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6章

畢竟錦衣衛在本地需要動用這些厲害武器來對付的目標,除了許家也不會再有旁人了,而攻擊許家需要冒多大的風險,意味着什麼樣的後果,錦衣衛不會想不到。如果石彪在事發前就知道孫百戶弄來這批武器的真正目的,那他很可能會對許裕興的這番說辭無動於衷。許裕興也是要藉此手段,來判斷石彪是否知曉關鍵內情。

石彪慢慢擡起頭來,望向許裕興道:“大明內亂?難道如今天下就很太平?”

許裕興聽這口氣,便感覺此人應該是知道一些內情,當下反駁道:“北方戰亂多年,的確不太平,但福建近些年政通人和,沿海各州府都十分繁榮,這難道不是事實?每年從福建上繳給朝廷的賦稅,不管是銀子還是糧食,數目之大在全國也能排入前幾位,福建要是亂了,對大明能有好處?”

石彪微微搖頭道:“福建表面穩定,但並非太平盛世,朝廷政令不達,地方上自成派系,隨時都可能發生大亂。錦衣衛的職責,便是替天子清除這些不安定的隱患!”

石彪雖然沒點名所謂的“地方派系”和“不安定隱患”具體是指誰,但此時似乎也沒有這個必要了。許心素在福建把控兵權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了,地方上的駐軍幾乎全都由許家子弟掌控,以至於整個福建都沒有人敢跟許家正面叫板。福建的太平局面,是因爲許家的一家獨大,而這種太平局面背後的隱患,也同樣是來自於許家在福建隻手遮天的現狀。

但石彪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其立場已經很明顯了,即便是已經成了階下囚,他也沒打算要向許家投降。

許裕興深吸了一口氣,努力止住心頭的怒氣,類似這樣對許家心懷敵意的傢伙,過去這些年其實出現過不少,但基本下場都不怎麼好。區區一個錦衣衛總旗,當下殺了也就殺了,消息甚至都出不了這個院子。如果不是爲了從這石彪口中多套些話出來,他根本就不想在這裡浪費口水。

“一派胡言!我許家爲大明戍邊多年,鎮守東南海疆,這麼多年護得福建一方平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說朝廷一向對我許家信賴有加,每年都有封賞,豈容你這等唯恐天下不亂的小人誣衊!”許裕興自然不可能默認對方含沙射影的指控,當下還是要義正辭嚴地反駁回去。

許裕興也不等石彪辯駁,做個手勢道:“接着審!如果還不肯招,就給我往往死裡招呼!”

當即便有他的手下如狼似虎地趕過來,提着石彪的兩隻胳膊將其拖了出去,可想而知接下來肯定又將是一頓痛毆。

“這個人骨頭還挺硬的。”金鳴這個時候纔出聲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就算知道自己還有生機,也還是主動放棄了。”

許裕興哼了一聲道:“跳出來與我許家作對,那就是自尋死路!骨頭再硬,又豈能擋得下快刀火槍,他既然心意已決,等審完之後便送他一個痛快!”

像這樣心志堅定的人,許裕興就不打算再浪費時間了,審得了就審,審不了就殺,總之是不能留下來。哪怕這石彪掌握了某些關鍵信息,但在許裕興看來其實也無關大局,今天在這錦發號拿到了這麼多的人證物證,難道還查不出一絲半點的線索。如果不是爲了向海漢這邊有所交代,他大概早就採取了更加激進的審訊手段。

金鳴其實也能感受到許裕興的想法,但即便他不是完全認同對方的做法,也只能作爲一個參與者提出意見,不可能去對許裕興指手劃腳。他只希望許裕興不要在盛怒之下作出一些衝動的決定,比如下令直接處決石彪這樣的知情者。

此時漳州城中除了錦發號之外,還有多處地方也被城防軍團團圍住進行搜捕。漳州城一向治安良好,極少會有關閉城門出動城防軍四處搜捕的景象出現,一時間也是弄得人心惶惶。

按照許裕興所提供的情報,城防軍對錦衣衛在城中另外一明一暗兩處據點進行了包圍和搜捕。這個時候臉皮已經撕破,許家行事也沒有什麼忌憚了,要將城中的錦衣衛一網打盡以策安全。

不出意外的是,城防軍在這兩處地方都遇到了抵抗,但力度有限,因爲本地的錦衣衛幾乎都集中到了錦發號那邊,在這兩處據點只留了幾個人看家而已。但統領本地錦衣衛的那位孫百戶依然沒有被找到,看樣子真是如錦發號的錦衣衛交代的那樣,此時並未在漳州城中。

