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8章

類似三亞這種以國際貿易爲主要經營方向的港口城市,幾乎每一天都會有大量來自各個國家的人員進進出出,加之海漢現階段對於外來移民的審查也放得比較寬鬆,就算相關部門採取了許多反諜措施,但也還是不可能完全避免外國情報人員和其他別有用心的人混進來。歷年來安全部破獲的案件當中,也一直都是間諜情報相關案件所佔的比例最高。

不過這次的案件與安全部門過去所處理的反諜案有所不同,並非單個勢力在背後操縱,而是由多方聯合行動,這在過去是極爲罕見的現象。按照安全部從薛正等人口中所獲得的信息,他們在三亞集結的這些人手,至少是來自四到五支不同的勢力,當時薛正也只能通過各自的信物來確認這些參與者的身份。在這些人中間,除了他的幾名屬下之外,他在行動之前唯一認識的人盧翁,已經在昌化因爲意見相左而被他幹掉了。

按薛正所說,這個盧翁聽口音應該是大明北方中原地帶人氏,但具體是爲誰效力,他卻是半點不知,兩人只是在之前曾當面交接過一些東西,也從沒有什麼深交。而團隊中的其他人也都對自己的來歷諱莫如深,從來不會主動提及自己的主家,爲了避嫌也不會去打聽別人的背景。所以這就導致了他們互相之間缺乏瞭解和信任,最後時刻所爆發的內訌有大半原因也正在於此。

安全部對薛正等人所招出的線索全部都進行了追查,但收穫實在少得可憐,顯然對方在計劃發動之後就果斷切斷了與薛正等人的聯繫,任其自生自滅了。這也說明了對方在策劃的時候就已經料想到了失手的可能,並且對此採取了有效的預防措施。

張千智從儋州回到三亞之後這段時間,幾乎每天都在跟主管反諜工作的李清揚開碰頭會,商討調查進展,彙總最新的信息,但除了西班牙這個參與者之外,他們一直都未能確認參與這起案件的其他勢力。

對於這樣的調查狀況,別說執委會和何夕了,就算是張千智自己也覺得無法接受。明明有那麼多的線索,但梳理到三亞這裡就全部都戛然而止,被人給提前切斷了脈絡,讓調查人員都有種被一口氣憋在胸口出不來的壓抑感。

而李清揚也爲此做了很多工作,甚至提前抓了兩個已經被安全部監視很長的時間的錦衣衛探子,以查明錦衣衛是否與此案有關。原本安全部是要靠着這兩個探子來反向監控錦衣衛的動向,但此案牽扯太大,安全部擔心錦衣衛也涉及其中,便秘密將人拿下了,但結果卻讓他們略感失望,錦衣衛根本對此毫不知情,更沒有參與到襲擊朝鮮世子的行動之中。

這其實與安全部之前的預計多少有點差異,他們本以爲錦衣衛就算沒有直接參與其中,但考慮到襲擊朝鮮世子的隊伍裡有來自大明境內的人員,錦衣衛至少應該收到了一些風聲,但實際情況卻並不是這樣。

“錦衣衛這次可是少有的遲鈍,我記得往年不管發生什麼事,錦衣衛那邊多少都會有一些消息的。”張千智在看過了李清揚拿來的審訊記錄之後,對於這種狀況也不免有些失望。

李清揚苦笑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福廣兩省的錦衣衛這幾年日子過得太舒服,很多人根本就不怎麼做事了。反正躺着就能有錢拿,你說還拼命幹嘛?”

張千智本想吐槽幾句,但一想這種局面的可不就是自己所在的衙門一手造成,當下乾咳了兩聲,就沒有接李清揚這話頭。

最近這幾年隨着海漢日益勢大,在大明南部沿海地區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錦衣衛雖然是直接爲大明皇帝效力的特殊衙門,但在資金、裝備、運作方式、組織架構等方面都比不過更爲專業的海漢情報部門,加之還有不少李清揚這種從錦衣衛改換陣營投靠過來的“內部人士”,使得錦衣衛在海漢統治區的行動越發艱難。

雖說錦衣衛仍然堅持在向海南島派出探子,但基本上都沒有再採取比較明顯的敵對行爲,也僅僅只是潛伏下來蒐集情報而已。而安全部現在也不像早幾年那樣草木皆兵,只要是外國派來的探子全都先抓起來再說,而是會故意放一些小魚小蝦進來作爲長期監控對象,以掌握對方的動向。

但這樣一來,錦衣衛向海漢派駐探子的做法就慢慢變得流於形式,只是爲了定期向朝廷交報告完成差事而已。而當其監視海漢官方動向的任務都開始變得敷衍,就更別說關注海漢境內的其他勢力了。李清揚將那兩個錦衣衛探子帶回安全部之後一審,他們甚至都完全不知道有襲擊朝鮮世子這件事發生,更沒有察覺到近期在三亞有什麼地下勢力在密謀此事。

李清揚繼續說道:“不過錦衣衛不知情,對我們而言倒也不完全是壞消息,至少這說明大明官方沒有直接參與其中,我們最擔心的狀況並沒有發生。”

張千智深以爲然地點點頭道:“確實如此,如果讓我選,我也寧可讓錦衣衛對此一無所知……唉,這還真是一件令人矛盾的事情!”

