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5章

王湯姆當下無法確定這鬆前公廣是真不知道海漢,還是故意如此表現來套自己的話,出於謹慎考慮,他便儘量以平實的語氣介紹了一下海漢的情況。王湯姆將海漢描述爲一個專注經營海上貿易的國家,並且已經與東亞各國建立起了良好的貿易關係。至於海漢在軍事方面的擴張,王湯姆則是全然沒有提及,以免引發對方的敵意。

鬆前公廣對於王湯姆所提及的跨國貿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便向他詢問具體的貿易內容。

王湯姆雖然是軍方高官,但對貿易方面的事務倒也不是完全陌生,海漢有哪些在國際貿易中頗受歡迎的商品,他也是比較清楚的。不過這北海道的需求可能會跟大陸國家有所區別,所以王湯姆也對此有所準備。

這趟出行的目的雖是探查未知地域,性質偏重於軍事領域,但王湯姆在從大同江出發時也讓貨船裝了一些海漢出產的商品,以便用貿易的名義造訪途中遇到的港口。

“藩主大人,我準備了幾樣小禮物,都是我國出產的商品,還請笑納。我們還有一些商品裝在船上,如果藩主大人有興趣,回頭可以讓人送一些樣品過來。”

王湯姆做個手勢,天草四郎立刻將特地帶過來的一個藤箱交給了鬆前氏廣。

鬆前氏廣接過箱子,回到他父親身前打開,鬆前公廣看過之後,臉色卻是有些疑惑。箱子裡有一個扁扁的小紙盒,一盞銅座玻璃燈,還有一本封面有《唐宋三百首》字樣的書籍。

王湯姆早有預料,便又說道:“藩主大人可否允許讓我手下爲您示範如何使用。”

鬆前公廣欣然應允,天草四郎便上前從箱子裡取出那盞玻璃燈,打開一個小小機關,將玻璃燈罩取下,然後又取出那個小紙盒,用手輕輕一推,原來裡面是裝着數十根小木棍,他抽出一根在紙盒側面一擦,小木棍一下子便燃燒起來,讓鬆前父子倆都是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天草四郎拿着這小木棍點燃燈芯,然後呼口氣吹滅木棍上的火焰,將燈罩罩回到底座上,那火苗不受周圍空氣擾動,燃燒得極爲平穩。

天草四郎操作完畢,然後用簡潔的語言介紹瞭如何用油燈上的撥輪調節燈芯長短,如何打開機括,給底座下方的玻璃油壺加油和換芯。解說完畢,他又請鬆前公廣翻開那本《唐宋三百首》,看看這油燈的照明是否明亮清晰,足以用於閱讀。

火柴、油燈,這些東西的原理並不複雜,但卻是海漢工業技術的體現,絕非這個時代的競品可比。這玻璃風罩和油壺,以及油燈上的機械構造,在鬆前父子看來都是十分精巧,而可以輕鬆點火的火柴,更是讓他們覺得十分方便。

雖然此時是白天,但鬆前城安排會面這間大屋裡的採光卻很一般,這盞油燈點燃後倒是頗顯明亮。鬆前公廣翻開那本《唐宋三百首》,果然覺得上面的字跡分外清晰。

這當然並不完全是油燈的作用,這本《唐宋三百首》是三亞的印刷廠以目前最爲先進的金屬活字拍板和上等油墨印刷,加之使用了爲此開發的專用印刷紙張,其清晰度肯定是遠遠勝過了目前這個時代常見的雕版、木活字、瓷活字等印刷術。

如果是經常有機會接觸到印製書籍的人,大概立刻就能察覺出這本書籍在用料和印刷技術方面的不一般,但鬆前父子倆顯然不在此列,他們都下意識地認爲這種良好觀感是由玻璃油燈提供的照明帶來。

鬆前公廣通過天草四郎向王湯姆提問,這些東西是否都屬於海漢出售的商品,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他立刻表示願意再花錢購買一些油燈和火柴,並且準備進一步瞭解一下海漢船隊帶來的其他貨物。至於書籍嘛,顯然不在他的興趣範圍之內。

不過王湯姆倒無所謂,海漢向國外出售書籍的主要目的是從文化層面增強對外影響力,利潤是在其次,很多書籍根本就不賺錢,甚至還需要動用專項資金補貼。他選書當禮物,本就不是爲了賣書,純粹只是想展示一下油燈的照明效果,順便表明自己此行的善意而已。

至於軍火這類性質特殊的商品,王湯姆並沒有打算在一開始就拿出來,以免讓對方心生疑慮。

而對於鬆前藩來說,由於地處偏遠,願意來這裡進行貿易的商人其實並不多,冬季來這冰天雪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這支來自海漢國的船隊如果是抱着貿易的目的來到這裡,真就算得上是稀客了。

