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6章

隨着兩國間的交流逐年增多,朝鮮也慢慢了解了海漢顯赫的發家史,對於這個主要依靠武力手段來擴張版圖的國家,朝鮮的執政者們可謂是又敬又怕。海漢的領土都是從以大明爲主的各個國家手上搶佔而來,哪怕是安南這種一開始就與其結盟的國家,也依然是以租借的形式向海漢貢獻了數處港口。

朝鮮到目前爲止,僅去年在大同江下游給海漢劃出了一片區域用作建立陣地防線,以抵禦當時清軍的大舉入侵。戰爭結束後這片地區也順理成章地變成了海漢的軍事基地,被劃歸給了海漢實施管轄。截止目前,海漢倒是沒有主動向朝鮮提出過索要某地的要求。

但對於朝鮮官方來說,腦子裡繃着的這根弦還是一直都沒有鬆過。根據海漢的過往操作來看,只要是這個國家想要佔領的地方,不管當時是屬於哪一國,海漢都會設法將其弄到手。哪怕是距離其本土數千裡之遙的遼東,海漢也派了軍隊過來從當時控制這一區域的後金手中硬搶下了一塊地盤。如果海漢提出想從朝鮮國獲得某個地區的控制權,那朝鮮似乎也很難抗拒這樣的要求。

雖說去年海漢出兵擊退清軍入侵是有恩於朝鮮,但李倧當然也不會樂意將本國的領土白白送與海漢,他收到王湯姆送來的消息後並不確定對方的意圖究竟爲何,所以才特地傳召了金尚憲和崔鳴吉進宮,想聽聽手下這兩位重臣的見解。而這兩人聽完之後的第一反應也是與他類似,認爲這有可能是海漢人在試探態度,如果朝鮮對此不甚敏感,那他們接下來可能就會對濟州島有進一步的動作了。

以訓練的名義派遣海軍戰船前往濟州島,這個舉動在朝鮮人看來似乎有一點不太友善,因爲在海漢與朝鮮達成軍事合作協議以來,就從未安排過海軍部隊在濟州島附近海域進行訓練。海漢軍過往不管是軍事行動還是訓練安排,有無朝鮮軍的參與,大多都是安排在朝鮮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黃海海域進行,以便於在大同江基地和旅順港兩處港口完成補給。

在過去的兩年裡,海漢軍在朝鮮周邊區域最主要的敵人毫無疑問便是位於遼東的清國,而海漢在這個地區的所有軍事行動也幾乎都是針對清軍制定和實施,但濟州島的位置距離清國疆域約莫有一千五百里左右的距離,加上清軍現在的海上作戰能力幾乎爲零,這就讓朝鮮君臣都想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來說明海漢在濟州島附近安排海上作訓的理由。

李倧聽了二人的回答之後也越發覺得自己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但問題是他能拒絕海漢軍方提出的要求嗎?

李倧想不出辦法,所以他寄希望於臣子能給自己出出主意:“兩位愛卿,那你們可有什麼辦法,既能打消海漢軍在濟州島借地的念頭,又不會因此而得罪了他們?”

金尚憲和崔鳴吉聞言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臉上看到了深深的無奈。他們在日常與海漢高官的接觸中就能很明確地感受到海漢人的心高氣傲,不管是大明還是大清都統統不放在眼中,如果有人敢於拒絕海漢提出的要求,那最終等來的往往就是一場局面一邊倒的戰事。

在經過去年的戰爭之後,朝鮮君臣基本上都完全斷絕了與海漢比拼軍事實力的念頭。如果說在此之前朝鮮朝堂上還有面對外敵時應該死戰還是議和的兩種意見之爭,但在面對海漢時卻基本不會存在第二種聲音了,甚至連公開將海漢作爲假想敵也是大忌。今天的君臣商討如果是在朝堂上,那這兩位高官大概根本就不會對海漢的要求表現出質疑的態度。

李倧見這二人默然無語,全無平時在自己面前爭得臉紅脖子粗的那股勁頭,當下也是頗感失望。他何嘗不知道海漢人得罪不起,但還是不甘讓對方有可趁之機拿走本屬於自己的土地。而像金尚憲、崔鳴吉這些平時爭辯問題頭頭是道的文官,在這種時候就完全指望不上了,甚至讓他們給自己想個可行的解決辦法都做不到。

良久金尚憲才試探着應道:“那不如讓微臣親自去一趟大同江,問明白海漢人究竟是什麼意思,這樣陛下也好應對。”

