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0章 迎頭痛擊

“對手現在學聰明瞭啊!”看到這樣的安排還是沒能將清軍主力引出來,王湯姆略微有些遺憾:“他們就沒安心發動衝鋒,只是想通過騷擾手段來中斷我們的施工。”

錢天敦點點頭道:“不過能讓清軍主動出擊,還是證明了你的辦法是有效果的,我看白天還可以繼續用起來。”

目前大同江基地內除了幾千漢人難民之外,還保留了兩千多朝鮮民夫,隨時都可以調動數以千計的勞動力到防線上繼續施工。反正只要清軍停下來觀望,海漢這邊就可以派出民夫施工,這樣反反覆覆的小型較量對海漢來說並沒有什麼損失,但卻可以讓清軍一直來回疲於奔命。如果清軍受不了這樣的刺激,就只能大舉進攻或是果斷撤離這一地區,而無論是哪一種,海漢肯定都是樂見其成的。

劉尚很快也得到了指揮部的消息,天明之後再安排民夫復工,心知今晚應該就到此爲止了,當下便安心回住處休息去了。當初在遼東駐守的時候,這種小規模的衝突已經見得多了,也就慢慢習慣了不去操心戰局,只要沒任務的時候就抓緊時間休息,這樣才能以最好的狀態去完成上司交予的任務。

當然基地內這些尚未得到正式安置的難民們肯定沒有劉尚這樣平和的心態,他們只知道基地外有數萬清軍虎視眈眈,隨時都會對這處沒有城牆的武裝據點發動攻擊。即便有宣傳幹事和民政官員做了安撫工作,還是有很多人根本就沒有睡意,唯恐清軍再度發動夜襲。

而同樣沒有睡好的還有皇太極和他手下的一大幫武將們,儘管連夜召開了作戰會議,但武將們依然還是難以在戰術安排問題上達成一致。以阿濟格爲首的一派認爲海漢花了數月時間佈局此處,肯定是早就設置好了圈套等着清軍發動攻勢,當下應該另尋渡江突破口才對。而反對派則認爲數萬清軍前往大同江上游尋找海漢監控之外的渡江地點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物資,這是目前已經開始暴露後勤問題的清軍難以解決的問題。

天明之後,清軍赫然發現海漢陣地上已經開始復工,如螞蟻搬食一樣的密集人流正源源不斷地將裝滿泥土的麻布口袋運至陣地,然後層層疊疊地堆放起來,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陣地前沿修築起幾處簡易炮臺。

如果再繼續觀望下去,那想必海漢軍將整條防線變成火炮陣地也就只是時間問題了,屆時清軍再想攻打這處陣地,所需付出的代價恐怕得翻着番地往上漲。要嘛果斷撤兵放棄這處目標,要嘛就得立刻動手,阻止海漢繼續修築防禦工事。

要做出這樣的二選一決定,對於清軍來說都絕非易事,前者意味着士氣極大受挫,以及迫不得已的戰略變化,而後者則意味着多達千人計的傷亡數目。是保存實力還是亡命一搏,這對清軍統帥皇太極來說的確是一個極爲艱難的決定。

皇太極在大帳中屏退所有人,與一名資深的薩滿巫師單獨待了許久,最後才向衆將公佈了自己的決定——戰!

既然這是最終的決定,那就暫時無需去考慮結果如何了,哪怕先前有再多的意見分歧,但到了真正要上戰場的時候,這些清軍將領倒不會互相推諉。阿巴泰、阿濟格、濟爾哈朗、阿敏等帶兵大將立刻各自回營,點起麾下人馬準備出戰。

當清軍營地中開始大規模地集結部隊,從海漢陣地的瞭望塔上也能看到一些動靜,當即便發出了警訊。陣地上的民夫再一次被緊急撤離,獨立團及炮兵的作戰部隊則是立刻進入到戰鬥位置,準備迎擊可能會出現的清軍部隊。

不過清軍部隊的集結速度顯然比海漢預計的還要慢得多,足足兩個小時之後,清軍纔在自己的營地附近完成了大部分部隊的集結,開始緩緩向南推進。

或許是吸取了以前與海漢交戰的教訓,清軍並沒有冒然讓騎兵向海漢陣地發動衝鋒,而是很耐心地在外圍先架設炮位,並且位置離海漢陣地上的炮臺相當遠,幾乎處於其火炮射程的極限了,看樣子也是做了頗具針對性的準備。

“老錢,你發現沒有,清軍每過一段時間,他們的戰術就會有一些調整……或者說進化可能更準確一點,我們想要依靠傳統的戰術對付他們,難度是越來越大了!”王湯姆用望遠鏡確認了清軍在遠處的動向之後,對錢天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錢天敦道:“這也是必然趨勢吧!清軍的指揮官並不笨,會從失利中吸取教訓來改進戰術。但他們終究還是會受限於社會生產力和軍工技術,沒法琢磨出更先進的戰術。”

