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2章

安道石便是在三亞留學期間被海漢軍方高層所看好的朝鮮武官之一。無論是在受訓期間的表現,還是在最終大比武活動中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安道石在這批朝鮮留學人員中都算是極爲出衆的人物。

像這種資質比較出衆的外軍留學人員,海漢軍方一般都會對其加強意識形態方面的宣傳,使其對海漢保持足夠的敬畏感,認同海漢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以及處理國際事務時的立場和方法。當然如果能夠將其培養成海漢的忠實擁躉,那就再好不過了。

這樣做雖然收效會比較緩慢,但所起到的影響卻能夠持續很長時間。以往對安南、福建許氏等盟友派來留學的武官進行培訓,海漢就一直在使用這種隱秘手段,而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這些盟友送來留學的武官學成歸國之後,大多都會被任命爲作戰部隊的指揮官,手裡掌握着實打實的兵權,而這些高級軍官由於留學經歷而會保持對海漢的推崇,從而使得海漢的影響力能夠長久作用在他們指揮的部隊中。

有不少軍官因爲這樣的共同經歷,自然而然地開始了抱團結黨。而且這些留學派軍官大多正值青壯時期,對於建功立業的渴望十分強烈,像海漢這樣不斷對外進行軍事擴張的做法,正好很對他們的胃口,將海漢軍當作效仿目標的大有人在。率軍隨海漢軍一同征戰海外,也由此成爲了競爭最激烈的熱門任務。 ωwш¤ ттκan¤ ¢O

雖然安道石目前還沒有得到真正的帶兵機會,不過他在三亞留學期間,倒是瞭解到不少海漢組織聯軍征戰海外的戰事,去年海漢牽頭的聯軍遠赴朝鮮作戰也只是其中一例罷了。在安道石看來,或許未來的某個時候,自己也將率領朝鮮軍隊參與到類似的作戰行動中。

不過在那之前,他知道自己還得先蟄伏一段時間,等待剛剛登上王位的李凒給自己分配兵權,纔會有展現實力的機會。

安道石當下的差事,便是協助海漢軍逐步接管城防,並且安排換防下來的這些部隊解除武裝,將人員集中起來進行看管,準備接受由海漢軍主導的調查。

這個差事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並不容易,以他的資歷和官職,要讓各路神仙乖乖解除武裝交出指揮權,那可不是多費一點口水就能搞定的。如果不是有海漢軍全程參與,安道石恐怕很難讓那些有背景的軍官服從當下的安排。這也讓他更爲真切地意識到了獲得兵權的重要性,否則僅憑他留學海漢的這點資歷,根本就唬不住人,更沒法在執行任務時有足夠的底氣跟人硬扛。

不過李凒倒是沒有忘了手底下還有安道石這個人,很快也給了安道石一個新的職位,將他直接破格提拔爲禁衛營都提調,接管王城的防務。而兵曹判書申景禛的大兒子申學義,則是被任命爲扈衛大將,接管了漢城的城防。

按照朝鮮國的官制,這兩個職位可都是正一品的官職,可以算得上是武將的仕途頂點,以安道石和申學義目前的品級而言,其實還遠遠夠不着這兩個重要職位。但李凒目前可以信賴的武官本就不多,而他又要急於將漢城執掌兵權的武將換掉,就只能事急從權,先任命自己的嫡系人員接下這些職位。

至於由此導致的官制混亂,李凒現在暫時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待局面安定下來之後,再看如何尋個由頭,把這兩個職位對官員品級的要求去掉。

安道石雖然得到了這個重要的任命,但他也沒有被突如其來的安排給衝昏頭。他知道這個任命只是應急舉措,並不代表自己已經成了朝堂上的一品大員,所以倒也沒有因此而膨脹得忘乎所以。更何況漢城中的禁衛軍已經解除武裝等待查驗,他接了這差事也只是光桿司令一個,手底下基本是無兵可用。

WWW◆ Tтkan◆ C O

這樣的狀況恐怕還得持續數日,等到外地調動來漢城的軍隊抵達,才能從中選拔人員來接替原有的禁衛軍。而在那之前,禁衛軍相關的職能還得指望由海漢軍頂着,安道石也還得跟海漢特戰團一起繼續執行任務。

安道石接到任命不久,高橋南就來找到他,向他出示了另一份秘密委任狀。

“安大人,恭喜了!”高橋南將委任狀交給安道石之後,向他表示了祝賀:“看來今後我們還會有很多的合作機會。”

安道石此時則有些懵,甚至比之前接到禁衛營都提調的任命更加驚訝,因爲這份委任狀並非來自李凒,而一個他以前從未聽說過的機構——聯合作戰司令部,職位是作戰參謀。而且送來委任狀的人並非本國官員,而是高橋南這位著名的海漢將領,這也讓安道石很是困惑,到底這是本國的機構,還是海漢軍下屬的機構?

