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8.第2418章

第2418章

事實上劉山夏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到這裡,1634年海漢佔領此地之後,爲了在附近山區建設石化工業區,他就曾來過一趟。不過那時候執委會和工業部對於出磺坑油田的規劃都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即先確認地下油田的位置,至於其他基建工程的建設,都只是按照殖民地初期標準來執行。劉山夏當時手頭還有其他重要工程,所以並未在這裡待上太久,匆匆部署完採油區的基建施工方案後就離開了。也正因爲前次到這裡只是走馬觀花,如今再次造訪這裡,劉山夏卻沒有多少故地重遊的感覺。

如果以專業的眼光來審視苗栗本地的環境,劉山夏認爲在這裡修建陸上通道的工程並不算太難,後龍溪流域面積寬廣的沖積平原提供了極好的自然條件,而且這裡多是無主之地,在修路用地方面也基本不會存在人爲障礙。後龍溪流向雖然在途中拐了兩次近乎直角的大彎,但根據現有的地圖資料和陸上通道來看,只需在後龍溪中段架設一座通行能力更強的橋樑,便可讓整條道路實現完全貫通。

真正可能存在的問題,劉山夏認爲不是施工方案和相關的工程技術,而是人力。要修建這樣一條四十多里長的道路,並且對道路等級有一定的要求,那麼工期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取決於能有多少勞動力投放到施工過程中了。而本地現有的勞動力大多集中在採油區,並且有本職工作要完成,顯然不可能抽出太多人蔘與到修路工程中來,看樣子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後續遷入本地的移民身上了。

但遷入移民的行動什麼時候開始實施,劉山夏並非民政部門的官員,對此也沒有更確切的信息。他也僅僅只知道山東方向正在大量運出戰爭難民,或許其中有一部分人會被安置到苗栗落腳。如果能保證這裡最終能有兩三千勞動力參與到修路工程中,那麼就有望將工期控制在一年以內。

劉山夏想到這裡,轉頭又對高樅問道:“本地開始修建安置移民的住處沒?”

高樅撓頭道:“回稟大人,卑職只是負責防務,對這些安排不太清楚……”

劉山夏擡手示意自己明白了,也沒讓他繼續解釋下去。如果要安置大批移民,肯定得提前準備好住處和各種基本生活物資,而這種移民村的工程肯定也不是小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如果已經動工,不可能沒有消息傳開。高樅稱自己不清楚,那就多半是還沒開始張羅這些事了。

但劉山夏並不認爲這是本地管委會的責任,以苗栗這邊的開發建設水平來看,這裡的財政狀況恐怕還處於依賴國家提供經費的階段,要籌備接納即將到來的大批移民,大概也得等上頭撥款之後才能開始實施。而遷入移民所需涉及的方方面面頗多,僅憑這苗栗地區的管委會肯定很難協調,多半還是得等上一級的民政部門出來牽頭才能解決問題。

但關於苗栗這邊管委會的情況,劉山夏所知甚少,只聽說這邊管事的官員換得比較勤,原因也很簡單,沒人願意在這種條件艱苦的地方長期紮根,所以只能安排人員輪換。這或許也是本地基建水平較爲落後的原因之一,畢竟主管官員任期不長,那也就沒有必要去做一些諸如基建工程之類的長期規劃了。

其實以苗栗的環境條件而言,出現這種情況也不難理解,絕大多數穿越者都更願意在生活更方便的地區待着,那裡纔是他們心目中的文明世界。要在這深山老林的地方一待就是一年半載,的確很多人都不會樂於接受這樣的工作安排。即便換作是劉山夏自己,大概也很難耐得住性子在這地方長期駐守。

正如高樅預計的時間一樣,三艘交通艇在兩小時後便駛入了山區,這裡與後龍溪下游的平原有着非常清晰的地形分界線,從這個分界線開始,再往前就是屬於採油區的範圍了。

由於地形的變化,這裡的水面也要比山外更爲狹窄,船舷離溪岸最近處可能也就三五尺遠,這樣寬度甚至都沒法容納兩艘交通艇並行。不過劉山夏估計上游應該還有水面稍寬的地方,否則這交通艇在如此狹窄的地方根本就沒法完成調頭。

果不其然,進山之後又走了大概三裡水路,前面水面豁然開朗,原來是一處深潭,寬度約有十丈左右,足以讓交通艇從容完成調頭。而採油區的碼頭便建在此處,與海岸附近的那處碼頭相似,也是木製棧橋,不過岸邊的房舍明顯要多了不少,不遠處的林間隱隱約約能看到成片的房屋,有白色炊煙裊裊升起。如果不是親自來到這裡,的確很難想像在這種地方還藏着一個人口過千的小鎮。

