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6章

這個答案稍稍出乎了張金寶的意料,但聽起來又很合理。畢竟以福瑞豐的經營規模,在這裡的港區擁有幾間倉庫簡直再正常不過。在自家倉庫房頂上裝大招牌,那當然是想怎麼用就怎麼用了。

不過這倒是讓張金寶產生了一個想法,他仔細打量了一下倉庫上方的福瑞豐廣告招牌,雖然個體頗大,但也僅僅只是佔去了倉庫房頂的一部分而已,仍有相當大的區域是空着的,完全容得下再設置另一個廣告招牌。

如今瓊西書院正與福瑞豐就開辦廣州分院的事情開展合作,那是否有可能將戶外廣告招牌這種宣傳手段也列入到雙方的合作內容當中,張金寶認爲這值得一試。如果能說服李奈將這裡倉庫房頂的位置拿出來給瓊西書院做一面大招牌,那或許這筆錢就能省下大半了。

李奈並不知道自己的合作伙伴正絞盡腦汁要打算白嫖福瑞豐的商業資源,他一邊翻看着本地商棧的賬目,一邊聽取下屬的經營彙報。

從海漢開始開發港島,福瑞豐便在第一時間進駐這裡,建設商棧和碼頭倉庫等設施,做好了長期經營的打算。這幾年下來,福瑞豐在港島的經營已經涉及到各個領域,做轉口貿易的商行,做運輸的船行,做服務業的中介、酒樓、客棧等等,各行各業都有福瑞豐下屬的產業。在賺取豐厚收益的同時,也帶動了本地的經濟發展,所以李奈每次到訪港島,幾乎都是由遊益漢親自出面接待。

福瑞豐雖然因爲進入港島的時間早而具備了先發優勢,但隨着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意識到港島的商業價值,加大了在這裡的經營投入,福瑞豐的市場份額其實也正在被一點點地蠶食。

特別是從北方來的商人,有很多都有福建許氏或者舟山殖民大區的背景,這些商人不但資金充足,而且後臺夠硬,與其進行商業競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福瑞豐在珠江口以北海域的經營條件,對這些同行而言並不具備多少競爭優勢,所以業績下滑自然也是難免了。

李奈作爲福瑞豐的少東家,當然也很瞭解目前的狀況,但他不可能放任這樣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至少要讓下屬們意識到,港島這邊的業績下滑,將會影響到他們個人今後的前途命運。

“賬目我看完了,今年到目前爲止的業績,相較去年同期,起碼要差了兩成。”李奈不緊不慢地說着,目光從屬下們的臉上一一掃過:“各位可能會說,你們已經盡力了,只能做到這樣的程度,但如果只是這樣,我想各位也沒有資格每年從福瑞豐領取豐厚的報酬,享受福瑞豐給你們提供的各種優待。今年還剩差不多三個月時間,我希望各位能抓緊這不多的時間,做一點像樣的事情,否則到年底軋賬的時候,各位就自己上廣州去向我爹彙報吧!”

在李奈面前垂着頭這一排人臉色都不太好看,他們都是福瑞豐在本地各項產業的負責人,平時在外面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不過在這位以精明著稱的三少爺面前,他們可不敢耍什麼花樣。以前有人試圖以修改業績的方式矇蔽來巡視的李奈,但被李奈揭穿之後就當場捲鋪蓋走人了。

而按照福瑞豐的規矩,派駐外地的掌櫃管事並不需要在年底軋賬時返回廣州彙報工作,被要求這樣做的人,要嘛是提拔在即,屆時會被大老闆李繼峰當面委以重任,要嘛就是表現不佳,回到廣州交接賬目和手頭事務然後走人。

以港島這邊產業目前的經營狀況來看,如果在年底被通知回廣州述職,那接下來會發生的狀況顯然不會是前者。這就意味着年末這幾個月如果仍然沒有什麼起色,那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或許就得從現在的位置上消失了。

對於這些人來說,這可不僅僅是失去了一份工作這麼簡單。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從底層的小夥計開始做起,花了數年時間才一步步爬到今天的位置,可以說是來之不易。

而他們現今在廣州等地的宅子、家人、僕從,所能享受到的優越生活條件,都得靠這份工作的收入來維持,一旦失業,必然會讓他們的生活狀況大變,而這樣的變化肯定是他們不願接受的。

幾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最終由其中一名資歷最深的掌櫃開口道:“請三少爺明示,我們該如何去做才能改變當下的狀況?”