如果這是海漢軍所屬的機構,那怎麼又會任命了自己在這機構中任職,這似乎於理不通。

能夠解答安道石的疑問的,當然就是親自送來這份委任狀的高橋南了。在聽完安道石的提問後,高橋南給予了簡單的說明:“安大人,這是新成立的衙門,職能便是指揮貴國軍隊的作戰行動。爲了便於溝通協作,兩國都會派出武官在這個司令部中任職,而你,就是貴國國王指定的人選了。”

安道石這才稍稍明白了這個特殊委任的意義所在,但他還是有別的疑問:“既是兩國合作設立的指揮機構,那爲何這委任狀是由高橋將軍送來?照理說不應該是我國朝廷任命在下才對嗎?”

高橋南道:“這個機構獨立於貴國朝廷之外,直接向國王陛下負責。所屬人員的任免,也都是以這個機構的名義發出。至於爲什麼是由我送來這份委任狀,那是因爲我就這個機構的第一任長官,手底下暫時還無人可用,所以只能親自跑一趟了。”

安道石聽了這個答案再次吃驚不已,他以爲這個新成立的機構還尚在籌劃階段,沒想到在僅僅只確定了一把手的情況下就已經開始運轉起來了。

但這個機構的設置顯然十分古怪,不但獨立於朝廷之外,而且一把手還是海漢人,這要如何才能做到對國王及國家效忠?

當然了,以高橋南的聲望和本事,安道石毫不懷疑他在這個機構中擔任自己上司的資格,能與這樣的傳奇將領共事,這本身就已經是極大的榮幸了。只是高橋南身爲海漢將領,顯然不太可能向朝鮮國效忠,這是否會影響到這個機構的運轉,也是讓安道石有些看不明白。

安道石猶豫了一下,還是繼續發問道:“高橋將軍,那這個聯合作戰司令部,到底是聽命於海漢軍,還是我國?”

高橋南道:“安大人的理解還是狹隘了一些,設立這個機構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在今後的聯合作戰中能夠讓雙方的參戰部隊協同行動,接受統一的指揮調度,從而提升聯軍的作戰能力。司令部代表的是兩國的共同利益,沒有聽命於誰的說法。”

安道石歉然道:“在下愚鈍,將軍教訓得是,受教了!”

海漢建議設立聯合作戰司令部的真實目的所謀甚大,遠不止是圖謀戰時的指揮權而已,不過在當前這個時期爲了能讓朝鮮方面接受設立這個機構的必要性,不管是面對國王還是安道石這樣的軍官,海漢都是極力不去主動提及這個機構的實際控制權和立場,以避免讓朝鮮人受到刺激而產生牴觸情緒。

而在人員的任用方面,海漢軍也是花了不少心思,讓高橋南先在這個機構掛名擔任一把手,以他的聲望,朝鮮方面自然沒有將領能夠與之爭奪這個職位。今後若是特戰團調去其他地方駐防,這個職位再過渡給其他駐軍將領擔任,總之是要一直保留在海漢軍手上。

而關於朝鮮方面的人選,相應的範圍也不會太大,李凒對安道石的提拔旨意剛剛下達,海漢這邊也順勢圈定了安道石爲朝鮮方面入選的第一人。原因很簡單,既然李凒要重用安道石,那麼將安道石吸納到聯合作戰司令部中任職,也就能夠有效增加李凒對這個機構的信任度。

當然如果能夠藉此機會賣給安道石一份大大地人情,那也更是極好的收穫。畢竟進了這個機構,在日後的聯合作戰行動中必有軍功可拿,這可是送到嘴邊的好處。就算安道石此時懵懵懂懂尚不明白其中的門道,等再過個一兩年嚐到甜頭之後,自然也會感恩於海漢軍在這個機構成立之初的大力提拔。

安道石又繼續問道:“請問高橋將軍,除了在下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我國軍官會在這個機構中入職?”

