捷3244.第3244章第2169章3098.第309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