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9章 境遇差異

站在安道石的立場上,自然希望能夠把握好這次難得的留學機會,從海漢儘可能多地學到真本領。今後自己能爬到多高的位置,很可能就要看留學期間的努力程度和造化了。但能在三亞留學多久,並不是他自己能決定的事情,最終還是要看國家的安排,畢竟他們的留學費用相當昂貴,在海漢多待一天就要多花一天的錢,國家當然希望他們越快學成歸國越好。

關於海漢提供的軍事培訓在專業方向上的分類,朝鮮方面此前的確知之甚少,更談不上有什麼針對性的準備。安道石之前的猜測,認爲海漢人可能會根據不同兵種來安排不同的培訓內容,但沒想到這培訓課程的專業劃分並非根據兵種,而是軍官在軍隊中的不同職能。

以安道石的認知,作爲一名合格的軍官當然不能只會指揮打仗,跟軍事相關的事務都得懂點會點才行,但他也從未想過這些東西還要通過專門的課程去學習,如果只學其中一個專業,成效肯定要大打折扣。

不過安道石立刻便想到福建明軍歷年來派遣了多批學員到海漢學習軍事技能,對此應該早就有了妥善的安排,倒不如問問董尚義,要如何選擇才最爲合理。

董尚義聽了他的問題後笑道:“安兄的意思是所有專業都想學,但又不想因此大大延長留學的時間,這樣理解可對?”

安道石道:“正是如此,還請董兄弟爲我指點迷津。”

董尚義道:“過往從我福建軍中派來三亞留學的人員其實也有過類似的問題,倒也不是沒有解決之法。其實很簡單,一次留學學不完的東西,那以後再多來幾次就是了。”

“多來幾次?”安道石第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董尚義的意思,琢磨了一下才道:“董兄弟是說,多來三亞留學幾次?”

董尚義點點頭道:“是啊,以後再找機會來進修就是了。我福建軍中有三四次留學經歷的也不乏其人。每次學一部分課程,多得幾次就能學完了。”

董尚義並非吹牛,福建軍中許甲齊、許裕拙等將領都曾多次到三亞進修,接受短期的軍事培訓。而像這樣比較靈活地安排留學時間,也能將這些高級軍官不在崗期間的影響儘可能降到最低。他們不用在三亞一待就是一年半載,只要有那麼兩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聯繫海漢軍方,自行到這邊來學習一些單獨的課程。當然了,這種單獨開小竈的費用,肯定要比成批培訓的大鍋飯高多了。

然而這在董尚義看來再正常不過的操作,對朝鮮學員來說卻是不太可能實現的難題,他們能夠來這一趟就已經殊爲不易,至於今後還有沒有再來留學的機會,當下根本連想都不敢想。這種一次學不完就安排多次進修的操作,他們肯定沒法效仿福建明軍。

安道石苦笑道:“董兄弟說得有理,不過在下恐怕沒有條件能想來便來,這一次能來就已經殊爲不易了。”

董尚義恍然道:“對啊,貴國距離三亞實在太遠,這往返一趟路上就得好長時間了……那要解決安兄的問題,可能就只有向海漢申請,延長在三亞的留學時間了。”

安道石當然不便跟外人說明本國的具體困難所在,申請延長留學時間是可以,但相應的經費問題卻沒法解決。福建明軍出了名的財大氣粗,自然不會將留學經費問題列入到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而董尚義也是如此,就沒有想到朝鮮的難處並不是時間問題,而在於別的地方。

安道石見無法從董尚義這裡獲取到有價值的答案,又不想說多了暴露自身的問題,便主動轉移了話題:“不知董兄弟這次是選了什麼專業,可否透露一二?”

董尚義道:“在下身爲千戶,自然是以作戰指揮專業爲先。至於其他專業,看今後有機會再來學吧……對了,聽說今年朝鮮戰事頗爲激烈,安兄能夠被選派來三亞留學,想必是憑戰功拿到這個資格了?”

董尚義這話試探的意味頗濃,安道石點點頭承認了他的猜測:“在下有幸曾隨海漢軍一同出戰,表現也得到了海漢將領認可,所以纔會被朝廷選中送來三亞留學。”

董尚義一聽安道石參加了今年的戰事,頓時也來了興趣,連忙追問道:“安兄可否說一說,是與哪位海漢將領並肩而戰?”

“並肩而戰可稱不上,在下只是適逢其會,隨高橋南將軍在我國北部平安道追擊戰敗逃竄的清軍,前前後後大約有十幾天吧。”安道石故意讓自己的語氣平靜一些,不要顯得太賣弄,但實際上他自己對這段難得的經歷還是相當驕傲。只是作戰行動中涉及很多軍事機密,他也不便向外人賣弄其中細節,以免節外生枝。

董尚義倒是聽得兩眼放光:“原來安兄曾隨高橋南將軍一同作戰!這真是好生讓人羨慕,聽說平安道追擊戰中聯軍殲敵數千,安兄能獲得高橋將軍認可,想必也是表現頗爲出衆,斬獲了不少清軍人頭吧!”

