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0章

正如張千智所猜測的那樣,這幾起事件引起海漢高層關注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其中所使用的火槍究竟源自何處。儘管目前所出現的這些武器還不足以影響到海漢的根基,但這些事件本身已經是一個危險信號,必須要儘早查明以採取措施消除隱患。

而對於張千智來說,他不僅要追查這支火槍的來歷,而且還得繼續調查薛正一夥的底細。他認爲如果能夠查清這夥人的身份背景,那便可以順藤摸瓜找到槍支的來源了。不過聽何夕的口氣,現在高層的調查重心顯然是在槍支來源上,而前段時間圍繞朝鮮世子考察行程所發生的狀況,或許是因爲已經抓到了人的緣故,來自高層的後續關注顯然減少了許多。

“那抓回來這批人怎麼處理?他們肯定都受過相關的訓練,反審訊的能力很強,卑職一直沒法確認他們的口供是否真實有效。”張千智向何夕請示道。

何夕沉聲道:“這些人既然覺得自己能夠做到守口如瓶,那就一直守着吧!先關起來,暫時不用理會他們。或許江浙那邊能夠查到的消息,會比你抓到的這批人更有價值。”

聽到上司的表態,張千智不禁微微皺了皺眉,他本來指望着這批人押解回三亞之後,能由何夕安排更爲有效的審訊方式來讓薛正等人開口招供。但顯然何夕對這批嫌犯的興趣並沒有他預計的那麼大,甚至都沒打算立刻對其展開新一輪的審訊。

何夕與張千智雖然名爲上下級,但情同師徒父子,察言觀色自然注意到了張千智的情緒。

“你在儋州抓到的這些人就算再怎麼窮兇極惡,他們也只是別人手裡的武器而已,不要指望繳獲的武器能把所有你需要的信息都提供出來。”

何夕開導道:“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有時候要偵破一起案件,我們也可以嘗試不同的手段。或許你認爲儋州的案件必須要查出幕後主使和真正目的纔算圓滿結案,但其實你還是在把這個案子孤立來看待,而沒有意識到與其他地方發現的線索之間所存在的真正聯繫。”

張千智想了想之前自己闡述過的觀點,還是覺得有點不服氣,明明已經對兩地案件可能存在的聯繫提出了兩種看法,而且何夕也承認了這與高層目前的意見一致,怎地現在又說自己沒有意識到其中的真正聯繫。

何夕慢慢說道:“你有沒有想過,你所提到的兩種可能,其實本質上是同一種狀況?”

張千智聽得有些迷糊,略微思考了一下才明白了何夕的意思:“您是說有可能儋州這幫人所使用的火槍,也是由江浙鹽商購入,並把人送到海漢來執行任務?這種情況在理論上當然是說得通的,但江浙鹽商與朝鮮世子並沒有利益衝突,就算李溰被行刺死在我國,也還是無法改變江浙當地鹽業市場受到衝擊的現狀。他們又不可能從中得到什麼直接的好處,何苦要費這麼多事?”

何夕卻話題一轉道:“你先前提到過,到儋州襲擊朝鮮世子的這夥人來自不同的地域,很有可能分屬於不同的幕後勢力。那你想想,這幫人當中會不會有來自江浙鹽商所派的人?”

“您的意思是,江浙鹽商不一定是跟朝鮮世子過不去,但出於某些原因……比如說向他們提供武器的人要求他們參與或者配合這個行動,他們覺得無法拒絕,便也順勢就派人蔘與了?”張千智覺得自己好像從何夕的提示中找到了一點思路。

何夕點點頭道:“這麼一來,是不是就比較說得通了?我知道你會想,這樣的推測根本沒有實際證據,未免太牽強了一些,但其實我們在江浙地區的日常情報蒐集工作還是有一定的作用,對於當地鹽商的情況並不是一無所知。”

張千智一聽這話頭,便知上司跟自己打了埋伏,肯定還有一些沒有告訴自己的關鍵信息,當下便笑了笑,靜待何夕自己揭曉答案。果然何夕也沒打算等張千智提問,自己便接着說了下去。

海漢在海外的佔領區幾乎都有安全部分支機構存在,舟山羣島緊鄰江浙這種沿海繁榮地區,當地自然也有安全部人員常駐,其職能的一部分便是蒐集當地各行各業的信息。這些信息雖然繁雜,但經過了篩選整理之後,就會成爲了解當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重要參考資料。而其中類似鹽鐵這類由國家控制的重要產業,當然也是情報人員關注的重點,會設法對其生產和流通環節進行監控。不過具體的執行力度,就要看當地的實際情況和駐地人員的專業水平而論了。