這個問題並不是清軍會遇到,其實同時代的競爭者都有這方面的困擾,雖然竭力想要效仿海漢的先進戰術,但很快就會發現有些東西光靠模仿是行不通的。海漢軍的戰術大多是與部隊列裝的武器裝備相輔相成,外軍效仿的難度極大,比如主要以弓箭爲單兵遠距離殺傷武器的清軍,就必須要將大量弓箭手集結在一起齊射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無法像海漢步兵那樣單兵藏身於塹壕中也能完全發揮戰鬥力。

而真正能夠學到一部分海漢戰術精髓的外軍,便也只有福建明軍和安南軍這種大量列裝了海漢武器的特殊存在,並且軍中高級指揮官都接受過海漢提供的軍事培訓,甚至是常年隨同海漢在海外執行各種作戰任務。但能有這種條件的外軍畢竟少之又少,像清軍這樣只能從不斷的戰敗中吸取教訓改進戰術的做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依然難以填補兩軍實力上的巨大差距。

清軍在過去與明軍、海漢軍的交手中意識到火炮火槍的厲害之處,近幾年也是下了大力氣加緊製造這些殺傷力比冷兵器更大的先進武器,但兵工技術方面的研究進展十分緩慢,就連超過大明現有的水平也做不到,更勿論趕上海漢了。

不過清軍陣中所裝備的火炮數目比起前些年的確是有了明顯的增長,在對外作戰時也越來越多地開始使用火炮作爲遠程攻擊手段,並且嚐到了不少甜頭。雖然在九連城與海漢交手的時候沒佔得便宜,但清軍將領們認爲使用火炮或許是唯一能與海漢在正面戰場上交戰且不會明顯落於下風的手段了。所以在攻打大同江基地的作戰中,清軍果斷將軍中的火炮悉數都搬出來,打算要以此在海漢陣地上轟出一條路來。

想法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很殘酷的,清軍想要保障自家火炮和炮兵的安全,就不敢太過於壓上,只能將炮部署在射程上限的距離上,這樣海漢的火炮雖然在性能上佔優,但隔得遠了自然準頭和威力也會相應下降,可以減小自家火炮部隊的戰鬥損失。只是這樣一來,清軍火炮的威力同樣大受影響,打出去的炮彈力竭落地的時候,往往距離海漢陣地的駐兵區還有一段,難以造成有效的殺傷。

而海漢的火炮雖然在遠距離上的精準度和殺傷力也都有嚴重下降,但那也是十中其四五變成十中其一,反而更加呈現出清軍單方面捱打的局面。

清軍將領很快意識到這一點,便下令集火海漢陣地正面最爲平坦的一塊區域。既然沒法戰壕和炮臺裡的海漢軍造成有效殺傷,那就乾脆以炮擊來破除掉陣地外圍的鐵網拒馬等防禦工事,然後再讓騎兵發動衝鋒。海漢陣地沒有成型的城牆,一段段並不連續的低矮護牆肯定是擋不住騎兵的突擊,只要能夠打開缺口讓騎兵衝進去,或許就能讓海漢這道防線崩潰了。

清軍的這種戰術很簡單,但也的確卓有成效。雖然不斷有火炮被海漢陣地上射過來的炮彈所摧毀,但這些火炮射的炮彈也的確是在海漢陣地外圍犁出了一片開闊地,將陣地外的各種防禦工事打得七零八落,其間出現了一條寬約三四丈的通道。

皇太極把握住了這個時機,迅速派出兩千精騎,對這道缺口發起衝鋒。這些精騎的先鋒是兩百多名全身盔甲的巴牙喇武士,所騎的戰馬也都是百裡挑一的良駒。

從遠處看過去,這一片遭受炮擊的外圍區域似乎已經失去了阻擋騎兵衝入的能力,但當清軍騎兵吆喝着衝到近處開始渡過濠溝,準備殺個痛快的時候,卻發現原本已經由炮彈清理出來的這條臨時通道上突然出現了數排向外支起的拒馬槍,這東西是從哪裡鑽出來的?

