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2章

如果要按照獲利多少的程度來爲海漢歷年來的商業合作對象排出一個名單,那廣州福瑞豐商號的經營者李氏家族大概率會名列前茅。

作爲在大明國內最早與海漢展開商業合作的大商家,福瑞豐多年來到底從中收穫了多少益處,恐怕就連李氏家族族長李繼峰自己都說不清楚,而其所經營的產業規模在此期間一直在飛快地發展。

如今福瑞豐名下的商業地盤早就不止廣州一地,不但遍及兩廣沿海州府,而且早就隨着海漢的擴張腳步將產業擴展到了海外,只要是插着海漢雙色旗的地方,幾乎都會有李家的產業。

只要是海漢在海外新佔領的地區,第一批抵達當地承接基建項目的商家中肯定會有福瑞豐在內,一些諸如農場、航運、交通等殖民地基建配套設施,大多會有福瑞豐參與建設和經營。也正因爲如此,雖然福瑞豐是大明的商號,但在大明之外的地方,很多不瞭解內情的人都會下意識地認爲福瑞豐是帶有海漢官方背景的官商。

雖然這是一種誤解,但這樣的形象卻可以爲福瑞豐在海外的經營帶來許多便利,所以李家也從不否認這些傳聞,默認了自家在大衆眼中的半官方屬性。畢竟這可是別家求都求不到的特殊待遇,對李家來說有益無害,自然也是樂見其成。

而李家和福瑞豐能夠得到這種高規格的待遇,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爲李家出了個跟海漢高層走得極近的三少爺李奈。

從福瑞豐剛開始跟海漢這邊打交道,李奈便直接參與其中。在初步的接觸之後,李奈便被這些來自海外的漢人後裔表現出的才能所吸引,然後迅速成爲了海漢文化的擁躉。

而當時的海漢在三亞立足未穩,又需要在大明打開一個貿易窗口,福瑞豐和李奈的出現正好契合了海漢的這種需求,偏偏李奈又對穿越集團帶來的各種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海漢也正好用他來嘗試意識觀念的灌輸效果,於是雙方的距離迅速拉近,李奈在這個過程中也獲得了海漢高層的友誼,併爲福瑞豐爭取到了貿易伙伴的地位。

到後面由海漢官方牽頭成立的各種大型跨國商業團體,如瓊聯發、南海商團、兩廣商團等等,福瑞豐都在其中扮演了大股東的角色,同時也充當着海漢的利益代言人,在作出一些重要決策時堅定地站在海漢一方。

作爲貿易伙伴,這些年來雙方一直合作得非常愉快,各自都從這個關係中獲取到了巨大的收益,而李奈造訪三亞的次數,大概也是大明商人中數一數二的多,甚至有過在三亞一住就是大半年的時候。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江、浙、閩、粵沿海地區都頗爲有名的金盾護運,當初便是海漢高層和李奈牽頭搞起來的合作項目。一開始雙方都沒有把這當個長期產業來經營,只是爲了給海漢駐廣辦增加一些武裝護衛,順便幫李家訓練一些武裝人員,讓當時在李家“遊手好閒”的李奈能有個正事先幹着。

不過後來生意越做越大,如今金盾護運早已經成了一項跨越多個國家的大買賣,海漢也藉着這個產業安置了不少退伍轉業的軍人。只是外界很少有人知道,李奈也是掌管着金盾經營權的高層人物。

近年來因爲福瑞豐的產業越做越大,涉及的領域和地區都越來越廣,分管這些事務的李奈也就沒早年間那麼多的時間造訪三亞,因此李凒到三亞留學已經有大半年了,卻也只見過一兩次這位大名鼎鼎的李三少爺。

在李凒眼中,李奈雖然是個商人,但其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可遠非普通的商人能比,如果能與這樣的人物多多交往,那必然也會有益於自己今後的發展。田徵願意主動牽線搭橋安排會面,這對李凒來說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李凒便應道:“那在下便先謝過田大人好意了!不過李三少爺來三亞之前,都要跟外交部這邊先打招呼嗎?”

