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6章

請教學問這種理由,李奈聽在耳中,卻並未立刻採信。他知道這位朝鮮世子是由執委會拍板,專門邀請來海漢留學,以促進兩國高層的交流來往。不管他想學什麼,官方肯定都會有妥善的安排。即便世子在學習上出現問題,那也會有專門的教師給他講解,哪會需要專門來向自己這個半吊子請教學問。

不過他觀察旁邊田徵的表情,似乎並未覺得李凒所說的話有什麼問題,當下便笑着應道:“世子過譽了!在下就是個商人,哪有什麼過人的才華,可當不起這請教二字。”

田徵插話道:“請教這說法好像是太嚴肅了一點,探討或許更合適一點。”

李凒就坡下驢,笑着應道:“田大人言之有理,是在下的說法欠妥了。”

李凒想從李奈這裡獲得意見的問題,是如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海漢五花八門的各種知識。他認爲李奈已經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希望能從李奈這裡學到這種方法。

李奈聽對方說明了情況之後,也不免有些詫異,他認爲自己的確是從海漢學到了很多東西,但卻並非通過留學這種系統性的學習方式,而是與海漢高官們相處的時間夠長,通過言傳身教慢慢學過來,與李凒目前的環境條件完全不一樣,就算坦然告之,李凒也很難進行效仿。

“世子如此好學,在下十分佩服,但在下其實資質平平,遠沒有世子所認爲的那麼厲害啊!”李奈想想覺得這事並不好操作,當下便先謙虛了幾句,希望對方不要在這個問題上刨根問底。

田徵在旁邊聽得有些急了,他知道這是李凒提問沒提在點子上,而李奈也沒有完全理解對方的意圖,更沒有明白自己安排這次會面的目的。

田徵之前以李奈爲例鼓勵李凒,目的是想讓他能夠打消學習過程中的疑慮,安心留學,不用擔心自己在海漢學不到真本事。但李凒將自己的不足理解爲學習方式存在問題,而李奈在這個方面也的確沒有什麼能交給李凒的東西,因爲他根本就不算是留學人員,不是通過李凒這種方式來從海漢獲取各種知識。

田徵插話道:“三少爺,其實世子的意思,是希望能從你這裡得到一些意見,比如在學習了那麼多的知識之後,怎樣才能做到學以致用。”

李凒覺得田徵的說法雖與自己的想法有些差異,但也不失爲一種解釋,便也沒有立刻加以更正,想看看李奈會如何作答。

這個問題李奈倒是有充分的發言權了,他緩緩放下手裡的筷子道:“其實我本是個懶人,更不想學什麼了不得的本事,不過海漢有太多我以前從未聽聞過的稀奇事物,三亞對我來說是一個新奇的世界,若是不弄個明白,我就一直難以放下。所以我在三亞住了很長時間,軟磨硬泡讓海漢的大人們教了我不少東西。”

“但我所學的東西,都是自己興趣所致,看到什麼東西覺得有意思,便去向負責人求學,很多東西其實只是學了個皮毛,只明其表,不明其理。不過我學便是學的如何運用,所以學以致用這個過程,便不會太費力了。”

李凒聽到這裡眼神一亮,感覺自己似乎已經接觸到了問題的核心。他現在要學習的領域實在太多,而每一個專業領域都有很多他在此之前並不掌握的基礎知識,要從這些基礎學起又得花費大量的時間。就算他真是天才,也難以在短期內完成如此之多的學習任務。

但李奈所說的情況卻似乎可以解決其中的一部分問題,自己來海漢要學的東西太多,但卻並不完全是要把這些東西學透了回去當師傅傳授手藝,有不少專業其實只要達到“知其然”的程度,不用非得“知其所以然”,那就可以節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而李奈的學習自由度顯然更大,他只需去學習或研究,那些他會主動感興趣的事物,而且他的學習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掌握運用之法,至於其原理,能在短時間內弄懂就學一學,否則就直接放棄。

李凒聽了一陣,覺得自己也是大有收穫,趁李奈停下來喝茶潤喉的時候插話道:“聽李兄一席話,真是讓在下茅塞頓開!還想再請教一下,李兄投入精力時間最多的,又是哪個領域?”

李奈慢慢放下茶杯應道:“那應該還是我自己的老本行,跟做買賣經商相關的學問吧!”