因爲這事還有很多尚未查明的地方,許心素沒有盲目擴大抓捕對象的範圍,該抓的人在天黑之前就差不多抓完了,不過許心素爲求萬全,依然是下達了宵禁令。實際上城內的幾條主幹道在當天下午就已經由城防軍接手實施了管制,而城中的民衆聽說城防軍正在搜捕江洋大盜團伙,也大多是回到家中緊閉門窗,以免惹禍上身。

由於抓捕對象明確,城防軍出動迅速,處置得當,這番抓捕行動倒是沒有在漳州城裡造成太大的亂子。而除了少數參與者和指揮人員之外,漳州城裡的絕大部分人都並不知道今天這番事情的真相。

但所謂抓捕江洋大盜的說法,應付普通百姓還行,今天抓了這麼多的錦衣衛,基本已經將漳州城的錦衣衛一網打盡,這麼大的動作在日後肯定瞞不過官場上的人,所以最終還是得爲這事給出一個更穩妥的說法。

“豢養私兵、勾結外寇、走私武器、刺殺重臣、負隅頑抗……嗯,這些罪名統統寫上,明日一早……不,等會寫完,便派人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這事總得佔個先手,纔不至於落了被動。”許心素在看過董煙雲起草的奏摺之後,表示對其中的內容基本滿意。

錦衣衛畢竟是天子親軍,要將這場衝突掩蓋過去,許心素就必須拿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這個時候就得先下手爲強,給錦衣衛列上一堆罪名上奏朝廷,即便漳州這些錦衣衛的小動作是來自朝廷的授意,只要動作夠快趕在朝廷採取下一步措施之前上奏,那朝廷多半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董煙雲道:“經此一役,想必錦衣衛今後也不會再踏入漳州城了。”

許心素冷哼一聲道:“若是不怕丟了性命,大可再來漳州試試!”

允許錦衣衛在漳州駐紮,其實也算是許心素與朝廷之間的一種默契,表示他認可朝廷在自己近旁安插監視人員的做法,以此證明自己並無背叛朝廷的打算。而在此之前駐紮在漳州的錦衣衛人員也算是老實,並沒有給許心素製造過什麼麻煩,所以雙方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就算錦衣衛要在漳州經營類似錦發號這樣的私人產業,許心素也爲其大開綠燈,並不會加以限制。

但出了眼下這個事情之後,許心素和錦衣衛顯然不太可能再和平相處了。今後漳州這個地方,大概不會再允許錦衣衛設立常駐機構了。

董煙雲道:“海漢那位金大人一直跟在三少爺身邊,看樣子他們對此事的態度似乎比我們還要緊張。”

許心素道:“先生有所不知,這西班牙人如今到處出售火槍,而且交易對象多是與海漢不合或是有衝突的勢力,前前後後已經給海漢人制造了不少麻煩。據說海漢爲了調查此事也是動用了大量人力,從遼東到南海有無數人在爲調查此事奔忙,這位金大人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董煙雲道:“靠着銷售武器來給海漢製造麻煩,西班牙人這招倒是有點隔山打牛的意思。”

許心素搖頭道:“此計只能逞一時之快,卻難有長效。你想想,那西班牙人自己都幹不過海漢,難道光靠賣賣武器就能扳回被動局面?這麼零零散散地賣幾支火槍幾門炮,頂多也就能讓海漢分心,暫時無暇去顧及他們而已。而且西班牙人制造武器的速度快不到哪裡去,以前我們的船去馬尼拉,便去探過當地的武器作坊,規模跟海漢完全不是一個檔次,所以他們往外賣武器也只能小打小鬧,終究難成大氣候。”

許心素雖然不是很清楚西班牙殖民當局搞軍火輸出的內幕,但他看問題倒是看得很準,敏銳地察覺到了西班牙殖民當局的短板所在。

不管西班牙人的渠道有多野,只要輸出的武器數量不夠,最終就是白搭。這些接收西班牙武器的勢力往往無法在短期內形成真正的戰鬥力,更不可能與海漢正規軍對抗,而且一旦暴露了他們手上的新式武器,便會立刻引來海漢的追剿。

而海漢之所以如此緊張,也並不是因爲這分散在給第的少量武裝人員就能改變國際局勢,一多半的原因還是爲了封堵住西班牙人在東亞地區的活動渠道,不給其留出翻身的空間。而剩下的一部分原因,則是因爲海漢意識到有人在中間給西班牙人牽線搭橋,將這幕後黑手揪出來,可以說是比追剿西制武器本身更爲重要的目標。

董煙雲連連點頭道:“大人說得是,若是隻靠別人提供武器,未免根基不穩,何況那西班牙人遠在南海深處,往這邊運一趟東西怕不是得耗時數月,要靠他們提供的武器打仗,的確有些不切實際。”

許心素聽懂了董煙雲的弦外之音,知道他是又在提醒自己,不能一味只知道通過買買買來獲取武器裝備,還是要設法實現自產才行。他對此事自有打算,當下也不多做解釋,便將話題引回到當下漳州城內的情況:“按照海漢人的說法,西班牙人賣武器是有中間人在進行操作,先生怎麼看?”