交通艇上的蒸汽機動靜不小,隔着半里地就能聽到,所以當他們抵達的時候,碼頭上已經站着數人,等着協助這幾艘船靠岸。船上的水手拋出纜繩,棧橋上的人接到之後,便將纜繩拖到岸邊的繩樁上拴好,然後等待船靠岸之後將棧橋上的跳板推過去搭好。

“大人,請您稍等片刻,卑職先上岸安排一下,爲大人備好車馬。”高樅向劉山夏報備之後,便趕緊先行下船。

劉山夏見岸上似乎也沒安排什麼特別的迎接儀式,心中還是微微有些失望。他這些年走南闖北去過不少海外殖民地,最遠甚至還到過遼東,主持金州地峽防線的改建工程,無論到哪兒都是受到熱情的接待,當地官員都極爲重視他的到來,但苗栗這地方似乎有點特殊,就派了個少尉出面迎接自己。雖說海漢對於接待規格沒有什麼硬性規定,但這不免還是會讓劉山夏覺得自己有些受到怠慢。

不過高樅倒是沒有讓劉山夏等待太長時間,很快就返回碼頭,請劉山夏一行人下船。高樅帶來了幾輛馬車,準備先帶他們去住處安頓。

劉山夏終於忍不住問道:“本地管委會的人呢?怎麼一個都沒露面?”

高樅應道:“回稟大人,管委會的王主任平時都在油井那邊監工,卑職已經派人去通知了,應該很快就會趕過來。大人不如先隨卑職去住處休息片刻,再辦理公務不遲。”

按照官職級別來說,劉山夏是建設部的副部長,級別當然是要比本地管委會主任要高出好幾級。但兩者不是同一個部門,劉山夏也不好當着其他歸化民的面發火,而且這裡畢竟不是三亞,真要是鬧得不愉快,自己也沒法奈何對方。當下只能鼻子裡哼了一聲,讓高樅趕緊安排。

高樅當然也能看出這位三亞來的劉大人情緒不太好,不過他自知人微言輕,不敢隨意說話,趕緊帶着劉山夏乘車前往駐地。

高樅找來的馬車就只有一輛是三亞城區比較常見的四輪箱式馬車,剩下的都是人貨混裝的大篷車。不過這次來的一行人當中也就只有劉山夏一名貴賓,安排其他人乘坐大篷車倒也沒什麼問題。

劉山夏的兩名貼身護衛職責所在,一人跟他一起坐進車廂,另一人則是直接坐到車伕身邊。高樅沒有上車,部下已經牽來一匹馬,他翻身上馬,趕在馬車前面帶路。

馬車離開碼頭後沒走多遠,便向北經一座石橋到了後龍溪的另一邊。本地管委會爲劉山夏安排的住處其實並不遠,估計離碼頭也就一里多不到兩裡地,乘坐馬車片刻工夫就到了。

劉山夏下車後,高樅快步上前帶路,這是一處建在溪岸旁山坡上的中式莊園,建築是磚石結構,四進的院子依山勢向坡上遞進鋪開,要在這山區修建如此規模的莊園,這工程可是着實不小。

高樅介紹說這是當年開發出磺坑油田的時候,爲主持工作的田葉友所建的住處。不過田葉友也同樣沒有在這地方待上太久,油井開始正常開採之後,他也很快就交接工作離開了這地方。

劉山夏笑道:“這莊園的建設方案還是我設計的,不過當年我離開這裡的時候還沒有開工,也不知道這地方建好後田葉友在這裡住了幾天,他投錢建這房子多半是虧本了!”

這種需要一定施工技術的莊園顯然不是當時在這裡挖土方的那些勞工所能完成的,劉山夏臨走的時候曾建議田葉友從福建僱傭匠人來主持修建工作,看樣子他多半是把劉山夏話聽進去了。但這麼大的工程,恐怕工業部也不會給田葉友報銷費用,所以劉山夏纔會判斷這莊園應該是田葉友自掏腰包建的。

高樅壓低了聲音應道:“大人,這房子如今仍是田大人的產業。”

“哦?這幾年就這麼空着?”劉山夏聞言有些吃驚。他知道田葉友後來並沒有在苗栗這邊常駐,這房子應該也不會給本地的工人當宿舍用,那豈不是就只能一直空置了。

高樅道:“那倒沒有空着,歷任管委會主任到了這裡,都是住在這莊園裡,據說是向田大人租的。房子是一直都有人住的,平時打掃得也很乾淨,請大人放心。”