在經過了數年的運作之後,安全部目前在浙江沿海地區建立的情報網已經較爲健全。與舟山當局關係最爲密切的寧波府自是不必多說,從上到下早就被海漢滲透得七七八八了,而鄰近舟山的台州、紹興、嘉興,以及浙江中心城市杭州,也都已經建起了安全部的情報分支。

目前在舟山坐鎮指揮當地情報機構的安全部官員,對於江浙地區的情況也算是比較熟悉,因爲他在出任現在的職位之前,便曾在杭州城內以平民身份潛伏過許久,還參加過前幾年海漢在杭州的重要行動。這個人便是萬發,當年在杭州城外經營商棧,1634年的時候配合龔十七和高橋南,刺殺了當時浙江官場上知名的反海漢官員指揮僉事於平風、按察司僉事郭正、錦衣衛百戶廖訓等人。

事成之後萬發一把火燒掉了商棧,從杭州城脫身離開,之後便被調回三亞任職了一段時間,順便進修了一些新的情報課程。他在去年便悄無聲息地回到了舟山,擔任起了當地安全情報事務主管的職務。不過在經過改頭換面之後,已經沒有人會將他與當初杭州城外那個胖乎乎的商棧老闆聯想到一起了。

安全部在海外的編制規模有限,所以萬發負責的區域極大,涵蓋了江浙兩地的沿海各州府縣,麾下有包括了兩支外勤行動組在內的各級情報人員共計百餘人。人數看着好像不少,但實際上除了外勤組的近三十號人之外,還有差不多同樣數目的情報分析員是常駐在舟山島上,真正在一線工作的情報人員,其實一個州府可能也就兩三個人罷了。

不過即便人手有限,安全部的工作效率也還是令人稱道,每個月經由這些情報人員蒐集的各種信息都會在舟山島進行彙總和篩選,由分析員們記錄和評判其中價值較大的信息,並以此對當地各個領域的變化狀況作出預判。其中一些比較關鍵的信息,也會盡快傳回到三亞總部,由這邊判斷是否需要後續跟進去做深入調查。

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當地情報人員便已經聽到一些風聲,有江淮地區的鹽商放出狠話,要給浙江這邊把私產海鹽充作官鹽販賣的人一些顏色看看。不過後續並未發生什麼狀況,這種動作也就順理成章被視爲了嘴炮,並未記錄在案。但後來又有消息稱一些鹽商悄悄捐錢出人,組織起了被稱作“護鹽隊”的私人武裝,據說還請了專門的教頭進行訓練。

這些消息仍然沒有引起情報人員的足夠重視,因爲各個鹽場本來就有一些武裝人員存在,而財大氣粗的鹽商擁有一些私人護衛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看起來就是鹽商出錢武裝了鹽場的人手,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操作。

直到從寧波府出去的運鹽隊伍屢屢遭受襲擊,這些消息才讓萬發意識到鹽業的競爭已經由市場轉移到了戰場,更爲直接粗暴,便下令加強對江淮鹽商動向的監控和調查,並且調派了更多的人手前往淮安、揚州等地蒐集情報。

工作重心調整之後,陸陸續續便有更多的信息彙總到舟山,而用於襲擊寧波運鹽隊伍的火槍彈丸,也是在這期間由去往江淮地區的情報人員設法收集到,然後經舟山送回三亞進行查驗。

雖然裝備有火槍的襲擊隊伍神出鬼沒,行蹤不定,但由於安全部這邊詳細掌握了由寧波前往其他地區的每一支運鹽隊伍行程,可以派員在附近隨行。所以只要對方動手,便有很大的機會實施追蹤。目前雖然還未確認其幕後主使者具體是誰,但已經基本掌握了這神秘火槍隊的活動範圍。

說到這裡,何夕頗爲得意道:“現在我手頭掌握的消息,就連軍情局都還不知道,這可是獨家情報!”

“老闆,您就別賣關子了,到底是什麼線索讓您這麼篤定江浙的鹽商爭鬥跟儋州的行刺事件有關?”張千智聽了半晌,何夕還是沒有說出關鍵的證據,當下也是有些急切,終於忍不住催促何夕亮出底牌。

何夕笑道:“你老闆我坐鎮三亞,運籌帷幄,洞察對手陰謀詭計,稍微得意一下不行嗎?其實答案很簡單,我們發現那支火槍隊裡有外國人。”

何夕所說的“外國人”,顯然是指大明和海漢之外的國家,但張千智還是不解地追問道:“所以呢?到底是哪國人?”