安道石道:“當時清軍惶惶如喪家之犬,只想着逃回遼東,根本無心與聯軍交戰,的確是被消滅了幾千兵馬。不過當時打主力的仍是海漢軍,我等只在其中出了些許微薄之力而已。”

安道石嘴上說得謙虛,但也沒有否認董尚義的說法,清軍在那一段追擊戰中爲了保住主力能夠撤回遼東,不斷在途中使出斷尾求生的戰術,讓小股部隊留下來截擊追兵。但這種戰術對山林作戰能力強悍的海漢獨立團並無太好的效果,反倒是因爲一撥一撥地分批脫離大部隊,兵力太少難以形成合力,結果就打成了添油戰術,每一撥留下來截擊追兵的清軍都沒法堅持多久就會被消滅掉。

安道石在此期間也參與到了作戰行動當中,使用弓箭、短矛和海漢軍臨時配發給他的短銃,前前後後的確是幹掉了至少十多個清軍。也正因爲其作戰勇猛且個人戰鬥技能不錯,纔會得到了高橋南的賞識,在戰後的聯軍戰功通報中提及了他的名字,從而讓他有了後面的機遇。而這段經歷也讓安道石真正感受到了本國與海漢在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堅定了向海漢學習的決心。

董尚義雖然身爲正五品千戶,而且在少年時便以軍事天賦著稱,但實際上他真正開始帶兵執行作戰任務也只是近兩年的事,更沒有在海外征戰的經驗。而對於福建明軍軍官來說,要與海漢軍一同出征作戰,纔算是完成了某種特殊意義的認證,這正是董尚義目前所欠缺的部分——他需要一個這樣的機會,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朝鮮軍力羸弱是人所共知的事,董尚義也是在朝鮮戰事開始之前就聽父親提到過他們向海漢求救的情況,但這樣的一支弱軍中能有人憑藉作戰表現得到海漢名將的賞識和提拔,董尚義也不由對安道石有了更多的好奇心。

眼見已經到了晚飯時分,董尚義便主動建議帶安道石等人營區的食堂吃飯。他們這些留學人員都向海漢軍方繳納了昂貴的費用,在基地內的吃住也都是包括在其中的。

海漢做生意一向明碼標價,童叟無欺,這些留學人員所能享受的待遇也是遵照着統一的標準來執行。既然是花錢留學,基本的待遇都不會太差,吃飯也是在基地內的軍官食堂解決。

這個時間在這裡進餐的海漢軍官也爲數不少,這不免讓安道石等人略微有些緊張。但很快他們就發現這種緊張其實是多餘的,對於他們這些外軍學員的存在,海漢軍官都是習以爲常,並不會把他們當稀奇物看待。

對於這裡的伙食,朝鮮學員們倒是沒有太大的適應問題,除了因爲地域原因而使用的食材有所不同,這些菜品的味道與他們在大同江基地以及南下途中逗留過的海漢殖民地並無太大差異——也就是所謂的海漢風味了。

不過對安道石而言,這裡的伙食還是要比朝鮮軍中的水準好多了,想當初他在平安道當差的時候,除了口糧定量之外,葷腥也得每三天才有一頓,普通士兵被剋扣軍糧配額更是常事。只有那些出入都坐轎乘車的大人物,纔可以享受這種頓頓有肉吃的待遇。

當然這也與海漢軍相對更充裕的軍費預算有關,如果按照去年的標準,海漢軍的人均軍費開支至少是比朝鮮軍多了五十倍左右,除開武器裝備、訓練消耗和作戰行動方面的支出,就只計算個人待遇方面的費用,兩軍至少也相差十倍以上。而經濟上的投入差異,也會由軍隊的戰鬥力得到直觀的體現。

要完全按照海漢的標準來重建朝鮮軍隊顯然不太可能,軍費的壓力足以讓朝鮮官方很快破產,至少在軍人待遇方面,安道石認爲本國不太可能效仿海漢的做法,除非是大幅縮減軍隊規模,走海漢式的精兵路線。

“安兄,可否與我說說,跟高橋將軍一起追擊清軍的感受?”

