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9.第2369章

第2369章

陳一鑫說來說去就一個意思,一切皆有可能。海漢接下來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就要看滿清和大明各自能夠開出什麼樣的條件了。

這樣的狀況着實是讓嶽永壽感到很爲難,作爲大明特使,他當然要盡職盡責地守護本國的利益,但他的權限無非是與海漢官方保持日常溝通,順便收集金州的軍政情報,至於涉及到陳一鑫所說的條件,那他可沒權限隨隨便便向海漢作出承諾。

從目前所掌握的信息來看,嶽永壽可以判斷賄賂陳一鑫這招基本上是行不通的。滿清使者想用這個法子來換取陳一鑫對停戰議和一事的認同,但很顯然這並不是陳一鑫感興趣的條件,否則他很可能已經收下對方給出的好處,答應與滿清議和了。

那麼陳一鑫個人,或者是他所代表的海漢官方,想得到的好處究竟是什麼呢?以嶽永壽的眼光見識,他在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物資、糧草和軍費。

海漢在金州常年駐紮作戰部隊的確會產生不小的開銷,嶽永壽來金州的時間已經不短,對此也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海漢軍的吃穿用度和武器裝備水平都大大超過明軍,可想而知軍費開支必然十分龐大。

而陳一鑫還特別提到了海漢軍協助朝鮮抗清,便是因爲朝鮮國開出了合理的條件。以朝鮮的國力,想必爲此是連國庫都掏空了。

但朝鮮那時候已經是有亡國之危,如果不請強援出兵救助,很可能就沒辦法繼續生存了。而眼下的大明卻還不至於面臨那樣的絕境——至少在包括嶽永壽在內的絕大部分明人眼中,這個王朝還遠遠沒到快要傾覆的危險程度。

既然沒有那麼迫切,那麼大明能給予海漢的條件,自然也不太可能像朝鮮那樣予取予求,但考慮到滿清也可能會在後續給出新的議和條件,這個尺度就需要好好權衡了。不能給得太多滋長了海漢人的野心,今後不好掌控局面,也不能給得太少,讓滿清抓到機會趁虛而入,破壞了大明與海漢之間的軍事同盟。

這種極爲考究之事,嶽永壽沒有權力獨自作出決定,他也只能儘快寫奏摺上報朝廷,說明其中關鍵,把難題交給朝堂上的大人物們去頭疼。

嶽永壽道:“此事事關重大,在下必須上奏朝廷,不知陳將軍是否還有什麼要求,不妨一併提出,在下也好在奏摺中寫明原由。”

陳一鑫應道:“我剛纔已經說過了,金州停不停戰,在於我們所看到的誠意,誰開出的條件更有誠意,我們就傾向於那一方的意見。當然了,基於我們兩國的盟友關係,我國肯定會更傾向於幫助大明。如果在條件相當的情況下,我們肯定還是會更照顧大明的意願。”

陳一鑫的話粗聽似乎是要幫大明講話,但細細品味一下,卻不難發現他其實是在藉此告誡大明,開出來的條件至少不能低於滿清,否則海漢的態度很可能就不會再傾向於大明一方了。

可是滿清會開出什麼樣的條件,嶽永壽當下也完全無從推測,這就像是在猜測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謎底一樣困難。

嶽永壽突然想到一件事,陳一鑫會不會也對滿清使用類似的說辭,比如說要求對方給出的條件必須要勝過大明,纔會考慮其提出的停戰和談請求。對立的兩國都不知道對方會給海漢開出什麼樣的條件,自然也就只能主動擡高標準,而海漢則不需與兩國慢慢討價還價,就能享受到最爲優惠的條件。如果陳一鑫心黑一些,甚至還可以反覆來上幾輪讓雙方輪流擡價。

如果硬氣一點,當然可以對海漢說不,但隨之將會造成的後果,卻可能是大明和滿清都不願意承受的狀況——像海漢這樣一個公認的軍事強國,如果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那將會造成非常大的麻煩。

大明有可能要面對來自滿清和海漢的南北夾攻,數千裡的海岸線處處都能成爲海漢軍的登陸場,對此卻幾乎不存在行之有效的防禦手段,隨之而來的戰亂肯定不是現階段的大明所能應付了。

而滿清雖然近幾年一直在與海漢交手,但海漢軍的攻勢實在說不上猛烈,在遼東和朝鮮戰場都是以守勢爲主。如果大明拿出了足夠大的好處,說服海漢向遼東戰場投入更多的兵力主動發起進攻,那滿清應該也會感到十分頭疼。

嶽永壽在進駐金州以來一直還抱有一點坐山觀虎鬥的心態,站在他的立場上,自然是巴不得海漢跟滿清打得越激烈越好,但現在海漢的態度轉變,今後還想看武戲就得交錢買票了。

嶽永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他本以爲陳一鑫是要向自己分享之前冬季攻勢的戰果,卻沒有料到竟然是挖了一個大坑等自己往裡跳。

