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3章 現實問題

關於《崛起南海》這一套讀物,自然本來就不是什麼嚴謹的史書傳記,海漢官方組織撰寫這套名義上的編年史,真正的目的還是要爲自家制造出合理正當的原由,讓海漢歷年來的一系列對外擴張行爲能變得有理有據。這不僅是用來向本國國民灌輸愛國思想的讀本,同時也有以文化輸出的名義在大明和其他國家佔領輿論陣地的目的。

像李溰這樣的外國年輕人,雖然政治地位較高,但其能與外界接觸的渠道也相對比較單一。遊益漢認爲對方瞭解海漢的主要途徑無非兩條,一是通過各種非正常渠道傳入朝鮮的碎片化信息,由其自行拼湊出海漢的形象;二就是在與海漢官方有正式接觸之後,由官方所提供的詳細信息,南海書坊出售的這套讀物便是屬於後者。

相較於李溰過去在景福宮中所能得到的那一點點關於海漢的信息,《崛起南海》是由文教部門組織了一大幫筆桿子精心編寫的內容,編者中甚至還有曾在大明擔任地方高官的人物,其信息量和可信度都要遠勝那些毫無根據的傳聞。對於李溰這樣並不瞭解海漢根底的外國人來說,很容易就會被書中所提供的那些聞所未聞的內幕所吸引。

比如早年海漢吞併瓊北地區的作戰行動,在書中就被冠以“爲了解救陷於匪患的民衆”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客觀並不存在的海盜武裝成爲了海漢軍打擊的對象,而明軍在其中只扮演了一個被海盜武裝攻陷城池、驅趕離島的可憐配角。這樣的劇本當然並不客觀,但大明方面對於當初瓊州島的陷落過程一直羞於提起,畢竟這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而海漢則是站在了勝利者的角度,對這段歷史作了新的詮釋,把自己打扮成了救世主的形象。

當年海南島上的風雲變幻,海漢是如何從偏居一隅的武裝團伙變成了割據一方的強權勢力,其實還是有很多知情人仍然在世。但有能力站出來質疑海漢的說法,並向公衆告知事實真相的人,卻真的是少之又少,要麼是人微言輕說了也沒人會信,要麼早就已經拿夠了海漢的好處,主動把這段歷史封印在自己腦子裡不會再提起。

讀者能從這套讀物中接收到的信息,都已經經過了海漢有關部門的甄別和篩選,直白的說就是海漢官方想讓讀者瞭解的內容纔會出現在書中。李溰對這套書感興趣,遊益漢正是求之不得,他要能靜下心把這套書給全部看完,就算沒有被完全洗腦,起碼也會對海漢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正如遊益漢所想的那樣,李溰此時已經沉浸在了這本書所構建出的世界中。這漂洋過海來到海南島的幾百海漢人如何在荒山野嶺落腳,並在南海開闢出了一番新天地,對他這個近期一直在與海漢高官接觸的人來說無疑具有十分特別的吸引力。

李溰很難憑空想象出海漢人剛登陸三亞時當地的荒蕪場景,但按照書中所寫,當時的三亞地區僅僅只有幾個漁村,離最近的縣城都有百里之遙,說是一窮二白也不爲過。但僅僅十年之後,這個地方已經變成了海漢國的都城,其繁華程度據說號稱南海第一。李溰認爲這期間所發生的變化,應該便是在這本書的記載當中了。不過他感覺剛開始翻正文,遊益漢便派人來接自己去吃午飯了。

“算了,稍後再來慢慢研究。”李溰知道這飯局不宜推辭,而且他也確實有問題想請教遊益漢,當下只能先將書本放下了。

“遊大人,這套書既然是被稱作貴國的編年史,那在下是否能從中找到貴國在短短十年間就迅速崛起的答案?”

稍後在城區某家酒樓的雅間中,遊益漢聽到李溰的問題不禁啞然失笑:“世子提的問題可真的太大了,我國如何在十年內崛起,這真不是一時半會能說明白的事,那套書裡其實也不會有什麼標準答案。但世子既然已經考慮到這個層面的問題,我相信看完那套書之後,世子會從中有所感悟。”

李溰聽到這個回答稍稍有些挫折感,他其實很想聽到遊益漢給自己一個肯定的答覆,哪怕是暗示也好,這樣他就能投入精力去研究這套書籍。但遊益漢的答案顯然沒有給這個問題下定論,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對方仍然鼓勵自己去看完這套書,那或許說明這套書的確具備了研究的價值,只是未必有自己期待的那麼高罷了。