“些許小事,何足掛齒。至於李三少爺的行程,倒也不會每次都提前告知,只是這次的情況比較特殊,所以發來電報告知了行程。”田徵也不以此居功,在他看來的確是小事一樁。李奈本就喜歡結交三教九流的人,而且來三亞就跟回自己家一樣,對會客方面沒有什麼顧忌,以田徵跟他的交情,要安排這樣的會面並不困難。

關於李奈的行程,田徵這邊已經有了比較準確的消息。這次李奈來三亞之前,就已經由駐廣辦發來了電報告知了行程,因此田徵算算時間,大概就是最近這一兩天到港了。

李奈之所以提前發電報告知行程,倒也不是拿架子要三亞這邊準備什麼迎接的儀式,而是因爲他這次從廣州南下時順道押運一批重要貨物,到了三亞之後就要安排立刻轉運去南洋,所以先發個電報過來,讓這邊準備好下南洋的船隻和人手,免得在轉運環節耽擱太多不必要的時間。

這份電文之所以會抄送給外事司,是因爲李奈押運的這批貨貨主是荷蘭人,在三亞的轉運過程也會有荷蘭人的參與,因此李奈還是依足規矩,先發電報給外交部這邊報備,以免引起誤會。

類似這樣的轉口貿易其實在三亞並不鮮見,不過有些國家一直都在官方的監管名單之內,荷蘭便是其中之一。

由於早年間跟海漢有過多次武裝衝突,荷蘭跟海漢的關係一直都比較微妙。荷蘭人也知道僅憑東印度公司的武裝艦隊很難跟海漢日益壯大的海軍相抗衡,所以近年來也開始慢慢嘗試接受並加入海漢的貿易體系,成爲海漢主導的貿易圈中的一員。

當然這樣的轉變過程對雙方來說都並不容易,荷蘭東印度公司無法像葡萄牙人那樣主動捨棄一部分現有利益,來換取海漢所提供的貨源與市場,因此他們在海漢勢力範圍內的貿易活動都得接受海漢官方的監管。

荷蘭人也想了很多辦法來嘗試改變這種處境,比如說尋求有實力的第三方商人充當代理商,代爲採購一些受限制的商品,然後再轉運到巴達維亞進行交易。但這種方案也還是會有弊端,真正有能力經營這種轉口貿易的第三方商家,立場基本都是傾向於海漢,並不會單純地爲了經濟上的收益就站到荷蘭人一邊。

所以荷蘭人也只能默認了這樣的現狀,認同代理商向海漢報備貿易內容的做法,反正緊俏商品能買到一點是一點,終究是要比自己出面顆粒無收的結果要好得多。

而這次荷蘭人從廣州採購的特殊物品,是一批產自佛山的精鋼。雖然佛山的冶煉作坊不是海漢的產業,但海漢早就告誡了幾個西方國家,不允許他們直接從佛山大批採購鋼鐵。這一是爲了海漢自家能長期壟斷鋼鐵市場,二來是考慮到安全因素,防止這些洋鬼子在殖民地偷偷摸摸地量產武器。

原本荷蘭東印度公司並沒有這樣的需求,在巴達維亞附近也有鐵礦和冶煉作坊,可以自行產出所需的各種鐵製品。但幾年前與馬打藍國的戰爭中,這些位於巴達維亞外圍地區的設施要嘛被毀,要嘛就乾脆被馬打藍國佔領,基本上徹底斷絕了巴達維亞自產鋼鐵的能力。

這也是爲何前兩年荷蘭人要來三亞跟馬打藍國競購武器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是不能讓對手購買到太多的海漢武器,改變雙方的實力對比,另一方面巴達維亞也需要補充武器來保證自身的安全,而海漢基本上就是這個時期唯一的武器來源了。

畢竟要從遙遠的歐洲運來武器所需的時間太長,而且此時歐洲正在上演三十年戰爭,包括荷蘭在內的國家都打成了一鍋粥,根本難以抽出多少武器運到東方來增援東印度公司的殖民武裝。東印度公司也只能自行設法,就近尋找資源來解決武器短缺的問題。

當然了,在海漢的精明算計之下,馬打藍和東印度公司在海漢競購武器的過程也並不順利,都未能達成他們預期的成果。而東印度公司也知道在海漢訂購武器極其困難,還是要設法從外界收羅鋼鐵,自行製造武器。

因爲海漢立下的規矩,荷蘭人沒法直接從佛山大量採購鋼鐵,於是只能轉而請代理商來處理,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就不得不承受遠遠高於市價的成交價格,這溢價的部分,自然便是由黑心的海漢人給收走了大半。

所以荷蘭人的採購過程不但要承受高昂的價格,而且還要全程受到海漢監管,並且採購量也仍有明確的限制。但即便如此,他們也沒辦法挑剔太多,就算中間有種種麻煩環節,那也還是比從海漢訂購武器要容易多了。

而替荷蘭人操辦此事的便是福瑞豐,雖然海漢沒有直接指定,但很明確地告知了荷蘭人,如果承運方不是福瑞豐商號,那麼就不能保證運至三亞的鋼鐵類商品是否能夠獲准轉運出去了。

於是又一條奇怪的利益鏈條就形成了,海漢將這個買賣交給福瑞豐,從中通過硬性加價獲得一份好處,而福瑞豐在賺錢的同時順便幫海漢監管荷蘭人在佛山採購鐵製品的狀況,確保其不會超過海漢所規定的限額。

