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6.第2406章

第2406章

如何權衡複雜國際關係中的利弊,是一項相當考驗決策者眼光和智慧的任務。海漢的穿越者們雖然擁有形同開掛的歷史視角,但當自己所建立的國家真正身處其中的時候,也仍會面臨許多艱難的選擇。

海漢的發展離不開大明提供的資源和市場,因此維持大明現階段的穩定統治,使其短期內不會被關外蠻族或者農民軍所取代,對海漢來說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這一點也是絕大多數穿越者的共識。爲此海漢不惜花費極大的代價開拓北方航線,建設軍事據點和殖民區,並且將本國戰鬥力最強的軍隊長期部署在北方邊陲直接與滿清形成軍事對峙,以此來爲已經開始搖搖欲墜的大明續命。

除了經濟方面的巨大付出之外,這樣的軍事部署也在無形中限制了海漢在其他方向上的拓展進度。王湯姆在剛剛過去這個冬季的探索之旅已經證明了繼續往北的環境並不適合建立海漢式的殖民貿易港,而且高寒地帶開發自然資源的難度也會遠遠大於低緯度地區。而從海上向南、向西卻有更爲廣闊且更宜居的地區可供海漢探索,如今所欠缺的就是軍事力量的投入了。

如果東北亞地區的國際局勢能夠趨於緩和,那麼海漢就可以將閒置下來的精銳兵力調去別的方向執行更有價值的任務,這顯然會比讓他們守着北方這麼兩三處軍事據點要更有意義。

但站在大明和嶽永壽的立場上,他們不會意識到遼東停戰將會給海漢帶去什麼樣的影響。限於所掌握的信息,嶽永壽頂多能想到海漢會在停戰後省下大量的軍費開支,但卻無法理解海漢在更高層面上對國際關係的審視和權衡。

嶽永壽想要憑一張嘴說服錢天敦當然不太可能,他目前所能做的也就僅僅只是懇求錢天敦不要答應滿清的提議,先儘量設法拖住滿清與海漢談判的進程,爲大明爭取更多的時間來開出一些更具吸引力的條件。

但大明真能開出讓海漢無法拒絕的條件嗎?嶽永壽對此其實一點把握都沒有,他知道朝廷對海漢的態度複雜又矛盾,既想利用海漢軍來對付滿清,又不願讓海漢繼續佔大明的便宜,蠶食大明的土地。而海漢想要的那些條件,比如通商、移民,承認爭議地區歸屬權等等,大明一向十分抵制,即便是時局不利,朝廷也未必願意對海漢妥協。 WWW⊕ ttk an⊕ ¢O

嶽永壽費了不少口水,拐彎抹角打聽了半天,但錢天敦卻隻字不提滿清使者到底給停戰和談開出了什麼樣的條件,這就讓他十分難辦了。若是能掌握滿清開的條件,那大明至少還可以比着葫蘆畫瓢,給海漢開出差不多的條件,那樣海漢顧及盟友關係,肯定還是會站在大明一邊。但如今海漢人故弄玄虛,不肯透露與滿清談判過程中的關鍵信息,這讓嶽永壽要如何上報朝廷。

但無論如何,滿清使者如今已經到了金州,這事半點耽擱不得,嶽永壽從錢天敦這邊告辭離開,就趕緊回到使館開始起草奏摺。這消息必須得以最快速度送回京城,否則讓滿清跟海漢談得七七八八了,大明到時候就算拿出優厚條件也很可能趕不上趟了。

當然了,不管嶽永壽用八百里加急還是飛鴿傳書,這傳遞消息的速度肯定都比不過海漢所使用的電報系統。這份急電在錢天敦從金州發出的當天,便已經擺到了執委會的會議桌上。

“情況大致就是這樣了,希望大家都能暢所欲言,談一談對這件事的看法。”陶東來念完這份長電報的內容之後,便將接下來的發言權交給了在座的其他人。

事關海漢今後一段時期的發展戰略,陶東來在接到電報之後也不能一言而決,決定還是按照正常的處理程序,通知目前身在三亞的海漢高官們立即到勝利堡開會討論對策。

寧崎率先開口道:“當年我們決定出兵遼東,是在考慮了歷史發展進程之後,決定以軍事幹涉的方式來讓形勢向着有利於我國的方向發展。如果我們要跟滿清停戰,那我認爲首先要審視我們是否已經實現了當初的目標。順便我也提醒一下在座各位,我們當時定的目標有三條,一是在遼東建立統治區作爲在東北亞黃渤海地區的戰略支點;二是對滿清實施軍事打擊,使其無法分兵入侵大明;三是以牽制滿清爲條件,從大明和朝鮮爭取到更多的好處。”

“如果從現狀來看,其實我們已經基本實現了當時所制定的目標。我們控制住了金州,在遼東半島長期牽制了幾萬清軍,並且跟大明和朝鮮都建立起了盟友關係。雖然有些細節問題的處理還不夠圓滿,但整個過程還算比較順利。”

衆人聽着寧崎的分析,都是微微點頭表示認同。當初在勝利堡制定遼東戰略的也大致就是在座這些人,所以寧崎提起當時的決議,衆人也都還留有比較清晰的印象。

顏楚傑道:“雖然當初定下的這些目標的確是實現了,但如果我們要跟滿清停戰,那當地的情況恐怕會出現反覆,滿清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們試圖跟我國停戰的目的可想而知,就是要騰出手腳來對付大明!”