實際上這些整排的拒馬槍在早前就已經部署在了陣地上,只是平放於地面,遠處根本看不清。當原本的鐵網拒馬遭到炮擊摧毀之後,這些拒馬槍立刻被繩索牽引的機簧發動,由平放狀態彈起,槍頭以四十五度角向上指出,構成新的防禦工事。這每一具拒馬槍都是由一排十支槍組成,寬約一丈,迅速便重新封堵住了臨時通道。

儘管打頭的十幾騎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奮勇衝了上去,期望能以衝撞力摧毀這些看起來似乎不算太結實的路障,但很快就發現他們的亡命舉動也是徒勞的,這些拒馬槍竟然連槍桿都是精鋼所制,不但穿透了戰馬,更是連馬背上身着重甲的騎兵也一併扎穿,但槍身卻並未彎折,而其基座被地釘固定在地面,這種衝鋒也未能將整排的拒馬槍推倒掀翻。

一連數騎被這可怕的拒馬槍扎穿之後,反而是將這通道給堵了個牢實,讓後續的騎兵在濠溝附近難以前行。而兩側密密麻麻的鐵網拒馬更加難以跨越,這些衝鋒到海漢陣前的清軍騎兵竟然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但海漢陣地上的守軍卻不會留給他們更多的反應時間了,噼噼啪啪的槍聲立刻在陣地上響成一片,幾乎無處可躲的清軍騎兵紛紛應聲落馬,不過片刻工夫便有上百騎人馬中槍倒地。一些衝在前面的巴牙喇武士見狀只能選擇主動下馬步戰,試圖在繞過拒馬槍之後直接衝擊海漢陣地。

他們沒衝幾步就發現自己所面對的火力並不只是來自於正前方,連左右兩邊也有嗖嗖飛來的流彈。海漢陣地並不是一條平直的防線,雖然來不及修築正兒八經的棱堡工事,但陣地上的步兵塹壕和炮臺部署卻是完全按照棱堡體系來修築和部署。所以這塊最平坦的區域看似容易攻入,但身處其中的清軍就會發現自己所面臨的交叉火力攻擊幾乎無法躲避。僅僅幾分鐘之後,率先攻入這一區域的數十名巴牙喇武士就悉數陣亡了。

而這個時候被堵在濠溝邊的清軍騎兵至少還有一千多騎,但在沒有接到新的指令之前,他們不能主動回撤,只有繼續向前這一條路可走。於是更多的騎兵無奈之下也只能選擇下馬步戰,試圖衝過這一片區域,但他們顯然沒有意識到,這種特殊的戰局同樣也是海漢軍的設計,目的便是要讓清軍認爲這個地段可以形成突破,從而源源不斷地涌入這裡吃槍子送死。

身處在幾裡外安全區的清軍將領們也很難確認前線的實際戰況,他們只能隱約看到衝過去的騎兵似乎的確佔領了那處海漢防線上的缺口,但並沒有衝破敵軍的防線,看樣子似乎陷入了膠着狀態。

於是一聲令下之後,又是兩個千人騎兵隊和三千名步兵被投入了戰場。之所以沒有一次性派出更多的部隊,是因爲這個戰場的交戰面實在太窄,讓清軍難以有效投送更多的作戰部隊到戰線上。即便數萬軍隊一擁而上,九成的部隊也只能堵在後面看熱鬧而已,根本無法參與到作戰中去。

“開始玩真的了。”錢天敦見狀也坐不住了,起身拍拍王湯姆肩頭道:“你先坐着,我得去前面盯着點。”

第2267章第2118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打開天窗第1360章 步騎之戰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第七百六十四章 脅迫第八百四十八章 開門投降第2251章2975.第2975章第1670章 發財大計第九百九十一章 整體差距第六百零二章 情報工作第2257章第1432章 易地再戰第2265章第2127章第2057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近偵察2585.第2585章第1937章第134章 新任巡檢(一)3135.第3135章第七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選擇第四百一十章 軍火貿易動向第3422章第九百二十八章 開闢新市場3190.第3190章2843.第2843章第3424章第1336章 身份地位第1983章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第九百六十九章 貿易洽談2698.第2698章第3445章3155.第3155章第1130章 懟上門來3219.第3219章3243.第3243章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張旗鼓第14章 漫長的一天(四)第八百七十八章 舟山招商會(三)第1766章 收錢辦事第1265章 貴客到第四百四十章 進城抓捕第2002章2405.第2405章第2287章第1946章第2064章第七百七十七章 優勢巨大3106.第3106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由擴軍所引出的問題第1518章 巡視前線第1433章 地雷的威力第1886章 澎湖小憩第1768章 利益至上第2166章第51章 考察(二)第八百九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1546章 迭戈號第1230章 捉襟見肘第五百二十五章 另一種方案第1065章 面對面第1337章 前程不定2857.第2857章第1163章 三日之約第1876章 交易中心第1137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二十章 南日島之戰(七)第2367章2562.第2562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行動日(二)第2324章2907.第2907章第3428章第2157章2808.第2808章第2077章第1879章 軍火貿易3240.第3240章第1622章 備戰2427.第2427章第1214章 抵達安不納第1669章 戰後馬尼拉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2230章第2126章2497.第2497章2603.第2603章第2124章第2303章2777.第2777章2915.第2915章3263.第3263章第91章 錦衣衛(二)3087.第3087章第2060章2460.第2460章