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7章

對海漢而言,軍火貿易是極爲重要的外貿項目,不僅僅承載着數目龐大的經濟收益,更是海漢對外施加影響力,籠絡盟友的重要手段。朝鮮的確有心要加入海漢構建的軍事同盟,購買和使用海漢制式的武器裝備,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朝鮮的訂單不算大,在軍火貿易這個領域中連海漢的主要客戶都算不上,自然不太可能得到什麼特殊的照顧。

白克思當然能理解朝鮮人的想法和難處,想當初安南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景況,沒有足夠的軍費,但又想要購買海漢的武器裝備。不過安南人更能下得了狠心,果斷選擇了用資源換軍援,在嚐到強大武裝帶來的甜頭之後,便將逐年擴充軍備作爲了國策之一。

而朝鮮在類似的局面下就顯得有些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想讓海漢提供更多的軍援,又不願下血本來表明誠意,那自然很難得到海漢的大力支持。至於如何去做才能在白克思所說的公平競爭中得到海漢的支持,那就看李溰自己怎麼去理解了。

李溰其實在抵達三亞後已經對去年發生在馬打藍和荷蘭兩國間的競拍軍火一事略有所聞了,李希還曾找來了當時的報紙給他看過相關報道。但要朝鮮以這樣的方式去競購海漢出產的武器裝備,那估計是行不通的,畢竟戰後的朝鮮在財力上遠遠不及這兩個國家,現階段根本無法在舉火採購這個領域投入重金。

李溰當然知道以海漢人的精明,不可能將好處白白贈予自己的國家,但他還是心存一線僥倖,希望海漢能在軍援方面做出更多的讓步,扶持朝鮮建立新軍。但這種願望與海漢的利益並不一致,海漢出兵朝鮮,目的並不在於挽救李氏在半島的統治,而是在打擊清國的同時對朝鮮施加影響,進而控制半島地區的一些重要資源及朝鮮國的外貿渠道。而對李溰等留學人員的長遠投資,也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一部分手段。

白克思見李溰沉默不語,似乎有所觸動,當下便將話說得更直白三分:“能從我國大批買到武器裝備的,都是我國的盟友,誰的訂單價高量大給錢爽快,我們就先供應給誰。貴國要大批購買武器,也是照這個標準一視同仁。沒錢也沒關係,資源、土地、人口,都可以用來抵價!”

本書首發創世中文網,爲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對海漢而言,軍火貿易是極爲重要的外貿項目,不僅僅承載着數目龐大的經濟收益,更是海漢對外施加影響力,籠絡盟友的重要手段。朝鮮的確有心要加入海漢構建的軍事同盟,購買和使用海漢制式的武器裝備,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朝鮮的訂單不算大,在軍火貿易這個領域中連海漢的主要客戶都算不上,自然不太可能得到什麼特殊的照顧。

白克思當然能理解朝鮮人的想法和難處,想當初安南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景況,沒有足夠的軍費,但又想要購買海漢的武器裝備。不過安南人更能下得了狠心,果斷選擇了用資源換軍援,在嚐到強大武裝帶來的甜頭之後,便將逐年擴充軍備作爲了國策之一。

而朝鮮在類似的局面下就顯得有些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想讓海漢提供更多的軍援,又不願下血本來表明誠意,那自然很難得到海漢的大力支持。至於如何去做才能在白克思所說的公平競爭中得到海漢的支持,那就看李溰自己怎麼去理解了。

李溰其實在抵達三亞後已經對去年發生在馬打藍和荷蘭兩國間的競拍軍火一事略有所聞了,李希還曾找來了當時的報紙給他看過相關報道。但要朝鮮以這樣的方式去競購海漢出產的武器裝備,那估計是行不通的,畢竟戰後的朝鮮在財力上遠遠不及這兩個國家,現階段根本無法在舉火採購這個領域投入重金。

李溰當然知道以海漢人的精明,不可能將好處白白贈予自己的國家,但他還是心存一線僥倖,希望海漢能在軍援方面做出更多的讓步,扶持朝鮮建立新軍。但這種願望與海漢的利益並不一致,海漢出兵朝鮮,目的並不在於挽救李氏在半島的統治,而是在打擊清國的同時對朝鮮施加影響,進而控制半島地區的一些重要資源及朝鮮國的外貿渠道。而對李溰等留學人員的長遠投資,也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一部分手段。