寧崎道:“我們肯定不能坐視大明被滿清入侵,但實際情況是我們在遼東的牽制效果正隨着滿清的壯大而逐步減弱。在過去的幾個月當中,滿清調動了十萬人馬南下入侵大明,但遼東方向依然保持着足夠的兵力跟我國軍隊對峙,可見我們需要動用一些新的手段來牽制滿清才行。”

顏楚傑道:“如果執委會能夠批准更多的軍費預算,那我們當然也能向遼東方向派去更多的部隊,或是增加在遼東的軍事行動頻率,讓滿清也不得不在遼東半島投入更多的資源來維持軍事平衡。但我需要提醒各位的是,目前我國在海外的軍事部署已經是比較明顯的北重南輕狀態,除非我們能在北方就地招募和訓練成建制的部隊,否則駐軍規模南北失衡的狀態還將會進一步加劇。”

“在向北方投入更多的軍費之前,我也要提醒各位考慮一下投入產出比。”施耐德接着顏楚傑的話頭道:“衆所周知,我國這些年裡在北方的投入一直是入不敷出,特別是金州地區,爲了維持當地的運轉和金州地峽防線的穩固,我們每年花在那裡的各種開支高達百萬,到目前也沒有出現收支差距趨於持平的跡象。”

“當然我也知道金州對我國的戰略意義不能簡單地用當地的收支數目來衡量,但各位要知道一件事,金州地區是我國目前唯一常年處於戰爭狀態下的地區,因此當地的軍費開支水平也要遠遠高於其他海外統治區。如果我們只能通過增加駐軍規模的方式來維持其對滿清的牽制效果,那我個人很擔心金州會成爲一個無法填滿的無底洞!”

顏楚傑看了一眼施耐德,淡淡地應道:“八字還沒一撇的事,也不用那麼快就叫苦吧?再說這幾年如果不是海漢軍在金州形成有效牽制,大明的頹勢只會暴露得更快更徹底!”

“我也認爲在遼東方向增兵無助於解決當前的問題,應該換個思路,開源節流,從其他方向考慮制衡滿清的辦法。”白克思提議道:“不如我們加大對大明出口軍火的力度,讓大明能武裝起更多的火器部隊,這樣他們就能自行應付滿清施加的軍事壓力了。”

坐在他旁邊的顧凱立刻搖頭反對道:“這恐怕不太妥當。這次清軍一路打到山東,已經暴露出了明軍作戰體系中的很多問題,真正能打的部隊就那麼有限的幾支,而且其負責人在大明朝堂上沒什麼影響力可言,如果我們直接向大明出售軍火,也未必到得了這些有心殺敵的人手上。”

“我們可以設法跟這些人直接交易,有哪些人是比較靠得住的,我想寧崎可以根據史料整理一份詳細的名單。只要與這些帶兵的高官建立起關係,我們就可以慢慢向大明的主戰派施加影響力。”白克思對此倒是有所準備,立刻迴應了顧凱的質疑。

“但嚮明軍大批出售武器,這也有可能會在將來變成威脅到我國利益的隱患。”顧凱仍然不甚認同通過武裝明軍來制衡滿清的這種思路。

“向大明出售武器裝備這件事,恐怕是勢在必行了。”陶東來插了一句:“請何部長給大家說說最新的消息。”

坐在後排的何夕這纔開口道:“根據安全部和軍情局在山東交戰地區所收集的情報,這次攻打濟南府的清軍部隊中已經出現了成建制的火槍兵和炮兵部隊,其戰鬥力似乎還在明軍之上。我們有理由相信,西班牙人所掌握的兵工製造技術已經通過日本平戶藩流入了遼東,並且在滿清實現了一定規模的量產。但關於火器部隊的編制規模和相關武器裝備的產能,目前我們還暫時沒有掌握更詳細的信息,有待進一步的調查。”

顧凱聽完何夕的話之後就明白了陶東來剛纔所說的意思:“這就是說如果我們不向大明提供武器裝備,那明軍的戰鬥力差距也會被越拉越大?”