李奈的這個答案其實給得很模糊,他所指的相關學問可不僅僅只是傳統意義上的貿易範疇,更是包括了地理、航海、人文、金融、管理等等領域的專業知識。

這些專業知識任挑出一個領域,都足夠他研究一輩子,而且海漢也不乏這些領域的專家,能教給他的學問足以讓他成爲這個時代的頂級專家。不過李奈還是貫徹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只學那些自己所需要的部分,至於原理部分能不學就儘量直接跳過。

但即便如此,李奈從海漢所學到的這些專業知識還是遠遠強過了他從家族所得到的傳授。如果說家裡傳給他的學識都是長輩通過實踐所總結出的一些淺顯經驗,那麼從海漢學到的可就是從這些經驗中所提煉出來的真正精華了。

“其實我能明白世子目前的感受,學的越多,就越是覺得自己無知,不然學識怎麼會跟海漢人差距那麼大。就算辛辛苦苦在這裡學上許久,到底學會的這些東西是否真的有用,自己離開這裡之後,能不能像海漢人做得那麼出色……”

李奈說着說着,也慢慢回憶起了自己當初在三亞求學的一些感受,便主動與李凒分享。

李凒聽得連連點頭,李奈所說的這些感受,正與他目前的心態有很多相似之處,自己明明學得十分努力,但還是覺得與這些海漢人的差距根本沒有因此而縮小,反而是學得越多就越是發現還有更多的未知領域等待自己去探索。這樣的感受讓他覺得十分無力,甚至對目前的學習安排產生了畏懼感。

“世子,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明確地知道自己在這裡需要學什麼,那你學到的東西就肯定會有用!”

李奈的這個結論似乎有些晦澀難懂,但作爲當事人的李凒,卻是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只要他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海漢人就會把有用的學識傳授給他,所以不用擔心在這裡耗費了大量時間精力之後,只學到了一堆根本沒用的知識。

李奈作爲目前與海漢合作的商人中最爲成功的人物之一,他本身的經歷就可以證實這個結論的有效性。而李凒的學習方向雖然有所不同,但他確信自己在海漢所獲得的教育資源應該並不比李奈差多少,所以關於留學,那也應該能達成海漢人所宣稱的效果,讓自己成爲一個能力全面的統治者。

這兩人都是頭腦聰穎之人,又都在年輕時便得到了這樣的大機緣,能夠接觸到一個全新的知識體系,對他們來說的確是全無先例可循的體驗。李奈作爲已經嚐到了甜頭的先行者,將自己的一些經驗分享給李凒,的確會幫助後者更好地適應目前的環境。

而對於田徵來說,這才正是他安排兩人會面的目的。他自知學識有限,頂多也就在外交領域能給李凒一些學習上的意見,但真要讓李凒解開心結,那就得找李奈這種厲害角色出來,讓他給李凒當榜樣。

聰明人和聰明人之間的交流,總是會比較容易一些。雖然一開始不是太順利,但當這兩個聰明人都意識到了問題所在,那解決起來就很容易了。

這頓飯吃完,李凒的心情已經比前日要輕鬆了許多。當然他也明白自己能夠這麼快就找到解決心結的辦法,的確是李奈的意見起到了關鍵作用。雖然李奈並沒有交給他什麼具體的操作方案,但他知道自己已經完全理解了李奈所說的那種自行選擇學習內容的法子,並且今後必然會因爲由此所作出的改變而提升學習效率。

“李兄,今日之事,我若只是言語道謝,那未免太過輕率,李兄是否有什麼要求或願望,只要在我能力所及,必定盡力滿足!”臨別之際,李凒還是拿出了朝鮮世子的架子來,主動要給李奈提供酬謝。

李奈笑了笑道:“世子,這裡是海漢不是朝鮮,你我說話倒也不必如此生分。你若是願將我李奈當作朋友看待,就休要提這謝禮之事!朋友之間吃個飯聊聊天而已,難不成我還要向你收費?”

李凒堅持道:“李兄客氣了,正因爲是朋友,我才認真問你。漢人有句話叫做親兄弟明算賬,我覺得很有道理,該答謝的事,就一定要謝,免得傷感情。”

李凒對這句話的理解似乎有些偏差,不過考慮到他的外國人身份,李奈倒也不以爲意,笑着應道:“世子,那我這樣說吧,今日你做東請我吃了飯,這便是人情了,俗話說禮尚往來,我適才說的那些話,你若覺得對你有些許作用,那便就當作我的回禮好了。我吃了你的飯,你聽了我的道理,大家都有收穫,互不相欠可好?”

李凒還待要就此分說幾句,田徵很適時地插話道:“三少爺說得有理啊,朋友之間,何須計算如此分明。何況兩位結交又不是這一錘子買賣,難不成今後每次會面都要計算一番,那就沒意思了。世子,天大地大,人情最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正是依靠人情連接起來啊!”