但他旋即又想,如果海漢人將自己治國理政的經驗全都寫進書裡,還公開對外國發售,以海漢人的精明程度應該不會這麼幹,的確是自己鑽進牛角尖了。好在遊益漢的回答提醒了自己,纔沒有繼續沿着這個錯誤的思路走下去。

遊益漢倒是沒料到李溰的思路這麼偏,他的回答也只是不帶立場的就事論事而已。海漢可從來沒打算向別國傳授治國理政的秘訣,甚至連推廣政治制度也不在執委會的計劃之中——真正先進的東西,不管是技術還是制度,海漢絕對不會讓其流傳出去。

類似李溰這種對海漢方方面面都很感興趣的外國年輕貴族,對海漢來說並不新鮮,比如安南小王爺鄭柞便是代表人物之一。但即便是鄭柞年年都往海漢跑,去三亞就像回自己家一樣,執委會也從未向他推銷本國的這套政體制度。這些附庸在海漢周圍的國家保持傳統的君主制就好,海漢也並不希望他們的社會制度和政體結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而朝鮮的情況與當初的安南也有某些相似之處,都必須在軍事方面依靠海漢的支持才能穩定住國內局勢,同時也都懷着想要效仿海漢壯大國力的願望,派出了年輕的權位繼承人到海漢學習先進的治國經驗。當然了,不管是鄭柞還是李溰,他們能從海漢學到的東西,也僅僅都是海漢針對其國情和兩國關係設計的有利於自身的一些施政措施,而並非海漢真正用在自己身上的治國手段。

畢竟海漢的這套政治制度太過於特殊,遠遠超越了這個時代,而海漢很多相應的治國措施也都是據此來進行制定,其他國家一時半會也學不了。

執委會具體想將朝鮮往哪個方向上帶,身在海外的遊益漢也並不是太清楚勝利堡那邊的打算,不過他知道只要按照以往的經驗來接待李溰,當不會有什麼大的失誤。

至於李溰能從這套書裡看出多少門道,那就不是遊益漢需要擔心的問題了,等到了三亞,多的是渠道對李溰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沒有這個環節並不是特別重要。

李溰帶着一肚子心思吃完了這頓飯,正待向遊益漢請辭下午的安排,遊益漢便主動說道:“世子下午還要繼續看書吧?那不如回迎賓館去,比在書坊坐着舒服,書讓人送過去就行了。”

李溰見對方點破自己心思,便坦然應道:“我還是去書坊吧,那裡似乎有很多有意思的書,能多翻幾本也是好的。”

遊益漢對於李溰的堅持也沒有反對,便讓人用馬車再將李溰送去南海書坊。他原本的確是爲李溰安排了更多的參觀項目,但對方既然現在將興趣放在了這套書上面,那他也樂得清閒,不用再陪着李溰到處轉悠了。

李溰這到了南海書坊一坐又是一下午,終於是將《崛起南海》的第一冊囫圇看了大半。這一冊結尾的時候已經寫到了海漢集結武裝人員備戰,準備跨海前往安南,協助安南朝廷平定南方叛亂。而這個時候距離海漢人抵達三亞,其實還不到一年時間。

李溰讀完後最大的感受有兩點,一是海漢人竟然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就組織起了一支能夠渡海作戰的武裝部隊,難怪後來能做到打遍南海無敵手;二是海漢早在近十年前就有了跨海向別國提供軍事援助的經驗,所以今年倉促出兵朝鮮還能輕車熟路地做好各種戰前準備工作,似乎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當然除了軍事方面的突出表現之外,海漢在這一時期的基建工程和對外貿易也都值得大書特書。勝利堡、田獨河水電站、田獨工業區、勝利港等等一系列的重要大型項目幾乎都是在這個時期完成了一期工程。而海漢在這一時期同時向大明和安南派出了兩支拓殖人馬,一支前往大明廣州建立貿易航線,另一支則是前往安南北部開闢了黑土港這個煤礦資源地。

與此同時海漢也從大明和安南兩國大批引入移民,以滿足自身高速發展的需要。這種快速增加人口的同時開分基地的操作,回看會覺得風險相當大,但海漢還是比較圓滿地度過了這一段危險期,爲後面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這些內容對於李溰而言,比較難以理解當時的狀況,因爲他根本還沒到過三亞,對於書中所提到的那些關鍵性的大型基建工程毫無概念,也就無法想像出海漢當時在多頭並進去完成這些目標時面臨的困難有多麼巨大。而黑土港和廣州這兩處地方與三亞之間的航程距離,李溰也沒有一個確切的認識,否則他所歎服的可能就不僅僅只是海漢在軍事方面取得的成果了。

李溰合上書本,心中便在默默考慮一個問題——海漢早期發跡的這些措施手段,對自己的國家有哪些參考價值?