當然了,鬆前公廣如果想要長期保持這份來之不易的貿易關係,光是花錢買海漢運來的商品肯定不夠,他也得拿出讓海漢人感興趣的土特產才行。

鬆前藩所在的道南地區幾乎都是山地,能用於農業耕作的區域極爲有限,耕地基本都用來種糧了,而糧食顯然不會成爲吸引海漢人千里迢迢來這裡貿易的原因。但鬆前藩壟斷了日本與阿伊努部族之間的貿易,倒也有一些特別的存貨。

“我們的倉庫裡有各種毛皮,鹿皮、熊皮、狐皮……還有很多從山裡收穫的好東西,如果你們感興趣,可以讓我兒子帶你們去選一選。”

鬆前公廣能夠拿出來交易的東西的確不多,基本上都是來自阿伊努部族。這些東西一般要等到夏末秋初,再設法運到江戶去出售。不過江戶能消費這些毛皮山貨的有錢人終究規模有限,所以鬆前城的倉庫中也還有許多存貨。

王湯姆一聽,自然是有興趣看看鬆前藩的存貨。這些毛皮可不是隨便哪裡都能弄到的土特產,如果能夠大批購入,運費已經是算進了軍費開支裡,這買賣起碼肯定不會虧本。

爲了進一步商談交易內容,鬆前公廣便邀請王湯姆留下來共進晚餐。只是受本地物產所限,這頓晚餐可夠不着宴席的標準,在王湯姆看來就是家常水平,甚至還比不了他在船上吃的軍官餐。看着端上桌的碗碟不少,但每一份食物也就兩口下肚的份量,而且大部分都是海鮮,只能填個半飽。

當然吃飯是次要的,主要目的還是在於雙方拉近一下關係,順便討論交易方式和內容。

當晚海漢艦隊便在鬆前城附近的海岸停靠休整,水兵們被允許輪流上岸活動,但不得主動接近鬆前城,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這雖然是讓很多想去鬆前城附近區域見識一下日本風情的水兵頗感失望,但軍令如山,也沒人敢於違反禁令。

王湯姆一行吃過晚飯之後便回到了海邊的臨時駐地。對於今天與鬆前公廣接觸的結果,王湯姆還是比較滿意的。他其實並不指望靠着這一趟拜訪就能與鬆前藩達成穩固的貿易關係,像鬆前藩這麼遠的地方,如果沒有極爲豐厚的收益,很難驅動海漢的商人們主動來這裡從事貿易活動。

至於鬆前藩能提供的那些毛皮山貨,雖然都是好東西,但其價值也遠遠沒有高到能讓外國商人無視運費的程度。王湯姆順路收一次貨肯定不虧,反正不用考慮運費成本,但如果要讓海漢商人們專程從定海港之類的地方航行幾千裡過來,那運回大明或者海漢的轉賣價格恐怕要定得極高才能保本。

而除開這些,鬆前藩似乎就沒有什麼別的東西能拿得出手了,而且這地方沒有礦藏,沒有適合建立殖民港的土地,沒有大量常駐人口,對海漢來說確實不具備太高的戰略價值。根據王湯姆的觀察,鬆前藩財力人力物力都極爲有限,連成爲海漢貿易伙伴的資格都還欠奉,也只能先做筆小買賣建立關係,或許今後會有派上用場的時候。

不過除了貿易談判之外,王湯姆倒是有一個特別的收穫。他在與鬆前公廣會談時表示還將繼續往北航行,希望能從本地聘請一名知悉北方環境的嚮導,鬆前公廣欣然答應下來,並讓他兒子鬆前氏廣幫忙安排此事。

離開鬆前城的時候,王湯姆才瞭解到這裡的民衆除了從本州島遷來的日本人之外,也不定期會有一些來自北方地區的阿伊努人,帶着各種貨物來這裡進行交易。有一些人阿伊努人認爲鬆前藩的生活環境相對更爲宜居,便會在這邊逗留很長時間。

入冬之後,陸上交通不便,所以一些已經抵達鬆前藩的阿伊努人會在這邊等到開春之後再離開。如果海漢人想找嚮導,那肯定會有阿伊努人願意搭乘順風船離開這裡返回故鄉。

果然負責辦理此事的鬆前氏廣沒有花太大的力氣,便給王湯姆找來了兩個阿伊努人嚮導。這兩人布袍外面裹着厚厚的獸皮,各背有一副土製弓箭,最惹人注目的是他們都留着長逾半尺的大鬍子,樣貌的確跟東亞人種有着明顯差異。