港島這邊生意下滑的原因,所有人都很清楚,但該如何應對來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很顯然這些負責人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案。他們也只能指望以精明著稱的李奈能夠拿出一個可行的辦法,否則光是對他們說幾句狠話,其實並不能改變當下的局面。

李奈道:“同行的優勢是什麼,我們的優勢又是什麼,你們想明白了嗎?各位不妨先好好考慮一下,怎麼做才能讓我們的優勢產業得到更多的收益。”

福瑞豐最大的經營優勢,當然就是對廣東本地各種資源的掌控程度,這一點是外來商家難以抗衡的。同樣的道理,出了廣東,福瑞豐的優勢就不復存在,因此在珠江口以北地區的業務競爭就不過北方同行。

這樣的地域限制,即便是強如福瑞豐也無法完全克服。李奈也不想動用一些非常規手段去跟北方同行對抗,那麼在與北方相關的業務上損失的這部分收益,或許就只能從自家有明顯優勢的產業上找補回來。

這對福瑞豐來說可能並不算是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但如果要在短期內挽回港島產業利潤下滑的局面,或許也只能以此作爲應急之法了。

李奈的本事當然不止於此,但問題在於他也清楚手下這些人的資質水平有限,恐怕很難執行好過於複雜的商業計劃。

這些負責人都是福瑞豐自行培養出來,有些甚至本來就是李家的遠親,其忠誠度方面倒是無虞。但由於福瑞豐近年來的擴張速度太快,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崗位需求,李繼峰只有湊合着提拔了一批能力尚可的人,將其派到各地負責經營項目。

這些人應付正常狀況下的經營活動還行,但在面臨外部競爭的複雜環境時,他們經驗和能力不足的缺點就會立刻暴露出來。李奈雖然還有一些手段,但考慮到這些人的執行力,他還是選擇了謹慎一點,只制定在其能力範圍之內的任務,免得目的沒達成反倒惹出更多的麻煩。

至於這樣的部署是否能夠改善福瑞豐在港島的經營狀況,李奈其實也並無十足的把握。但嘗試總好過什麼都不做,如果業績還是繼續下滑,那大概也只能設法從廣州調人過來接管這裡的經營事務。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現狀,李奈纔會對張金寶的合作辦學建議起了興趣。他在儋州考察期間也留意了瓊西書院的相關專業,雖說教的都是一些比較粗淺的商業知識,但他們所學的內容大多是各種行業的實際案例,而且張金寶時常會動用自己的私人關係邀請商界人士到書院給這些學員講課,其培訓效果自然要比野路子好得多。

李奈認爲想要解決福瑞豐專業管理人員不足的問題,僅靠內部培訓或者從外邊挖人都是不夠的,那樣做頂多能滿足傳統經營模式的人員更替需要,但如今福瑞豐正處於高速發展期,每年從夥計中提拔幾個精明人,遠遠跟不上用人需求,倒是瓊西書院這樣的培訓模式,或許可以讓福瑞豐的問題在未來可預見的某個時期開始得到有效緩解。

而今天在審查了本地的經營狀況之後,李奈更是堅定了這樣的想法。即便是與張金寶合作開辦廣州分院的計劃不能很快得到實施,他也打算要選拔一些人員送去儋州接受相關的專業培訓,以此來快速提升手下這些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

翌日,李奈等人便再次登船從港島出發。原本遊益漢還打算留他們吃了午飯再走,但鄭柞和張金寶都急於去廣州完成自己的計劃,不願再在港島多作停留,李奈最終還是以他們的意願爲準,向遊益漢辭行出發了。

船隊離開港島之後,便向西經馬灣海峽駛入了珠江口。三人坐在甲板的躺椅上,吹着海風喝着冷飲,倒也十分愜意。

李奈擡手指向西邊道:“此地向西八十里,便是葡萄牙人經營的澳門港了。原本葡萄牙人的打算應該跟海漢差不多,想佔據珠江口的地利優勢來開展貿易活動,不過香港這邊開埠之後,經營水平顯然要比澳門港更高,所以如今很多商人都更願意來香港這邊,慢慢便將澳門港冷落了。”

“那葡萄牙人豈不是會對香港的出現心生怨恨?不過他們向來畏懼海漢,估計也只能在口頭上表達一下不滿,做不了什麼出格的舉動。”鄭柞聽了李奈的介紹之後,也忍不住做出了自己的推測。

李奈點點頭道:“是不是畏懼不好說,但葡萄牙人的確沒有什麼過激反應。有些葡萄牙商人還會主動去香港從事貿易活動,畢竟那裡的商業資源要比澳門多得多。”