李凒一想,的確也是這個道理,自己的本意是要向李奈示好,以感謝他對自己指點迷津,但這麼一來好像變成了強行施捨,效果未免不美。而對方的應對處處給自己留足臉面,鋪好臺階讓自己下,顯然這爲人處世的情商也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兩位說得有理,是我唐突了。”李凒倒也拿得起放得下,立刻便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李凒當下便將自己面前的酒杯斟滿,舉杯對二人道:“我便自罰一杯好了,二位見諒!”

“世子太客氣了!”李奈見他的確好說話,笑着說道:“既然是朋友,今後就不要再說什麼賞罰可好?”

“好,我會記住李兄的話。”李凒聽他兩次三番以“朋友”相稱,心裡也是覺得熱乎乎的。

李凒在十多歲的時候,父親李倧發動宮廷政變成了國王,他作爲嫡長子順理成章地成爲了王位繼承人,兩年後又被正式冊封爲王世子,從那個時候,他身邊就基本上沒有什麼可稱爲“朋友”的人了。

李凒平時所能接觸到的人,只有臣子、下屬、僕從,這些人可沒法逾越身份階級的差距,與他以朋友關係相處。隨着歲數逐漸增長,他也明白自己身邊的很多人其實都帶有各自的目的,不管是敬畏、親近,還是敵意,都是因爲自己的世子身份,和未來執掌一國大權的發展前景,沒有人會平等地看待他的身份,將他視作朋友。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但時間長了之後,他自己也習慣了這種孤家寡人的處境。父王的榜樣就在眼前,他知道自己今後登上大位只會更加孤寂,但這就是身居國王之位的宿命,他作爲王世子只能接受。

但李奈這個人給了他不一樣的感覺。李奈只比他大幾歲,聰明、幹練、富有,且眼光見識過人,雖然在大明只是一介平民,但其氣質作派在李凒看來卻極有貴族風範,幾乎就是一個完人形象。最關鍵的是,李奈並沒有因爲自己的身份而表現出拒人千里的客套,或是卑躬屈膝的討好,這是他過去所遇到的人當中少有的例子。

也正是因爲李奈提到了“朋友”這個詞,才讓李凒忽然意識到自己身邊好像真就沒有人能像李奈一樣契合這個身份。雖然他也知道李奈說的有可能只是客氣話,但他還是想要嘗試一下,讓自己的人生變得不那麼孤獨。

2809.第2809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2875.第2875章第65章 火炮(四)第1414章 伏殺第八百一十二章 說客第1443章 突破防線第1131章 舉報者3016.第3016章第3457章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第五百九十六章 漳州城第1937章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222章 越南之行(五)第1780章 大局爲重第六百六十八章 抽絲剝繭2641.第2641章第2022章第九百九十一章 整體差距第1470章 北方航線(三)第3428章3125.第3125章3331.第3331章2981.第2981章第1105章 麻痹上級第3462章第116章 海外考察(三)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1279章 天下第一第1755章 都是表演第九百零五章 臺北建設第四百四十章 進城抓捕第1410章 狙擊小隊第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的備戰2636.第2636章第2070章2640.第2640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軟釘子第1932章第1686章 傀儡機構3242.第3242章2908.第2908章第2342章2446.第2446章2558.第2558章第九百四十章 戰略要地第九百二十三章 多國部隊第58章 考察彙報2412.第2412章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2437.第2437章第1591章 文教產業第25章 勞改營(三)第七百六十八章 眼光獨到第五百五十九章 形勢比人強第六百二十章 南日島之戰(七)第297章 巡視廣州第364章 花式促銷2536.第2536章2470.第2470章第1571章 能者爲先第1464章 內部消息第2162章第1230章 捉襟見肘3087.第3087章第1044章 菸草貿易第2175章2696.第2696章第1809章 人口輸送第1202章 南方以南2525.第2525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317章 瓊聯發掛牌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合情理的手段第1370章 蠶食第七百六十九章 溝通與合作第2183章第九百三十一章 利益至上第2232章第100章 庭審第2312章2502.第2502章第1478章 前線第1775章 曲線救國第1485章 海漢模式2831.第2831章第1517章 戰場局勢第1159章 陰差陽錯第2009章3309.第3309章第268章 先遣隊第七百七十章 發展與變化3043.第3043章第2006章第2012章第1056章 廖訓的算計2985.第2985章3138.第31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