白克思見李溰沉默不語,似乎有所觸動,當下便將話說得更直白三分:“能從我國大批買到武器裝備的,都是我國的盟友,誰的訂單價高量大給錢爽快,我們就先供應給誰。貴國要大批購買武器,也是照這個標準一視同仁。沒錢也沒關係,資源、土地、人口,都可以用來抵價!”對海漢而言,軍火貿易是極爲重要的外貿項目,不僅僅承載着數目龐大的經濟收益,更是海漢對外施加影響力,籠絡盟友的重要手段。朝鮮的確有心要加入海漢構建的軍事同盟,購買和使用海漢制式的武器裝備,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朝鮮的訂單不算大,在軍火貿易這個領域中連海漢的主要客戶都算不上,自然不太可能得到什麼特殊的照顧。

白克思當然能理解朝鮮人的想法和難處,想當初安南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景況,沒有足夠的軍費,但又想要購買海漢的武器裝備。不過安南人更能下得了狠心,果斷選擇了用資源換軍援,在嚐到強大武裝帶來的甜頭之後,便將逐年擴充軍備作爲了國策之一。

而朝鮮在類似的局面下就顯得有些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想讓海漢提供更多的軍援,又不願下血本來表明誠意,那自然很難得到海漢的大力支持。至於如何去做才能在白克思所說的公平競爭中得到海漢的支持,那就看李溰自己怎麼去理解了。

李溰其實在抵達三亞後已經對去年發生在馬打藍和荷蘭兩國間的競拍軍火一事略有所聞了,李希還曾找來了當時的報紙給他看過相關報道。但要朝鮮以這樣的方式去競購海漢出產的武器裝備,那估計是行不通的,畢竟戰後的朝鮮在財力上遠遠不及這兩個國家,現階段根本無法在舉火採購這個領域投入重金。

李溰當然知道以海漢人的精明,不可能將好處白白贈予自己的國家,但他還是心存一線僥倖,希望海漢能在軍援方面做出更多的讓步,扶持朝鮮建立新軍。但這種願望與海漢的利益並不一致,海漢出兵朝鮮,目的並不在於挽救李氏在半島的統治,而是在打擊清國的同時對朝鮮施加影響,進而控制半島地區的一些重要資源及朝鮮國的外貿渠道。而對李溰等留學人員的長遠投資,也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一部分手段。

白克思見李溰沉默不語,似乎有所觸動,當下便將話說得更直白三分:“能從我國大批買到武器裝備的,都是我國的盟友,誰的訂單價高量大給錢爽快,我們就先供應給誰。貴國要大批購買武器,也是照這個標準一視同仁。沒錢也沒關係,資源、土地、人口,都可以用來抵價!”對海漢而言,軍火貿易是極爲重要的外貿項目,不僅僅承載着數目龐大的經濟收益,更是海漢對外施加影響力,籠絡盟友的重要手段。朝鮮的確有心要加入海漢構建的軍事同盟,購買和使用海漢制式的武器裝備,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朝鮮的訂單不算大,在軍火貿易這個領域中連海漢的主要客戶都算不上,自然不太可能得到什麼特殊的照顧。

白克思當然能理解朝鮮人的想法和難處,想當初安南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景況,沒有足夠的軍費,但又想要購買海漢的武器裝備。不過安南人更能下得了狠心,果斷選擇了用資源換軍援,在嚐到強大武裝帶來的甜頭之後,便將逐年擴充軍備作爲了國策之一。

而朝鮮在類似的局面下就顯得有些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想讓海漢提供更多的軍援,又不願下血本來表明誠意,那自然很難得到海漢的大力支持。至於如何去做才能在白克思所說的公平競爭中得到海漢的支持,那就看李溰自己怎麼去理解了。

李溰其實在抵達三亞後已經對去年發生在馬打藍和荷蘭兩國間的競拍軍火一事略有所聞了,李希還曾找來了當時的報紙給他看過相關報道。但要朝鮮以這樣的方式去競購海漢出產的武器裝備,那估計是行不通的,畢竟戰後的朝鮮在財力上遠遠不及這兩個國家,現階段根本無法在舉火採購這個領域投入重金。

李溰當然知道以海漢人的精明,不可能將好處白白贈予自己的國家,但他還是心存一線僥倖,希望海漢能在軍援方面做出更多的讓步,扶持朝鮮建立新軍。但這種願望與海漢的利益並不一致,海漢出兵朝鮮,目的並不在於挽救李氏在半島的統治,而是在打擊清國的同時對朝鮮施加影響,進而控制半島地區的一些重要資源及朝鮮國的外貿渠道。而對李溰等留學人員的長遠投資,也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一部分手段。