劉山夏聽到這裡就明白了。這種模式其實並不稀奇,三亞也有人在亞龍灣等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商業地產,然後以度假酒店的方式進行經營,而服務對象便是有消費能力的穿越者。畢竟有一些穿越者並不在三亞常駐,自行修建大莊園很不划算,但出於某些原因他們會三不五時地回到三亞,而這種時候短租一個條件比較好的地方暫住無疑也是一種極好的選擇。

當然了,要在三亞找一個條件合適的暫住地有很多選擇,而苗栗這地方就不一樣了,這種深山老林的地方,應該也不會有第二處同等條件的莊園了。對於到這裡就職的穿越者來說,任期短就意味着自行建房會很不划算,很可能房子還沒建成,任期就已經結束了。如果不願意與手下人一起住在擁擠的集體宿舍,那麼租住這個莊園基本就屬於沒有選擇餘地的剛需。

這麼大一處莊園,如果是放在三亞,劉山夏估計一個月的租金肯定要上四位數了。要是如高樅所說,一連幾年都有房客租住這地方,那估計當時田葉友修建這莊園的費用也早就賺回去了。

不過劉山夏旋即想起,既然這裡一直有人住,那自己帶着手下住進這裡豈不是會有些不太方便,他立刻向高樅問及此事。

高樅應道:“大人,管委會的王主任本來的確是住這裡,不過再過得幾日,王主任任期就滿了,屆時便會搬出去。他的家人前幾天已經離開這裡去了澎湖,所以目前住在這裡的就只有王主任和幾個下人,安排大人您住這邊,也是王主任的意思。大人放心,您住在這邊是沒有費用的。”

劉山夏聞言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豈是在意那點租金的人,不過這位王主任主動安排自己住進這個莊園,倒也算是釋放出了一點善意,稍稍沖淡了先前沒有親自出迎帶給劉山夏的不快。

高樅帶着劉山夏在莊園的前兩進院子轉了轉,後兩進院子是那位王主任住的地方,他們也就沒有擅自進入。這個時候劉山夏一行人的行李和幹活的工具也終於送到,便將這些大箱小箱擡進了安排給他們的第二進院子裡。這院子光是兩邊廂房就各有三間房,雖然劉山夏一行多達十幾人,住進這個院子也絲毫不顯擁擠。

劉山夏住的是正房套間,最外邊是一個會客室,往裡走有一間小書房,穿過書房之後纔是臥室,臥室旁邊還按照海漢人的習慣設置有一個衛浴室。劉山夏看了看,衛浴設備全是三亞所產,當下也是滿意地點了點頭。看樣子當年田葉友蓋這房子的確是原封原樣使用了他的設計,連裝修也沒有打半點折扣,難怪後來到這裡任職的官員都願意掏錢租住這個地方了。

(本章完)

第1706章 絕處逢生第六百八十五章 情報蒐集第1154章 炫耀武力第25章 勞改營(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談判與妥協第2351章2517.第2517章第1769章 有所求第1078章 進駐芝罘島2562.第2562章第1055章 步步推進2443.第2443章第1789章 大軍過境第375章 劉香的使者第1842章 繼任者第1311章 軍營演出第七百五十九章 荷蘭使者第267章 軍援協議達成3226.第3226章第1169章 各有打算第2149章第1700章 流放五千裡3247.第3247章第1272章 無法成事第九百零五章 臺北建設第2290章第七百九十八章 聖多明哥城第2022章第193章 駐崖辦的不和諧因素第1813章 雙管齊下3413.第3413章第88章 僕役市場3333.第3333章2395.第2395章第1774章 人情往來3257.第3257章第1274章 厲害人物第3425章2692.第2692章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2650.第2650章第2009章第四百零七章 新生活(三)第1886章 澎湖小憩第八百九十三章 順藤摸瓜3141.第3141章第1401章 病毒危機第九百九十六章 心機第1423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八十四章 南下作戰第2052章第1622章 備戰第1685章 西管局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第139章 海外拓殖行動開始第五百一十八章 說服王尊德第291章 福建來客3010.第3010章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2607.第2607章2748.第2748章第1404章 去遼東第1999章第六百四十章 局勢惡化3405.第3405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第1390章 難以掩蓋3257.第3257章第2050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昌化的建設進度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無奈3265.第3265章第1688章 換湯不換藥第126章 行動籌備第1610章 外交難題2616.第2616章第2239章2491.第2491章第1958章第49章 海漢第327章 開發與拆遷(二)第1310章 令人絕望第1815張 誰更快3129.第3129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武器換人口第1979章第1306章 海口新貌第354章 北越變局2575.第2575章2889.第2889章2988.第2988章第188章 少壯不努力第1661章 攻打馬尼拉(十一)第2243章2514.第2514章第七百五十六章 濁水溪畔第2196章第1385章 收買第1521章 利益交換第1818章 構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