張金寶道:“葡萄牙人當年在安南會安城吃過苦頭,知道打不過我海漢軍,所以纔會在後來主動選擇了與我國締結盟約,避免再起軍事衝突。他們就算再怎麼眼饞香港的繁榮景象,也只能看着不敢伸手,否則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葡萄牙人當年在會安城的失敗其實也不算太嚴重,不過那次交手便已經讓葡萄牙人意識到了海漢軍的實力不是他們在東亞地區的殖民武裝所能抗衡,與之合作纔是明智之舉。而這個決定確實也拯救了葡萄牙好不容易纔打通的東亞貿易航線,最近這十來年,葡萄牙在東亞地區的貿易量已經翻了好幾倍,海漢更是取代了大明,成爲葡萄牙在這一地區的最主要貿易伙伴。

除此之外,葡萄牙人的主動合作也讓其在與歐洲同行的競爭中取得了優勢地位,原本同樣在東亞地區建立了海上勢力範圍的荷蘭和西班牙,就因爲行差踏錯選擇與海漢對着幹,後來的情況就是盡人皆知了。

鄭柞聽到張金寶的話不免有些唏噓,當年海漢軍攻打會安城的時候,安南還處於內戰之中,葡萄牙彼時不過只是安南的一個貿易對象,根本想不到十年後會成爲團結在海漢周圍的盟友。

雖然在名義上,安南仍是大明的屬地,但如今安南可沒什麼人再將自己與大明視爲一體了。鄭柞名爲小王爺,實爲安南國的太子,這在當年他父子決意起兵的時候可是想象不到的局面。

就目前來看,短期內已經很難再有其他勢力能在南海地區挑戰這個軍事聯盟的地位了,而前些年還陷於內戰中的安南,如今竟然已經能夠騰出手腳,開始佈局向外擴張了。

在鄭柞的計劃中,在廣州開設的機構便是參考了海漢早年間在廣州設立的辦事處,雖然是以貿易爲名,但也會在暗中承擔一定的外交和情報職能。不過以安南和大明間的恩怨歷史來看,雙方勢必不會在現在這個時候建立外交關係,所以這個機構的外交對象肯定不會是大明朝廷了。

雖然瓜分兩廣的計劃被海漢完全否決定掉了,但鄭柞認爲未來仍有機會嘗試蠶食大明南方的領土。海漢現在不同意瓜分大明,但以後形勢會如何變化,誰又能說得準呢?

鄭柞認爲真到了大明國運將盡的時候,海漢應該也不會坐視天下大亂,必然也會逐鹿中原。不過海漢兵力有限,現階段在海外開展的軍事行動便時常需要安南軍等盟友出兵協助,今後要去到更大的戰場上作戰,那肯定也會需要安南出兵,到時候就會有機會了。

第1597章 爲難之處第1970章2637.第2637章2902.第2902章第339章 率先動手第1018章 苗栗第177章 李奈的投資建議2925.第2925章第1933章第124章 人道主義救援3224.第3224章2577.第2577章第1528章 小伎倆2533.第2533章第九百九十章 駐地軍情3340.第3340章第1882章 地方割據3160.第3160章第35章 鹽田(二)第1734章 態度轉變3385.第3385章第1370章 蠶食第1335章 心思難定第五百九十五章 打開天窗第1656章 攻打馬尼拉(六)第六百零二章 情報工作第八百五十八章 帶路黨vs帶路黨vs帶路黨2567.第2567章3378.第3378章第六百五十章 差距第1794章 難以滿意第1878章 利益輸送第四百三十六章 抓捕2834.第2834章第394章 受降2827.第2827章第1194章 委曲求全第六百六十七章 拖延時間第九百四十七章 討價還價2754.第2754章2952.第2952章第199章 駐廣辦的工作規劃2846.第2846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規矩與目標第九百九十一章 整體差距第259章 北越軍情報告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第104章 中西對比2598.第2598章第1557章 野心勃勃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第1086章 外勤隊第八百七十章 抱團取暖第1404章 去遼東第1836章 截殺清軍第1832章 進退維谷第1531章 幕後主使2797.第2797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特派專員第2268章第1715章 掩護身份第1117章 內憂外困第1138章 收穫不小第2241章第六百七十章 使團抵達第1865章 合適人選第1269章 宣傳系統第七百七十四章 媒體的作用第2276章第1543章 看你骨頭有多硬第2263章3363.第3363章3149.第3149章第1783章 爲國爲民第391章 盟軍到來第3452章第1564章 馬打藍人的考量第1480章 前線實錄第九百六十章 尋跡第32章 春種2387.第2387章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3106.第3106章第1193章 婚嫁之事第九百三十二章 解決手段第1899章 軍官學員第365章 參觀陳列室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煩事第1796章 偵察行動第1676章 秩序恢復2528.第2528章3023.第3023章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一桶金第2137章第六百零八章 兩路並進第189章 黑土港的好消息第1451章 改建工程第1375章 抵達山東2650.第265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