這兩人自稱是叔侄倆,秋天的時候從北方搭乘鬆前藩的商船來到這裡,把部族收集的各種山貨賣給鬆前家族,打算等冬天過去之後,在這裡採購一些日用品,再找機會搭船回去。

這兩人因爲常年與鬆前藩做買賣,因此也會說日語,並且熟悉北海道西海岸的風土人情。天草四郎與其溝通之後,確認交流沒有問題,王湯姆便定了讓這二人充當後續行程的嚮導。

不過出發之前,還是得先完成與鬆前藩的交易。第二天一早,鬆前藩的家臣便送了五大車的各種貨物,大大小小的毛皮加在一起得有一千來張。剛剛被聘用過來的阿伊努叔侄二人,便立刻上崗充當技術顧問幫忙驗貨。

這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王湯姆手下都是水兵,幾乎沒有類似獵戶出身這種熟悉野獸毛皮和各種山貨的人,遠不如這兩個阿伊努人內行。這個差事,天草四郎許給他們一百斤大米,兩人便立刻將海漢人視作了臨時效忠對象。

在他們的挑挑揀揀之下,最後選了三車貨物出來,然後與鬆前藩選好的海漢貨計價折抵。賣給鬆前藩的貨物除了火柴、玻璃油燈之類的高級日用品之外,主要便是鐵製農具和炊具。

這些鐵製品對於鬆前藩來說非常實用,畢竟在鬆前藩的轄區內沒有鐵礦,他們要購置大量鐵製品就得去本州島的大城市才行,算上中間費用可要比海漢人提供的鐵製品貴多了。

海漢的鐵製生活用品大多已經採用了工業化的生產方式,生產成本較傳統的鐵匠作坊要低得多,即便是從遙遠的南方運來,扣除運輸成本也仍有微薄的利潤。這些鐵製用品在大明和朝鮮都極爲暢銷,看來到了日本也不會例外。

而兩個阿伊努人見到海漢交易給鬆前藩這麼多鐵器,當下眼睛都看直了,急忙連比帶畫地向天草四郎表示,留一些鐵器給他們的部族,他們可以提供比鬆前藩更爲優厚的交易條件,甚至希望把他們的工錢也換成鐵器結算。

對於缺乏冶煉技術的阿伊努人來說,鐵器算得上是十分寶貴的稀缺資源,如果能夠爲部族搞到大批鐵器,這叔侄倆可就立下大功了。

天草四郎立刻將這個情況做了彙報,王湯姆聽後也有些哭笑不得,早知如此,他又何必向鬆前藩買這麼多貨物,直接找供應源頭的阿伊努人交易,沒有中間商吃差價,豈不是更加划算。

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可能拿海漢的商業信譽當兒戲,已經答應鬆前藩的交易肯定還是得完成。反正也不會虧錢,無非只是賺得少點而已。

不過好在這趟出來的船多,每條船上都還有不少這樣的貨物充當壓艙物,也不用擔心沒東西跟阿伊努人做交易。當下王湯姆便讓天草四郎安撫那二人,讓他們先好好做事,等這趟差事辦完之後,便送他們一人一口鐵鍋作爲酬勞。

第1830章 迎頭痛擊第六百七十二章 禁閉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3059.第3059章第八百三十四章 潛伏者2505.第2505章3297.第3297章2660.第2660章第1823章 大同江防線第2062章第2344章第2104章2592.第2592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法照搬的模式3180.第3180章第四百零七章 新生活(三)第1040章 脫險第七百二十九章 攻守之間第1500章 震懾朝鮮2509.第2509章第3427章第八百六十四章 戰後清理3127.第3127章第1100章 各取所需2579.第2579章第1538章 金融機構第1961章第2176章3277.第3277章2726.第2726章第1412章 深入敵佔區第184章 參觀工業區第1994章第74章 收買第九百四十一章 星島第八百七十八章 舟山招商會(三)第六百四十章 局勢惡化第2112章第八百八十九章 官方反應2660.第2660章2933.第2933章3372.第3372章第1451章 改建工程第1934章2470.第2470章3316.第3316章第1394章 小小浪花第六百七十九章 參觀石碌第1180章 變本加厲3007.第3007章第2214章第1949章第2280章第129章 民族政策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第2104章2672.第2672章2985.第2985章3211.第3211章2637.第2637章2753.第2753章2632.第2632章第2189章2993.第2993章第1667章 攻打馬尼拉(十七)第2086章第八百八十九章 官方反應第1976章第39章 港灣激戰(一)3413.第3413章第七百六十七章 談判與妥協第2261章2478.第2478章2421.第2421章第2213章2905.第2905章3309.第3309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特殊的訪客第1420章 談判砝碼第1024章 先遣隊(五)第65章 火炮(四)2411.第2411章第2259章2823.第2823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港建設第54章 崖州城(一)3146.第3146章3321.第3321章第1204章 實習期2371.第2371章3205.第3205章第1244章 前堵後抄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無奈2737.第2737章第1663章 攻打馬尼拉(十三)第1400章 審訊結果第2362章2944.第2944章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九百四十八章 聯盟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