陶東來微微點頭道:“正是這樣。如果我們完全不插手,或許再有兩三年時間,明軍在正面戰場上就徹底打不過清軍了。”

實際上此時離原本歷史清軍入關攻佔京城取代大明也僅有五年左右的時間了,但海漢在這個時空的出現所導致的蝴蝶效應讓滿清掌握了先進武器的製造技術,這或許會讓滿清比歷史上更早發動。

“跑題了,我們還是先討論金州那邊現在需要處理的問題。”寧崎努力將話題拉回到原本的軌道上來:“到底要不要接受滿清的和談請求?”

陶東來道:“其實這與我們剛纔討論的內容也有關聯,兩者並不矛盾。如果我們接受滿清提議的停戰方案,那麼就意味着我們可能要放棄在遼東方向的牽制,以及對大明的直接軍事介入。要讓大明在這種情況下實現自保,或許真就只能通過給明軍升級武裝來實現了。”

寧崎問道:“那我們是否可以要求滿清與我國停戰的同時,也必須與大明進入停戰狀態?有必要的話還可以拉上朝鮮,以此來作爲停戰條件的一部分。”

陶東來微微皺眉道:“可以嘗試,但希望渺茫,滿清應該是已經通過這次入侵山東看明白了我們和大明之間的貌合神離,認爲這中間有機可趁,所以纔會再次向我們提出了停戰和談的要求。”

滿清前年同樣是皇太極親率十萬大軍,準備跨過鴨綠江東征朝鮮,但在渡江之前,海漢便開始派出武裝戰船在鴨綠江上阻攔清軍渡江,之後更是直接出兵介入戰事,在大同江畔阻擊清軍主力,後來一路將清軍趕到鴨綠江北岸才收兵。而此次入侵大明,清軍一路突入打到山東,甚至還渡過黃河攻下了濟南府,也沒有見着海漢軍的影子。

對比海漢軍前年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這隻有兩種可能,一是大明出於猜忌不肯讓海漢出兵施以援手,寧可被打個稀爛也不讓海漢介入;二是大明雖然向海漢求援,但由於某些條件沒能談攏,海漢最終是選擇了袖手旁觀。

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毫無疑問兩國之間都存在着極大的隔閡,並沒有兌現表面所宣稱的軍事同盟關係。既然打成這樣了海漢都沒有介入,那站在滿清的立場上,自然是要嘗試一下是否能讓海漢終止在遼東的動作,爲自己今後攻打大明的行動解除後顧之憂。

如果海漢要在停戰談判中把大明或者朝鮮也拉進來,讓滿清承諾同時對這兩國也進入停戰狀態,這無異於是讓滿清自縛手腳。如果這種條件都能談成,那談判各方中唯一吃虧的恐怕就有滿清了。

(本章完)

3217.第3217章第1884章 中左所城軍演第五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明第2355章第八百七十八章 舟山招商會(三)第9章 籌備進行時(五)第2142章第1709章 戴罪立功2880.第2880章第2200章第1773章 靈活應對第1082章 懷疑對象第1410章 狙擊小隊第九百五十章 形勢變化第1033章 激戰後龍溪第八百二十三章 自由的代價3119.第3119章第1163章 三日之約2967.第2967章第1471章 北方航線(四)第275章 會師永安港第五百六十五章 各有打算第1171章 古怪的火災第1353章 內部溝通第1682章 各施手段第2302章3228.第3228章第324章 進修生的軍訓安排第1204章 實習期第2123章第1888章 農業開發2643.第2643章2992.第2992章第1343章 地理知識2796.第2796章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第九百零九章 順利推進第1191章 真相重要嗎第1983章2619.第2619章第八百八十五章 山中追剿2636.第2636章第2317章第2030章第3440章第1435章 龜縮不出第2068章3204.第3204章第361章 土地問題講座3041.第3041章2610.第2610章第1317章 大題小作第1196章 重獲自由的機會2533.第2533章第1884章 中左所城軍演第1610章 外交難題3105.第3105章2431.第2431章第2062章3314.第3314章3259.第3259章2930.第2930章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峽第七百五十三章 開荒屯墾第1428章 三路齊發第1297章 安撫與威脅第1593章 別樣的聚會2487.第2487章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3298.第3298章3205.第3205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第1503章 城外江畔第七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交火第2361章第113章 調教猴子的正確姿勢第1058章 另闢蹊徑3149.第3149章四百一十四章 入職考評第2081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婚姻大事第1826章 進退兩難2497.第2497章第270章 北越軍的防禦手段第203章 安西教練的野望3372.第3372章第2038章2917.第2917章第1693章 商界新貴第八百八十七章 三六九等第1437章 炮轟紀家堡第46章 達成合作第2357章第2329章第八百五十章 六橫島3391.第3391章2381.第2381章第1228章 幕後黑手第173章 推銷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