荷蘭人倒也不是沒想過就近在海南島購買產自昌化的鋼鐵,其品質要遠比佛山貨更好,但可惜是即便他們願意送錢,海漢官方也不答應向他們大批量出售昌化所產的鋼鐵。

鐵鍋鐵鍬菜刀之類的成品倒是可以買到,但要是爲了買回去熔鐵打造別的武器,那成本可就比從代理商手裡買佛山貨還高了。而且這些商品在市面上公開出售,如果有人大量收購,海漢官方當然更容易發現。

田徵閒着無事,便將李奈爲何要發來電報告知行程的原因,則要給李凒作了一番說明。其實這些東西也不算什麼機密,基本上都是半公開的東西,只是如李凒這樣不涉及這個行業領域的人,就根本不知道其中內情。

李凒最近在學的外交課程中便有南洋諸國的國際關係介紹,其中也有海漢與荷蘭的恩怨情仇,此時有了具體的事例可供分析,他也是聽得津津有味。

“田大人,貴國這法子狠啊!我在海圖上看過,那巴達維亞城距離三亞有數千裡之遙,逼得他們跑這麼遠來買高價鐵,這做買賣的本事,真是讓在下佩服!”李凒聽到告一段落之後,也不禁發出了感慨。

田徵笑着搖搖頭道:“荷蘭人也沒那麼傻,只是迫不得已,巴達維亞周邊海域強敵環伺,他們沒有辦法就近收購大量鋼鐵,就趁着到大明海岸附近從事貿易活動的機會,順便通過這樣的特殊渠道採購一些回去。他們也沒把賭注都下在這邊,像什麼安南、暹羅、占城、柔佛這些南方國家,也都是他們的求購對象。只是那些地方鋼鐵產能更小,能買到的數量遠遠不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纔會便宜了我們。”

李凒若有所思道:“但想必那荷蘭人肯定不甘長期受制於貴國,若是他們有朝一日他們製造出了足夠多的武器,或許還是會挑戰貴國的權威!”

“很難吶!”田徵搖搖頭道:“他們如果招惹我國,我們根本不用南下征討巴達維亞,就只要切斷他們的北方貿易航線,就足以讓他們屈服了。這些荷蘭人只是海上淘金客,他們要爭取的是貿易機會,而不是跟我國拼個你死我活,更何況他們很清楚自己根本沒有取勝的機會。”

李凒回想自己所學過的課程,倒是提到過海漢與荷蘭的數次武裝衝突,但教官都是一句帶過,他還沒來得及去圖書館查閱相關的戰史報告。想必當時也是把荷蘭人教訓得夠狠,所以如今纔會這樣服服帖帖地聽從安排。

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戰第2085章第125章 戰爭販子第346章 葡萄牙人的擔憂第255章 進口礦產第1111章 兩棲作戰2395.第2395章第1679章 打探消息2969.第2969章第2242章2837.第2837章第1804章 受制於人2622.第2622章2473.第2473章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八百七十一章 海上遭遇戰第236章 勝利港造船廠(一)第1393章 要挾第1292章 炮火覆蓋第354章 北越變局第1472章 北方航線(五)2691.第2691章第1876章 交易中心2381.第2381章2554.第2554章2595.第2595章第1778章 指揮權第1802章 擋住去路第1698章 互相推脫第1896章 經營之道第1914章 高效運轉第八百四十五章 攻打石浦所第1184章 利益取捨3271.第3271章第五百二十章 佔領府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苦命的絆腳石第2142章第99章 內亂2472.第2472章第1521章 利益交換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一桶金2643.第2643章3398.第3398章第2161章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2619.第2619章2776.第2776章第六百七十九章 參觀石碌2794.第2794章2768.第2768章2379.第2379章第1061章 計劃變更第2070章2767.第2767章第1261章 潛伏的套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手(六)3097.第3097章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3140.第3140章3069.第3069章第1772章 有利可圖2689.第2689章第311章 合股造船第1517章 戰場局勢第八百九十三章 順藤摸瓜第143章 登陸新港第1204章 實習期3406.第3406章第1399章 利益決定立場第五百六十八章 幕後第384章 海軍動手3348.第3348章第37章 緊急情況2995.第2995章2387.第2387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日島之戰(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備戰2717.第2717章第1753章 外交手段2764.第2764章第1555章 硬撐到底2783.第2783章第六百八十章 中伏第1619章 先兆線索第六百八十五章 情報蒐集第1834章 來不易回更難第1837章 拖延時間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港島2580.第2580章2860.第2860章2587.第2587章第七百八十二章 技術迭代3132.第3132章3217.第3217章第379章 攻守之間2375.第2375章第1232章 形勢所迫3274.第3274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規矩與目標第1189章 連夜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