相較於西班牙人的暗中搗鬼,海漢其實更擔心大明也在其中插了一腳。海漢自起事之日,便與大明有着理不清的利益紛爭,而領土問題無疑是其中最無解的一個。即便是兩國已經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也都表示了今後要和平共處的態度,但這也還是不可能解決兩國在領土問題上的分歧。

而如今海漢又將大明的傳統藩屬國朝鮮拉到了自己一邊,這同樣是一個讓大明難以接受的情況。朝鮮放棄大明的庇護投靠海漢,原因再明顯不過,就是要依靠海漢提供的軍事援助來抵抗外敵入侵,而大明想改變這種局面挽回朝鮮,就得證明自己的實力強於海漢。如果大明試圖通過某些隱秘的方式來削弱海漢的實力,那海漢也絕對不會對此感到驚訝。

但不論從情感上還是從實際利益的角度出發,海漢都不願讓本國與大明對立起來,而且這種態度自上而下,從執掌大政的執委會到普通平民,或多或少皆會有這樣的傾向性。張千智和李清揚作爲情報系統的高級官員,對此自然是有着更爲深切的體會。

不過李清揚雖然是從大明情報部門“跳槽”過來的,但他對於抓捕自己的同行卻並無心理障礙,甚至一度以這方面的戰績來證明自己效忠海漢的決心。沒有從那兩名錦衣衛探子口中審出有用的消息,李清揚其實是失望的的情緒居多,只是以他的城府,絕對不會在張千智面前表現出來罷了。

海漢的調查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卻還是未能從現有的線索順藤摸瓜找出幕後黑手。而相較於三亞這邊調查工作的停滯不前,江浙的局面就比較明朗了。

龔十七和姬元青在揚州的行動雖然極爲冒險,但所取得的成果也頗豐,除了在當地將那支尚未完全形成戰鬥力的火槍隊幹掉了一多半,他們還成功帶回了人證物證,證明了揚州的山陝鹽商與西班牙人勾結的事實。但隨着調查的進行,他們也發現這其中還缺失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環節。

是誰在西班牙人和山陝鹽商之間牽線搭橋,讓他們能夠跨越了幾千裡的距離建立起了合作關係?

龔十七和姬元青在揚州逗留期間,並沒有查到中間人的信息,如今唯一能夠確認的是山陝鹽商陣營的盧康泰是火槍隊的後臺老闆,他肯定是知情人之一。但這次在揚州折騰出的動靜實在太大,想要再派人去揚州將他抓舟山恐怕就不太現實了。

而根據後續從揚州送回的消息,當地在這次徹夜廝殺之後並未重歸平靜,而是立刻陷入了新一輪的鹽商爭鬥之中。原因也是跟海漢有關,這次行動對山陝鹽商麾下的武裝組織造成了重創,除了火槍隊損失殆盡之外,山陝鹽商各家的精銳都在當晚的追殺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其中尤以幾乎傾巢而出的盧康泰最爲嚴重,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光桿司令。

而他們的老對頭徽籍鹽商看到這樣的情況,自然不會繼續袖手旁觀,開始採取各種措施,要趁着山陝鹽商這一波頹勢下狠手,儘可能地剷除其殘餘的武裝勢力。

於是揚州城連同附近鄉鎮的大片區域開始頻繁地出現了鹽商之間的武鬥,在城內的爭鬥,官府還可以出動駐軍進行鎮壓,而離城稍遠的地方,報官都來不及,官府也根本就管不了那麼多的事。

幾場小規模的械鬥之後,雙方的衝突便迅速升級,甚至開始糾集大量人手,渡過運河去攻打對方的私人莊園。

盧康泰當初有多風光,這個時候就有多悽慘,第一個被徽籍鹽商攻破的莊園便是他家。由於缺乏人手護衛,盧康泰只能主動捨棄了自己的莊園,攜家帶口逃進了揚州城,至少對家在城裡暫時還不敢明火執仗地打上門來。