李倧一想,當下似乎也的確沒有別的辦法能弄明白海漢人的意圖,便應允了金尚憲的主動請纓,順便給了他一個勞軍的使命,這樣去大同江那邊拜訪海漢人也不會顯得過於突兀。

既然是勞軍,那當然也不能打着空手去,金尚憲用了兩天時間在漢城置辦了一批畜禽、藥材、布匹等生活物品,然後裝船前往北邊的大同江基地。

金尚憲上一次來大同江基地已經是去年的事了,所以當他所乘坐的船駛入大同江入海口時,就看到原本荒蕪的江岸出現了大片正在建設中的鹽田。這些鹽田順着江岸展開,向北延伸數裡之遙,據海漢人所宣稱,大同江鹽場建成之後的產能足以供應朝鮮西海岸地區的日常需求,而由此所產生的豐厚收益也是可以想象的。

“崔老兒還以爲大同江鹽場投產就會讓我急得跳腳,真是鼠目寸光!”金尚憲看到江邊的場景非但沒有任何沮喪之情,反而是頗爲興奮。

朝鮮過去的官方鹽場的部分經營環節的確是有金氏家族參與其中,崔鳴吉關於這一點的情報是準確的。但他所不知道的是海漢與朝鮮官方在大同江下游所合作的一系列大項目中,金氏參與的程度同樣非常高。

當時便是金尚憲代表了朝鮮與海漢商議合作項目內容和實施方案,在這個過程中要爲自己的家族謀取一些隱形利益簡直再容易不過了。這鹽場的建設資金有一多半是來自李氏王族,而剩下的出資中,金尚憲的家族也佔有一定的比例,所以這鹽場投產之後,金氏同樣也是受益者之一。

當然了,作爲商議這些合作項目的主持者,金尚憲很不客氣地將崔氏家族排除在外,所以真正連口湯都喝不着的人並不是金尚憲,而是崔鳴吉和他背後的家族。

這些內幕,金尚憲自然不會主動說破,既然崔鳴吉自以爲是,那就讓他繼續誤判形勢好了。等過得幾年,金氏參與到類似製鹽、冶鐵、造船、軍工這類重大項目中的效果就會慢慢顯現出來,除了經濟方面的可觀收益之外,政治方面也會有助於鞏固金氏在國內政壇上的影響力。到時候估計昭顯世子也應該從海漢留學回國了,自己要在官場上全面壓制崔氏,必將會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不過要達成這樣的局面,金尚憲眼下就必須得繼續抱緊海漢的大腿才行。他前日在景福宮裡雖然向李倧表示了對海漢野心的憂慮,但這其實也只是做給上司和同僚看的一場戲罷了。

去年與清軍交戰期間,金尚憲幾乎全程都在大同江畔的海漢陣地上督戰,隊友海漢軍所擁有的可怕實力,全朝鮮大概沒有人能比他更清楚了。跟海漢對抗?他纔不會作出這麼蠢的選擇,更何況海漢人早就不止一次暗示過他,只要保持深度合作關係,今後都會暗中扶持金氏發展。

海漢人所說的扶持可不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已,除了大同江流域的這些大型項目允許金氏出資參與,還向金氏家族提供了一些海外貿易的渠道,比如被特許在浙江舟山定海港設立商棧,以便於長期經營跨國貿易。此外金氏家族還可選拔出家族中資質優異的年輕俊彥,前往海漢國留學深造,學習各種先進的技能知識。

這些待遇都絕非朝鮮官員能夠輕易獲得,而金尚憲也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夠得到海漢人的青睞,除了在去年的合作中表現令對方滿意之外,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便是自己一直堅定地支持昭顯世子,這個站隊選擇應該是與海漢的利益達成了一致。

海漢人邀請了昭顯世子出國留學,其目的當然是爲了讓朝鮮未來的統治者能夠延續親海漢的政治立場,而在世子離開朝鮮期間,海漢希望朝鮮官場上一直都有忠於他的一批追隨者,以此來保證在世子學成歸國之後能夠順利地繼承王位。作爲目前朝鮮政壇上最有影響力的官員之一,金尚憲無疑是一個非常合適這個任務的人選。

金尚憲要保證自己今後的仕途坦蕩,能夠享受到榮華富貴居,以及家族未來的發展前景,那就必須將自身的利益與海漢捆綁到一起。當然他並不想爲此背叛自己的國家,所以要把握好這個尺度也並非易事。對於海漢人要求在濟州島提供軍需補給港這件事,金尚憲內心也希望能從對方這裡獲得一個合理的說法,以免他一直爲此而備受煎熬。

金尚憲的主動登門沒有讓錢天敦和王湯姆感到太驚訝,他們其實也想到了朝鮮人大概不會很爽快地答應自己所提的條件,多半還是要再想辦法來打探海漢這邊的真實意圖。金尚憲趕來大同江基地的速度,甚至比他們預計的還要早了那麼兩三天時間。