董尚義對安道石先前所提及的經歷還念念不忘,特意坐到安道石對面,想聽他說一說這段故事。當然他所感興趣的真正重點還是高橋南,畢竟那可是海漢王牌軍的指揮官,福建明軍的將領都無不以曾經與他並肩作戰的經歷爲榮。董尚義好幾年前,便已經從幾位許姓將領那裡聽過不少關於這位海漢猛將的光榮戰績了。

安道石也拿不準哪些能說哪些不能說,當下只好先放下筷子,含糊其辭道:“高橋將軍指揮果決,且對清軍動向判斷極爲準確,往往能做到料敵先機。清軍雖負隅頑抗,但卻每每被高橋將軍的提前部署所制裁,在下以爲稱其用兵如神也不爲過。”

董尚義聽得心馳神往,忍不住嘆道:“可惜我晚生數年,否則貴國戰事也當有我隨海漢軍一同出戰打擊清軍的機會!”

今年的朝鮮戰事中,福建方面雖然派兵出作戰,但其實是以許裕拙所率的水師部隊爲主,陸軍並非參戰部隊主力。但毫無疑問的是,不管出戰的兵種爲何,只要去了朝鮮戰場,就相當於是拿到了刷戰績的機會。而董尚義因爲資歷尚淺,這種任務還暫時排不到他頭上,也就只能通過各種消息渠道從側面去了解朝鮮戰事的進展,羨慕一下在那邊帶兵的同僚了。

安道石心道這人倒是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求戰慾望如此之強,但那清軍又豈是好打發的對象。朝鮮戰場上如果不是有海漢軍這個主心骨,其他各國組成的聯軍未必能完成對清軍的阻擊戰,更別說後期的反擊了。不過他轉念一想,大明與清國連年交戰,早就勢如水火,像董尚義這樣的年輕軍官,心存與清軍一較高下的念頭也很正常。

安道石道:“遼東戰事未歇,海漢軍與清軍在金州仍保持對峙之勢,遲早還會有一場大戰。如今大明與海漢已經立下兄弟之盟,屆時貴國朝廷肯定不會放過打擊大清的好機會,福建明軍也會揮師北上,董兄弟就有出戰的機會了。”

安道石在大同江基地的時候便聽說在遼東駐紮的可不止海漢一家的部隊,福建方面也一直都有參與其中。如果金州一旦再開打,福建明軍多半也不會袖手旁觀,而是會直接參戰。

不過有一件事其實是安道石不太清楚的,那就是福建方面與大明朝廷之間的彆扭關係。許心素在海漢的扶持之下已經成了尾大不掉的地方割據軍閥,大明朝廷爲了保留顏面避免爆發內戰,也只能對福建的狀況視若無睹。福建明軍是否參與遼東的戰事,並不會因爲大明朝廷的態度而定,而是要看許心素與海漢的協商結果。當然如果大明的執政者足夠聰明,屆時完全可以順水推舟給福建明軍下一道調令,讓他們能名正言順地出兵參戰。

3085.第3085章第1714章 見習期第1182章 停戰協議3058.第3058章2835.第2835章3365.第3365章第1163章 三日之約2390.第2390章第1385章 收買3224.第3224章第1342章 軍民融合2791.第2791章第1691章 壟斷經營2488.第2488章2699.第2699章第245章 廣州貿易進展第3435章第1652章 攻打馬尼拉(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主動催促第1593章 別樣的聚會第八百三十八章 引蛇出洞3367.第3367章2885.第2885章第1493章 無用信息第九百章 北上考察(二)第1795章 備戰工作第四百一十九章 與黎人的談判第七百零九章 攻佔澎湖第七百一十七章 代訓代練第2107章第1550章 糧食行業第2184章第203章 安西教練的野望3119.第3119章3263.第3263章第1194章 委曲求全第1350章 情報來源第361章 土地問題講座第371章 南越的悲劇3403.第3403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各有打算3395.第3395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吃緊的財政第143章 登陸新港2504.第2504章第1739章 海外招商2577.第2577章2942.第2942章第2358章3416.第3416章2553.第2553章3130.第3130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威懾作用2982.第2982章第1524章 提前踩盤3322.第3322章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3317.第3317章第1777章 一代名將第9章 籌備進行時(五)第1315章 緊急軍情第七百三十五章 城破第六百二十五章 福建攻略3008.第3008章2754.第2754章2436.第2436章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一樣的儋州2914.第2914章第五百七十章 來龍去脈2756.第2756章2849.第2849章第1884章 中左所城軍演2987.第2987章第1681章 各取所需第1588章 複雜的準備工作第300章 瓊州聯合開發集團公司第328章 廣州民亂第11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1811章 港口工程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七百八十三章 高雄新貌第2295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正式入役第1894章 學習方向第1905章 陸軍基地第八百四十八章 開門投降第八百八十章 舟山招商會(五)2563.第2563章2864.第2864章2450.第2450章2545.第2545章第2110章第102章 管理的學問2629.第2629章3147.第3147章2694.第2694章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選第189章 黑土港的好消息第四百六十章 文化滲透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