來了金州這麼久,嶽永壽一直覺得陳一鑫只是一名帶兵打仗的將領,卻沒想到對方竟然會如此有心機,安排了這樣一個局面讓大明不得不硬着頭皮往上頂。

這個上報朝廷的奏摺要如何措辭,才能在說明情況的同時還不會爲此承擔責任,的確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嶽永壽一路苦思,到家的時候卻仍然沒有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心道自己在金州的安逸生活恐怕就要到此結束了。

而與滿腦子焦慮的嶽永壽不同,陳一鑫此時卻是心情大好。他平時與嶽永壽打交道的時候其實不多,對於這位特使大人的脾性也說不上特別瞭解,今天的這番操作基本上就是一邊試探一邊佈局,但效果顯然還不錯,甚至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

“剛纔跟嶽永壽的談話,你覺得怎麼樣?”陳一鑫對自己的秘書問道。

先前與嶽永壽的會面過程,曾曉文全程作陪,基本上一句都沒漏下,只是他身份所限,並沒有開口參與討論而已。但作爲陳一鑫最信任的幕僚之一,事後自然是要跟上司一起復盤剛纔的這番操作。

曾曉文道:“那位嶽大人顯然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金州這邊停戰之後會對大明造成什麼樣的不利影響。滿清都主動來找我們求和了,就說明他們打算要將金州方向的武裝力量都投入到其他戰場上,到時候大明恐怕就不止是邊境被攻破而已了,長驅直入攻打大城也很有可能。等他慢慢騰騰寫奏摺送回去,朝廷討論出解決辦法再回來找我們商量,也不怕那時候我們早就跟滿清達成了和解,黃花菜都涼了。”

陳一鑫道:“當局者迷,嶽永壽身處金州,他在這裡能接觸道的一切信息都是經過了我們的篩選和安排,他對局勢所能作出的判斷,也只能基於我們提供的信息。唯一比較可惜的是嶽永壽沒有什麼權限……你注意了嗎?他並沒有向我開出任何的具體條件,這一是因爲他沒有給出條件的資格,二是說明了大明對於我國與滿清停戰這種狀況根本就沒有準備相應的預案。”

曾曉文笑道:“大明不明白我國與滿清之間的恩怨,所以也無從判斷我國的真實態度,或許朝堂上那些人會以爲我國打算就這麼一直跟滿清不死不休的鬥下去吧!”

陳一鑫也笑道:“是啊,這中間的彎彎拐拐,又有幾個人真能看明白呢?”

別說大明瞭,就算是已經入籍多年,長期在陳一鑫身邊當差的曾曉文,也未必完全瞭解海漢與滿清之間的複雜恩怨。他只知道海漢出兵遼東牽制滿清,是爲了讓大明不至於在內憂外患之下分崩離析,以保證海漢有穩定的資源供應和銷售市場。

但海漢高層作出這樣的決定其實是源於打擊滿清的執念,他卻是一無所知,就算能夠感受到陳一鑫等高級將領對於跟滿清作戰的勁頭遠非執行任務這麼簡單,他也想象不到其中的原因。

陳一鑫當然不會主動去向下屬說明這其中的秘密,這已經牽涉到了穿越集團的來歷,是絕對禁止向外人傳播的高級機密。而曾曉文目前對局勢的理解程度已經十分透徹,足以和他一起探討相關的話題了。

陳一鑫繼續說道:“嶽永壽沒有拍板做主的權力,所以他也只能上報之後等消息,但這樣一來,大明的反應可能要比滿清這邊慢得多,得想個辦法拖一拖才行。”

曾曉文道:“這個倒是好辦,如果滿清這邊還想繼續談判,等他們下次派人過來,卑職就稱將軍南下處理公務去了,只能將談判暫時延後。”

海漢與滿清的談判當然不會有什麼結果,作出這樣的姿態也只是爲了從大明這邊爭取到更多由其主動提供的利益,滿清開出來的任何條件,最終都將成爲海漢與大明討價還價的籌碼。而曾曉文也知道上司的真正打算,所以毫不猶豫地貢獻了一條計策。

“你這是早就琢磨好了吧?”陳一鑫一語道破天機。

曾曉文先前旁聽兩人會談的時候,的確已經琢磨過局勢的種種走向變化,以及要如何做才能保證己方達成目的。他當下便笑着應道:“這拖延時間的功夫,卑職最是擅長,卻是沒想到居然有朝一日能用在正途上。”