“朝鮮人。”

這個答案確實讓張千智愕然,然而何夕的話還沒有說完。

“……還有西洋人。可能還不止如此,說不定還有其他國家的人。”

張千智一瞬間覺得腦子有點亂,如果有朝鮮人想對付李溰,那動機多半是出於政治方面的原因,畢竟李溰這個王位繼承人的身份會擋了不少人的上進之路,圍繞權力展開的各種血腥爭鬥在朝鮮歷史上也並不鮮見。但朝鮮人在浙江替鹽商殺人越貨,這是什麼情況?還有西洋人又是什麼狀況?難不成真就應了有錢能使鬼推磨的話,連西洋鬼也看在銀子的份上跑去爲鹽商打工了?

“如果我們掌握的情報沒錯,那麼這支火槍隊裡至少有三個國家的人員,實際情況可能還會比這更多。說說,這種情況讓你想到了什麼?”何夕將關鍵信息披露之後,便對張千智提出了問題。

在過去的日子裡,何夕便時常會以這種提問的方式,引導張千智去思考問題,而張千智對於這樣的談話方式也習以爲常,聽了問題之後便開始默默琢磨起來。何夕見狀也不催促,翹着二郎腿慢慢品茶,等張千智給出回答。

張千智對於自己所想到的答案並不是很確定,但在何夕面前他也不需要有什麼保留,所以還是很爽快地拋出了自己的答案:“卑職愚鈍,只想到了我國在今年的兩次對外戰事,年初的馬尼拉之戰,以及年中在朝鮮的戰事。”

“這就對了!”何夕對於張千智給出的答案顯得非常滿意,然後給出了自己的點評:“這兩次戰事都是由我國牽頭,多方參與,組成聯軍出戰。而在江浙地區出現的那支火槍隊,其實也是一支小小的多國部隊了!”

“但卑職還是不明白,這樣的小打小鬧能有什麼用?聽說那支火槍隊每次出動時不過就幾十人的規模,就算這支火槍隊的規模再大上十倍,也根本敵不過舟山的駐軍部隊,更別說要公開與我國爲敵了。”張千智還是沒有想通其中的關鍵之處。

“他們可不是要在江浙組織一支軍隊,我認爲這其實是在當地藉由‘護鹽隊’這種特殊形式,來完成對某些特定對象的軍事培訓。”

說到這裡,何夕再次話鋒一轉道:“三亞軍校裡的外國軍官留學生,你知道的吧?”

“您的意思是,這些人是集中到當地接受實戰訓練,然後把學到的軍事技能帶回國去?”張千智隱隱約約察覺到了某些東西,但還是不夠清晰。

“不止是軍事技能,可能還有武器裝備。”何夕慢慢地說道:“有人給他們提供武器,並教會他們使用,說不定還教了他們如何給我國製造麻煩。”

第1934章3407.第3407章第1402章 反覆試探第1959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3148.第3148章第1839章 戰義州第八百一十章 內部擊破2902.第2902章3021.第3021章第1115章 巡航遼東第2064章3321.第3321章第1059章 無巧不成書第五百六十二章 走訪民情第1817章 無解難題第四百零二章 新移民3229.第3229章第1578章 有得有失第七百四十章 情報傳遞第九百四十八章 聯盟雛形第1325章 死衚衕第1967章第1914章 高效運轉第1125章 跨陣營合作3062.第3062章第四百四十章 進城抓捕第九百五十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1714章 見習期第2195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第五百六十四章 苦命的絆腳石2466.第2466章第119章 海外考察(六)第1385章 收買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七百二十七章 圍城戰第1775章 曲線救國第1964章2700.第2700章2944.第2944章3338.第3338章第1103章 收拾殘局第89章 購僕第1801章 難以逾越3271.第3271章2469.第2469章第291章 福建來客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第2179章第八百四十九章 戰利品2855.第2855章3292.第3292章第2155章第324章 進修生的軍訓安排第81章 未來形勢第2027章第1096章 調兵遣將第1744章 武器與戰術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艦的威懾力第1925章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3042.第3042章第1388章 秘書第1438章 實力差距2866.第2866章第2139章第2052章第3438章第126章 行動籌備2855.第2855章第1074章 準備就緒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2672.第2672章第2241章2936.第2936章2888.第2888章第357章 三亞港的新客人3068.第3068章第1683章 妥協第1062章 順水推舟3356.第3356章2619.第2619章3099.第3099章第九百一十六章 合作的內幕3195.第3195章第九百八十二章 教育措施2436.第2436章第2178章2588.第2588章第1642章 佔領甲米地第70章 新兵(一)第1638章 苦命的偵察船第1724章 成大朋的計劃第2070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比落差第九百九十五章 軍事援助2603.第2603章2425.第2425章第1746章 想買未必能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