“看樣子李倧沉不住氣了。”王湯姆打趣道:“估計是我們提要求的方式讓他有點不放心了。”

錢天敦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嘛,我們以前根本就不去濟州島那邊,現在突然要派戰船過去駐紮,朝鮮人不慌纔怪。李倧多半會以爲我們看上了濟州島那地方,打算要找藉口生吃下來。他們又不敢直接回絕我們,只能先派人過來探探口風了。”

錢天敦的推測基本全中,將朝鮮官方的心態揣摩得極準。但他們其實也不是要故作神秘嚇唬朝鮮人,只是如果將行動目的公佈出來,很容易會提前走漏了風聲。而且他們也的確想碰碰運氣,萬一朝鮮人一口答應下來,那他們也就省下了不少麻煩,不過現在看來這個期望並未能夠實現。

既然金尚憲主動登門了,那肯定是來要說法了,兩人也不可能對他閉門不見。稍後金尚憲便被馬車接到基地內,與王錢二人會面。

“金大人真是太客氣了,過來做客還帶這麼多東西!”王湯姆看過金尚憲呈上的禮單之後,也禮貌地客氣了兩句。金尚憲送來的這些勞軍物資雖然不是什麼稀罕東西,但數量也不算少了,置辦下來至少也得花個七八千兩銀子。

金尚憲滿臉堆笑道:“這次勞軍是陛下的意思,本官只是負責操辦而已。兩位將軍常駐此地難免辛勞,這些物資也是聊表本國的感謝之意。”

幾句客氣話說完,王湯姆便主動轉入了正題:“金大人這次過來,應該還有別的任務在身吧?如果有什麼想問的,不妨直說。”

金尚憲乾笑兩聲道:“王將軍真是厲害,那我便直說了。前日將軍差人送到宮裡的那封信,陛下看完之後有些不太明白,所以……”

“那陛下是哪裡不明白?”王湯姆反問道。

“這個……就是不太明白貴國爲何要安排去濟州島附近進行訓練。長途跋涉,何不就在這黃海訓練,補給方便,若是需要實戰訓練也能找到對手,豈不勝過那濟州島百倍?”金尚憲來時便已經想好了措辭,當下就一一道出,希望讓海漢能給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王湯姆道:“金大人說的理由有大部分都有道理,但出於保密考慮,軍事行動的目標有時候是不能提前對外公佈的。”

金尚憲倒是很敏銳,立刻便應道:“那王將軍的意思是……貴軍要在濟州島附近採取的行動是另有目的?”

“沒錯。”王湯姆很爽快地承認了這一點,旋即便澄清道:“但可能跟國王陛下和金大人所以爲的目的不太一樣。”

3039.第3039章第1211章 中南半島第191章 關於駐廣辦的討論第199章 駐廣辦的工作規劃第1338章 重賞之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四百二十章 勘探完成第七百零六章 叛逃者的下場第1591章 文教產業2899.第2899章第1911章 目標方向第1957章第1909章 境遇差異第1603章 商業談判第1186章 杭城見聞第129章 民族政策第七百五十五章 條件艱苦2672.第2672章第1035章 野外偵查第385章 可疑對象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後總結3064.第3064章第1645章 重要情報第八百八十九章 官方反應第1619章 先兆線索3256.第3256章2386.第2386章第八百八十四章 午夜黑影第1914章 高效運轉2578.第2578章第2197章第1717章 殺雞儆猴2634.第2634章第1822章 退守大同江第2268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荷蘭人的計劃第2276章3235.第3235章第1908章 留學生活第1648章 令人絕望第2191章第2172章第1769章 有所求第1338章 重賞之下2997.第2997章第七百四十八章 輕重緩急3022.第3022章第2072章2598.第2598章第201章 吃緊的產能第1883章 漳州見聞2549.第2549章3346.第3346章第五百九十章 小動作3069.第3069章第194章 兩個人的籌備組第98章 蒸汽機3206.第3206章3164.第3164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2568.第2568章2751.第2751章第1703章 苦役營的規矩第229章 崖州局勢變化第1500章 震懾朝鮮2382.第2382章第1405章 控制疫情第1079章 奇山所的難題第1960章2786.第2786章3407.第3407章第2301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特殊的訪客第1610章 外交難題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第九百四十一章 星島第1125章 跨陣營合作2823.第2823章第六百零四章 刺殺第2332章3277.第3277章2993.第2993章第六百零九章 刺殺案的影響2773.第2773章3299.第3299章第1510章 威逼利誘第2363章第2061章2384.第2384章第1644章 應對手段第61章 大步前進第1222章 星島現狀第335章 第二批援軍抵達2568.第2568章第69章 徵兵2728.第2728章第2218章3381.第3381章2871.第2871章第314章 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