白克思見李溰沉默不語,似乎有所觸動,當下便將話說得更直白三分:“能從我國大批買到武器裝備的,都是我國的盟友,誰的訂單價高量大給錢爽快,我們就先供應給誰。貴國要大批購買武器,也是照這個標準一視同仁。沒錢也沒關係,資源、土地、人口,都可以用來抵價!”對海漢而言,軍火貿易是極爲重要的外貿項目,不僅僅承載着數目龐大的經濟收益,更是海漢對外施加影響力,籠絡盟友的重要手段。朝鮮的確有心要加入海漢構建的軍事同盟,購買和使用海漢制式的武器裝備,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朝鮮的訂單不算大,在軍火貿易這個領域中連海漢的主要客戶都算不上,自然不太可能得到什麼特殊的照顧。

白克思當然能理解朝鮮人的想法和難處,想當初安南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景況,沒有足夠的軍費,但又想要購買海漢的武器裝備。不過安南人更能下得了狠心,果斷選擇了用資源換軍援,在嚐到強大武裝帶來的甜頭之後,便將逐年擴充軍備作爲了國策之一。

而朝鮮在類似的局面下就顯得有些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想讓海漢提供更多的軍援,又不願下血本來表明誠意,那自然很難得到海漢的大力支持。至於如何去做才能在白克思所說的公平競爭中得到海漢的支持,那就看李溰自己怎麼去理解了。

李溰其實在抵達三亞後已經對去年發生在馬打藍和荷蘭兩國間的競拍軍火一事略有所聞了,李希還曾找來了當時的報紙給他看過相關報道。但要朝鮮以這樣的方式去競購海漢出產的武器裝備,那估計是行不通的,畢竟戰後的朝鮮在財力上遠遠不及這兩個國家,現階段根本無法在舉火採購這個領域投入重金。

李溰當然知道以海漢人的精明,不可能將好處白白贈予自己的國家,但他還是心存一線僥倖,希望海漢能在軍援方面做出更多的讓步,扶持朝鮮建立新軍。但這種願望與海漢的利益並不一致,海漢出兵朝鮮,目的並不在於挽救李氏在半島的統治,而是在打擊清國的同時對朝鮮施加影響,進而控制半島地區的一些重要資源及朝鮮國的外貿渠道。而對李溰等留學人員的長遠投資,也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一部分手段。

白克思見李溰沉默不語,似乎有所觸動,當下便將話說得更直白三分:“能從我國大批買到武器裝備的,都是我國的盟友,誰的訂單價高量大給錢爽快,我們就先供應給誰。貴國要大批購買武器,也是照這個標準一視同仁。沒錢也沒關係,資源、土地、人口,都可以用來抵價!”

第1356章 洗劫馬場第1326章 兩難境地第五百六十九章 特派專員第七百六十四章 脅迫3075.第3075章第1231章 戰爭可能2764.第2764章第240章 港區新規劃第四百二十三章 實際困難第1077章 芝罘灣第1770章 跨國組合3154.第3154章第九百九十章 駐地軍情第四百九十九章 軍隊的發展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2624.第2624章3348.第3348章3201.第3201章第1670章 發財大計第八百四十五章 攻打石浦所3325.第3325章3006.第3006章第22章 碰頭會(二)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秘密偵查第155章 修炮臺的海商3326.第3326章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3031.第3031章2616.第2616章第7章 籌備進行時(三)2740.第2740章第1336章 身份地位2485.第2485章第1314章 勝利堡內第1789章 大軍過境第2064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佈網第1136章 無處可逃3034.第3034章第1237章 萬事俱備2723.第2723章2827.第2827章3029.第3029章第八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四百四十六章 當面提問第2187章第2159章3326.第3326章第五百零二章 儋州調查3002.第3002章第2103章第1598章 李奈的決斷2474.第2474章第317章 瓊聯發掛牌2369.第2369章第1788章 息事寧人第267章 軍援協議達成第四百七十八章 參觀三亞港第1508章 利益輸送第2249章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第2118章3132.第3132章2793.第2793章第365章 參觀陳列室第1408章 苦寒之地3201.第3201章第1965章第1959章3340.第3340章第1973章2937.第2937章第377章 翻臉動手2415.第2415章第1825章 冤家路窄2996.第2996章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第259章 北越軍情報告第八百六十九章 無謂的談判第1198章 南下之旅(一)2483.第2483章第2198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廉價勞動力3384.第3384章第114章 海外考察(一)2424.第2424章2474.第2474章第1955章第2228章第1598章 李奈的決斷第1873章 實話實說第五百八十四章 南下作戰3228.第3228章第1151章 重返長山羣島第1364章 戰爭的開始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3195.第3195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次談判第1893章 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