但以他的見識,還是很難理解海漢爲何在立足之初就要搞這麼多的大型工程。修港口、修堡壘,他能夠理解,但什麼水電站、工業區,他就對其功用全無概念了,也不知道海漢人修建這些設施的意義所在。而且當時海漢甚至連附近的縣城都還沒有佔領下來,就急於在海外開分基地,這個舉措也是讓李溰摸不着頭腦。

那麼回到現實中來,朝鮮能效仿海漢的方式對外擴張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至少在未來可見的一段時期內還無法做到。朝鮮周圍的幾個國家,武力值都在其之上,無論哪一個都不是現在的朝鮮能招惹得起的。如果效仿海漢的方式,去日本或者大清國佔塊地建港開礦,那必然會招來戰爭。至於大明就更不用說了,李溰甚至都沒有將其列入考慮的範圍。

李溰只能將這種差距歸結爲“實力不夠”,他認爲海漢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作爲保障,才能如此自信地跳過了原地猥瑣發育的階段,直接便在海外開始了表演。而這種獨特的擴張方式爲海漢贏得了大量移民勞動力和貿易渠道,從而獲得了更多的資源用於發展。

但這麼一想,問題似乎又回到了死衚衕當中,海漢的措施都是建立在武力保障之上,要效仿這種快速發展方式就得先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而海漢的軍事實力似乎是與生俱來,沒有人知道他們如何擁有那麼多強大的武器和先進的戰術,從他們出現在南海的那一刻就已經十分強大了。

海漢一向嚴格控制兵工技術的輸出,李溰也知道本國能從海漢買到的軍火併不是性能最好的型號,就算朝鮮能夠武裝出一支新軍,其戰鬥力離海漢軍還是會有着比較大的差距,想要效仿這樣的方式仍是困難重重。

如果李溰的軍事知識再多一點,他就會意識到雙方的軍事實力差距可不僅僅只是體現在作戰部隊的戰鬥力上,後勤補給方面的差距同樣不可忽視。想讓朝鮮軍效仿海漢軍的作戰方式,光有武器裝備是遠遠不夠的,火器部隊的作戰方式對後勤的依賴更勝冷兵器部隊,朝鮮軍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準備,一旦戰線拉大到海外立刻就會現原形。

李溰想來想去,只覺得各種問題都最終歸結到軍事實力上,然而這個問題又似乎是無解的,這可讓他真實地感到了頭疼。

第九百八十四章 待價而沽第九百二十五章 南下婆羅洲第1171章 古怪的火災2752.第2752章第2259章2392.第2392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日島之戰(三)第七百零八章 阻擊失敗2778.第2778章2602.第2602章第1386章 馬博的秘密第3435章第315章 軍演展示第八百一十二章 說客第1625章 田獨工業區第五百六十五章 各有打算第2153章第1399章 利益決定立場第38章 快速反應3149.第3149章第七百零五章 十八芝的逃亡計劃弟1790章 專業演出第九百九十七章 安全部的使命第八百八十二章 舟山招商會(七)第1419章 緊鑼密鼓3195.第3195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漳州城第2359章第九百五十五章 接頭第八百七十章 抱團取暖2779.第2779章第123章 大本營的準備工作第1463章 信息的價值第1146章 林間追殺第3457章第四百零三章 碼頭見聞第2346章第八百零九章 改換門庭第1874章 眼光受限第九百六十六章 貿易目標第3454章第220章 越南之行(三)第八百五十四章 雙嶼水道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200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態度轉化的根本原因第1141章 勘探銅礦2792.第2792章第1854章 支持對象第2230章2453.第2453章第1255章 眼見爲實2563.第2563章第1569章 官方態度2980.第2980章第13章 漫長的一天(三)第1778章 指揮權第六百八十五章 情報蒐集第1931章第1076章 膠州灣第244章 紡織品交易第2025章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第1072章 被人惦記2520.第2520章第266章 軍援條件第八百一十八章 交火3402.第3402章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第125章 戰爭販子第2283章第1121章 老熟人第1219章 野外遊樂2950.第2950章第114章 海外考察(一)第40章 港灣激戰(二)第3455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3366.第3366章2854.第2854章第2005章第1107章 前因後果第1844章 工作交接第2126章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奈的套路2752.第2752章第1531章 幕後主使第2347章第1944章第1920章2465.第2465章第2367章第1696章 一查到底第1107章 前因後果2575.第2575章第2046章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產力差距2737.第2737章3138.第3138章3261.第326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