有關人員的任用情況,後續都會陸續公開,高橋南倒也沒打算隱瞞他,據實以告道:“目前已經確定的人選就是安大人和申學義申大人兩位,後面肯定還會再加人進來,安大人要是有什麼好的人選推薦,也不妨告訴我們。”

任用申學義,目的其實與拉安道石進來是一個道理,申學義背後就是兵曹判書申景禛,目前爲數不多能夠得到李凒信任的朝廷高官之一,這樣的安排也是爲了儘可能多地爭取到李凒的支持。

安道石雖然不知道海漢這些幕後謀劃,但聽說還有別的朝鮮武官入職這個機構,當下也總算是稍稍安心了一些。

隨着平亂措施的逐步推進,漢城也終於開始慢慢恢復了正常秩序。在李凒登基十日之後,漢城取消宵禁並重新開放了進出城權限,民衆也不再受到行動限制。在此之前漢城所發生的這場大亂,終於是到了尾聲。

朝廷在這個時候也公佈了調查結果,原領議政崔鳴吉用人失察,導致滿清刺客混入宮中對先王李倧實施了刺殺,事後又未能及時抓捕刺客,反而因爲封城而導致了混亂的加劇,到後來甚至打算趁亂髮動政變奪權王位,幸得海漢軍擁王世子及時回京勤王,才阻止了崔鳴吉的大逆不道之舉。

如今崔鳴吉及其黨羽已經全部論罪伏法,至於先王遇刺之仇,則是要算在滿清頭上,日後再作清算。

而期間維持朝綱有功的金尚憲等人,則是在平亂之後得到了提拔,六曹及各個院府衙門都換了不少新面孔。

在大亂期間沒有及時作出反應的各支駐軍部隊,也都受到了相應的責罰,一大批武官將領丟官去職,貶爲平民,取而代之的是從海漢留學歸來的一批少壯派軍官。而原本駐守漢城的各支部隊,也在解除武裝之後被打散調往全國各地重新整編,五軍營、內三廳等武裝部隊竟然是悉數作了更換。

這樣大規模的換血能夠順利進行而沒有出現大的亂子,朝野都明白這與在此期間駐紮在漢城的近三千海漢兵馬有着很直接的關係。

此次拱衛王世子回漢城平亂的海漢兵馬甚至未開一槍一炮,便輕鬆突破城防拿下了漢城的掌控權,足見海漢軍在漢城的威懾力是何等厲害。有這幾千海漢軍駐紮在漢城內外,也就無人敢公開抵抗新王李凒發佈的各項政令了。

在處理完這一系列事務,讓漢城重新回到正常狀態下之後,李凒才宣佈爲先王出殯,辦理大葬。

李倧的棺木被安葬在了漢城以北的李氏陵墓,不過因爲事發突然,原本正當壯年的李倧還並未修建自己的陵墓,還是李凒回到漢城之後才組織人手日夜施工建了一處陵墓。這段時間一直沒有發喪,等待陵墓建成也是原因之一。

但礙於朝廷財政吃緊,加之工期倉促,這陵墓的規模和檔次也實在很有限,放在大明估計也就是地方豪紳的水準而已。就這都還是讓李凒捉襟見肘,差點湊不出相關款項,後來還是海漢這邊以海漢銀行的名義又贊助了一筆錢,才把葬禮風風光光地辦完了。

第1951章第1406章 冬季偵察第1082章 懷疑對象3087.第3087章2376.第2376章第1185章 利益爲先第23章 勞改營(一)3139.第3139章第40章 港灣激戰(二)第1069章 北上準備3177.第3177章3181.第3181章2878.第2878章第1384章 移民營裡的門道2477.第2477章第1924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福建攻略3003.第3003章第1531章 幕後主使第1062章 順水推舟3136.第3136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子黎大貴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2784.第2784章第1092章 職業軍隊的威力2416.第2416章2395.第2395章3105.第3105章第1574章 有錢任性3127.第3127章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移民第九百四十四章 資源整合第254章 門庭若市第1495章 朝鮮使者第六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2467.第2467章第1106章 真憑實據第1691章 壟斷經營第1666章 攻打馬尼拉(十六)第204章 於大山的私心第1569章 官方態度第六百九十二章 秋交會成果2671.第2671章第九百九十一章 整體差距第1584章 特殊情況2729.第2729章第50章 考察(一)第2176章第1421章 使命第188章 少壯不努力第3420章2996.第2996章第2177章2835.第2835章第五百零三章 王湯姆的憂慮第1722章 新舊後臺第1530章 利益之爭2683.第2683章第1632章 馬尼拉警報2729.第2729章第1833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八十四章 苛刻的條件3004.第3004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防務交接第五百九十五章 打開天窗第213章 說服工作2803.第2803章第322章 參觀考察第四百零八章 深度合作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2888.第2888章2396.第2396章2667.第2667章第1850章 政敵第七百四十章 情報傳遞第3440章3283.第3283章第八百七十六章 舟山招商會(一)第1715章 掩護身份第2158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比落差第九百四十六章 強勢第3426章第1922章第1284章 參觀石碌鐵礦第七百七十章 發展與變化2373.第2373章第1564章 馬打藍人的考量第六百一十三章 泉州狀況第1310章 令人絕望第2318章第1142章 爭奪銅礦第八百六十九章 無謂的談判2448.第2448章第2271章第2289章第四百零七章 新生活(三)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