曾曉文這話當然只是自謙的玩笑而已,他要真是辦事拖拖拉拉,又豈能得到陳一鑫的器重。

陳一鑫道:“目前事情進行得還算順利,但前線千萬要盯緊些,如果清軍有什麼異動,一定要讓我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曾曉文連忙肅容應下。滿清在得到陳一鑫的答覆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誰也無法預料,金州方面也只能先把籬笆紮緊,提防清軍在惱羞成怒之下發動突襲。

雙方在金州地峽對峙幾年下來,海漢軍也比較瞭解對手的作戰習慣了,清軍如果要發動大型攻勢,必然會在動手之前加強中間地帶的巡防和偵察力度,以便確認海漢的佈防狀況。而這樣的行動通常也只能在白天進行才能蒐集到有用的信息,所以要預防清軍發動攻勢倒也不是太難,只要加緊盯防這些跡象就行了。

而金州地峽防線的縱深防禦體系每年都在加強,陣地外的拒馬、鐵絲網、陷馬坑、壕溝、竹籤樁、地雷……各種路障陷阱五花八門,不管是零星步兵摸過來,還是大隊騎兵衝陣,都很難安然通過這百丈縱深的障礙。

即便是海漢軍的巡邏隊出動,也只能經由專門留出的通道才能去到野外,像火炮之類的重型武器要部署到防線之外就更是麻煩。而上次行動陳一鑫在雪野中佈下炮兵陣地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便是因爲清軍認定海漢軍不會在冬季出動機動力最差的炮兵部隊,沒料到陳一鑫會大費周章地在雪野中設伏。

清軍即便發兵攻打地峽防線,短時間也很難取得大的突破,只要給海漢軍留下了反應的時間,那麼後方的幾支作戰部隊就會很快補充到防線上。只要戰事持續四五天,從朝鮮和山東方向的援軍也能趕到了。所以對於清軍發起突襲的可能,陳一鑫也只需按照預案作出部署即可,不用爲此讓整個金州都早早進入到備戰狀態。

陳一鑫部署完工作,看看時間已經不早,便下令備車回家。到家的時候妻兒都已經睡下了,陳一鑫不忍擾醒母子二人,便去了書房歇息。他的書房裡寢具齊全,也有夾壁牆供熱,睡下去倒也不比臥房差多少。

陳一鑫在家僕伺候下洗漱完畢,正待休息,老婆馬玉玲卻端着一盞熱茶敲門進來了:“夫君今晚宴請賓客,想必喝了不少酒,喝杯熱茶解一解酒氣,待會還是回房裡睡吧!”

陳一鑫在席間其實只是一開始喝了三四杯酒,後來談事情就沒有再端過酒杯了,加起來大概還不到二兩的份量,兩三個小時過去,早就沒什麼酒勁了。不過老婆的好意肯定不能拒絕,當下連忙起身接過了茶杯。

(本章完)

第34章 鹽田(一)3167.第3167章第1042章 輕取大甲社第1463章 信息的價值第1816章 消化難民第1142章 爭奪銅礦3063.第3063章2697.第2697章2657.第2657章第1486章 各憑本事第1295章 步槍演示第2118章3298.第3298章2376.第2376章第九百八十六章 社會辦學第1077章 芝罘灣第1604章 接盤條件第1897章 旅程終點第1674章 逐步接管第七百七十七章 優勢巨大第262章 商量條件第八百三十六章 樂清第四百八十四章 苛刻的條件2388.第2388章2594.第2594章第1867章 項目拖延2666.第2666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軍火貿易與對外政策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1878章 利益輸送第1282章 昌化縣第1089章 移民措施3266.第3266章2550.第2550章2786.第2786章第六百九十章 談判關鍵點第1073章 打探口風第七百六十三章 壓力山大3030.第3030章第六百八十二章 內外勾結第八百零一章 陷入困境2561.第2561章第八百七十八章 舟山招商會(三)第225章 越南之行(八)第1565章 媒體宣傳3346.第3346章第1326章 兩難境地3390.第3390章第1858章 共享富貴第1285章 蒸汽挖掘機2743.第2743章第2222章3078.第3078章第2024章第1362章 最後一搏第1747章 利潤豐厚2828.第2828章第1589章 行行都不易2950.第2950章第1916章 好學之人第1718章 入行不易第2187章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第2275章2442.第2442章2600.第2600章2660.第2660章2419.第2419章第260章 介入還是不介入第1888章 農業開發第1381章 備戰期第1510章 威逼利誘3344.第3344章3355.第3355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打開天窗2891.第2891章第3450章第159章 參觀軍訓第147章 黑土港的發展前景第1925章2393.第2393章第1936章3333.第3333章第2267章第1489章 漢軍旗第九百五十五章 接頭2465.第2465章2844.第2844章第2102章第2134章第3429章第1125章 跨陣營合作3310.第3310章3071.第3071章第158章 童子軍3384.第3384章3005.第3005章第2301章第393章 城內攻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