董煙雲道:“會不會就是錦衣衛從中牽線搭橋?”

許心素搖搖頭道:“應無此理,因爲西班牙人還把武器賣到了遼東女真人手裡,錦衣衛就算膽大包天,也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錦衣衛是直接向皇帝效忠的特殊機構,錦衣衛指揮使可以算是皇帝的心腹,很難想象這樣一個服務於皇權的機構會在暗中通敵。即便許心素對錦衣衛的觀感極差,他也不認爲錦衣衛會背叛大明。

許心素接着說道:“能跨越如此之遠的地域完成軍火交易,這中間人必定有豐富的航海經驗,南方的海商極少會去到遼東那麼遠的地方,而北方的海商也不太可能去到南海深處。說實話就算是錦衣衛要操辦此事,航運能力都未必能達到要求。”

董煙雲皺眉道:“如此說來,其實擁有這種水平的勢力也並不多見,除了海漢自家,大概也就只有福廣兩地的幾家大海商能辦到了。”

許心素道:“海漢人肯定也早就想到這一點了,我想他們已經排查過好幾遍了……”

董煙雲道:“他們查來查去,查的都是大明境內的海商,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其實這中間人並不是大明海商,或者其本來的駐地不是大明的海港,只是常年以漢人海商的身份在大明海岸活動。”

許心素道:“你說的這種情形倒是有點意思,但如果是個別海商的行爲,這活動能力未免也太強了一些,居然能把方方面面的關節都打通。有這種能力何必經商,去當官肯定也能如魚得水,混出名堂。”

董煙雲道:“能弄出如此之大的動靜,恐怕也不是個別人能辦到的。卑職感覺這更像是一股勢力所爲,只是不太明白其動機何在,既然掌握瞭如此之多的貿易渠道和海上航線,那爲何不老老實實地做買賣賺錢,而是要冒着極大的風險與海漢做對。跟海漢鬥,到底有什麼好處?”

許心素沒有立刻迴應董煙雲的問題,因爲他也被這個問題難住了。就他所知歷年來跟海漢作對的勢力不少,但沒有哪一家是能笑到最後的,被連根拔起者也不在少數。那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爲了達成什麼樣的目的,纔會驅使這幕後操控者選擇與海漢作對呢?

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日島之戰(一)第1858章 共享富貴第51章 考察(二)2819.第2819章第1364章 戰爭的開始第七百六十八章 眼光獨到第2228章第2134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淡美蘭羣島第六百零九章 刺殺案的影響第1075章 一路向北第1513章 三方會談第1537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九十六章 漳州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零六章 新生活(二)第2041章第1753章 外交手段3231.第3231章2568.第2568章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1792章 去朝鮮第1017章 開國慶典(十七)第1636章 勞軍情報第2245章第1034章 作戰計劃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近偵察第1753章 外交手段第八百五十八章 帶路黨vs帶路黨vs帶路黨第七百八十八章 年終總結第63章 第六十三 火炮(二)2897.第2897章第2300章第1023章 先遣隊(四)第八百三十一章 浙江海盜3356.第3356章第2325章四百一十四章 入職考評第323章 軍官進修班2594.第2594章第347章 恩裡克的見聞第1698章 互相推脫第2057章第1567章 受到牽連第1715章 掩護身份3208.第3208章3252.第3252章第九百六十一章 追查第2063章第1683章 妥協第2170章第2074章第2280章第1056章 廖訓的算計第385章 可疑對象第1013章 開國慶典(十三)2592.第2592章第2220章第1470章 北方航線(三)2952.第2952章第八百四十九章 戰利品第42章 圍捕第五百七十七章 態度轉化的根本原因第2118章2894.第2894章2767.第2767章第五百九十章 小動作第八百二十九章 軍火貿易與對外政策第110章 何夕的工作彙報3092.第3092章第1203章 發展綱要第六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2310章2796.第2796章第1186章 杭城見聞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3246.第3246章3105.第3105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福建局勢3128.第3128章第282章 花式吊打第1596章 真正意圖第1969章第100章 庭審第1142章 爭奪銅礦第1060章 真正的目的3196.第3196章3390.第3390章第2060章第1771章 各有打算第1457章 回遷遼東第1982章第2223章第1433章 地雷的威力2421.第2421章第390章 交戰3283.第3283章3363.第3363章第1752章 兩種看法3137.第31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