山陝鹽商當然很清楚是誰暗算了自己,但他們可沒有實力到寧波來找海漢人算賬,畢竟人家就派了兩條船幾十號人過來,甚至都還沒出動裝備有大量艦炮的戰船和正規軍,便已經將他們手頭的精銳打了個落花流水,就算不服氣也只能忍氣吞聲,先應付當下趁亂渾水摸魚的徽籍鹽商。

舟山當局已經不打算進一步插手揚州的混亂局面了,畢竟這兩派鹽商說起來都是海漢鹽業的競爭對手,且讓他們先狗咬狗鬥上一番,互相削弱力量,日後再要對付他們也能省下不少力氣。

而這個時候,遠在南海的西班牙人剛剛得到了馬尼拉行政長官邱元的那封密信,還認爲包括揚州在內的海外合作項目已經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正準備將更多的軍火交給中間商,讓其送到合作伙伴手上,幫助這些夥伴進一步擴大武裝規模。

然而實際的情況與西班牙人得到的消息天差地別,信息傳遞速度的劣勢在這種特定環境下被海漢充分利用起來,在情報領域再一次擊敗了幾乎毫無察覺的西班牙人。

不過揚州的情況經由情報部門的渠道通報到馬尼拉之後,當地也立刻意識到了不能將何塞等人留在宿務太久,否則日後北方的消息傳到宿務,西班牙人肯定會意識到那封密信裡的信息有問題,從而會懷疑何塞等人來到宿務的真實意圖。

在此期間唯一沒有取得實際戰績的,大概便只有在遼東執行敵後偵察任務的海軍陸戰隊了。不過這個時候陸戰隊在金石灘附近的登陸人數已經翻了好幾番,足足一個連陸續駐紮到了海岸附近的臨時據點中。而這處據點的規模也在短短的大半個月裡得到了數次擴建,如今已經由臨時據點變成了小規模的基地。

之所以給這個任務增派人手,主要還是因爲孫丙在這附近的清軍大營發現了駐訓的火槍隊。孫丙手頭可指揮的兵力十分有限,就算有機會也不敢動手,唯恐引來清軍大營的圍攻。這地方距離海岸線還有數裡之遙,要是真打起來,他們徒步撤退肯定跑不過清軍的騎兵,所以孫丙發現清軍火槍隊之後仍然只是執行監視任務,同時將這邊的情況向指揮部進行了彙報。

王湯姆一聽已經找到了目標,便果斷選擇了向這地方增兵。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出現,多一點兵力會讓陸戰隊硬吃對方的時候輕鬆一些。

而增兵之後孫丙的監視任務強度也就稍稍有所減輕,不用每天再親自從天明守到天黑了。但敵軍這支火槍隊兩到三天一練的頻率,讓孫丙感覺他們大概不會整個冬天都在這裡安心度過,必然會在某個時候有所行動,而那時候或許就是己方動手的機會了。

第1266章 半推半就第96章 貨幣(二)第1210章 出發南行第1773章 靈活應對第2088章第1444章 破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佈網第3451章3145.第3145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口碑的威懾力第1901章 留學生活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機感第98章 蒸汽機3362.第3362章第1619章 先兆線索2773.第2773章2709.第2709章第260章 介入還是不介入第1598章 李奈的決斷第1473章 北方航線(六)3334.第3334章第1377章 大麻煩2744.第2744章第1943章3143.第3143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第五百二十四章 加大移民規模的方法2920.第2920章第1766章 收錢辦事3150.第3150章2982.第2982章第2188章第1085章 收買拉攏第六百六十三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170章 幕後交易3316.第3316章第2132章第2351章第九百一十九章 下一步2696.第2696章2866.第2866章第1299章 鐵甲怪船2734.第2734章2945.第2945章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第1136章 無處可逃2453.第2453章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移民第1786章 惹不起第2083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部署調動3189.第3189章第1533章 官方往來第1798章 壓迫式偵察第2364章2955.第2955章第1891章 貿易港3212.第3212章第1848章 深入合作第1488章 還手之力第1988章第265章 羣體效應第1903章 三亞港見聞第七百七十七章 優勢巨大第七百四十八章 輕重緩急第2098章2939.第2939章3186.第3186章第1228章 幕後黑手2553.第2553章第1138章 收穫不小第1076章 膠州灣第2264章2866.第2866章2597.第2597章第2127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峴港狀況第2082章2604.第2604章第1677章 社會地位3247.第3247章第六百四十四章 接管防務第1731章 商業契機第325章 開發大萬山島第147章 黑土港的發展前景2718.第2718章2445.第2445章第六百九十三章 鎮南港的調整第297章 巡視廣州第1839章 戰義州第1334章 反覆試探第1464章 內部消息3237.第3237章第1832章 進退維谷第五百一十八章 說服王尊德第2225章第1473章 北方航線(六)第2134章第2087章第34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